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伯牙鼓琴.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十二课--伯牙鼓琴.

ID:965961

大小:224.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十二课伯牙鼓琴授课教师:沙尔合提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乌鲁木齐县托里中学2014年6月28日 第十二课伯牙鼓琴课型:课文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凭借注释和工具书反复朗读课文,力求读得通顺。2.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含义,把握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3.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4.了解古代文化,感受语言文的特点。 教学重点:学会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教学难点: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之间的情感。教学方法:朗读法: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从中理解文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预习:阅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聆听乐曲«高山流水»。“高山流水遇知音”,让我们共同去见证伯牙和钟子期之间那令人难以忘怀的深情厚谊吧。 二、人物简介:伯牙:春秋时的琴师。官至晋国上大夫。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称为“琴师”。钟子期:与伯牙同一时期的人,是个打柴人。 三、自学指导,合作探究。(一)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朗读课文。(二)借助注释和词典翻译课文。1.随文理解重点词语:鼓(弹奏);[志]心志,情志;乎,叹词,相当于“啊”;[少选]形容极短的时间;[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方]正,正在;[太山]泛指大山,高山;若,像;[善哉]好啊;巍巍,高大的样子;[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2.引导学生借助注释,逐字逐句理解课文内容,尤其要注意重点字词,尝试翻译课文。翻译是不要生搬硬套,应该学会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伯牙弹琴,无论是他想到高山,还是想到流水,钟子期都能从他的琴音中分辨出他的心思。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破琴,弄断琴弦,终身不再弹琴,因为他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四、组内汇报,老师点拨。1.生活中志趣相托的人很难遇到,没有志趣相托的人,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了。2.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又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五、巩固练习为下列语句划分节奏并朗读(课本73页)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流水3.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4.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六、 课堂小结:1.生活中志趣相托的人很难遇到,没有志趣相托的人,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了。2.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又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3.这个故事传达了一份真挚、深沉的友谊,非常感人。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12.伯牙鼓琴鼓(弹奏);[志]心志,情志;乎,叹词,相当于“啊”;[少选]形容极短的时间;[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方]正,正在;[太山]泛指大山,高山;若,像;[善哉]好啊;巍巍,高大的样子;[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谢谢各位评委!再见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