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  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青山不老  教学设计

ID:965024

大小:1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6《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清平中心校六(1)李莎教材分析: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的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本单元前几篇课文的学习,能认识到“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了解甚少,因此课前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方面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读写“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过程与方法:1通过画面展示,对比感知,导入新课。2初读课文,探究“奇迹’是什么。3再读课文,探究“奇迹”是怎样创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培养植树造林等意识。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2理解老人植树的意义,领悟老人坚持不懈植树造林的精神。难点:理解老人植树造林的意义,领悟老人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质疑问题,朗读想象。交流拓展。教学准备:图片、音乐、班班通语言智能系统教学课型略读课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这个地方就叫晋西北。2图片展示,你们看到什么?想到什么?3你们愿意居住在这里,说实话? 4然而,有一位老人却愿意守住这里,改造这里的环境,作者梁横采访了这位老人,被感动了,写下了这篇文章。5板书课题:《青山不老》,(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字的读音,词的理解,难度句子的掌握。三再读课文,感受青山之美,环境之恶,认识老人。1从“县志载------”这段描写中你读出什么?用文中词概括(用班班通中的语言智能系统出示课文内容)215年后这里又是怎样的?这幅画面美不美,仿佛身临在(    )。3读到这,你们读出了什么疑问吗? 此刻你对老人是什么情感(惊叹)四、深度课文,感受奇迹 1师:如果你是作者,面对这样一位老人,你想问什么? 提示:老人具体创造的奇迹2体感受8条沟,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具体化让学生切身可感这些数字)3这不仅仅是一串串数字,背后蕴藏着老人的多少辛酸。4快速浏览,找出相关句子(边读边画)5读到这,你们对老人又是怎样的情感?(敬佩,感情提升)6让我们去看看绿洲之上杨树,柳树长势如何?五 情感提升 1师:临别时,作者这样写到,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着这幅画面(师配乐朗读)2老人真的能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吗?是什么?(执着的精神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子孙)3生交流(四人一组说说)4师小结:让我们明白他已经将自己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了)5所以说:青山不老6老人去世了,我们的青山有谁来谱写,你们想过吗?带着这个问题走出课堂,我相信几十年后我们会找到答案。六、布置作业 读读并摘抄令你感动的句子七、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险地——奇迹————绿洲                        老人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