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3刷子李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3刷子李

ID:951172

大小:3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京蒙小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设计表年级:五科目:语文时间:2017/6/2课题23*刷子李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既为奇人,则轶事多多,但作者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作者写“刷子李”的奇妙绝活时,首先极力写他手艺之高,“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这是在与自己挑战?还是以特立独行显示自己的超凡出众?但不管怎么写,这样写却吊起了读者的胃口。然后作者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紧紧抓住了读者,起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学习者分析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本鉴赏力,还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除此之外,他们的形象思维正不断地丰富与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但好奇心与求知欲依然很强。这些都使本课教学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自主学习成为了可能。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师傅、包袱、露馅儿、蘸浆”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3.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设计思路《刷子李》一文,处处体现着“奇”,体现着“出乎意料”。打动读者的是普通手艺人高超的技艺,一手绝活,全靠自己的精益求精,才得到人们的称颂,作者一次次渲染刷子李的“奇”,一次次运用细节描写,用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来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因此,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感知文本,到亲近文本,走入文本,在畅所欲言的和谐氛围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媒体设计思路1、简介冯骥才的《俗世奇人》。2、链接多媒体资源,为孩子们拓展课外阅读《俗世奇人》。 教学活动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备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刷子李的“奇”。三、深入阅读——通过徒弟曹小三的心理描写,来突出刷子李带给人们的“出乎意料”。四、品析——体会小说结构的“一波三折”。五、领悟写法: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想达到写人如见其人的效果,就必须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一、通过“刷子李”这个不同凡响的名字,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清朝的时候,在天津卫这个地方,某一行有绝活的人,人们用他的行当加姓称呼他。比如有个姓张的,泥人捏得特别好,就叫他--泥人张。有个姓刘的风筝做得特别好,就叫他--风筝刘。)二、让学生采取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了解课文内容,感知刷子李的“奇”——效果奇、规矩奇、动作奇。进而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独学: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对学:深入阅读,相互交流,理解刷子李带给人们的“出乎意料”。群学:品析课文内容,体会小说结构的“一波三折”,领悟细节描写的方法。1、简介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以创设情景,谈谈感受。2、链接多媒体资源,为孩子们拓展课外阅读《俗世奇人》:《泥人张》、《快手刘》,深入感受“奇”。板书设计23、刷子李效果奇技艺高超规矩奇(奇)动作奇作业设计1、小练笔:选择身边一个熟悉的人进行片段描写,用一两百字写出他的主要特点或一技之长,重点是要有细节描写,写在导学案上,写好后在小组内交流。2、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在积累本上,读一读。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课堂气氛浓厚,学生说得津津有味,文章描写的情景虽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但语言幽默风趣、简单易懂,令学生喜欢,学生也就很容易抓住字词咀嚼其中的韵味,让学更加有趣,让学生更加快乐。下课后,我也认真反思了这节课,觉得还有许多不足:教师的语言不够简练、个别地方过度不是很自然,而且有的地方进行的不够顺畅,最后如果能在渗透一些细节描写的常识,我想会更对学生的写作有帮助,再有就是读的时间不够充足。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尽力改正这些不足,以利于自己更快得成长起来。补充说明杨琰辉2017/6/2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