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春沪教版语文二下《自相矛盾-掩耳盗铃》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春沪教版语文二下《自相矛盾-掩耳盗铃》ppt课件

ID:951706

大小:342.5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春沪教版语文二下《自相矛盾-掩耳盗铃》 参考资料《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杂家代表著作。全书二十六卷,内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议论中引证许多古史旧闻和有关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知识。《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四篇保存了先秦农学的片段。有东汉高诱注和清毕沅《吕氏春秋新校正》等。 掩耳盗铃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chuí)毁之,钟铿(kēnɡ)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jù)掩其耳。 《韩非子》《韩非子》书名。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韩非是战国末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共五十五篇,二十卷。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主张。重要的有《孤愤》、《解老》、《喻老》、《难势》、《问田》、《定法》、《五蠹》、《显学》等篇。有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和今人梁启雄《韩非子浅释》等注解本。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指楚人的盾“的”“的”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楚国有个既卖茅又卖盾的人,他夸自己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它。”又夸自己的茅说:“我的茅非常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穿。”有人说:“用你的茅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无话可说。所以说,不能被刺穿的盾和能刺穿所有东西的茅,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自相矛盾:比喻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 结束 口语交际·习作二 一、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策划一次主题为“浓浓的乡情”的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借助策划活动,学习怎样和别人围绕着一个话题来讨论,商量出一个结果。 1、激发兴趣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畅所欲言:抒发情感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小组交流讨论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 4、展示活动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 5、总结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二、习作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写《二十年后回故乡》,是本组主题学习的延续,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习作的重点,一是要充分展开想象,二是要注意学习本组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2、大胆想象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3、阅读提示,明确要求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小组互说,打开思路。全班交流。 4、试写初稿,自行修改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5、小组评议,互改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修改好后工整地誊抄在作文本上。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