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说课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律·长征说课稿

ID:958951

大小:28.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1、七律长征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七律长征?是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是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完毕时写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全诗共四联〔一联包括上、下两句〕,56个字,记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读读这首诗,你就如同走一走长征之路,会更加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三个维度〞来考虑,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生字,积累词语。2、技能目标:熟读课文,读出诗的韵味;看注释,结合搜集的有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3、情感目标:体会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战胜种种困难险阻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战胜种种困难险阻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word.zl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二、说教法本文是一首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史诗,适于朗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在这堂课中,我主要采用朗读体会法,利用远教光盘中的“配乐朗读〞教学片段来读,让学生读出诗的韵味,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诗意,在读中感受毛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到达熟读成诵的效果。另外,利用创设情境法,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再利用远教模块二中的相关影片和图片,让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交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三、说学法通过多种方式诵读诗句,体会情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长征的艰辛和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精神;通过已有的知识储藏和影像资料感受长征的艰辛和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辛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四.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关于长征的故事吗?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2.学生谈感受。-.word.zl .-3.过渡语:同学们刚刚讲的都是用故事的记叙性写出来,今天我们要学这篇课文,它是以诗歌的形式来写的。〔板书课题〕作者是谁?是4.〔出示课件〕简介和长征的原因。〔毛主席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在长征中,会议确定了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1976年9月9日同志因病在逝世了。〕4.提问:“七律〞是什么意思?〔是七言律诗的简称。要求每首8句.每行7字,双句押韵。〕〔设计思路:利用远教课程资源出示历史背景,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初步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二〕诵读品味,领略诗境1.〔出示诗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学会生字,理解词语。重点理解:五岭、逶迤、乌蒙、磅礴、走泥丸、铁索、岷山和三军。2.播放配乐朗读。3.〔出示多种形式的诗歌〕借助多种形式的读,读出诗的意境。4.〔出示诗意〕齐读、男生读和女生读,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设计思路:借助远教光盘中的“配乐朗读〞,帮助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三〕回忆文本,知晓“长征难〞1.〔课件播放长征场景〕看到这,大家想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词答复。-.word.zl .-2.红军在这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险阻,吃了多少苦。这说明红军要进展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长征怎么样?用一个字概括。〔板书:难〕3.但红军用自己的双腿走过来了,你们说远征难,红军怕不怕?〔板书:不怕〕就是这万水千山,长征的困难,在我们红军的眼里仅仅是件平平常常的事。〔板书:等闲〕4.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指导朗读5.这首诗要赞颂的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这两句是全诗的总领句,再读一遍。〔设计思路:利用远教光盘中的电影视频,播放红军长征的场景,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和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四〕融入文本,感悟“远征难〞1.出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提问:能不能讲一讲“五岭〞指的是哪五岭?这个岭怎么样?乌蒙山怎么样?〔2〕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和搜集资料来答复。〔五岭是五个山岭的合称,它绵延、、、广西、五省,山势起伏、蜿蜒,长达数千里。乌蒙山海拔二千三百多公尺,有我们700多层教学楼那么高。〕〔3〕提问:这五岭那么大,连绵起伏,在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眼前翻着的什么?2000多米高的山,在红军的眼里就感觉是脚下的一个什么?把什么比作什么?〔4〕学生思考并答复。〔这两句都是运用了比喻和夸的修辞手法。〕-.word.zl .-〔5〕指导朗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读时要突出五岭的绵延不绝、乌蒙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那么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2.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出示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电影片段〕〔1〕引导学生结合资料理解这句诗。〔出示诗意〕学生齐读,指名读。〔2〕“暖〞字是什么意思?“寒〞字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出示:“暖〞,写出了巧渡成功的愉快。“寒〞,写出了强渡的惊心动魄,又进一步突出了“难〞。〕〔3〕指导朗读。金沙水拍云崖暖(轻快——红军的欢快心情),大渡河横铁索寒(消沉——表达对牺牲战士的沉痛缅怀之情。加重语气)3.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播放红军过雪山场景〕〔1〕提问:“更喜〞喜什么?为什么“尽开颜〞?〔2〕困难像雪球一样砸来,但红军战士依然以平常心来对待,你体会到了什么?边读边体会红军喜悦的心情。〔3〕指导朗读:最后两行应读出欢欣鼓舞的语气,因为红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更喜〞二字既是红军现时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word.zl .-〔设计思路:利用远教光盘中的电影视频和图片,逼真地再现了长征的某一过程,让学生感受到长征之路是多么的艰辛,体会到红军长征胜利完毕时的喜悦心情,从而更加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五〕课堂小结:1.这首诗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成为描写长征的经典之作。一起在来读一读。2.播放歌曲?七律•长征?,继续感受,配乐朗读。〔设计思路:借助远教课程资源中的视频,播放歌曲,让学生再次感受红军战士那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最后以配乐朗读全诗来完毕本课的教学。〕附:板书设计本课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显示了本课的重点容。不怕难等闲不怕困难———乐观向上-.word.zl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