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综合过关检测一含解析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综合过关检测一含解析新人教版

ID:937711

大小:470.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3-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考试综合过关检测(一)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90分。考试时间4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0·全国卷Ⅰ)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病毒的结构、增殖及预防。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戴口罩是阻断飞沫传播的有效手段,A正确;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其增殖过程必须在宿主细胞内进行,不能在餐具上增殖,且盐水浸泡对餐具消毒效果很有限,可以将餐具进行煮沸消毒,杀死其表面的病原体,其原理是高温可以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失活,B错误,C正确;病原微生物可通过接触传播,勤洗手可以降低感染风险,D正确。2.(2020·某某卷)生物学实验常呈现“五颜六色”的变化。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在新鲜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在加热条件下由无色变成砖红色B.在厌氧发酵的果汁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匀后由蓝色变成灰绿色C.在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混匀后在沸水浴条件下逐渐变成蓝色D.在氨基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混匀后逐渐变成紫色[解析] 斐林试剂为蓝色而非无色,A错误;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由橙色变成灰绿色,B错误;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在沸水浴条件下变为蓝色,C正确;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能检测氨基酸,D错误。故选C。3.(2020·10/10 考试某某某某期末)将基因型Dd的高茎豌豆幼苗(品系甲)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植株幼苗(品系乙),将品系甲、品系乙在同一地块中混合种植,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繁殖一代,得到它们的子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品系甲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品系乙植株自交后代全为显性性状B.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抑制有丝分裂间期形成纺锤体而诱导染色体加倍C.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后,产生的子代中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D.品系甲植株作父本、品系乙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代是三倍体[解析] 用秋水仙素处理品系甲植株(Dd)后,得到的四倍体品系乙植株(DDdd)中仍含有等位基因,因此品系甲、品系乙植株均为杂合子,自交后代均会出现性状分离;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的前期;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后,不会出现三倍体。4.(2021·某某高考模拟)将大肠杆菌在含15NH4Cl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的两条单链均含15N,再转移到含14NH4Cl的新培养基中培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大肠杆菌通过有丝分裂增殖,确保DNA分子平均分配B.本实验使用的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其中不含有机碳源C.大肠杆菌内的15N仅分布在DNA分子的4种碱基中D.在新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子代大肠杆菌都含15N标记的DNA[解析] 大肠杆菌通过二分裂增殖,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A错误;本实验使用的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其中含有机碳源,B错误;大肠杆菌内的15N不仅分布在DNA分子的4种碱基中,蛋白质、ATP中都含有,C错误;DNA是半保留复制,故在新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子代大肠杆菌都含15N标记的DNA,D正确;故选D。5.(2020·永州三模)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身体会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能感受体温的变化B.参与此时机体调节的内分泌腺有肾上腺、甲状腺等C.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D.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引起肌肉收缩,全身颤抖,加速热量的产生10/10 考试[解析]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A错误;寒冷时,可提高代谢增加产热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多,B正确;寒冷条件下,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C正确;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引起肌肉收缩,全身颤抖,加速热量的产生,D正确。6.(2021·某某省某某市二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动物为保证食物等生存资源而占据的空间叫领域。如图表示各种鸟类的领域面积与体重、食性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D )A.图示中三种鸟类组成一条食物链B.体重决定领域的大小C.植食性鸟类能量同化效率高于主要食虫的鸟类D.体重相等的鸟类领域面积越大,可能其营养级越高[解析]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并且由于主要食虫的鸟类的食物是虫,所以图示中三种鸟类不能组成一条食物链,A错误;根据植食性鸟类的特点,并不是体重决定领域的大小,B错误;在领域面积相同的时候,植食性鸟类体重大,可能是因为植食性鸟类的营养级低,能量损失少,不是因为植食性鸟类能量同化效率高于主要食虫的鸟类,C错误;体重相等的鸟类领域面积越大,可能其营养级越高,D正确。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4分)二、非选择题(共54分)7.(10分)(2021·某某高三)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①②③(填序号)。10/10 考试①试管    ②滴管    ③量筒    ④显微镜(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碘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保温30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请继续以下分析: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用于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糖。