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单元复习一遍过第14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复习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年高考地理单元复习一遍过第14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复习课件】

ID:946179

大小:12.44 MB

页数:62页

时间:2022-03-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1:荒漠化1,荒漠化荒漠化含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1:荒漠化2,荒漠化的表现干旱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区土地退化人类过度经济活动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1:荒漠化土地沙漠化--西北内陆土地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另外在藏北高原、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华北地区的北部也有较大面积分布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1:荒漠化石质荒漠化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最终成为岩石裸露的地表,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贵州、云南、广西)表现尤为明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2:荒漠化红漠化东南丘陵(水土流失)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的地区,当地表土流失后,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丧失了生产力,所以被称为红漠化。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1,西北地区的范围①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②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③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贺兰山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西北地区处于亚欧大陆腹地,东、西部地形差异大西部贺兰山东部地形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高原特征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新疆常被描述为“三山夹两盆”辽阔坦荡地形区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1)地形:知识点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⑵气候: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知识点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西北地区位置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地形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干旱湿润气流难进入山岭重重阻隔⑵气候: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知识点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⑵气候: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知识点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干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盛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季节基本条件物质基础动力因素包含着漠荒化的潜在威胁荒漠化的自然背景知识点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多雨年持续干旱抑制风沙活动加剧荒漠化进程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荒漠化的重要因素知识点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气候变异等自然条件发展创造条件过程分散土地退化最终连接荒漠般景观过程加剧加速发展人类活动1,荒漠化的发展过程知识点3: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3:荒漠化的人为原因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2)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据统计,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以上。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3:荒漠化的人为原因⑴过度樵采为了增加收入人口激增燃料需求多无节制采挖药、菜过度樵采樵采天然植物严重破坏草场加速荒漠化破坏固沙植物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3:荒漠化的人为原因超载放牧牧草生长能力、土壤结构被破坏草场载畜量降低短期的经济利益加速草原退化、沙化进程土地沙化(2)过度放牧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3:荒漠化的人为原因荒漠地区灌溉区地下水位上升土壤中的盐分在土壤中积聚外来引水强烈的蒸发作用土壤盐渍化灌区放弃(3)过度灌溉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3: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后果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难缘绿洲北方农牧过渡地带旱作地区草原牧区经历汉、唐、明、清的大规模开发对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开垦,大量破坏固沙植被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汉代以来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向河流上游退缩清代以来大规模移民开垦原来的农牧界线向西北推移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压力所迫和管理失误荒漠化趋于严重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4: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一)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4: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2.两条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3.一个重点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地段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4: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渍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4: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林体系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4: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4: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知识点4: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5)控制人口增长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当堂检测宁夏沙坡头在铁路沿线地带不懈治沙,历时50多年,成效卓著,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环保500佳单位”称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东南风2.其独创的草方格沙障对防治沙漠化的主要作用是()①将草本植物栽种成方格状,固定沙丘②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③减少蒸发,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④能大量吸收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长,固定沙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BC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当堂检测【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沙丘较为平缓的一侧面向西北方向,说明当地盛行西北风,因此B选项正确。2.草方格是利用秸秆扎成的,并不是种植植物,它也不能大量吸收地下水,只能够截留一部分水分,有利于植物生长。因此选C项。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当堂检测针对西藏南部地区江北公路沙害问题,某研究所于该地区进行了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研究。下图示意风速为11米/秒时石方格沙障干预下的风速流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在水平距离50~80厘米段,风速()A.最大B.平稳C.下降D.提高4.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A.高空输沙量B.近地面输沙量C.地表粗糙度D.风沙活动高度CB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当堂检测【解析】3.根据题目要求,从图中50-80厘米段来看,风速逐渐降低,因此选C。4.石方格类似于草方格,增大了地表粗糙度,削减了风力,因此将使近地面的输沙量减少,选B。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当堂检测下面甲图为我国各省份石质荒漠化面积比例示意图,乙图为各省份潜在石质荒漠化的比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我国石质荒漠化分布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季风区,降水充沛B.河流稀少,含沙量大C.海拔高,气温较低D.纬度低,昼夜温差大6.贵州省石质荒漠化面积和潜在石质荒漠化比例都最高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大风日多B.工农业发达,植被破坏严重C.石灰岩广布,易溶蚀D.地质灾害频发,易引起缺水AC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当堂检测【解析】5.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石漠化严重的省区主要是云南、贵州、广西和湖南,共同特征是位于我国的季风区,降水丰富,但并非都位于高原。选A。6.贵州省石质荒漠化面积和潜在石质荒漠化比例都最高,是由于贵州位于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面积大,易发生溶蚀。选C。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当堂检测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防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见下图),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据此回答以下小题。7.草方格沙障可以()A.黏合沙粒B.吸取地下水C.增加地表粗糙度D.减少下渗8.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A.成土时间短B.技术难度小C.没有环境污染D.资金投入少CA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当堂检测【解析】7.1.草方格沙障一种常见的机械固沙措施。人工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直接插入沙层内,成方格形的半隐蔽式沙障。其作用:一是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再一个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ABD错误,故选C。8.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技术难度大,环境污染大,资金投人多,所以BCD错误,故选A。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当堂检测读图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A.农业历史悠久,可耕地垦殖殆尽B.人口增长快,工业发达C.耕作技术和方式落后,作物品种少D.滥垦滥伐,破坏地表植被10.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A.保持水土B.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C.