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数学五上《用字母表示数》word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人教版数学五上《用字母表示数》word教案

ID:999132

大小:9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3-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人教版数学五上《用字母表示数》word教案教者:田玉娟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44-4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数。2、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3、通过数学活动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教学难点:用字母表示数时省略乘号的简便写法和a2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学。1、师:你想知道将来长多高吗?这个公式能帮助你(课件出示)a=(b+c)÷2×1.08师:你想说什么吗?今天我们从下面的学习开始课件出示例12、揭示课题并板书。用字母表示数(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师:在数学中,我们经常能见到用字母表示数,除了上面的例子外,你还见过哪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例子)2、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对用字母表示数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借这节课的机会我们来把我们以前学习的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进行归纳总结。请同学们自学课本45、46页。填写好手中的题卡,小组合作完成好。3、汇报:学生汇报运算定律结果。师:你们认为哪一种能更简洁、方便的表示乘法交换律?为什么?把你们的想法在小组里说说!师小结:出示课件比较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简明易记,便于应用。板书:简明易记师:还有其它的写法吗?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45页的内容。 师: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注意,只是乘号可以省略不写,其它的运算符号不能省略。反馈练习:(课件)4、汇报:学生汇报计算公式结果(课件出示问题)(1)正方形面积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2)正方形周长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3)数字与字母相乘时,一般把什么写在前面?(4)怎样用字母公式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它的格式是怎样的?(1)长方形面积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2)长方形周长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比较文字与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谁好:总结出用字母表示简明易记反馈练习:(课件)5、总结简便写法规则以小故事形式进一步强调关于简便写法师:通过讨论,关于简便写法我们总结出3条规则,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三)、拓展应用,培养能力。1、省略符号,连线(课件)2、判断练习。(课件)3、回到字母公式。a=(b+c)÷2×1.08师:同学们你知道bc这两个字母分别表示什么吗?老师告诉你b表示父亲的身高,c表示母亲的身高。当然了,人的身高和许多因素有关,将来你长多高还不能确定噢。师:女生的身高计算公式是这样的,仅供大家参考。a=(b×0.923+c)÷26、小知识:(课件)师:你知道最早有意识地使用字母来表示数的人吗?(不知道)那我们就来看一下大屏幕吧。(你知道最早有意识地系统使用字母来表示数的人是谁吗?他就是法国数学家韦达。韦达一生致力于对数学的研究,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成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他是第一个有意识地、有系统地在代数中使用字母的数学家,被誉为“代数学之父”。自从韦达系统使用字母表示数后,引出了大量的数学发现,解决了很多古代的复杂问题。)(四)、小结。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你喜欢用字母表示数吗?(喜欢)如果教师对你们今天的表现打一个分——“A”你认为属于你的A应该表示多少?说说原因。师:老师认为你们今天的表现都应在90分以上,(课件)出示  A=X+Y+Z A表示成功         X表示艰苦的劳动Y表示正确的方法     Z表示少说空话(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针对本节课知识与学生的特点,我主要设计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来学习,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纵观整节课体现以下几方面:一、情境激趣、导入设计关注学生巳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找准认知起点,使教学有的放矢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制地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我的导入设计建立在本班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找寻熟悉的例子,让学生感觉字母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法,例1是师生合作完成,学习字母表示一个数;例2、例3让学生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以及自学课本独立完成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导入设计的另一体现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预测身高公式”,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很好奇,将来的身高还会与a、b、c有什么关系?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最大动力,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直接的内驱力。二、关注学生反思、内化的习惯反思、内化与提升是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的核心,本节课有三处环节设计体现了这一特点。1、体现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环节,不是灌输,而是让学生小组交流选择表示运算定律的方法,在交流中感觉字母表示比文字表述简明、易记。2、省略字母之间的乘号,让学生在自学中内化、运用再进行反思,强调“·”代替“×”或者可以省略不写。3、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学课本给学生自主尝试探索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高年级教学注意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也是新课标倡导的。三、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怀确定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新教育价值观,是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趋向。因此,数学教学也应该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与人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心去关注人、事物、课堂小结中我设计“成功秘诀是什么?”,我别具匠心,把字母与人联系运用,学生既感兴趣,又为下一节课学习用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和一个量,做好铺垫,同时又能自然地渗透德育,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四、巩固练习的设计新课标提出练习的设计要关注不同的学生体现一定的层次性,老师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堂课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收获,达到不同目标。 