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山处处埋忠骨》精品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青山处处埋忠骨》精品课件

ID:949101

大小:1.41 MB

页数:39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页,共39页。 抗美援朝战争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不仅(bùjǐn)我国人民激动自豪,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高兴万分。可是,一向推行强权政治的美国却坐立不安,妄想把新生的中国扼杀在摇篮中。1950年6月,美国公然发动了朝鲜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1950年8月,党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在战争中,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约有12万志愿军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其中就有毛泽东同志心爱的长子——毛岸英。第二页,共39页。 青山处处埋忠骨(zhōnɡɡǔ),何须马革裹尸还。——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英雄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ānzàng)呢?其中“马革裹尸”是一个成语,古时候出征的将士阵亡后,一般收尸都是用马皮裹着运回营地或者家乡埋葬。现在这个成语就寓意将士们把英勇牺牲在战场视作一种职责的英雄气概。表明自己儿子(érzi)岸英的尸体不必运回家来了,就把他埋在朝鲜吧。第三页,共39页。 第四页,共39页。 毛主席,堂堂一代伟人,驰骋疆场几十年,成为了全国人民拥戴的领袖,一个(yīɡè)儿子岸龙幼年就夭折了;一个(yīɡè)儿子岸青小时候寄养流浪在外,被打成了脑震荡;岸英是主席最钟爱的儿子了,难道连他最钟爱的儿子也保不住吗?这是一个(yīɡè)怎样伤痛的故事啊?第五页,共39页。 ⑴拟定:nǐ dìng 起草制定。⑵勋鉴:勋:功德功劳,如功勋;鉴:看,如鉴别; 大意是给有功德之人看的。⑶殉职:xùn zhí因为公务而牺牲⑷奔赴: 朝着一定的目的奔去。⑸嘛:ma 语气词 轻声⑹踌躇:chóu chú 犹豫不决的样子。⑺黯然:àn rán情绪低落的样子⑻喃喃(nánnán): nán nán 不断地小声说话。第六页,共39页。 1、起草(qǐcǎo)制定。拟定(nǐdìng)2、请您看。表示对有功德(gōngdé)、有功劳的人的尊敬。勋鉴3、为公务而牺牲生命。殉职4、奔向。奔赴5、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下意识6、犹豫。踌躇7、心里难受,情绪低落的样子。黯然8、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何须9、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英勇杀敌,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第七页,共39页。 请大家默读课文,默读的过程中思考这几个问题:① 文中写了几封电报?② 第一封电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③ 收到第一封电报后主席的心情是怎样的?从(3——4)小节中找到最能表现毛主席心情的句子划下来(xiàlái)。④ 想一想这些句子分别通过什么描写手法对毛主席进行描写?第八页,共39页。 主席勋鉴:今晨,我“志司”指挥部遭敌机狂轰滥炸,洪学智、毛岸英将我送入安全地域。尔后,岸英又返回指挥部取作战(zuòzhàn)图。慌中未能劝告住他,致使被敌机的汽油弹击中。主席的爱子、我们“志司”的好参谋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光荣殉职……第一封是朝鲜(cháoxiān)来的电文稿,彭德怀撰写的,关于毛岸英殉职的消息。第九页,共39页。 “从收到这封电报(diànbào)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动作(dòngzuò)描写。强忍着极度(jídù)的悲痛是的,主席是坚强的伟人,他驰骋疆场几十年,指挥千军万马在枪林弹雨中穿行了几十年,他是不会轻易流露心中的伤痛的。但藏得再深,伤痛还是在那里。以至于——还有表现心中悲痛的句子——第十页,共39页。 “桌子(zhuōzi)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第十一页,共39页。 “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háishi)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伤痛折磨这主席的心啊,沉浸在失去(shīqù)儿子的痛苦中啊,吃不下饭啊。第十二页,共39页。 “岸英!岸英!”主席用手指按着紧锁(jǐnsuǒ)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这是一个精神恍惚、悲痛欲绝(bēitòngyùjué)的父亲啊。语言(yǔyán)描写动作描写第十三页,共39页。 另两封电报(diànbào):金日成首相来电(láidiàn),向主席表示慰问,他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他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彭老总来电,说岸英是主席(zhǔxí)的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两封电报给出了不同的建议,毛主席选择了谁的建议?怎样的建议?让岸英葬在朝鲜第十四页,共39页。 这个决定下得轻松(qīnɡsōnɡ)吗?哪里看出来不轻松(qīnɡsōnɡ)?默读(6——9)小节,找到相关的句子说说。主席仰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wúxiàn)的眷恋。“儿子活着(huózhe)不能见上一面,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他像是自我安慰地说道:“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不想再见一见孩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动作、神情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第十五页,共39页。 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ànrán)的目光转向窗外……电文稿(wéngǎo)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为什么决定(juédìng)是那么难?神情描写一方面作为父亲,他极想极想再见到儿子一面,不能忍受不能见到儿子的痛苦;一方面作为国家主席又要从大局考虑,从无数失去儿女的人民的感受考虑,从朝鲜人民的意愿去考虑。第十六页,共39页。 敬爱的毛主席啊,你既然那么想见一见你儿子最后的一面,他可是你最钟爱的那个儿子啊,你作为一个堂堂拥有几亿人口的大国(dàɡuó)主席,这有什么难的呢?难道做不到吗?你已经为中国人民付出了那么多那么多,人民又怎么会责怪你呢?是的,这正是主席不同于普通人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了主席的胸怀是多么(duōme)的博大啊,主席是多么(duōme)的无私啊!