改良土壤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11.关于甲、乙、丙、丁四处利用和治理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处通常用作耕地B.乙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C.丙处应大力植树造林D.丁处打坝建库DAB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当堂检测【解析】9.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是人口过快增长,破坏植被。D正确。10.黄土高原最大的问题是水土流失,因此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选A。11.据图判断小流域微地形甲——黄土塬,乙——缓坡,丙——沟谷,丁——沟口,黄土高原缓坡可以耕作,但不宜发展水稻种植。陡坡应植树种草,不宜开垦梯田,沟谷应植树造林,沟口应打坝建库。选B。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知识点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知识点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中纬度的平坦、湿润半湿润地区,人口密布,森林受到的破坏更加突出,甚至有不少地方变成了无林区高纬:亚寒带针叶林低纬:热带雨林(刚果盆地、东南亚、亚马逊河流域)原始森林分布: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知识点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地球之肺”1、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蓄水海绵”3、雨林的物种(生物)资源丰富,保存良好“基因宝库”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知识点1: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亚马逊热带雨林AmazonRainForest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占地700万平方公里。雨林横越了8个国家:巴西(占森林60%面积)、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圭亚那及苏里南,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森林面积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亚马逊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被称为“地球之肺”。这一林区蕴藏的木材占全世界木材总蕴藏量的45%,蓄积着8亿立方米的木材,其经济价值超过7000亿美元。生物物种占全世界总数的1/5,植物种类和鸟类各占世界的一半,淡水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8%。现在已知的动物和鸟类超出了10万种,可能另外还有几百万种正等待着人们去发现。亚马逊雨林成因:1.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降雨。2.亚马逊平原较封闭,北部是圭亚那高原,南部是巴西高原,西部是安第斯山脉,雨水集中。3.巴西暖流增温增湿。4.东南信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知识拓展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知识点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亚马逊流域全年高温多雨,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从而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这是群落生产力高的表现,也是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所在。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知识点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下,有与沙漠地区相同程度贫瘠的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恢复相当困难。但是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知识点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知识点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说说迁移农业的过程。同一块土地被再次利用的周期大约需要多少年?15~20年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知识点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2、解释迁移农业从A-B-C-D土壤肥力的变化及其原因。A--表示原始森林情况土壤肥力状况;B--因为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增加;C--经过几年耕作后土壤肥力下降至最低;D--弃耕后土壤肥力慢慢提高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根本原因知识点3:雨林被毁的原因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修建亚马逊横贯公路移民亚马逊平原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毁林开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巴西的亚马逊开发计划知识点3:雨林被毁的原因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知识点3:雨林被毁的原因亚马逊地区毁林速度惊人,平均每8秒就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在那里消失。据卫星资料显示,从1999年8月至今,已有2万多平方千米的森林消失。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毁林事件发生在1995年,当时有2.9万平方千米的森林被毁。到目前为止,亚马逊地区被毁森林总面积已达58.2万平方千米,比巴西巴伊亚州全州的面积还要大。世界自然基金会警告说,如果毁林事态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久的将来,亚马逊将空留其名。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知识点4:雨林的保护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保护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知识点4:雨林的保护措施红树林(Mangrove)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突出特征:根系发达,能在海水中生长。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有红树林存在的海域,几乎从未发生过赤潮。据中国林科院专家介绍,红树林每年每公顷能吸收150~250公斤的氮和15~20公斤的磷,对水体起着净化的作用。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堂检测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回答下面小题。1.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AA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堂检测【解析】1.雨林土壤贫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有机质分解快,养分循环旺盛,加上长期降水的淋洗。选A。2.雨林如果被毁,将产生严重的生态后果,二氧化碳的大量释放加速气候变暖,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受到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将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选A。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堂检测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茂密的雨林植被能防风固沙,减弱土地沙漠化的作用B.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4.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AC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堂检测【解析】3.防风固沙不是雨林的生态功能,因为雨林分布地区降水丰富,选A。4.刚果盆地位于非洲,人口数量大增长快,经济落后,因此雨林受到极大的破坏,故选C。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堂检测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A.a—枯枝落叶B.b—土壤C.c—生物D.d—供给养分6.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BA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堂检测【解析】5.由图不难发现枯枝落叶源于植物体a,a的养分来自b土壤;d表示雨水淋溶作用,造成的养分损失情况;c表示供给养分。6.雨林土壤贫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有机质分解快,养分循环旺盛,加上长期降水的淋洗。选A。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堂检测红树林通常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沿海的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右图示意海滩上红树林与高、低潮水位位置关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7.关于红树林生长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多分布在欧洲 ②多为高大挺拔乔木 ③多分布在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④以喜盐植物为主,具备呼吸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  )A.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B.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C.绿化美化沿海环境,吸烟滞尘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A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堂检测【解析】7.欧洲位于温带和亚寒带,缺乏红树林海岸,①错误;红树林分布于潮间带淤泥质滩涂上,受周期性潮水浸淹,多为常绿灌木和小乔木,以喜盐植物为主,具备呼吸根,因此③④正确,②错误,故答案选C。8.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良好的海岸防护林带,也是海洋生物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可以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故答案选A。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堂检测苏门答腊岛年降水量在2600-400毫米之间,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森林生长,在古代全岛几乎被森林覆盖。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岛上的森林已经消失了85%。下图为苏门答腊岛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苏门答腊岛上的森林主要是()A.雨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10.苏门答腊岛上的森林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①毁林开荒②砍伐森林③交通建设④火山喷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利于苏门答腊岛森林分布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禁止森林开发B.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C.扩大耕地面积D.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AAB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堂检测【解析】9.苏门答腊岛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因此形成雨林植被,选A。10.雨林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选A。11.A选项说法过于绝对,CD选项的措施将导致雨林被严重破坏,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选B。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世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他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