1、这节课我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我选择了车牌号,扑克牌上的字母,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字母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节课我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的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自学、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由于长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影响,仍有相当数量的同学表现比较被动,参与少,发言少,思考少,他们还是在期待着老师的讲解,学习的主动性不强。3、这节课还有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掌握a平方与2a的区别。附送:2019人教版数学五上《用字母表示数》word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7—48页。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会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会根据字母所取值口头求简单的式子的值。3、知道字母所表示的不同取值范围。4、感受数学的简约美。教学重点: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正确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失物招领王东同学于10月22日下午放学的时候,在学校门口拾到N元人民币,请失主到学校大队部张老师处认领。                                             少先队大队部                                              10月22日  师:想一想这则启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师:为什么用字母N表示,怎么不用具体的数来表示?你认为会是多少钱? 师:在这里如果不用字母N来表示,还可以用哪些字母来表示? 师:(小结)可以用任意一个字母来表示某些数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设计意图: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上课伊始,设计“失物招领” 情境,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提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二、活动探究  ●活动(一)“猜年龄”1、游戏引入(1)学生猜老师年龄。   提问:老师今年多少岁呢?(2)老师猜学生年龄。 师:我想你们大多数是11岁吧,对吗?   师:我们就以大多数同学年龄11岁为标准。老师比你们大25岁,老师今年多少岁?(设计意图:我将教材中“小红与爸爸的年龄关系”用“学生与老师的年龄关系”取代,从猜老师的年龄入手。这样加工教材,使教学素材更贴近教学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素材中理解抽象的含有字母的式子。)师:你是怎么想的? 提问:当你们12岁、13岁的时候,老师各是多少岁呢?提问:从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学生年龄加上25就是老师的年龄。)2、探索表示方法。  提问:当你们14岁、15岁、16岁…一直到50岁时候,老师各是多少岁呢?请写出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写到不愿再写,然后启发学生:大家能不能用一个式子就能表示出老师的年龄?(小组同学讨论)(设计意图:老师的年龄,放手让学生写到不愿再写,让生在这一数学活动中引发思考,促使学生产生自我改造原有认知结构的契机。)   结合讨论汇报情况,适时板书。方法(1)学生的年龄+25岁=老师的年龄方法(2)a+25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各抒己 见。3、揭示课题。师:用a+25这个实在来表示老师的年龄确实简便,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的问题。(板书课题)4、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字母的取值范围要符合生活实际。师:当a=40的时候,把A=40这个数值代入这个式子,就是老师的年龄。师:你能像老师这样设想一下,你们多少岁时,老师多少岁吗?生(1)a=4时候,老师29岁。生(2)a=80岁时,老师105岁。生(3)a=150岁时,老师175岁。师:老师真想活到175岁,可是大家想想可能吗? 师:老师在网上查找了资料,目前在世的最长寿的人是一名黎巴嫩名叫哈米达-穆索尔玛尼的妇女的个人文件表明她出生于1877年,今年已经128岁。从这个例中看来字母的取值也要符合生活实际。  (设计意图:教学时可以更加灵活一些,目的是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完成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得出a+30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然后再让学生代入求值,由一般到个别,进一步理解当a是一个具体的岁数时,a+30也是一个具体的岁数。从而通过正反两个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真正理解,a+30确实可以表示爸爸的年龄。)5、巩固提升。   用M表示老师的年龄,你们的年龄怎么表示呢?并说说你的想法。  ●活动(二)数小手6、创设情境,引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倍数关系的量。(接着上面练习)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同意的请双手举起。数一数:同意他的观点的有几人。算一算:举起的小手有多少只。7、自主探究新知。想一想:如果同意他的观点的有35人、40人、50人呢?你能不能像前面一样根据他们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举起的手的只数?并说说为什么?(小组讨论后汇报)师:(小结)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其中一个数量,非常简便。(设计意图:我将教材中“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用“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举起的小手有多少只?”来取代,使“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倍数关系的量”这个新知导入自然,且省时。同时以练习的形式放手让他们学习,体现新课标的扶放结合理念。)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一)我们从大门出发要走多少米才到达游乐场?                (二)游乐场里有:碰碰车(每次a元)、云霄飞车(每次b元)、过山车(每次c元)……都是非常好玩的游戏,说说自己想玩什么,想玩几次,共花多少钱?(三)让我们再到欢乐岛去看看吧,我们已经到达了欢乐岛,回头看看,我们已经走了多远的路程?(四)再看看,从广场出发去游乐园和智慧屋谁远?远多少?(五)欢乐岛里有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念,一起去感受童年的快乐好吗?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 ( )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设计意图:第(1)——(4)题:是让学生用所学的方法来解题,逐渐内化新知。第(5)题:是引发学生的思维在具体和抽象之间穿行,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同时是让学生体会数学是可以带来快乐的。)四、总结师:同学们,玩得开心吗?师:这节课所学的就是课本里面47、48页的内容,同学们看看还有什么问题吗?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外扩展下面有三个式子,课后想想y表示什么数?下节课再来交流汇报。    5+y=100                5+y<100              5+y(设计意图:1、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形成研究问题的方法;2、让学生体验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能力,放眼于学生的可持续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9页共9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