第十七页,共39页。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héxū)马革裹尸还。第十八页,共39页。 第十九页,共39页。 27、青山(qīnɡshān)处处埋忠骨伊通镇第五(dìwǔ)小学闫新宇第二十页,共39页。 【学习目标(mùbiāo)】 1、学习7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坚强、无私的伟人胸怀。3、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第二十一页,共39页。 青山处处埋忠骨(zhōnɡɡǔ),何须马革裹尸还。拟定勋鉴殉职奔赴(bēnfù)踌躇黯然嘛第二十二页,共39页。 毛岸英简历(jiǎnlì):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长沙;1930年10月母亲被捕入狱,岸英也进牢房,目睹了母亲牺牲前的惨烈;1931年4月起三兄弟流浪上海街头整整五年,其间岸英做过学徒,捡过垃圾,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和弟弟毛岸青到苏联学习,任少先队大队长;1939年加入共青团并任支部书记;1946年回到延安去乡村劳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春任工厂党委副书记;1950年10月,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1月25日壮烈牺牲。第二十三页,共39页。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的爱子()在()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主席(),这时彭总请求把岸英的遗体(),而朝鲜的首相今日成却要求(yāoqiú)把岸英(),最后主席还是作出了把儿子的遗体埋在()的决定,在电文稿上写着()。毛泽东毛岸英抗美援朝极度(jídù)悲痛运回国葬在朝鲜(cháoxiān)朝鲜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第二十四页,共39页。 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把自己深受感动的或特别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感动、为什么喜欢?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可以(kěyǐ)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自然段旁边。【第四自然段学习(xuéxí)目标】第二十五页,共39页。 (第4自然段)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yuánfēngbùdòng)地放在那里。主席为什么整天都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yīkǒu)饭?你还从哪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动作(dòngzuò)描写)第二十六页,共39页。 (第5自然段)“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jǐnsuǒ)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语言描写(miáoxiě)、神态描写(miáoxiě))第二十七页,共39页。 后两封电报(diànbào)第几封电报谁发来的电报内容第二封第三封彭老总(lǎozǒng)朝鲜(cháoxiān)金日成首相说岸英是主席的儿子,请求破格将遗体运回国。向主席表示慰问,他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他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第二十八页,共39页。 【第6---10自然段合作、自主(zìzhǔ)学习目标】第几自然段让你感动的词语或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第二十九页,共39页。 (第7自然段)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bēitòng),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第7自然段)“儿子活着(huózhe)不能相见,就让我我见见遗体吧!”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神态(shéntài)描写)(心理描写)第三十页,共39页。 (第八自然段)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稿放在上面。第三十一页,共39页。 青山处处(chùchù)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yìguó)的土地上也没什么关系。第三十二页,共39页。 电文稿(wéngǎo)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是本文的最后一句话,单列一段作为文章(wénzhāng)的结尾。透过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我仿佛听到了,我感受到了。第三十三页,共39页。 学习描写(miáoxiě)人物的方法通过细致地对人物进行(jìnxíng)(   )、(   )、(  ),(   )来反映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动作(dòngzuò)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如何安葬的抉择学习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要求:第三十四页,共39页。 (4)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zhǐshì)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5)“岸英!岸英!”主席(zhǔx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7)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mùguāng)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8)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稿放在上面。第三十五页,共39页。 (9)青山(qīnɡshān)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10)电文稿下是被泪水(lèishuǐ)打湿的枕巾。第三十六页,共39页。 青山(qīnɡshān)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第三十七页,共39页。 布置(bùzhì)作业:小练笔:(仿写)哀痛的一夜。仿照本课对人物进行动作描写、语言(yǔyán)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的句子,写一写毛主席收到电报那一夜的情景:主席想了什么、做了什么等。第三十八页,共39页。 再见(zàijiàn)伊通镇第五(dìwǔ)小学闫新宇第三十九页,共39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