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律长征》教案

ID:959139

大小:52.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礴”等3个生字。会写“丸”等3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理解诗句意思,能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3.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课前准备:教师:1.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2.制作本科教学幻灯片3.准备红军长征中的部分影像资料。学生:1.《巧渡金沙江》的阅读材料。2.课前搜集有关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学习过程一导入:1(出示毛泽东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画面上这个人吗?他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你们想了解他吗?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他写的一首诗来了解他。(板书课题)。2你从课题当中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说:这是一首七律;讲的是红军长征的内容。3教师讲解:七律是古诗体裁的一种,共有四句八行,每行有七个字。4关于长征,可能有些同学会有些陌生,那请大家打开课本137页资料袋,自己读一读,了解一下长征的时间、路线和距离、长征的原因等。 5从这段话的数据中,你们能体会到什么?学生说:路途遥远,过程艰辛等。二、回味长征,毛泽东心潮澎湃,激动地写下了《七律·长征》,下面,让我们跟随红军的脚步走进长征。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文,可以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大屏幕展示诗歌全文)好了,老师发现同学们读的都特别投入,首先找一位同学起来读一读。(学生如果第一个起来都读对了的话,幻灯片出示诗中比较难掌握的字音)请一位同学带领大家读一读容易读错的词语:逶迤磅礴准确的解释。泥丸岷山同学们,你们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吗?老师带来了几幅图片,请大家看一下:①出示五岭的图片以及相关资料。同学们你们能揣测逶迤这个词语的意思吗?学生揣测说:弯弯曲曲,绵延千里,横跨四省等。那你们谁能读出这个词语的气势?此处指导学生朗读词语②出示乌蒙资料,揣测磅礴意思(山势雄伟,高大险峻等)揣测完再读,同样学生读出气势。谁又能说说泥丸的意思?小泥球。大家再看一下岷山的资料。5字音读准了,诗句读通顺了,这是学好诗文的基础,注意,这是一首律诗,在读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诗句间的节奏(此处出示标记),谁能试着读出诗的味道,谁再试一试?(此处要灵活指导学生的朗诵,注意诗歌节奏和断句等方面) 评价语:xx注意了诗的节奏,读的有板有眼,谁能再读一读,我们班同学的朗读水平非常的高等。细读品味。在读的过程中,相信同学们都对这首诗所描述的长征有了一定的了解,此刻我们走进长征,看看毛泽东同志给我们描述的长征路线。请同学们默读诗文,看看漫漫长征路上,红军都走过了哪些地方。学生回答: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等1大家能不能说一说,这是什么样的五岭?这是什么样的乌蒙?那这金沙江又是怎样?大渡河呢?岷山呢?(学生自由说:绵延千里的五岭,雄伟险峻的乌蒙,水流湍急的金沙江,水势汹涌的大渡河,终年积雪的岷山)2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征,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长征的过程是怎样的?学生说:困难重重、充满危险等3通过同学们的讲述,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长征路途的艰辛,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红军长征路途中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呢?此刻出示长征路线图:同学们请看,红军战士从江西出发,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到达福建省,湖南省,继而又突破了湘江,也就是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出发时的8.7万人到此仅剩3万余人,广东、广西,来到贵州、云南,翻过山势险峻的乌蒙山,在四川省和西藏省边界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走过四川境内一眼望不到头的草地,翻过终年积雪的岷山来到甘肃,经过激战,最终在陕西吴起镇胜利会师!