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第7讲 铁及其化合物(练)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第7讲 铁及其化合物(练)解析版

ID:945096

大小:282.2 KB

页数:9页

时间:2022-03-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7讲铁及其化合物【练基础】1.春秋初年,我国已掌握了冶铁技术。下列有关铁的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下,过量Fe与浓硫酸反应生成FeSO4B.加热时,过量Fe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2C.高温下,铁与水蒸气反应有Fe3O4生成D.高温下,铁粉与氧化铝粉末反应生成单质铝【答案】C【解析】室温下,Fe在浓硫酸中钝化,无法持续反应,A错误;氯气氧化性较强,无论Fe是否过量与氯气加热反应都只生成FeCl3,B错误;高温条件下,Fe与水蒸气反应得到Fe3O4和氢气,C正确;Fe的活动性不如Al,不能从氧化铝中置换出Al单质,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2.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叙述了“铁线粉”:“粤中洋行有舶上铁丝,……日久起销,用刀刮其销,……,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这里的“铁线粉”是指(  )A.Fe          B.FeCl3C.FeOD.Fe2O3【答案】D 【解析】铁在空气中容易发生吸氧腐蚀,根据题意“舶上铁丝,……日久起销”,说明销是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D项正确。3.将铁钉投入热的浓硝酸中,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铁钉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B.溶液可能呈棕黄色C.铁钉会溶解D.产生红棕色的气体【答案】A【解析】常温下铁钉在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现象,在铁钉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碍反应进行,但在热的浓硝酸中不会产生钝化,故A错误;铁钉与过量的热浓硝酸反应生成棕黄色的硝酸铁,则溶液可能呈棕黄色,故B正确;铁钉在浓硝酸中会钝化,但在热的浓硝酸中不会钝化,会发生反应而溶解,故C正确;铁钉能与热的浓硝酸反应,反应中浓硝酸被还原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故D正确;故选A。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浓盐酸用于实验室制备氯气B.铁粉用作暖贴发热剂C.干冰用作制冷剂D.镁粉用于炼铁脱硫 【答案】C【解析】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备氯气,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A不符合;铁粉用作暖贴发热剂过程中发生铁的腐蚀,铁被氧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不符合;干冰易升华,升华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以做制冷剂,与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关系,C符合;镁粉用于炼铁脱硫,过程中镁被氧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D不符合;答案选C。5.下列铁及其化合物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Fe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抗氧化剂B.Fe2O3粉末呈红棕色,可用于制取铁盐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FeCl3溶液呈酸性,用于蚀刻铜电路板【答案】A【解析】Fe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抗氧化剂,A正确;Fe2O3粉末呈红棕色,可用于染料,B错误;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可用作净水剂,C错误;FeCl3溶液具有氧化性,用于蚀刻铜电路板,D错误;故选A。6.将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Fe3+生成的是(  )A.硫酸B.氯水C.硫酸锌D.氯化铜【答案】B 【解析】Fe+2HCl===FeCl2+H2↑,选项中,H2SO4、ZnSO4、CuCl2均不能与FeCl2反应,但氯水中的Cl2能氧化Fe2+生成Fe3+,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7.下列各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B 【解析】因为Fe(OH)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Fe(OH)3,故要长时间观察到Fe(OH)2白色沉淀,就要排除装置中的空气或氧气。装置①是先用Fe粉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H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然后滴入NaOH溶液,与Fe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2,并使生成的Fe(OH)2处在氢气的保护中,可以达到目的,①正确;②滴入的NaOH溶液会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与试管中的Fe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2 和Na2SO4,溶液中有氧气,会氧化Fe(OH)2变为Fe(OH)3,因此会看到沉淀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②错误;③中液面上加苯阻止了空气进入,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中NaOH、Fe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2和Na2SO4,由于没有空气,Fe(OH)2不能被氧化,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③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8.