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发芽前玉米的提取液。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蓝色_→_砖红色。若试管4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淀粉酶已失活。[解析] (1)题干中给出的鉴定试剂有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和碘液,其中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碘液用于检测淀粉,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肽类);蛋白质检测不需要加热,且实验现象肉眼可见,不需要酒精灯和显微镜,只需要用到试管、滴管和量筒。(2)检测淀粉含量变化,需要用到碘液,胚乳中含有淀粉,因此加入碘液后胚乳呈蓝色块状,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说明胚乳中的淀粉逐渐减少。(3)①从图中可以看出,试管1只有淀粉溶液,作为对照组,如果试管1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实验所用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糖,这样做的目的是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中含有还原性糖。②试管2和3形成对比,3号加入了发芽玉米提取液,2号试管应加入发芽前玉米的提取液。③斐林试剂本身带有颜色(蓝色),水浴加热后,由于发芽玉米提取液中含有还原糖,因此试管3中颜色会从蓝色变为砖红色;试管4中加入了淀粉酶溶液,正常情况下会将淀粉分解为还原糖,如果未出现预期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淀粉酶已经失活。10/10 考试8.(10分)(2020·某某某某十二中第二次月考)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研究中备受重视。如图为果蝇正常体细胞和几种异常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请据图回答问题: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作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实验步骤: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结果预测:Ⅰ.若子代出现红眼(雌)果蝇,则是环境改变;Ⅱ.若子代全部为白眼,则是基因突变;Ⅲ.若无子代产生,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解析] 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正常情况下F1果蝇的基因型应为XRXr(红眼雌果蝇)和XRY(红眼雄果蝇),如果M果蝇是由环境引起的,其基因型应为XRY;如果M是由亲代果蝇发生基因突变造成的,其基因型应为XrY;如果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产生了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卵细胞造成的,则M的基因型应为XrO。可以用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XrXr)进行杂交,观察子代表现型来判断。Ⅰ.若是由环境引起的:XRY×XrXr,子代的表现型应是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1;Ⅱ.若是基因突变造成的:XrY×XrXr,子代的表现型应是全为白眼;Ⅲ.若是亲代雌果蝇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造成的:M果蝇(XrO)应该是雄性不育个体,它和白眼雌果蝇杂交无后代。9.(10分)(2021·上高县月考)如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乙、图丙分别表示图甲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0/10 考试(1)图甲中表示效应器的是B(填字母),由运动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组成。图乙中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a、b、c(填字母)。(2)图丙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h(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是Na+内流的结果,其进入膜内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填“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3)兴奋在图乙所示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4)下图丁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戊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请回答:①图丁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戊中的AB区段的电位。若该神经纤维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递质,则图丁的指针有何变化向左(填“向左”“向右”或“不变”)。②图戊中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内流引起的是BC区段的变化。[解析] (1)根据图甲中突触结构可以判断A是感受器、B是效应器,效应器B由运动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组成。图乙中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a、b、c。(2)静息时,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膜电位,所以图丙中的g、i表示未兴奋部位;受到刺激后,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形成内正外负的膜电位,所以h表示兴奋部位。(3)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4)①图丁测得为静息电位,相当于图戊的AB段,若该神经纤维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递质,则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增大,图丁的指针会向左偏转。②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Na+内流,引起BC段的变化。10.(9分)(2020·某某省某某市高三三模)散居型飞蝗体色呈现绿色,主要由黄—10/10 考试蓝色素形成。群居型呈黑色,是在散居型绿色基础上,增加红色素形成的。散居型飞蝗一般形不成蝗灾,群居型易导致蝗灾。研究发现,在群居型和散居型蝗虫体内有一种β胡萝卜素结合蛋白(βCBP),它与β胡萝卜素的结合与分离受到飞蝗种群密度的调控,在蝗虫体色的转变过程中起关键作用。βCBP在两种蝗虫中的表达差异巨大,作用机制如图所示,请回答:(1)科学研究中常通过调查蝗虫的幼虫——跳蝻来估计其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为样方法。(2)βCBP与β胡萝卜素的结合与分离受到蝗虫种群密度的调控,种群密度高(“高”“低”)时,βCBP含量上升(“上升”“下降”“不变”),红色素合成增加使蝗虫呈黑色。(3)对于散居型蝗虫而言,蓝—黄色素的含量增加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形成保护色,有利于在绿色背景中隐藏,减少被捕食。