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定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月光曲定稿

ID:966205

大小:70.3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月光曲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课文生字,理解“传说、谱写、幽静、纯熟、清幽、恬静、陶醉”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关键语段,了解并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3、从贝多芬的言行中体会他丰富的心理和情感,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4、初步感受联想的表达作用,体会《月光曲》的魅力,背诵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5、想象贝多芬离开后兄妹俩的对话,续写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难点是贝多芬的感情变化的原因。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初步了解课文大意。1、(事先板书课题)一曲《高山流水》,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演绎了一个真知己的境界。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齐读课题)《月光曲》。2、学生交流有关贝多芬的资料。3、先仔细听老师读一段话,看你能从中搜寻到哪些有关《月光曲》的信息?(师读课文第一段)4、你能不能把你了解的信息,用这几个词组连起来以“月光曲”为开头说一句话?5、课文中是这样写的: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6、读到这里,你觉得接下来会写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说说这首曲子是怎样谱写成的?二、初读课文,梳理文章的条理。4 走近茅屋一一走进茅屋一一弹奏一曲一一再弹一曲一一记录曲谱(顺势板书)三、学习2—7小节,体会人物情感。1、那是两百多年前秋天的一个夜晚,贝多芬正在莱茵河边散步。(出示课件,进入情境)他看到了什么?2、这样的环境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一一“幽静”。书写读词语3、在这样幽静的环境里,一段优美的旋律已经在贝多芬心中酝酿。读这段话:一天夜晚……4、他情不自禁被琴声吸引走近茅屋。(板书“情不自禁”)他听到了什么?(出示课件,自由读对话)5、从这段对话中他能听出一一这是一对的兄妹?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以小组形式上台展示,谈感受,朗读展示。(1)盲姑娘十分热爱音乐,喜欢贝多芬的曲子,并渴望能亲耳听到他的音乐会,渴望能亲手弹好。你能读出她的这种热爱和渴望吗?是啊,贝多芬也听出来了。(2)再来听哥哥的话,贝多芬听出了哥哥的什么心情?体会哥哥因无法满足妹妹的要求而遗憾、内疚、无奈。你来读(3)“别难过”“随便说说”“罢了”,这是随便说说的么?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理解。那她为什么要这样说?体会这是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并对自己先前表白了心愿而感到不安与后悔,这是一个多么善解人意的姑娘,由于生活所迫,她无奈地压制着内心对音乐的热爱。6、是啊,所谓言为心声,从这简短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这一对兄妹的手足情深;虽极其贫困,但他们互相关爱,满怀着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请男女同学分角色深情地读读兄妹俩的这段对话。7、相信此时的贝多芬同我们一样,也被深深地打动了。此时,贝多芬觉得自己应该走进去。是因为:贝多芬觉得自己应该走进去。是因为:贝多芬觉得自己应该走进去。是因为:8、是啊,音乐家贝多芬正是被兄妹俩的善良、纯洁、手足情深所打动,觉得他必须走进去,为穷人弹奏一曲。就这样,他“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谁来读第4自然段。他看到了什么?9、贝多芬发现这个十六七岁、面容清秀的姑娘竟然是盲姑娘;刚才那个断断续续弹着他曲子的竟然是盲姑娘:那样热爱音乐、那样想听他演奏的竟然是盲姑娘,他感到一一惊讶……于是他弹了一曲,再弹一曲来满足姑娘的心愿。4 10、出示“盲姑娘听得入了神……”谁来读?你读出了她的什么心情(激动、惊讶、惊喜、赞叹等)?(抓住两个感叹号,以及两个“您”。)你再读,试着把感情送进去。一个大音乐家竟然为我演奏,真让人难以置信。生齐读你觉得这又是一个()的盲姑娘。11、贝多芬望了望站在身旁的兄妹俩,有所触动,这时候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呢?请拿出笔,联系上文展开联想,把贝多芬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在语文书上。(学生写,师巡回指导)12、是的,贝多芬曾立下誓言,一生一世要为贫苦人民作曲,他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J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乂这样懂音乐,真是知音啊!他心里想了很多很多……师读:这时候“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音乐起,播放《月光曲》片段)14、同学们,听——“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涌过来……”(教师配音朗读)15、贝多芬飞奔回客店,把曲子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月光曲》。16、同学们,这就是月光曲的片断。贝多芬在这首乐曲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下节课我们将围绕这段话,再次走进贝多芬的内心。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清幽、恬静、陶醉”等词语的意思。2、初步感受联想的表达作用,体会《月光曲》的魅力,背诵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3、进一步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4、想象贝多芬离开后兄妹俩的对话,续写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回顾。学生简要介绍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二、学习8—10小节,感受《月光曲》的魅力。1、音乐响起来了,皮鞋匠静静地听着贝多芬的演奏,是那么专注,那么陶醉,原来是琴声把他们兄妹俩带到了一个怎样的意境中呢?2、学生自读笫9自然段,用直线画出描写实在事物的语句,用波浪线划出描写4 兄妹俩因琴声而引发联想的语句,并尝试着读出感受。3、反馈交流,出示相关语句。4、小组合作学习:潜心品读皮鞋匠所联想的画面,这一段描绘了几个画面?引导学生想象乐曲所描绘的情景。看看贝多芬即兴演奏的乐曲旋律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出现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情景,感受旋律,并随机指导感情朗读)月痉升起,洒下银光(舒缓、轻柔)一一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渐强、起伏)一一海面刮风,卷起巨浪(高昂、激越)学生自由练读,,读出画面,读出感觉。5、音乐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让我们美美地读读这一段,一起感受贝多芬音乐的魅力。(静静地听音乐,画面不断呈现,师生合作朗读,并尝试背诵。)6、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在文章中的作用。这个故事之所以写得感人,这么富有美感,是与文章中对联想的运用是分不开的。如果把联想部分去掉,看看文章会变得怎么样?小组讨论,交流小结:在阅读文章时注意分辨事物和联想,就能按照作者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平时观察时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写具体,加上联想,文章内容会更充实,更深刻。7、当皮鞋匠回过神来看妹妹时,他乂感受到什么?引读第九自然段最后一句话。(1)理解“恬静”,从盲姑娘的神态中感受到音乐给她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观看课文情景剧。2、想象贝多芬离开后兄妹俩的对话,续写课文内容。板书设计26月光曲走近愉快传说走进感动幽静情不自禁弹奏激动再弹清幽记录欣喜4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