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孟浩然(学生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名家精练之孟浩然(学生版)

ID:939289

大小:26.5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2-03-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名家精练之孟浩然(学生版)精选诗歌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注】:①语出《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1.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楚云端”则表现出对家乡的仰望。句意平淡却情感含蓄而浓烈。B.“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作者所在地方距离家乡遥远,还表明此时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用词贴切。C.“归帆天际看”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朝着家乡的方向极目远眺,内心充满难以诉说的悲凉。D.“迷津欲有问”运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的矛盾心理。2.本诗首联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与颜钱塘①登樟亭望潮作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②。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③宽。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注】①颜钱塘:钱塘令颜某,名不详。②鸣弦暂辍弹:此句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③渤澥:渤海的古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里闻雷震”写未见江潮,先闻其声。潮声巨大如雷鸣,并且震动百里,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气势。B.“鸣弦暂辍弹”写善理政的县令被江潮吸引而暂停公务前往观潮,从侧面烘托出了江潮的声势巨大。C.“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写县衙门内一个接一个涌出,急速赶到江岸上观潮,进一步渲染气氛。D.最后“惊涛来似雪”,表现惊涛骇浪排空而来;“一坐凛生寒”写观潮人因潮水汹涌而感到阵阵寒冷。2.“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两句颇受好评,请对这一联加以赏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清明即事①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②聊代醉。【注】①开元十六年(728)早春,孟浩然西游至长安,应考进士。适逢清明,诗人即事抒怀,写下这首诗。②茗:茶。饮茶之风,似始盛于中唐以后,盛唐时尚不多见。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为全诗奠定了抒情状物的基调。一个“重”字,一个“愁”字,写出漂泊在外的游子的一片愁苦。B.颔联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进行有声有色的特写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唐人游春访胜、踏青戴柳等风俗。C.中间两联写人们乘坐马车,穿过绿意萌生的柳林,来到万物复苏的郊外,看见花草齐生,莺飞蝶戏的美景。D.全诗寓情于景、情境交融,抒写融融春光里无尽的感慨,自然而传神地表达JLH诗人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2.本诗最后一联诗人为什么要“酌茗”?请简要分析。(6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田家元日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的首联通过写北斗的转动显示时间的推移,节序的更替,暗中扣题中的“元日”。B.颔联写诗人想勉强进入仕途,就算现在没有官职也忧心农事。表达了诗人对农事仍然重视、关心。C.颈联通过写白天诗人和农父一起扶犁耕作,傍晚诗人荷锄伴牧童一道返回村庄的田园生活,展示了一幅田园牧歌图。D.全诗体现了孟浩然诗歌“冲淡灵动,清新自然”的风格,语言色彩清淡。2.本诗与陶渊明《饮酒·其五》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题义公①禅房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②净,方知不染心。【注】①义公:唐代高僧。②莲花:为佛家语,佛教以莲花为最洁,亦指《莲花经》。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为题赞诗也是山水诗,义公禅房点明了身份地点,为义公习禅呼应。B.空林是禅房背景,空寂的山林为义公安心修禅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C.禅房驻足,可仰观高峰,可欣赏深壑,所见之景气象宏大,雄奇壮观。D.连绵雨后,夕阳斜照,翠影班驳,庭院阴冷,义公神房略显空寂落寞。2.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万山潭①作孟浩然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游女昔解佩②,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注】①万山在襄阳西北、汉水南岸。②据《列仙传》载,江妃二神女尝出游江汉之滨,逢郑交甫,交甫见而悦之,因请其配饰,二女遂手解佩与之,交甫受而怀之,去数十步,佩与二女俱不见。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稳坐磐石之上垂钓,心境仿佛与水性相通,将自我沉浸于周遭景物之中。