在群居型蝗虫中,红—蓝—黄色素的含量增加有利于蝗虫大种群对天敌发出警戒信号,同时有利于同种个体之间的相互识别,这说明蝗虫种内关系存在种内互助,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4)群居型蝗虫大规模爆发时会对农作物造成极大的危害,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喷洒农药;利用蝗虫的天敌,减少蝗虫数量;使用蝗虫孢子虫、绿僵菌等生物农药;利用家禽防治蝗虫。[解析] (1)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2)群居型蝗虫呈黑色,根据图示,说明当蝗虫种群数量高时,βCBP含增加,导致红色素增加。(3)散居型蝗虫蓝—黄色素的含量增加形成保护色,有利于在绿色背景中隐藏,减少被捕食;群居型蝗虫中,红—蓝—10/10 考试黄色素的含量增加有利于蝗虫大种群对天敌发出警戒信号,同时有利于同种个体之间的相互识别;这说明蝗虫种内关系存在种内互助的关系,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4)治理蝗虫可以喷洒农药;利用蝗虫的天敌,减少蝗虫数量;使用蝗虫孢子虫、绿僵菌等生物农药;利用家禽防治蝗虫。选考题(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1.(15分)(2021·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豆浆是深受中国百姓喜爱的饮品,但易变质,保质期较短。科研人员对变质豆浆中的腐败细菌进行分离,并研究了乳酸链球菌素(多肽,天然食品防腐剂)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为生产豆浆时优化保质方法提供依据。主要研究过程如下:①豆浆变质处理:将2种市售豆浆A、B和自制豆浆在无菌操作台上分别装入已灭菌的250mL三角瓶中,密封、37℃条件下放置7d后,豆浆发生变质。②腐败细菌的初步分离和计数:取变质的豆浆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细菌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基上菌落种类和数量。结果如表:细菌序号菌落特征菌落直径/mm菌落数/个豆浆A豆浆B自制豆浆S1表面有白色绒毛,圆形边缘不规则5537S2白色,表面无绒毛,有白色液滴1~2181124S3黄色,表面无绒毛,如同黄色液斑20~3011715③比较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果:以自制的新鲜豆浆为材料,经相应处理后,在37℃下放置35d后,统计豆浆中腐败细菌数量,结果如图:(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是煮沸消毒法,步骤②中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2)步骤②中适宜采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固体培养基制备的步骤为计算→10/10 考试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培养中统计菌落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3)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它是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步骤③结果表明,最能耐受乳酸链球菌素的细菌是S1,为有效防止豆浆腐败,在生产中乳酸链球菌素的添加量应控制在250mg·kg-1左右。(4)与用抗生素防腐相比,使用乳酸链球菌素防腐的优点是食用后会被人体消化,不会改变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解析] (1)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煮沸消毒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2)步骤②需要对“腐败细菌进行的初步分离和计数”,因此适宜采用的接种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固体培养基制备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为了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种类和数目,统计菌落的种类和数量时要每隔24h观察统计一次,直到各类菌落数目稳定为止。(3)分析曲线图可知,随着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的增大,S1细菌数量的相对值最高,由此表明最能耐受乳酸链球菌素的细菌是S1。当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为250mg·kg-1后,细菌数量的相对数值不再随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的增大而降低;可见,为有效防止豆浆腐败,在生产中乳酸链球菌素的添加量应控制在250mg·kg-1左右。(4)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由3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食用后会被人体消化,不会改变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这正是使用乳酸链球菌素防腐比使用抗生素防腐的优点所在。12.(15分)(2021·某某省某某市高三期末)基因工程已经成为生物科学的核心技术,在农牧业、医药卫生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E·coliDNA连接酶的作用是连接具有互补黏性末端的DNA分子(基本)骨架的缺口,即催化形成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2)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抗虫棉的过程:目的基因→受体细胞→转基因抗虫棉,为使抗虫基因在抗虫棉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的启动子、终止子之间。抗虫基因的遗传特性能在抗虫棉株体内维持和表达的关键是目的基因插入到了棉株细胞的染色体DNA上。通过此过程产生的抗虫棉还需要在个体10/10 考试水平上检验抗虫效果。为了防止抗虫棉的抗虫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其他植物中,科学家设法将抗虫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DNA)中,其原因是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3)干扰素是抗病毒的特效药,由于干扰素在体外保存困难,可利用蛋白质工程对干扰素进行改造,基本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解析] (1)在基因工程操作过程中,黏性末端之间的碱基可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但具有互补黏性末端的DNA分子骨架的缺口需要用E·coliDNA连接酶连接,即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2)启动子和终止子可调控基因的转录,为使抗虫基因在抗虫棉细胞中高效表达,需要把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将目的基因插入到了棉株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是使抗虫基因的遗传特性在抗虫棉株体内维持和表达的关键。通过此过程产生的抗虫棉还需要在个体水平上检验抗虫效果,即将棉铃虫接种于抗虫棉上,看是否具有抗虫效果。由于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故为了防止抗虫棉的抗虫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其他植物中,科学家常将抗虫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DNA)中。(3)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10/10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