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1
9
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七七事变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三、淞沪会战
四、南京大屠杀
你还记得日本侵华的步骤吗?
温故而知新
一、七七事变
1.
爆发
1937
年
7
月
7
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到中国守军严词拒绝。日军炮轰我军驻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反击。
这是
20
世纪
30
年代的卢沟桥。卢沟桥距北平十余公里,是北平西南的门户。
材料一: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
中共中央
《
为日军进攻卢沟
桥通电
》
(
1937
年
7
月
8
日)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对日政策如何?
材料二: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
蒋介石
7
月
17
日庐山谈话
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
国民党决心抗日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二十九军的兄弟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 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 把他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国民革命军第
29
军官兵英勇抵抗
佟麟阁副军长、赵登禹师长相继为国捐躯
1937
年
7
月
28
日
—30
日,
平津失陷
日军攻下卢沟桥
日军攻入北平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
影响
为什么说七七事变后的抗日战争才是全民族的抗战?
七七事变之前,蒋介石一直推行不抵抗政策;
七七事变之后,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二、第二次
国共
合作
1.
背景
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工农红军的改编
西北工农红军
八路军
(第18集团军)
总 指 挥:朱 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 谋 长:叶剑英
115师
120师
129师
师长 林 彪
师长贺 龙
师长刘伯承
南方游击队
新四军
军长 : 叶 挺
副军长 :项 英
工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和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
2.
形成
1937
年
9
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国共合作宣言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中国的爱国军人殊死抵抗,最终还是没能阻止日本步伐,日本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1937
年
8
月
13
日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被中国守军击毙,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淞沪会战爆发。
二、淞沪会战
1.
爆发
日军先后调集
30
多万兵力,在飞机、坦克、火炮的掩护下,轮番向上海发动进攻。
2.
过程
中国军队先后出动70余万兵力,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
姚子青
谢晋元
3.
结果
1937
年
11
月
12
日, 上海失守
4.
意义
打破了日军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三、南京大屠杀
1.
时间
1937年
12
月。
2.
概况
日军攻陷南京后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屠杀南京手无寸铁的居民、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30
多万人以上。
1937
年
12
月
15
日,占领南京的日军正在掠夺财物。
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
日军砍头比赛,暴行令人发指!
南京大屠杀中进行杀人比赛的日本刽子手野田岩和向井敏明
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后,你有何感想?
对于日本国内出现的否定战争罪恶的逆流,我们应如何对待?
警钟长鸣
日本教材中说“因为是在战争期间,即使发生某种屠杀,也并非大屠杀”。你认为这种说法站得住脚吗
?
我们不否认打仗是要死人的,那是在战场上作战难免的。但是在日军占领南京后,对那些已经放下武器的军人、警察和无辜百姓进行屠杀,并且公然违背国际法进入“安全区”残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所以日本历史教科书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是公然
歪曲历史,企图逃避责任
。
你认为我们中国人应该如何对待南京大屠杀事件?
首先,清醒的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一定要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
其次,我们不能忘记日本帝国主义暴行,要高度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
最后,我们要
发奋读书,让历史不再重演
。
1.
歌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
……
国家存亡在此桥!”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
A.
九一八事变
B.
南京大屠杀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2.
观察下图,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是
( )
A.
北伐战争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抗美援朝
C
课
后
练
习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