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a2O2与H218O反应:2Na2O2+2H218O=4Na++4OH-+18O2↑B.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lO—+CO2+H2O=HClO+HCOC.FeCl3溶液中加过量Na2S溶液:S2-+2Fe3+=S↓+2Fe2+D.向Fe(OH)3胶体中加入HI溶液:Fe(OH)3+3H+=Fe3++3H2O【答案】B【解析】Na2O2与H218O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2Na2O2+2H218O=4Na++2OH-+218OH-+O2↑,A错误;由于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但次氯酸强于碳酸氢根,则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lO—+CO2+H2O=HClO+HCO3-,B正确;FeCl3溶液中加过量Na2S溶液:3S2-+2Fe3+=S↓+2FeS↓,C错误;向Fe(OH)3胶体中加入HI溶液生成氧化还原反应:2Fe(OH)3+2I-+6H+=I2+2Fe2++6H2O,D错误;答案选B。【练提升】9.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可与反应生成B.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C.可将加入浓碱液中制得的胶体D.可存在的循环转化关系【答案】C【解析】图中所示铁元素不同化合价的物质:a为Fe,b为FeCl2、FeSO4、Fe(NO3)2等Fe(II)的盐类物质,c为Fe(OH)2,e为FeCl3、Fe2(SO4)3、Fe(NO3)3等Fe(III)的盐类物质,d为Fe(OH)3 。Fe与Fe(III)的盐类物质可发生反应生成Fe(II)的盐类物质,如Fe+2FeCl3=3FeCl2,故A不选;Fe(II)为铁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还原性也有氧化性,因此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故B不选;Fe(III)的盐类物质与浓碱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制备Fe(OH)3胶体操作为: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故C选;转化如,故D不选;综上所述,答案为C。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2NO=3Cu2++2NO↑+4H2OB.氯化铁和铜反应:Fe3++Cu=Fe2++Cu2+C.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2Fe2++2H2O2+4H+=2Fe3++4H2OD.过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H2O+ClO-=HClO+HSO【答案】A【解析】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H2O和Cu2+,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A正确;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Fe2+和Cu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B错误;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生成Fe3+和H2O,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C错误;过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H2O+ClO-=Cl-+SO42-+2H+,故D错误;故选A。11.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Fe2+和Fe3+性质时,发现:往FeCl2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成红色,但当氯水过量时,红色却会褪去。为此,他们设计如图装置进一步探究。已知:①X为NaClO溶液,Y为FeCl3和KSCN的混合溶液。②持续缓慢滴入NaClO溶液至过量的过程中,圆底烧瓶中红色变浅,有大量气泡产生;Ca(OH)2溶液变浑浊。根据实验现象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烧瓶中还可能产生红褐色沉淀B.烧瓶中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SO2C.多孔陶瓷的作用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D.KSCN中硫元素、氮元素被氧化 【答案】B【解析】烧瓶中有NaClO,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Fe3+碱性条件下会产生红褐色沉淀,故A正确;烧瓶中有NaClO,有强氧化性,在溶液中KSCN中的硫氰根离子会直接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气体进入多孔陶瓷后再扩散到溶液中,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气体充分吸收,故C正确;氯水过量时,红色却会褪去,NaClO溶液至过量圆底烧瓶中红色变浅,都说明SCN-会被氧化剂氧化,SCN-中S:-2价,C:+4价,N:-3价,S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最终收集到氮气,故S、N元素被氧化,故D正确;故选B。12.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3O4、Fe2O3和FeO)得到绿矾(FeSO4·7H2O),再通过绿矾制备铁黄[FeO(OH)]的流程如下:烧渣溶液绿矾铁黄已知:FeS2和铁黄均难溶于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①,最好用硫酸来溶解烧渣B.步骤②,涉及的离子反应为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C.步骤③,将溶液加热到有较多固体析出,再用余热将液体蒸干,可得纯净绿矾D.