B.鱼儿和猿猴一低一高,相映成趣;作为动景,又恰与上联稳坐之“静”形成对照。C.后两联借助典故,把自己游山的过程说成是在“寻访神女和玉佩”,浪漫而有趣。D.诗人为传说而神往却求之不得,只得与当年的郑交甫一样心怀遗憾,郁闷而归。2.闻一多称此诗贵在“冲淡”,“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诗没有,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请结合诗句,对本诗“淡”的特点加以说明。(6分)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晚泊浔阳望庐山①孟浩然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②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③近,日暮空闻钟。【注】①本诗是孟浩然出仕不第,漫游东南时所作。浔阳,现在江西九江。香炉峰,庐山的主峰。②远公:东晋时的高僧惠远。③东林精舍:东林,即东林寺,在庐山峪岭以北。精舍,僧人所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颔联中的“始”字呼应首联中的“名山都未逢”,也侧面写出了诗人漫游之久。B.颈联诗人借高僧惠远点明庐山绝弃尘俗,令人始终心怀向往。C.尾联诗人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展现自己泊船浔阳的所见所闻,照应题目晚泊。D.本诗前两联重在抒情,稍带叙事,落笔空灵;后两联以情带景,可谓寓情于景。2.后人评价此诗说“诗人的感情一波三折”,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注】山房,山中的屋舍。丁大:作者友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写夕阳刚刚西沉下去,屋舍四周的群山万壑立刻就变得昏暗起来。B.三四两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诗人在身之所处的环境中的独特感受。C.五六两句写夜深时山间的静谧,“归”“栖”二字中流露出一种浓浓的乡愁。D.最后两句用“期宿来”点出与友人的期约,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满心期待。2.“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这是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中的几句。其中的“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与《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中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都写到了“夜(夕)凉”,但表意效果又有区别。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秦中感秋寄远上人①孟浩然一丘②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③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④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①秦中:此指长安。远上人: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远是法号。事迹未详。②一丘:即一丘一壑,意指隐居山林。语出《晋书·谢鲲传》。③北土:指秦中。④燃桂:《战国策·楚策三》谓“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燃桂,烧贵如桂枝的柴。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此诗为寄赠远方友人之作,感秋伤怀,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情绪,含蓄且兼有直白。B.首联中诗人心怀“一丘”“三径”,却苦于无资经营庭院,表现他渴盼隐逸却又不甘隐逸的矛盾心情。C.颈联“黄金燃桂尽”写出了诗人经济上的窘迫,“壮志逐年衰”写出了诗人因为年华逝去而意志消沉。D.“凉风”“蝉鸣”等既表现出秋天一派萧瑟的景象,又回扣诗题“感秋”,诗人“益悲”之情油然而生。2.此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与诸子登岘山①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求仕不遇之时。②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1.下列对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从大处落笔,道出了一个平凡的真理,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颔联上句承“古”字,下句承“今”字,抒发登山览胜的欣喜之情。C.颈联写登山所见,水落天寒之景,烘托了诗人吊古伤今的感伤之情。D.尾联写读羊公碑而泪下沾襟,语淡情浓,无限伤感,尽在不昔之中。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文本简析。(6分)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①孟浩然向夕槐烟起,葱茏池馆曛。客中无偶坐,关外惜离群。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永怀芸阁友②,寂寞滞扬云③。【注】①王昌龄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任职秘书省校书郎。开元十七年,王昌龄仍在长安,故孟浩然得与之交往,孟浩然大约在此年底离开长安。②芸阁友:指王昌龄。荟阁,藏书处,即秘书省。此时王昌龄为秘书省校书郎,故称“芸阁友”。但他任此职已七年,久不得迁。③扬云:指扬雄,字子云,西汉文学家。滞:谓仕途失意。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的题目点明本诗是诗人从京城刚出关在旅亭夜坐时所作,诗题既体现了写作背景,又点明了作者写本诗的目的。