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月光曲》教学设计

ID:966226

大小:2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月光曲一、抓住课题,简明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月光曲》的第一部分,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的文笔,继续走进这个动人的传说中,去追寻贝多芬创作的轨迹吧。板书课题:月光曲二、师生合力,激情回顾。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谈到了贝多芬的很多次偶然,你们可否还记得?每一次偶然和月光曲的创作有怎样的关联呢?生可以从三个方面回答:1、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盲姑娘的琴声是一种偶然;2、当他随着琴声走进茅屋,知晓了穷兄妹俩的身世,又是一种偶然;3、当他满怀同情走进茅屋,给盲姑娘弹完一首曲子以后,发现盲姑娘那么懂音乐,堪称知己,这又是一个偶然。每一次的偶然都引起贝多芬思绪的起伏和心绪的波动,所以,当他……(第一个偶然)时,他的心被触动了;当他……(第二个偶然)时,他的心被感动了;当他……(第三个偶然)时,他的心被震动了。师:正是一次又一次地心有所动,所以贝多芬在弹完一首曲子以后,做出了一个意外的决定,那就是??再给盲姑娘弹一首曲子。所弹的正是《月光曲》。第二首曲子是事先谱好的吗?文章的哪个段落告诉大家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三、直奔结尾,引出重点。课件出示文段(他飞奔回客店……),学生品读。1、“飞奔”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在句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你还知道它的哪些用法?2、贝多芬如此急切地想要把这首即兴创作的曲子记下来,你想了解它是一首怎样的曲子吗?文章哪些段落是写月光曲的谱写经过的?(8、9自然段。)四、追根溯源,了解心境(一)学习第8自然段。课件出示文段(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琴键来)生自由读,问:你读懂了什么? 生读完书,互相交流探讨,然后汇报。1、课文这一段描写了“清幽”的环境2、多媒体课件显示“清幽”与“幽静”的区别。3、观看课文插图,情境描述:蜡烛被吹灭以后,屋里不但没有变得黑暗,反而清亮起来,这是月光的功劳。月光不但把茅屋变(亮)了,还把茅屋变(白)了,也把茅屋变(美)了。此时此景,深深的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特别是贝多芬。你认为这时贝多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4、体会心境。(贝多芬会想:月亮是多么无私,多么善解人意呀!它不嫌贫爱富,洒给万物的光芒,都是均等的!月光如此皎洁,多像盲姑娘那装满音乐的圣洁的心灵啊!我如果要创作一首曲子,也应当如眼前的月光一样,圣洁透明,照亮穷人的心,使她们忘记眼前的贫穷,内心更充实更快乐!)5、体会月光曲名字的由来。(因为贝多芬的所感所想的都和月光有关,所以后来就个自己弹的曲子取名叫??月光曲。6、文段的朗读训练:舒缓,抒情的基调,平缓,悠长的语气……7、读书评比。(小组读,个人读,找朋友读,擂台赛读等)(二)学习第九自然段。问:你还读懂了什么?从那里可以看出来?(课件出示第九自然段文字)1、这第九自然段里,既有穷兄妹俩听琴的事实,又有听琴产生的联想。请你有不同的线划出来。2、学生反复读写实的部分,体会这两处写事实的地方,从内容上讲是连贯的。3、从事实引发的联想,课文用了哪两个词?(单击一次课件中写实的部分,屏幕显示打了着重号的两个词语。)(板书:好像……好像……)4、皮鞋匠既然听得懂贝多芬的曲子,他在琴声中好像看到了什么?有几个画面?描绘了哪些具体的景物?学生用||线把第一次幻想的部分按景物的变换分一下层次。5、语言描述带入情境:(现在,我们也好像来到皮鞋匠的茅屋,站在穷兄妹俩的身边,一起聆听贝多芬的琴声,一起放飞思绪,来到那充满月光的大海边。)6、逐个学习三个画面。(课件出示相应文段)(1)第一个画面。大家把描绘这个画面的句子念一遍。 (2)句中描绘了什么景物?(板书: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3)出示课件,教师旁白:你看,这时的画面多宁静呀,这时候贝多芬是怎样弹琴的呢?(引导学生从表情、动作、节奏等方面去联想?)(4)这时的琴声应当是怎样的?(板书:舒缓柔和)(5)按刚才的方法自学余下的两个画面。板书:月亮升高风卷巨浪(轻快明朗)7、描述性小结:贝多芬的琴声把皮鞋匠带到了大海边,这儿有平静的大海,有奔腾的大海;有柔和的美,也有壮阔的美。但不论是平静的大海还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都有月光照耀。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有是多么宽阔自由地天地呀!)8、皮鞋匠所听到的和联想到的,盲姑娘可否看到或听到?(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景物,在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品读该句,板书: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乐声高亢)9、盲姑娘心里所体会和联想到的东西,皮鞋匠怎么知道?品读句子:月光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在她那睁得……(她的脸那么的恬静,眼睛睁得那么大,即使看不见,也好像看见了一样。)10、用“恬静”造一个句子。11、小结:从刚才的学习中,你知道月光曲是一首怎样的曲子呢?它大致分为几个部分呢?师:俗话说,乐表心声,贝多芬借这么优美的曲子,他想表达什么感情呢?和前面的段落有联系吗?板书:相遇??相识??相知五、欣赏乐曲,发散思维。1、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非凡的曲子吧。(点击课件音乐部分,播放音乐。)2、从学生的神态中去理解“陶醉”一词并造句。3、欣赏中国传统音乐《高山流水》,畅谈知音故事。 4、启发思想小火花:学了《月光曲》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1)小细节有大作为,平时注意观察和积累,养成细致入微的好习惯;(2)为穷苦人着想,像贝多芬一样;(3)人生得一知己足以,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六、回顾全文,学习写法。月光曲是美妙的,它谱写的故事更感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把这个传说写生动的呢?1、学生自由说说联想在本文中所起的作用。2、积累写作小知识(课件出示):作文时,不仅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时还要把想到的写下来。在记事中恰当地加进自己的联想,文章就会更加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加丰富、深刻。”学生齐读一遍。3、随机小练笔。阅读短文,说说哪些是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分别用“~~”“??”标出来。浓重的大雾弥漫在天地之间。我坐在汽车上,雾钻进车厢。路边的树木只能看出个黑影子,分辨不出是什么树。我的脑海里忽然展现一个奇特的想法:瞧,这云雾弥漫的情景不正像王母娘娘的蟠桃园吗?我们在这山雾中穿行,不正是在腾云驾雾吗?要是去寻访九天仙女,不知能否找到?再瞧瞧我们乘坐的汽车,多像一艘舫行在茫茫大海中的轮船,正劈风斩浪,奋勇向前。划一划,评一评。七、情感共生,缅怀伟人,课件出示贝多芬像,播放音乐,结束这一节课。(今天我们了解了《月光曲》,了解了贝多芬,其实贝多芬展示后人的,不光是那动人的音乐,还有他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爱心。让我们铭记住这位音乐大师,铭记住他创作的《月光曲》吧!)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