步骤④,反应条件控制不当会使铁黄中混有Fe(OH)3【答案】C【解析】因绿矾的酸根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则步骤①最好用硫酸来溶解烧渣,A说法正确;步骤②发生的反应FeS2与溶液中的Fe2(SO4)3溶液反应生成FeSO4和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14Fe3++8H2O=15Fe2++2SO42-+16H+,B说法正确;步骤③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析出绿矾,若用余热将液体蒸干,绿矾受热会失去结晶水,C说法错误;若步骤④反应条件控制不当,绿矾会与氨水、空气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OH)3,D说法正确;答案为C。13.FeSO4溶液和饱和(NH4)2SO4溶液混合可制得溶解度较小的FeSO4·(NH4)2SO4·6H2O(硫酸亚铁铵)。制备硫酸亚铁铵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铁屑用热碳酸钠溶液进行预处理B.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H2S气体C.排净装置内空气时,关闭K1、打开K2、K3,用少量稀硫酸与铁屑反应D.待铁屑反应完全后,关闭K2、K3,打开K1,即制得最终产物【答案】D【解析】根据反应原理及图示分析,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K1,打开K2、K3,打开分液漏斗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稀硫酸,利用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杂质FeS与硫酸反应生成的H2S气体通过NaOH溶液时被吸收;排尽空气后,关闭K2、K3,打开K1,生成的气体将锥形瓶内硫化亚铁溶液压至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关闭K1,打开K2,剩余气体中的H2S可以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碳酸钠溶液因为水解作用呈碱性,铁屑表面的油污在热的碳酸钠溶液浸泡下容易除去,故A正确;由装置特点分析,FeS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S,关闭K1,打开K2、K3时,用NaOH溶液吸收H2S气体,故B正确;装置中的氧气可以氧化硫化亚铁溶液,可以关闭K1、打开K2、K3,先加入少量稀硫酸与铁屑反应,利用产生的H2排尽装置内空气,故C正确;根据上述分析,若锥形瓶中的铁屑完全耗尽再关闭K2、K3,打开K1,无法将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转移至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故D错误;故选D。14.用废铁屑制备磁性氧化铁(Fe3O4),制取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浸泡过程中适当加热并搅拌效果更好B.检验A中的Fe3+可以用KSCN溶液C.加H2O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D.制备Fe3O4的反应Fe2++2Fe3++8OH-Fe3O4+4H2O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 【解析】浸泡过程中适当加热并搅拌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充分接触,效果更好,A正确;检验铁离子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显红色,B正确;过氧化氢能氧化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C正确;制备Fe3O4的反应Fe2++2Fe3++8OH-Fe3O4+4H2O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故选D。15.在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残留固体X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X中含有铁,则反应时一定有气泡B.若向Y中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则X中无铁C.Y一定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Y中滴入NaOH溶液,一定有沉淀产生【答案】C【解析】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氢气,残留固体为Fe3O4或Fe3O4和Fe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稀硫酸,Fe3O4和硫酸反应:Fe3O4+4H2SO4=FeSO4+Fe2(SO4)3+4H2O,若有铁剩余,由于氧化性:Fe3+>H+,所以还会依次发生反应:Fe+Fe2(SO4)3=3FeSO4,Fe+H2SO4=FeSO4+H2↑。若X中含有铁,但铁全部和Fe2(SO4)3反应,则没有气泡,故A错误;若向Y中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Y中含Fe3+,可能X中无铁,也可能X中铁不足以将Fe2(SO4)3全部转化为FeSO4,故B错误;不论X是Fe3O4,还是Fe3O4和Fe的混合物,和硫酸反应后都有Fe2+,所以一定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若硫酸过量,则向Y中滴入NaOH溶液,硫酸消耗了NaOH,则没有沉淀产生,故D错误;故选C。16.将铁棒插入95%的浓硫酸中(如图所示),探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观察到立即产生大量的细腻气泡聚集在液体表面,犹如白色泡沫,由快变慢直至停止,酸液中出现白色不溶物,静置后分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产生的气体可能是SO2和少量的H2B.取上层清液滴加少量饱和FeSO4溶液,有白色固体X析出,推测固体X可能是FeSO4C.反应过程中FeSO4的生成也可能使反应由快变慢D.