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掌握实践的含义及三个特征。并能用具体实例给予阐述。懂得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于任何一项实践活动中。
  (2)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学会对实践概念进行分层理解的方法;通过对实践特征的学习,学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以及历史的、辨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体验法、归纳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实践观点的学习,树立实践第一的观念。
  (2)结合实践第一个特征的学习,使学生坚持唯物世界观。
  (3)结合实践第二个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4)结合实践第三个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重点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三、教学难点
  实践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的关系。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清华同方素材库
  五、教学结构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清朝康熙年间,文化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一次到乡间微服私访。这时农民们正用稻草捆秧,闲谈之间,农民要张英对对子。农民出的上联是:“稻草捆秧父抱子”。张英站在田头想了半天,仍然对不出下联。
  张英回家后和夫人谈起了此事。正巧,他们的谈话被一位侍女听见了,她不由得笑了起来。张英问她笑什么,她答道;“这有什么难对的,下联是:“竹栏装笋母怀儿”。张英一听,觉得她对的工整巧妙,连连称赞。
  (提问)文化殿大学士为何被难倒?这位侍女为何能对得这样巧妙?
  (主要是因为他常居朝廷官府,并不了解农家生活,更没有务农的实践。而那位侍女,家境贫寒,灾荒年间被卖做俾女,她小时候在家乡提竹栏挖笋,感受很深,所以,一听到上联立刻说出了下联)
  可见,实践出真知。劳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要虚心向劳动群众学习,所以作为青年学生应自觉的投身社会实践,实现知识的价值。
  讲授新课:
  我们每天都要从事许多活动,但这些并非全都是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对实践作出了科学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界定实践的呢?被称做实践的活动应具有什么特征呢?
  请同学判断:
  1、蜘蛛结网
  2、小行星撞击地球
  3、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4、“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5、《2010年远景规划和发展目标》
  6、大猩猩用树枝钓食蚂蚁
题号
是实践吗?
原因
归纳
1、2、6
不是
主体是物体、动物。实践应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实践的主体──人们
3
不是
认识活动,只是“想”还没有到“做”
实践的结果──做(改造)
4、5
不是
构想、目标、规划等是主观世界的活动
实践的对象──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学生归纳实践的含义:主体、行为、结果、范围
  (一)实践的含义:实践是 人们 改造 客观世界 的 一切 活动。
  请学生判断:
  1、医生治病
  2、1998年军民抗洪抢险
  3、中国为加入WTO进行艰苦的贸易谈判
  4、政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题号
是实践吗?
原因
归纳
1、2、3、4
是
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改造的活动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理解两层含义:
  (1)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不同。
  (2)实践是改变客观事物的活动,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请同学判断:
  1、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2、实践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
  3、人们的一活动都是实践。
  分析:1和3扩大了实践的外延,2缩小了实践的外延,都不正确。
  学生举例:你们都参加过哪些实践活动呢?(略)
  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它们有哪些特征呢?
  (二)实践的特征:
  出示图片和文字说明:
  (图片1)我国古代的飞天壁画及嫦娥奔月图
  (图片2)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图片3-7)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
  (图片8)航天英雄杨利伟
  人类探索太空的活动是实践活动,以此项活动为例分析实践的特征。把学生分为四组,讨论并发言:
  第一组:人类探索太空的目的是什么?这项实践活动与燕子筑巢、蜜蜂建房有什么本质区别?(学生回答略)
  体验:
   
  第二组:实践是纯主观的活动吗?人们是如何把“飞天梦”变成现实的?(学生回答略)
  体验:要把“飞天梦”变成现实,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装备、政策扶持、时间、场地等方面)
  分析: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唯物论的特征)
  提问:实践的两个特征是否自相矛盾?它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第三组:从“飞天梦”到“探索太空”的整个过程中,是个人的活动吗?(学生回答略)
  实践是在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不可能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因此实践具有社会性。(体现联系的观点)
  第四组:古人的飞天梦为什么到今天才变为现实?(学生回答略)
  实践活动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无止境的发展的,并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实践还具有历史性。(体现发展的观点)
  课堂小结: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要重视实践的作用,并自觉投身都社会实践中去锻炼成才,实践的三个特征是密不可分的,统一在任何一项实践活动中,而其中第二个特征是最能表现实践本质的特征。
  思考: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今天学习的内容?
  (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是历史的变化发展的。)
  思考:结合今天学习的内容,谈谈重视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哪些能力?
  (创新能力、开放、合作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巩固练习: “黄河涨上天怎么办?”
  黄河因每年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下游河道,逐渐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1952年毛泽东第一次出京巡视黄河,曾针对洪水和悬河问题发问:“黄河涨上天怎么办?”如今,通过广大水利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这个难题渴望通过“调水调沙”得到解决,治黄专家通过对黄河数百场典型洪水的分析和数十次河道模型实验后得出结论:黄河下游维持25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流量,再配以适当的含沙量,最有利于冲刷河床,夹沙入海。2001年底,小浪底水库建成投入使用,使调水调沙具备了重要的工程控制条件。2002年7月,我国黄河水利委员会开始进行“调水调沙”实验,利用小浪底水库人造洪水,以2600立方米每秒的较大流量,持续放水11天,对黄河下游地上悬河进行冲刷减淤。这是我国首次给黄河洗肠,也是人类首次在原型河床内进行“调水调沙”实验,是“世界水利史上最伟大的治沙实践。”
  问:此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的三个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