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藏戏(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7、藏戏(导学案)

ID:971467

大小:8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学风:文明、团结、勤奋、向上校训:诚信、博学、立志、进取云梦县罗庙中学六年级语文学科健康课堂导学案班级组名学生姓名课题7 藏戏使用日期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型新授设计杨晓霞审核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鼻祖、咆哮、旷野、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2.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重难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自学提纲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4.速读课文,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藏戏有哪些艺术特色?导学流程复备或笔记课前预学预习案(自主探究)一、知识链接(一)、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二)、藏戏的形成有传奇色彩。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55 学风:文明、团结、勤奋、向上校训:诚信、博学、立志、进取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三)、藏戏独特的地域特点体现在哪?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1、藏戏的特点:① 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②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二、课前预习:1、读课文,要推荐的生字词有:生字:(写出生字及其拼音。)  生词:(写出词语及词义。) 课中导学讨论案(合作交流)1、熟读课文,思考: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藏戏的?  2、藏戏的开山鼻祖是,他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是为了什么?    3、藏戏具有鲜明的特点。藏戏的演员必须戴着()演出,表示戏中的人物身份;演出时以(、)作背景;藏戏有固定的演出程式。开场:  正戏:  结尾:  藏戏的唱腔、动作:  藏戏的演出时间:4、课文的开关连续写了三个反问句,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5、藏戏为什么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55 学风:文明、团结、勤奋、向上校训:诚信、博学、立志、进取课中导学  6、藏戏为什么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      7、面具是怎样运用象征和夸张的手法,让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课后固学达标案(检测反馈)自主学习生成问题合作学习自我评价组长评价1、填一填①()的面具;②()的舞台;③()的演唱风格。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3、填空、藏戏的开山鼻祖是(),人们将藏戏演出称为(),被称为藏文化的()。它的特色是()。面具运用()、()、()的手法,使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善者的面具是()色的,代表()。4、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难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1)藏戏中“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2)举例说说藏戏面具运用的象征、夸张的手法。如:藏戏中用白色面具代表纯洁,戴白色面具的是善者、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段话两句之间是什么关系?()A.总分B.因果C.递进D.转折55 学风:文明、团结、勤奋、向上校训:诚信、博学、立志、进取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的详写和略写。2.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导学流程复备或笔记课前预学预习案(自主探究)1.回顾课文的写作顺序。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3.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的详细,哪些部分写的简略。自己在课文中的详写部分做上记号。4.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在老舍先生详写的部分中,你最喜欢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55 学风:文明、团结、勤奋、向上校训:诚信、博学、立志、进取课中导学讨论案(合作交流)1同桌或小组间,交流课文中详写部分和略写部分。详写:2.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春节一天(交流点:这一天有什么习俗,人们都有什么样的活动,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或语言表达方法)课中导学展示案(释疑互动)1.回顾课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2.《北京的春节》一课,展示了哪些中华民族的民俗内涵。3.自读本课的“阅读链接”,交流互动梁实秋和斯妤眼中的春节和老舍眼中的春节有何不同?又有什么写法上的不同?4.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练习实际,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课后固学自主学习生成问题合作学习自我评价组长评价达标案(检测反馈)一、回顾课文。本文作者是按照_________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北京人安老规矩过春节的情景。本文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我会按要求写句子。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用加点词造句)。2.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修改病句)3.把“他非常着急”,改写成打比方的句子。5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