取反应后铁棒直接放入盛有KSCN溶液的烧杯中,可检验反应时是否有Fe3+生成【答案】D 【解析】Fe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铁与稀硫酸会发生置换反应:Fe+H2SO4=FeSO4+H2↑,所用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5%,两个反应都可能发生,所以产生的气体可能为SO2和少量的H2,故A正确;上层清液滴加少量饱和FeSO4溶液,有白色固体X析出,说明此时溶液中原有溶质已经过饱和,则固体X可能是FeSO4,故B正确;铁和浓硫酸生成硫酸铁,硫酸铁和铁单质反应生成FeSO4:Fe+Fe2(SO4)3=3FeSO4,反应生成的FeSO4浓度过大,已经过饱和,会阻碍反应继续进行,可能使反应由快变慢,故C正确;反应后的铁棒上沾有浓硫酸,直接放入KSCN溶液的烧杯中,会发生铁和稀硫酸的置换反应,同时铁和硫酸铁会发生反应:Fe+Fe2(SO4)3=3FeSO4,所以用此方法不能检验反应时是否有Fe3+生成,故D错误;故选D。17.某混合物由Fe、Fe2O3和FeCO3组成。现称取一定质量的该混合物,将其溶于100mL1.25mol·L-1硫酸中,生成0.56L(标准状况)气体,并得到溶液X,测得溶液X中c(H+)为0.5mol·L-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Fe2O3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B.混合物中FeCO3的物质的量为0.03molC.若溶液X遇KSCN溶液显红色,则溶液X中n(Fe2+)+n(Fe3+)=0.1molD.若溶液X中n(Fe2+)=n(Fe3+),则混合物中n(Fe)+n(Fe2O3)+n(FeCO3)=0.08mol【答案】A 【解析】A项,设混合物中Fe、Fe2O3和FeCO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zmol,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125mol,反应后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5mol,则剩余硫酸0.025mol,消耗硫酸0.1mol,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56L÷22.4L·mol-1=0.025mol,发生的反应有FeCO3+H2SO4===FeSO4+H2O+CO2↑、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SO4)3+Fe===3FeSO4、Fe+H2SO4===FeSO4+H2↑,因此z+3y+x-y=0.1、z+x-y=0.025,解得y=0.025,正确;B项,根据A项中的分析可知,不能确定混合物中FeCO3的物质的量,错误;C项,若溶液X遇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Fe3+过量,因此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X中n(Fe2+)+n(Fe3+)<0.1mol,错误;D项,若溶液X中n(Fe2+)=n(Fe3+),说明生成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因此,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n(FeCO3)=0.025mol,设X中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的物质的量分别是amol、bmol,则a=2b、a+3b=0.1,解得a=0.04、b=0.02,根据铁原子守恒可知,单质铁的物质的量是0.04mol+0.04mol-0.025mol×2-0.025mol=0.005mol,则混合物中n(Fe)+n(Fe2O3)+n(FeCO3)=0.055mol,错误。18.硫酸铁铵[NH4Fe(SO4)2·xH2O]是一种重要铁盐。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探究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具体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温度保持80~95℃,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________。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处理,合适的装置为________(填标号)。(3)步骤③中选用足量的H2O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批加入H2O2,同时为了________,溶液要保持pH小于0.5。(4)步骤⑤的具体实验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样品。(5)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铁铵晶体样品所含结晶水数,将样品加热到150℃时失掉1.5个结晶水,失重5.6%。硫酸铁铵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铁屑表面的油污可以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然后用蒸馏水洗净。(2)铁与硫酸反应,加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由于温度要控制在80~95℃,应选择水浴加热。铁中含有少量的硫化物,与酸反应后生成酸性气体H2S,应该用碱溶液吸收H2S气体,为了防止倒吸,应选用C装置。(3)铁与硫酸反应后生成硫酸亚铁,加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将Fe2+氧化为Fe3+,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Fe3+在水中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为了抑制Fe3+水解,溶液要保持较强的酸性,使用H2O2的优点是不引入新的杂质。(4)硫酸铁溶液与固体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铁铵,为了从溶液中得到硫酸铁铵,应将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5)失重5.6%是质量分数,设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为NH4Fe(SO4)2·xH2O,由题意知=,解得x=12。【答案】(1)碱煮水洗 (2)加快反应 热水浴 C(3)将Fe2+全部氧化为Fe3+;不引入杂质 防止Fe3+水解 (4)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5)NH4Fe(SO4)2·12H2O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