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单元整合 (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单元整合 (16)

ID:937594

大小:822.9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3-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单元高效复习第三单元  纵向贯通一: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其影响1.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1)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但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2)秦朝吸取西周的教训,实行郡县制。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王国问题。(3)汉武帝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4)隋唐时期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 (5)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6)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7)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2.地方政治制度演变趋势:(1)一直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2)分权是加强中央权力的有效手段,如北宋、明朝特别突出。3.影响:(1)这一制度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维护地方的治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3)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思维特训】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事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  )A.拥有大权,不受中央节制B.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使得皇权空前强化【解析】选C。依据材料“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事镇遏”可以判断是元朝的行省制度,行省拥有大权但是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严格制约,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C正确。   纵向贯通二: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比较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不同点背景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转型时期发生在封建社会中期根本目的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性质是一场封建化运动是缓和社会矛盾的局部调整结果成功失败相同点(1)直接目的都是富国强兵,都得到统治者的支持(2)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并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3)变法都对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思维特训】 中国古代政治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材料三 保甲之法,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战阵。……自是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陂废堰,悉务兴复。——《宋史》卷三百二十七(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有利于推进公平正义、社会进步?(2)依据材料二,说明王安石变法是怎样限制原有特权,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的?(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影响的相同点。【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可知,实行法治,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强化了中央集权;据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可知,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据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可知,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推行郡县制,打击了旧贵族。第(2)题,据材料二“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谓之助役钱”可知,实行免役法,按户等征收所需募役的费用,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据材料二“以地之等,均定税数。”可知,推行方田均税法,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贫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第(3)题相似之处:据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与“保甲之法,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战阵”可知,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都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管理;据材料一“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与材料三“…… 自是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陂废堰,悉务兴复。”可知,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同点:结合所学,可从改革都打击了旧势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都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等方面回答。答案:(1)措施:实行法治;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推行郡县制。(2)措施:实行免役法,按户等征收所需募役的费用,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推行方田均税法,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贫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3)相似之处: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管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相同点:改革都打击了旧势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都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纵向贯通三:宋朝社会平民阶层的崛起魏晋以来的士族势力逐渐衰落,隋唐时期,士族势力进一步退出历史舞台,两宋时期,平民阶层崛起,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1.官僚集团的平民化趋势:两宋时期,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使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大量平民阶层通过科举进入官僚集团。凭借家世入仕的官僚越来越少。2.地方乡绅的平民化趋势:两宋时期,乡绅的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魏晋时期拥有庞大资产和政治特权的士族衰落,地方乡绅大部分是由拥有科举功名或者退休的官员组成,他们乡绅的地位更多地是因为其科举功名或者德高望重,并无政治特权。3.经济关系的非特权化趋势:两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和魏晋时期的士族都控制着大量依附人口。到两宋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特权地主被庶族地主取代,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弱,非特权地主成为地主阶层的主体。4.儒学思想的世俗化趋势:两汉时期的儒学是士人的特权,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儒学士人投身儒学的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儒学对平民的影响越来越大。5.文化艺术的平民化趋势: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两宋时期文化艺术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深刻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形式和风格,世俗文化逐渐成为文化艺术的主流。【思维特训】 宋朝“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订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订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解析】选A。材料中宋朝的“天理”和乡约、家训都体现了理学的观点,将理学的理念贯彻到社会生活中,是理学世俗化的表现,A正确。 【拔高训练】宋代王若叟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的一道奏疏中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段材料说明(  )A.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B.佃户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C.佃户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解析】选C。从材料中富民对佃户的“抚存”“无所不至”,并且“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可以看出佃户对地主的依附关系减弱,有选择雇主的自由权利,因而说明其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选C。  横向比较: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中国和欧洲的不同影响【思维特训】 有学者曾说:“最早点燃那征服星空的火焰的中国人,没能成为最早飞向宇宙的人……纸和印刷术这种不可估量的通信传播手段,传到欧洲仅仅几百年就摧毁了那里的封建堡垒……”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表明(  )A.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作的贡献是不同的C.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解析】选A。四大发明没有在中国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有关,A正确; 材料并不是说明科技对于人类的贡献,B错误;中国并不是因为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才获得文明古国的标志,C错误;材料不是说明科学和愚昧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D错误。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