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有无相生》最新课件精品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有无相生》最新课件精品课件

ID:987640

大小:1.14 MB

页数:41页

时间:2022-03-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老子(lǎozi)》选读第一页,共41页。 导入“中国有最当注意的两部书,一是儒家的《论语》,一是道家的《老子》。这两部书,凡略通文字(wénzì)的人,都应当一读,并非号称专门的学者,才配去研究。因为《论语》中所讲的,是做人治事的平实道理;《老子》中所讲的,是做人治事的最高原理。”(张默生〈老子章句新释·自序〉)第二页,共41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tiāndì)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天下万物(wànwù)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道者,万物(wànwù)之所以然也。——韩非子《解老》第三页,共41页。 2021/10/264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始自于“一”,没有“一”也就没有“二”,更不可能有百、千、万,这是一个(yīɡè)浅显的道理,越是浅显的道理,越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听听二千多年前的哲人老子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第四页,共41页。 2021/10/26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道”就是自然,道理,法则,规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世间一切皆有道生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平时人们(rénmen)在求神问卦的时候总是说: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快显灵,那么你们知道太上老君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个单元要认识的道家创始人:老子。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老子的是何许人也?他都有些什么思想?有什么著作传世?第五页,共41页。 2021/10/266他敢剪吗?相互(xiānghù)依存相互(xiānghù)转化第六页,共41页。 2021/10/267有无(yǒuwú)相生第七页,共41页。 2021/10/268学海(xuéhǎi)导航1、了解老子及《老子》一书,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2、重点(zhòngdiǎn)学习第1、3、4、5、6则选文。3、分析、理解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4、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辩证地看待老子的哲学思想,批判地吸收。第八页,共41页。 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wèiyú)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老子(lǎozi)是谁第九页,共41页。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lǐxiǎng)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十页,共41页。 2021/10/2611有趣的是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后来(hòulái)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了。到后来(hòulái),“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第十一页,共41页。 2021/10/2612老子常识:老子,字伯阳,谥号(shìhào)聃,又称李耳。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守柔(shǒuróu)寡欲(ɡuǎyù)居后不争善为下第十二页,共41页。 2021/10/2613斯恶已自矜(zìjīn)者不长起于累土音声相和èjīnzhǎngléihè第十三页,共41页。 2021/10/2614第1则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xiāngxíng),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译文:天下都知道(zhīdào)什么是美,就知道(zhīdào)什么是丑了;都知道(zhīdào)什么是善,就知道(zhīdào)什么是不善了。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难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的,高和下是互相补足的,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互相应和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随的,这道理是永恒的。斯:就生:生成成:促成(cùchéng)形:比较盈:补足和:应和随:跟随恒:永恒的小结: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这是一个永恒的道理。第十四页,共41页。 2021/10/2615有无相生、对立统一,是来于自然的重要启示(qǐshì),是道的永恒规律。美与恶善与不善(bùshàn)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对立(duìlì)知美即知恶知善即知不善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统一几组事物关系分析第一则认识世界第十五页,共41页。 16第2则:三十(sānshí)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三十根辐条,聚集到车毂上,只有(zhǐyǒu)车毂中间是空的,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和陶土来做陶器,只有(zhǐyǒu)器皿中间是空的,才具备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只有(zhǐyǒu)门窗四壁中间是空的,才具备房屋的作用。因此有车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种便利,但恰恰是无”使它们发挥了作用。毂:车轮的中心部位(bùwèi)当:有、只有无:指中空之处埏埴:和泥制作陶器;埏,以水和土;埴,黏土。以为:用来做利:便利用:作用小结: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显现出来。第十六页,共41页。 2021/10/2617器物实体这个“有”,只是提供便利的条件;器物中空这个“无”,才是发挥作用的关键。显然,“有”与“无”是辩证统一、互相(hùxiāng)依存的,二者缺一不可,而老子更强调的是空虚不盈的作用。“无”“有”“室”比喻说理有车之用有器之用有室之用毂中心(zhōngxīn)器中心(zhōngxīn)户牖“车”“器”分析(fēnxī)第二则认识世界第十七页,共41页。 2021/10/2618第六则: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jiǔcénɡ)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持:守持。兆:先兆(xiānzhào)。谋:谋划、解决。泮:通“判”,分离。散:散失。累:通“蔂”,盛土的工具。败:前者为使动,使···失败;后者为败坏。第十八页,共41页。 2021/10/2619译: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很遥远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让它失败(shībài)了。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第十九页,共41页。 2021/10/2620为之于未有(wèiyǒu),治之于未乱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慎终如始---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wèiyǔchóumóu)---持之以恒(chízhīyǐhéng),终成大业---做事要善始善终第二十页,共41页。 2021/10/2621第7则:人之生也柔弱(róuruò),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róuruò)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róuruò)处上。译文:人活着的时候(shíhou)身体是柔软的,他死后身体是僵硬的。草木活着的时候(shíhou)是柔软易断的,它死后是干枯的。因此坚强跟死亡是同类的,柔弱跟生命是同类的。所以军队逞强就会被消灭,树木刚强就容易被折断。逞强逞大的人落入下风,持守柔弱的人占据上风。柔弱:柔软。坚强(jiānqiáng):僵硬。徒:类。兵:军队。灭:被消灭。强:刚强。折:被折断。小结:柔弱胜刚强。老子主张贵柔、处弱。第二十一页,共41页。 2021/10/2622课堂(kètáng)探究1、我们(wǒmen)不断追求的目的就是从“无”到“有”,而老子却强调“无”,这矛盾吗?你是如何理解的。2、我们(wǒmen)都希望自己强大,而老子却说“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你怎么理解。第二十二页,共41页。 2021/10/2623小结(xiǎojié):任何事情(shìqing)都是相辅相成的无成就(chéngjiù)了有小成就了大柔成就了强第二十三页,共41页。 