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38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38.ppt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38》

共有 2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大自然的语言》ppt课件38》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题解说 “ 语言 ” 是人们传递思想感情的媒介和工具,大自然也有语音,即丰富的物候现象。像 “ 草木荣枯 ”“ 候鸟去来 ” 等都是大自然与人类交流的语言。课题 “ 大自然的语言 ”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浅显易懂,同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事理说明文 教学目标 1 、积累生字词及和作者相关的常识; 2 、学习本文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 3 、了解什么是物候及影响物候的因素 ; 4 、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作者简介 竺可桢 (1890_1974) 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学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他的 《 物候学 》 、 《 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 等论文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读准字音 冰雪融 r ó ng 化 草木萌 méng 发 次 cì 第开放 翩 piān 然 归来 孕 yùn 育 yù 果实 簌 s ù 簌落下 风雪载 zài 途 周而复 fù 始 衰 shuāi 草连天 销声匿 nì 迹 jì 草长 zhǎng 莺 yīng 飞 花香 xiāng 鸟语 悄 qiǎo 然无声 连翘 qi áo 阻挠 náo    忌讳 huì    学习词语 萌发 méng fā 种子或孢子发芽。 次第 cì dì 一个接一个地。 翩然 piān rán 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 yùn yù 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农谚 nóng yàn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 海棠 hǎi táng 落叶乔木,果实略呈球形。 悬殊 xuán shū 差别很大。 销声匿迹 xiāo shēng nì jì 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周而复始 zhōu ér fù shǐ 周期性的重复开始。 花香鸟语 huā xiāng niǎo yǔ 形容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多指春光明媚。 草长莺飞 cǎo zhǎng yīng fēi 形容草木萌发、鸟语花香的优美景象。 衰草连天 shuāi cǎo lián tiān 形容草木枯黄败落的样子。 风雪载途 fēng xuě zài tú 风雪满路,遍地的意思。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观测 gu ān cè 本课指观察并测验。 物候 wù hòu 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分析结构 第一部分(1—3):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学习第一部分 1 、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么顺序? 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2 、 第一自然段用了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 用了 “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 等词语,变化灵活。 3 、第二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举了三个例子:①杏花开了……②桃花开了 ……③布谷鸟开始唱歌 …… 4 、第二自然段举的三个例子按照什么顺序?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 5 、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因为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 、第三自然段讲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些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作物候学。 7 、第三自然段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按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小结: 课文的第一部分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现象。每一个段落里面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用词生动、形象、典雅。 学习第二部分 1 、文章第四段为什么说利用物候于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① 从 观测手段 上看,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② 从 数据意义 上看,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2 、文章第五段举北京的物候记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举例详实,数据确凿,既说明了物候对农业的重要影响,令人信服,又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 学习第三部分 1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①纬度的差异; ②经度的差异; ③ 高下的差异; ④ 古今的差异。 2 、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说明? 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 空间因素 ;最后一个因素则是 时间因素 。 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 3 、“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桃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4 、“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 5 、“高下的差异”这一段讲到“逆温层”。什么叫逆温层,逆温层是怎么形成的? 按正常的物候现象,植物的抽芽开花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但在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逆温层的形成是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三月的内蒙古草原 三月的海南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四月的内蒙古草原 四月的大连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古代三月的长城 现代三月的长城 学习第四部分 1 、研究物候学有哪些意义? ①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②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 ③ 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④ 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2 、这四个方面的意义按什么顺序安排?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按从主到次的顺序、用“首先”,突出主要意义,其他意义用两个“对于”、两个“还可以利用来”“也可以利用来”这些词语可以看出。 3 、研究物候学对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特别是目前党中央提出的开发大西北的号召,因此,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很有意义的。 巩固练习 一、本文题为《大自然的语言》,主要讲物候现象,你能概括一下物候是什么吗? 物候是生物的周期性现象 (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候鸟的迁徙,某些动物的冬眠等) 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二、阅读相关段落,体会课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回答下列问题。 1 、第 1——3 段是怎样将 “ 物候 ” 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作者从人们熟悉的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写起,然后指出人们对这些自然现象的认识,最后引出这就是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2 、 7——10 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考虑? 在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时,采用了由主到次、由空间到时间的逻辑顺序。作者运用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理顺序,可使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掌握。 三、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1 、举例子: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举出实例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 、 作比较: 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3 、列数字: 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4 、引用: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引用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四、比较下列两段文字的不同特点,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1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2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第 1 段的 语言形象生动。 如 “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 ” 中的 “ 传语 ” 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人格化了,使大自然有了人的情感和语言,将大自然的灵气写出来了。 第 2 段的 语言平实准确。 如 “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 中 “ 此外 ”“ 还有 ” 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 五、这篇文章总结了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决定因素。课外查找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为课文补充一些例证,还可以探究一下是否有其他决定因素,与同学交流。 1 、课文中说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正说明了这一点。 2 、农谚: ① “ 清明前,开秧田 ” 讲的是根据节气来确定 “ 开秧田 ” 的时间; ② “ 柳毛 开 花,点豆种瓜 ” 是根据物候现象来安排 “ 点豆种瓜 ” 的时间; ③ “ 馒头云,天气晴 ” 是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主题 本文说明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倡导进一步加强对物候的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阅读感悟 1 、大自然孕育了我们,大自然的语言处处可见:晴天雨天、春夏秋冬、海洋冰川……能读懂大自然的语言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2 、说起大自然,人人都会神往。那里空气清新,有柔和的轻风、幽静的草地、绿色的森林……过惯了城市生活的人们,有谁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融入 大自然吧 ︕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