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ID:959120

大小:15.7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七律长征》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近百年来,毛泽东何以成为中国人心中的太阳?本课借吟颂《七律·长征》,引领学生体会艰苦卓绝的长征,领会毛泽东伟人的风采,感受他凡人的情怀。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不懂的词语查字典。如:七律、长征、逶迤、磅礴、等闲。2.读长征故事;读毛泽东的故事。3.听歌曲:《长征组歌》《东方红》《红太阳大联唱》等。教学设计:课前活动:聊“长征”说“主席”。你读了哪些长征故事?了解毛泽东吗引子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个人,一个伟人。(板书:伟人)请看课本135页。2.他是谁?——毛泽东: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共和国的主席(我们尊称他为毛主席)。作为一个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在戎马倥偬的同时,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成为一位诗人、书法家。3.备课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伟人”与“凡人”的区别在哪?今天,我们透过伟人的诗句,认识那位身经百战、叱咤风云的人物,感受他伟人的风采。(板书课题:七律·长征)凡人眼中的“长征”——难1.解题:题目由两个词组成——七律、长征,你想说什么?(1)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联系诗句)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2)看到“长征”,你想起了什么?预设: ①长征路线(读课后“资料袋”):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其间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走过600里荒无人烟的草地,跨过24条大河,打过300多场战斗,行程约25000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②长征故事: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丰碑等。2.朗读,疏通课文。(1)指读课文,关注:“逶迤、磅礴、岷山”的发音。(2)“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能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什么吗?(写长征)3.默读诗歌,从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长征的艰难:(1)红军长征途中经过了哪些“万水千山”?①梳理: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②交流:了解这些地点吗?请说一说,相机补充资料,并画一画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千里岷山”,感受“天险”。五岭:即南岭,逶迤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界。平均海拔1000米,山势不高,但绵延千里。乌蒙:金沙江与北盘江的分水岭,位于云贵高原,海拔约2200米,最高峰4000米。山势陡峭。金沙江:长江上游、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大渡河:两岸山势陡峭险峻,水流湍急,蒋介石准备在这里把红军消灭掉。岷山:介于川、甘边境,长500多公里,所以有“千里岷山”之说,平均海拔4000多米,最高峰雪宝顶5588米。③没有汽车、火车,没有飞机、轮船,红军开动的是两条腿。走过这万水千山已经多么不易!把这“万水千山”连起来,就成了“地球的红飘带”:(出示“长征路线图”)江西瑞金——湖南湘江——贵州遵义——云南大渡河——四川懋功——甘肃腊子口——陕西吴起镇。(2)感受长征途中的“枪林弹雨”。①红军长征途中还有哪些困难?(敌人的围追堵截)②结合地图感受:十二个月的光阴里,天上每日有几十架飞机在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在围追堵截。二万五千里路,打了300多次仗:血战湘江(仅此一战, 红军由八万人锐减到三万!)——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激战腊子口……(红军到达陕北,只剩下一万多人!)③这“地球的红飘带”啊,染满了红军战士的鲜血!看看你胸前的红领巾,那就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啊!(3)感受长征途中的“饥饿寒冷”。漫漫长征路上,不仅有急流险滩、雪山草地,还有枪林弹雨,更有饥饿、寒冷、疾病。衣衫单薄、空腹赤脚的红军一步一步地丈量出人类历史的奇迹。看看这样一个画面吧(阅读补充资料):过草地——生死野茫茫。600多里荒无人烟的草地,到处都是泥潭,随时有被吞没的危险。红军在雨季经过草地,更是难上加难。没有吃的,把骡马杀掉;骡马没有了,挖野菜;野菜吃光了,就煮皮带吃。实在没有吃的,把骡马大粪中的没有消化的青稞麦,一粒一粒挑出来,洗了再用茶缸煮着吃。没有水喝,战士们人尿、马尿都喝过!最难的是宿营。草地太湿了,不能躺下去,只好背靠背坐着顶着风雨睡一会儿。夜晚太冷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往往会看到草地上长眠着一些战士,甚至是跟自己背靠着背休息的战友。红一军团有一个班,就是这样整整齐齐地两人一组,背靠着背,怀里抱着枪支,像熟睡了的样子就再也没有醒过来。他们就以这样的“睡姿”离开了这个世界。4.这就是真实的“长征”!