2021/10/2624第3则: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zìshì)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企:踮着脚跟。立:站立,站稳。见:通“现”,自逞己见。彰:彰显。伐:自我(zìwǒ)夸耀。矜:自以为贤能。长(zhǎng):得到尊敬赘形:肉瘤。或:有的。恶:厌恶。处:居于,立身于。第二十四页,共41页。 2021/10/2625译:踮着脚跟的人站不牢,跨步行的走不远,(就好像(hǎoxiànɡ))自逞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理,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自我炫耀功劳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这些用道的观点来看,就是吃剩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有的畜生都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不居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境地。小结: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在生活中,人不应该自以为是,否则反而会达不到应有的目的,成为“物或恶之”的“余食赘肉”,这是有道的人不愿意做的事。第二十五页,共41页。 2021/10/2626第4则:知人者智,自知(zìzhī)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译文: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即了解自己更重要(zhòngyào))。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刚强(即战胜自己更重要(zhòngyào))。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比如那些自知、自胜的人)能够长久。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长寿的。强(qiǎng)行:竭力(jiélì)实行。志:意志。亡:通“妄”,荒谬。寿:名形,长寿小结:阐述了自己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理解,这也正是人们难以做到的。第二十六页,共41页。 2021/10/2627企者跨者自见者自是(zìshì)者自伐者自矜者不立不行(bùxíng)不明不彰无功不长阅读(yuèdú)第三、四则知人者自知者胜人者自胜者知足者强行者不失其所者死而不亡者智明有力强富有志久寿这一章,老子探讨了人生真谛与生活哲理,其重点在于人的自我修养的完善,强调了自我修养的价值与意义。认识自己第二十七页,共41页。 2021/10/2628第5则: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shèngrén)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shèngrén)犹难之,故终无难矣。是以:所以(suǒyǐ),因此。大:前者为“大事”,后者为“伟大”。寡:使动,使···减少。多:使动,使···增多。难:意动,以···为困难。第二十八页,共41页。 译:以“无为”的态度作为,以不生事的态度做事,以恬淡无味为滋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恩德来报答怨恨,从难事的容易处入手来解决它,从大事的细小处入手来完成它。天底下的难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天底下的大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细小的事(解决了一件件容易的事,最终也就解决了难事;完成了一件件细小的事,最终也就完成了大事)。所以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始终不做大事,因此成就了自己的伟大(wěidà)。轻易向人许诺一定缺少诚信,把很多事情看得容易一定会遭遇很多困难。因此达到最高境界的人遇事尚且把它看得困难,因此他始终没有困难。小结:天下大事都得自于小事、易事,没有“小”,就没有“大”,善于做好小事,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圣人、伟人。为人处世,应当谨慎做事,而不应当“轻诺”、“多易”。第二十九页,共41页。 2021/10/2630为无为(wúwéi),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bàoyuàn)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大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ɡuǎxìn),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无为的态度大事得自于小事的积累重视困难,谨慎行事分析第五则认识人生第三十页,共41页。 2021/10/2631认识(rènshi)世界: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认识(rènshi)自己:不自以为是,贵有自知之明认识(rènshi)人生:凡事从细小处做起,积累,善始善终,有预见性生存之道:以柔克刚感受(gǎnshòu)选文的思想精华第三十一页,共41页。 2021/10/2632文言(wényán)知识——通假字“见”通“现”表现,逞现“亡”通“妄”荒谬“泮”通“判”分离(fēnlí)“累”通“蔂”盛土的工具自见者不明(bùmínɡ)死而不亡者寿其脆易泮起于累土第三十二页,共41页。 2021/10/2633(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意动用法,“把……当作有为”,“把……当作事业”,“把……当作有味”(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译为“容易的事情”,“细小的事情”(3)是以圣人犹难之意动用法,“以之为难(wéinán)”,译为“认为……难”(4)其未兆易谋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显露迹象”文言知识(zhīshi)——词类活用第三十三页,共41页。 2021/10/2634词类(cílèi)活用死而不亡者寿名词(míngcí)动用,就算长寿是以圣人终不为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míngcí),大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失败第三十四页,共41页。 2021/10/2635自知者明自胜者强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之于未有(wèiyǒu),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宾语(bīnyǔ)前置句状语(zhuàngyǔ)后置句被动句文言知识——文言句式第三十五页,共41页。 2021/10/2636古今(ɡǔjīn)异义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古义:走不远 今义:不可以(kěyǐ),不被允许强行者有志古义:竭力实行 今义:用强制的方式进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古义:僵硬  今义:不可动摇或摧毁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古义:逞强逞大 今义:(力量)坚强雄厚古义:柔软今义:软弱第三十六页,共41页。 2021/10/26371、举出能够反映我们这一节课学习到的老子思想的例子。(成语、俗语、格言、诗句(shījù)、事例均可)拓展(tuòzhǎn)探究·举一反三第三十七页,共41页。 2021/10/2638失败是成功(chénggōng)之母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吃一堑,长一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名句(míngjù)赏析第三十八页,共41页。 2021/10/2639坚持(1)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无易事,只怕粗心人。——袁枚(2)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冯子咸(3)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4)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6)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7)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8)为山九仞,功亏一篑(gōngkuīyīkuì)。(9)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10)行百里者半九十。(11)虽有卓越的才能,而无一心不断的勤勉、百折不回的坚持,亦不能立身于世间。第三十九页,共41页。 2021/10/2640积累(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3)山积而高,泽积而长。(4)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tūpò)随之。——华罗庚 (5)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6)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第四十页,共41页。 2021/10/2641“天下事有难易(nányì)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nányì)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清·彭端淑《为学》第四十一页,共41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