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复习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复习题》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复习 10 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 【 甲 】《 咏雪 》 【 乙 】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 选自 《 智子疑邻 》) 1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 分 )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 (2) 俄而雪骤 (       ) (3) 暮而果大亡其财 (       ) (4)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 (1) 撒盐空中差可拟。 (2)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家庭聚会 不久,一会儿 果然 名词作动词,下雨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两篇文章中儿女的回答都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B .甲文最后交代兄女 ( 谢道韫 ) 的身份,暗示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C .乙文的故事主旨在于说明人的先见之明。 D .两篇文章都涉及对一个问题的看法,甲文从不同角度咏雪,乙文从相同角度强调了修补防盗。 C 4 .用 “ 撒盐空中 ” 和 “ 柳絮因风起 ” 来比拟 “ 大雪纷纷 ”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3 分 ) 5 . 《 智子疑邻 》 有何寓意?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3 分 ) “ 柳絮因风起 ” 更好。作者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韫的才气。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的,对人不能持偏见。 ( 二 ) 【 甲 】《 陈太丘与友期 》 【 乙 】 郭伋始至行部 ① ,到西河美稷 ②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 ③ ,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 ④ ,须期乃 入。其为人若此。 ( 选自 《 后汉书 · 郭伋传 》 ,略有改动 ) 【 注释 】① 郭伋 ( jí ) 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 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6 .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太丘舍去 ( 舍弃、丢下 ) B .则是无信 ( 不讲信用 ) C .及事讫 ( 完毕 ) D .先期一日 ( 约定的日期 )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 A .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 .计日告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C .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 .其为人若此 安陵君其许寡人 A C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 (1) 待君久不至,已去。 (2) 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 9 .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 “ 无信 ”“ 无礼 ” 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 _____________ 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 _______ ,乙文侧重叙述。 (4 分 ) 10 .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 ( 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 )(4 分 ) 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郭伋告诉部下官吏,算好了日子告诉他们。 做人要讲信用 郭伋守信 描写 ① 要有礼貌; ② 要勇于改正错误; ③ 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 ④ 成人要为儿童做出好的表率; ⑤ 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 ⑥ 做人要言行一致。 ( 三 ) 【 甲 】《 论语 》 三则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选自 《 论语 》) 【 乙 】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 兑命 》 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 选自 《 礼记 》)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4 分 ) (1) 不耻下问 (       ) (2) 知者不惑 (       ) (3) 不知其旨也 (       ) (4)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 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疑惑 甘美 不通,理解不了 12 .用 “ / ” 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2 分 ) (1) 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2) 我 非 生 而 知 之 者 13 .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 “ 文 ” 也。 (2)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4 . 《 虽有佳肴 》 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分 ) 15 . 《 虽有佳肴 》 和 《〈 论语 〉 三则 》 的第三则分别论述了学习的哪个方面? (3 分 ) / / 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 “ 文 ” 字作为他的谥号。  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这样之后才能更好地反省自己;认识到自己对某些知识困惑不解,这样之后就能自我勉励。   教学相长也 《虽有佳肴》阐明了学与教的辩证关系;《〈论语〉三则》第三则是从学习态度方面论述的。 ( 四 ) 【 甲 】《 诫子书 》 【 乙 】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 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之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之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 选自 《 周公诫子 》) 16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4 分 ) (1) 非学无以广才 (       ) (2) 悲守穷庐 (       ) (3)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 (       ) (4) 又相天子 (       ) 17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1)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18 .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 。 (4 分 ) 19 .甲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 “ 志当存高远 ” 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分 ) 扩展 屋子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辅佐 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 可是,我还 ( 常常 ) 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唯恐 ( 因怠慢 ) 失去人才。 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要立德、修身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五 ) 【 甲 】《 狼 》 【 乙 】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选自 《 黔之驴 》) 20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 (1) 其一犬坐于前 (        ) (2) 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        ) 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恐惧 2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 分 ) (1)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2 .整体看这两则材料,我们得知:屠户之所以没有被贪婪、狡诈、凶狠的狼吃掉,是因为他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黔之驴之所以避免不了悲剧命运,是因为它 (3)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充分说明了认清形势的重要性。 (8 分 )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老虎看见它,是个巨大的动物,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及时丢掉幻想,早下抵抗决心  勇敢机智 ( 或:果断地杀死两狼 ) 过早暴露自己 和老虎相处太久,让它熟悉了自己 ( 或:无异能 )   ( 六 ) 【 甲 】《 杞人忧天 》 【 乙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3 分 ) (1) 天,积气耳 (       ) (2) 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       ) (3) 劳其筋骨 (       ) 2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 (1)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积聚 坠落 使劳累 告知他的人也心情放松非常高兴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把吟咏叹息之气)从声音表现出来,然后才为人们所了解。 25 . 【 甲 】 段就是成语 _________ 的出处;可从 【 乙 】 文的观点中得出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分 ) 26 . 【 甲 】【 乙 】 两段都紧扣“忧”字来写。读了这两段文字后,你对 【 甲 】【 乙 】 两段所表达的忧患意识有什么看法? (6 分 ) 杞人忧天 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甲 】 所说的是杞人忧天的意思,是一种无知的烦忧,是可笑的举动,应该加以批评; 【 乙 】 文强调人们要居安思危,告诫人们在安逸的生活中要有忧患意识,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这是一种正确的观点,值得支持。(意对即可)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