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何磊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何磊

ID:948893

大小:16.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3-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1.感悟诗人渴望国家中兴,热爱祖国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 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诗人心情的、动作的关键词,结合资料,深刻体会诗人“喜欲狂”之源。3.通过想象、联系实际生活、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等多种教学手段走进诗文、走近诗人,初步学会自主运用相关资料深入研读文本。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诗人心情的、动作的关键词,结合资料,深刻体会诗人“喜欲狂”之源。教学难点:通过想象、联系实际生活、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等多种教学手段走进诗文、走近诗人,初步学会自主运用相关资料深入研读文本。教学资源: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更好地突破重难点,课前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使用多媒体课件、课外资料,加深学生对文本地理解。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新的体会和感悟,也将作为本节课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一、激趣,交流背景:二、初读1.齐读。(声音洪亮)指名读。2.纠正“衣裳”3.这里的河南河北指我们今天的河南河北吗?二、回顾方法,自主学习1.交流讨论学习古诗方法通过六年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我们还有必要在这儿掰开揉碎品词品句来学习这首诗吗?相机板书:明诗意悟诗情2.学生自主学习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诗歌的意思。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了解“妻子”意思以及“衣裳”读音。三、小组交流,探究诗情1.这首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着结合诗中关键句和词来谈一谈。2.学生交流。预设:(1)抓关键词“忽”“满”,体会诗人漂泊在外多年、颠沛流离、艰苦备尝,想回故乡而不能,此刻,“忽传收蓟北”这个消息如同春雷乍响,诗人郁积多年的情感一下子如同山洪暴发,终于释放出来了,不禁喜极而泣。 (2)抓人物动作“却看”“漫卷”,诗人可能想回头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儿女说些什么,却好像又不知从何说起。(3)抓“放”“纵”,联系诗人实际并不是酒徒,却达到了颠狂的状态,实在是高兴至极。相机指导朗读。(4)借助地图,感知想象。出示地图课件。师:身在梓州,弹指之间,这么远的路真的一下就回到了故乡吗?指导朗读,想象疾驰飞速的画面,体会喜悦的心情。相机板书:喜欲狂追问:喜悦到发狂的状态是一种什么状态呢?试着结合诗的内容来谈一谈。四、以诗解诗,深化诗境(一)交流作品,初识经历1.诗人在“安史之乱”有怎样的经历?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哪些作品?预设1:杜甫随着老百姓一起逃难,颠沛流离、跋山涉水,历尽了苦难,用诗记录了那个时代中自己的经历、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国家的生灵涂炭。预设2:交流作品。2.课件:根据学生所说作品,出示诗人在“安史之乱”时期不同经历与重要作品。被俘长安:《月夜》《春望》《哀江头》“为官探亲”:《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即“三吏”“三别”西南飘泊:《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二)以诗解诗,深化诗境1.结合《春望》,抓关键词句,感受“喜欲狂”之情(1)学生交流。预设:a.交流创作背景:756年,安史之乱的第二年,杜甫在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获,带至长安,后因官卑职微,得以逃离,但是却亲眼目睹了当时长安的破败景象,亲身体会了妻离子散的悲哀。b.结合关键句体会离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体会烽火遍地,家信不通,面前的颓败之景,联想到远方亲人可能的凄惨,悲上加悲。c.结合关键句体会悲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破”字点出了国家政权的丧失,“深”则烘托出荒凉的景象,满目疮痍之态赫然纸上,实是触目惊心,可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2)小结:结合《春望》的创作历史背景、重点词句,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之初所亲身经历的国破家亡、离乱伤痛。(3)指名朗读《春望》,体会诗人的痛心疾首。(4)生齐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体会诗人“喜欲狂”之情感。2.结合《石壕吏》,补充资料,体会“喜欲狂”之思(1)学生交流。预设:a.交流创作背景:759年,原本胜利在望的唐朝军队,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 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写下了著名的组诗《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b.联系文中相关诗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体会人民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2)补充资料,了解“诗史”来历课件:天宝年间,唐朝全国的人数是5200多万人,公元764年,安史之乱结束以后,全国的人口普查结果只有1700多万,有三千多万人在战乱当中失去了性命。(3)指名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师追问:此时此刻,你了解了诗人心中狂喜的原因了吗?预设:老百姓将会有和平安定的日子,不用经历家人生离死别的战争。相机板书:诗史3.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品读悟情,体会“喜欲狂”之境(1)学生交流。预设:a.交流创作背景:此作于公元761年八月。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b.结合关键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体会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以及不由得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以及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政权。(2)追问:诗人仅仅关注的是他自己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3)指导朗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体会诗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境况如何,始终思索救民于水火,平乱于急迫,关怀国家社稷江山。相机板书:忧民忧国五、回读古诗,深化诗境。1.师生接读。2.背诵。相机板书:诗圣板书设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史杜甫诗圣喜欲狂忧民忧国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