B.一、二句运用虚实结合的表达技巧,写出了夕阳西下,阳光照射在池馆里,薄薄烟雾笼罩旅亭的情景,色调伤感。C.第三句写在旅亭中只有自己一个人独坐,孤独寂寞的感受顿时涌上心头;第四句则感叹自己与朋友的别离之情。D.本诗是五言律诗,诗人把感慨置于夕阳西下、槐烟笼單、雨滴枯荷、羁旅独坐等阴郁惨淡的背景下加以表现。2.本诗颈联为人所称道,请赏析此联。(6分)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岁暮归南山孟浩然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敞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注】①写这首诗时,诗人正是四十岁,长安科考落第。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现实是这样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愤。B.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末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C.“多病故人疏”写得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D.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诗人看破红尘以后愿意以白衣终老此生的坦然心情。2.请简要分析“松月夜窗虚”在全诗中的作用。(6分)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宿武陵即事孟浩然①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影似空虚。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余②。【注】①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困顿。②人物是秦余:引用《桃花源记》中的典故。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川暗夕阳尽”以景物的光影变幻,写出了诗人置身暮色中的迟暮之感。B.“潭影似空虚”则表现诗人对夜色中深潭倒影天光的独特感受。C.夜猿的啼声与望去深不可测的潭水表现出武陵之夜的幽僻冷寂。D.整首诗情从景生,景中融情,诗意显得清空灵动,无迹可求。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6分)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洗然①弟竹亭孟浩然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俱怀鸿鹄志,共有鹡鸰心②。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达③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注】①洗然:孟浩然的弟弟。②鹡鸰:一种水鸟,遇危险则飞鸣求其类相助。《诗经·小雅·棠棣》“鹡鸰在原,兄弟急难”。③达:通晓,明白。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兄弟间情深义厚,语言质朴自然、亲切率真。B.“鸿鹄志”和“鹡鸰心”分别喻指兄弟们高远的志向和互助互爱的情谊。C.后两联叙述了竹亭集会时挥毫、饮酒、弹琴之事,洋溢着悠闲、惬意。 D.末句化用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典故,意在表明他们兄弟是心灵相通的知音。2.简要分析“清风在竹林”在诗中的作用。(6分)十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洛阳访才子”一句,作者称袁拾遗为“才子”,表达了对他的景仰之情。B.“江岭作流人”一句中“流人”指的也是袁拾遗,此句暗写造访却未遇。C.“闻说梅花早”,指袁拾遗被流放的"江岭"气候温暖,梅花早开的景象。D.“何如北地春”一句,是说借写北方的春色正浓表达对远方朋友深深的祝福。2.这首诗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6分) 十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南归阻雪孟浩然我行滞宛许①,日夕望京豫②。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十上③耻还家,裴回④守归路。【注】①宛许:泛指今南阳许昌一带。②京豫:指东都洛阳。③十上:指作者十次上京赶考。④裴回:一作“徘徊”。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少年”句诗人为自己少年时只知舞文弄墨、专注于诗词歌赋而心有悔意。B.“旷野”“孤烟”“归雁”等意象既勾勒出苍茫的环境,又暗指诗人的心境。C.“饥鹰捉寒兔”,貌似写鹰在积雪天的饥饿难耐,实则还隐喻作者自身景况。D.“滞宛许”“望京豫”点明诗人滞留的地点及遥望之所,照应了标题的“南归”。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十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都下送辛大之鄂孟浩然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余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洛下送奚三还扬州孟浩然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余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诗题目都点明了主要事件,前首写在长安送辛大回鄂州,后首写在洛阳送奚三回扬州。B.满怀“济川”之志的辛居士,却不能发挥“调鼎”之用,最终只能返回家乡隐居竹林。C.诗人的家乡也在汉水边上,听说朋友要返回故乡,故以吟诵《式微》来表达自己也想要回乡之意。D.友人奚三要回缥缈无边的水乡扬州,诗人为此充满隐忧,彼此约定以后在江上重逢。2.请从主题思想、构思行文两方面,分析两首诗歌的相似之处。(6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