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教案

ID:979259

大小:4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古诗词教学单元课标分析安排古诗词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古诗词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古诗词打点基础。由于古诗词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因此,我把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安排了10首古诗词背诵,包括7首古诗和3首词。编者的意图是将本单元定位为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孩子利用课余时间独立学习的古诗词阅读材料。结合学生学情,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我们宜将之作为对整个小学阶段古诗词学习的回顾和拓展之用。其一:整体把握古诗词的特点,复习巩固古诗词学习的方法,掌握古诗词学习的一般规律。其二:遵循编者意图,引导学生用已有的方法理解、背诵,丰富古诗词的积累。其三:以教材为基点,以主题归类的形式梳理整个小学阶段古诗词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准确背诵,巩固积累。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把握古诗词的特点,掌握古诗词学习的一般规律。2、能以分类形式复习巩固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词,能了解诗意,正确背诵。3、能在正确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实践运用。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和拓展材料理解十首古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烈的抒情性“诗言志”,抒情是诗歌最根本、最重要的特性。无论是写景诗、咏物诗,还是哲理诗、叙事诗等等,都必然要抒情言志。在赏析古诗时,一定要透过景、物的表征,把握作者所抒的情、所言的志。单元德育目标强烈的抒情性“诗言志”,抒情是诗歌最根本、最重要的特性。无论是写景诗、咏物诗,还是哲理诗、叙事诗等等,都必然要抒情言志。在赏析古诗时,一定要透过景、物的表征,把握作者所抒的情、所言的志。单元教学重难点1、能以分类形式复习巩固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词,能了解诗意,正确背诵。2、能在正确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实践运用。四个课时 单元课时分配古诗词教学执教人63应到学生人数63缺勤人数及原因无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时安排共4课时授课类型第4课时一、课标分析古诗词教学应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强,我确定了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确定下“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这一基调,让学生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二、教材分析安排古诗词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整个小学阶段古诗词学习的回顾和拓展之用。再次感受古诗词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打点基础。复习巩固古诗词学习的方法,掌握古诗词学习的一般规律并学会创编古诗词。 三、教学资源语文书、全解、资料袋、课间PPT、音乐四、学情分析我上课的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非常不错而思维灵活、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精妙的回答。六年级学生,主题归类的形式梳理整个小学阶段古诗词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准确背诵,巩固积累。他们很早就接触了一些简单的古诗词,所以对古诗词他们不会感到陌生,而且通过以前的学习,他们也大致了解学习古诗词的步骤,和一些重要环节,比如说:有节奏的读、明白古诗词的意思和所蕴含的情感。五、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宋词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悟自得,根据宋词的特点学会创编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课内外延伸结合中进一步了解我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增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德育目标在赏析宋词时,一定要透过景、物的表征,把握作者所抒的情、所言的志。教学重点 六、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悟自得,创编词。教学难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悟自得,创编词。七、教学方法读、背,结合画面,想意境八、多媒体及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设计一、提题,读词(约8分钟)1、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被誉为文学史上的几大高峰,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宋朝词人王观的词,你们都读过词,谁来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词的词牌名叫卜算子,题目是:送鲍浩然之浙东(解题,带着理解读题)3、读词:自己放声朗读这首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把它读正确读通顺。二、理解(约8分钟)1 、词光读还不够,关键是要把他读懂,下面请大家默读这首词,在这首词中每行都有一种景物名称,请你把它画出来。2、交流:谁来说说?3、我们把这些景物名称放入词中读一读,这到底是怎样的山水呢?4、我们一起来欣赏:你眼中的水是:你眼中的山是:(这水美的像美人流动的眼波,正如此人所说水是眼波横,这水美的像美人微微的眉毛,如此美的山水,却留不住好友鲍浩然,词人急切的问:你到底想去哪,眉眼盈盈处,通过预习我们知道,眉眼盈盈处是指山水相交的地方,课件:这就是山水相交的地方,这是这就是鲍浩然要去的浙东,面对即将离去的好朋友,词人的心情是离愁、依依惜别、恋恋不舍,词人此时只好轻声低吟,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师:与春相别,令人伤愁,与友相别,更令人断肠,在离愁别词人却深情地祝愿朋友,若到江南赶上春,千别和春住,多么美好的祝愿啊)3、像这样传递着情感的词,我们称之为“意象”,意象也叫景语,作者由这些景语联想到的词,我们称之为情语,一切景语皆为情语。作者就是这样情景交融地抒发了对好朋友依依惜别、恋恋不舍之情,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词,试着读出词韵来 三、创编(约20分钟)(一)、老师就是根据卜算子的字数分布,抓意象词,抒发情感,创编了一首:卜算子·咏春1、谁来读一读2、我们来找找我词中的意象3、一切景语情语、你们觉得老师通过这些景语想表达什么?小结:词人写词就要抓意象,抒情感,使其意尽而情不尽。(二)、提供一些意象词,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我们来创编一首以卜算子为词牌的词,你想拟什么题目,相互讨论一下。(三)、师生共同补充创编卜算子·胡杨读一读,我们想表达什么?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抓住意象,赞美胡杨的耐寒,耐旱,抗风沙,乐观的高贵品质(四)、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创编以卜算子为词牌名、题目自定的词。小组合作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拟题目抓意象词,进行创编创编好的词进行分工汇报5、赏析我们创编的词 三、拓展延伸(约4分钟)我们今天创编了卜算子,掌握了情景交融的写词方法,其实还可以创编词写事。老师就是根据江城子的字数分布创编了江城子·手机,江城子·吃饭,江城子·梦乡(课件展示老师所创作的词,学生欣赏)。你们也可以根据西江月、浣溪沙、清平乐等词牌名的字数分布,抓好意象,抒发情感,去创编不同的词,同学们腹有诗书气自华,愿大家在经典诗词的熏陶中,个个气质如兰。十、作业设计根据西江月、浣溪沙、清平乐等词牌名去创编不同的词十一、板书设计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十二、教学反思优点:我在教《卜算子送孟浩然之浙东》这首词时,我让孩子们说诗和词的不同,去感悟词的特点。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有关词的知识和经验提取出来,从而使学生从诗与词的比较中产生顿悟,并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有关词的一些知识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发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接着我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先自己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汇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不仅能有利于达成学生与课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沟通,还能有利于教者知晓学生的认识状况。对内容掌握后,我引导学生相互地把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悟倾吐出来,并通过声情并茂的郎读来表达自己对词的感悟。在教师的示范感染下使学生的吟诵热情更高,吟诵的效果更好了。这样就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加以理解和体验。讲述像这样传递着情感的词,我们称之为“意象”,意象也叫景语,作者由这些景语联想到的词,我们称之为情语,一切景语皆为情语。我就是根据卜算子的字数分布,抓意象词,抒发情感,创编了一首:卜算子·咏春又提供一些意象词,请同学们读一读,创编一首以卜算子为词牌的词,你想拟什么题目,相互讨论一下,学生的思维充分打开:卜算子·惜春、卜算子·明月、卜算子·胡杨、卜算子·咏柳、卜算子·校园等等。师生共同补充创编卜算子·胡杨,抓住意象,赞美胡杨的耐寒,耐旱,抗风沙,乐观的高贵品质,一切景语皆情语!最后小组合作创编以卜算子为词牌名、题目自定的词。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我以这首词作为生长点,引发学生去创编词把学生的视野扩宽加深,有效地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有待改进的方面:当然本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课堂气氛虽然十分活跃,但个别学生的注意力没有集中起来,在教学中还可看出孩子们的知识面窄,在表达时,有些学生表达的内容不够准确。老师自身评价激励语也没有跟上,在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