千山万水、枪林弹雨、饥饿寒冷……真是“远征难”啊!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吗?(千辛万苦、艰苦卓绝……)(板书:难)小结:长征的经历是悲惨的,长征的精神是悲壮的!(板书:悲)伟人眼中的“长征”——只等闲1.长征在伟人毛泽东眼里是怎样的?听朗读(录音),你听出了什么?(1)交流:只等闲——豪情万丈、乐观向上、英雄浪漫……(2)把这种豪情送进诗句里面,读首联——2.再仔细默读诗歌后三联:你从哪里读出了“只等闲”?引导:(1)颔联:逶迤千里的“五岭”在他眼中是什么?(“细浪”在翻腾)高耸入云的“乌蒙”在他眼里是什么?(“泥丸”在滚动)指导朗读:这是红军对山的征服!哪管你五岭逶迤千里,哪管你乌蒙气势磅礴!不都被我们踩在脚下吗?多么浪漫的情怀!读这两句——(2)颈联:知道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的故事吗?引导体会:   ①为什么暖?巧渡金沙江不费一枪一弹,不伤一兵一卒,那是长征中最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这“暖”是什么?——战胜困难的欢快!  ②为什么寒?强渡大渡河是红军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战!请看电影《飞夺泸定桥》片断——  请问红军战士:面对这光溜溜的铁索,面对这枪林弹雨,你为什么还要往前冲?(体会必胜的信念、勇敢的精神)带着这种感觉读——  请问红军领导人毛泽东:看到这悲壮的场面,你作何感想?(体会长征精神:君子之勇、进取精神——为人民谋幸福、为穷苦人得解放)  硝烟还未散去,铁索上还滴着战士们的鲜血!大渡河的胜利,是战士们用一条条生命铺就的道路!这“寒”是什么?九死一生的回味!是对烈士的深切怀念!  指导朗读:这是对水的征服!读——读出“寒”与“暖”的感觉。  (3)尾联: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从江西到陕西的战略大转移已经实现,走过长征的同志千锤百炼,走过雪山的红军前景辉煌!为什么不喜啊!读——  3.朗读全诗,把你对长征、对诗句的理解读出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只是毛主席一个人这样看吗?(毛泽东是红军的领头人,是灵魂、军魂!他说不难,就是红军说不难;他等闲视之,红军也会藐视困难!)这“伟人”只是毛泽东吗?——是全体红军!  4.让我们与伟人一起,回味伟大的长征,歌唱伟大的毛泽东、伟大的红军!(播放电视剧《长征》片断,倾听毛主席的总结,倾听雄壮的歌曲《长征》):  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长征是宣言书——它向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的两亿人宣布:只有红军的路,才是他们解放的道路;长征是播种机——它把革命的种子播进人民心中,等到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中国就有希望了!尾声  1.出示毛泽东《长征》手迹:从他的诗句中,我们感受到一股英雄豪迈之气,从他的字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气势磅礴、行云流水、奔腾恣意)  名家的评价:云烟纸上生、风雨笔下来!   2.在大家的眼里,毛泽东是一条硬汉!是一个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敌人折节的硬汉!连蒋介石都说他“意志如钢”!但是,你可知道,在他坚强的外表下,也有一颗细腻的内心,也有一触即发、泪雨磅砣的时刻!请仔细默读《长征路上伟人泪》,划出让你感动、哽咽、流泪的句子。  3.默读,圈画、交流:  (1)关于贺子珍受伤:“贺子珍头上、胸脯上、臂膀上,到处鲜血涔涔,倒在血泊中。经医生检查,发现她身上17处负伤。”“一脸风尘的毛泽东一跳下马,就快步走到贺子珍的身旁,弯下腰仔细端详着不省人事的妻子,拉着她的手连呼:‘子珍!子珍!……’”  面对生死未卜的妻子,毛泽东不仅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他还坚持抬担架。就在这时,弟弟毛泽民走上前来,递给他一份电报——小弟毛泽覃被敌人杀害了!观看电视剧《长征》的时候,这一个镜头让我泪如雨下!  (2)关于胡班长殉职:“毛泽东把胡昌保轻轻放下,叫人取来一条毛毯,盖在烈士遗体上。面对为保护自己而牺牲的战士,他再也抑制不住悲痛,泪水从宽阔的脸颊上不停地流下来。”  我还记得影片中的另一个镜头:主席站在雪山的悬崖边上,哽咽地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可是红军现在艰难啊,连一片马革也没有……”主席亲手为他垒了一个圆圆的土堆,插上一支红红的辣椒……  (3)关于痛哭子弟兵:“目睹眼前这些衣衫褴褛、憔悴疲惫、面黄肌瘦的红军干部,他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悲喜交加的泪水。”  同学们知道吗?红军离开瑞金开始长征时,是八万人。在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后,仅剩下三万人!一路上还有很多人参加红军,可是经过多次战斗、经过爬雪山过草地以后,红军到达陕北时,只剩下了一万人!长征路上,倒下了多少红军战士啊!  4.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伟人的泪也不一般!不为敌人流、不为困难流、不为疾病流,为穷苦老百姓流,为至爱的亲人流,为捐躯的烈士流!  这就是伟人毛泽东!既有指点江山、挥兵百万的风采,也有柔肠寸断、潸然泪下的情怀。正是他,引领中国革命走出困境,完成了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正是他,在黄土高原的窑洞里,创造了一个令当时全中国热血男女向往的延安时代;也正是他,在西柏坡的小山村里,运筹帷幄,挥师百万,取得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摧毁了蒋家王朝。  毛泽东——新中国开天辟地第一人。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