这就是长征豪迈的壮举!4通过我们刚才的了解,你们再读这首诗的时候,感觉肯定会有所不同,谁能给大家朗读一下?5 毛泽东同志作为红军的领路人,他写这首诗仅仅是为了向我们讲述长征的艰辛和漫长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此处设计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红军的无畏乐观等精神)自由讨论,自由说。6此处学生自由说,说到哪里讲到哪里教学点一:学生说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认为这句诗当中最突出的两个字是什么?回答:“不怕”,那你能不能读出你这种气势,让大家感受到红军在长征中是无所畏惧的?教学点二:学生说出“万水千山只等闲”那这句诗中的“等闲”又该作何解释?老师给大家从字典中带来了三种解释,看看你们能选哪一种?平常②随随便便;轻易③无端;平白地(投影出示)为什么是只——仅仅是,只是。(强调)学生回答:第一种。把词语放回诗中,我们对诗句的理解就更清晰了,那诗中,红军战士把这么多的困难仅仅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你感受到什么?学生回答因为红军战士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等那谁那谁能读出这种无畏精神——万水千山只等闲?学生朗读。你还从哪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这种精神?教学点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在这里,红军战士把五岭山脉看作是——腾起的细小波浪,简笔画细小的波浪。那此处红军把五岭山脉看作是:学生回答,教师指导下说出:腾起细小的波浪,把乌蒙山看作是脚下滚动的泥丸(此处可以用简笔画画出对比的效果)感受红军的精神。表现了红军——多么乐观,多么无惧!谁还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教学点四:学生说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能体会到红军的勇往直前和无所畏惧等。教师指导:这句诗中有一对反义词,是——暖、寒。那应该怎样去理解?我们先说说“暖”。①同学们,红军是怎样渡过金沙江的呢?请大家拿出手中的材料,迅速的阅读一下,读完说说体会。(此处学生阅读材料)学生可能说:红军没放一枪一炮,没有牺牲一兵一将,充满了智慧等。那这一个“暖”字能表现出红军战士的什么?(智慧)他们的心情怎样?(高兴,喜悦)那谁能读出这种喜悦之情啊?学生朗读。②“寒”又该怎样去理解?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大渡河上泸定桥的图片,请同学们看一看。 此处教师做以介绍:泸定桥全长103米,高30米(可以比照教学环境加深学生的理解),敌人为了防备我们过桥,把桥上的木板全部抽掉,只剩下光秃秃的13根大铁链。那同学们,我们先不上桥,从下面看,你有什么感受?(不寒而栗,害怕,恐惧,令人战栗等)。你们想知道红军战士是怎样过桥的吗?看看视频。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请大家拿出笔来,在咱们发的纸上简单写几句。然后学生交流感受。同学们,这两句诗讲述了两场战斗,一暖一寒,一场令人喜悦,一场激烈悲壮,那谁能给大家朗读一下这两句诗?读出金沙江畔的喜悦,大渡河边的悲壮?教学点五:学生说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同学们,岷山,海拔4000多米,终年积雪,这可是连鸟都飞不过去的啊,可是,红军却说“更喜”,为何而喜?喜从何来?学生可能回答说:前面的困难都过去了,雪山算什么,更有了信心,翻过岷山,就是我们的根据地,胜利在望等。所以,三军过后“尽开颜”。“尽开颜”你们理解吗?学生说:人人都露出了笑脸。此时此刻,透过这“尽开颜”,你又看到什么场景?学生说:摇旗呐喊,我们终于胜利了,激动的拥抱起来,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人人都在笑,发自肺腑的笑,这就是“尽开颜”。这是胜利的笑颜,一起读,这是激动地笑颜,全班一起读。同学们,我们了解了红军战士的这些壮举之后,谁又能把全诗再次朗读一遍,读出红军战士的这些无畏,乐观? 五、毛泽东同志作为我们中国工农红军的领袖,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挽救革命,毅然决然地提出了战略转移的重大决策,面对路途中的数之不尽的艰难险阻,他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从这首诗当中,我们领略了他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和高昂气质。此刻,让我们怀着对伟人的无比景仰和对长征精神的崇敬,一起读《七律·长征》。六、这首诗结构的安排,用词的巧妙,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品味。七、布置作业,读一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或有关长征的其他书籍。《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无畏乐观勇往直前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