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单元整合 (36)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单元整合 (36)

ID:937587

大小:569.5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3-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单元高效复习第一单元  纵向贯通一: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发展演变1.形成时期——夏朝:夏朝初步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我国进入阶级社会。2.发展时期——商朝:商朝疆域扩大,奴隶制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农业、畜牧业获得初步发展,青铜器制造业成就突出,形成了成熟的文字——甲骨文。3.繁荣时期——西周:西周建立了完整的统治体系,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政治、经济制度成熟的标志。农业、手工业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奴隶社会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4.瓦解时期——春秋: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中国奴隶社会瓦解。 【思维特训】 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士”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促进奴隶社会的瓦解D.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士阶层的分化为春秋战国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提供了条件,故选C。  纵向贯通二: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1.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内服是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是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商王控制着国家的实际权力。但是,内外服关系并不稳定,外服叛乱是常有的事情。2.西周的分封制:在分封制下由周王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人口和相当的治权,形成诸侯国。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在一定时期内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长期实行容易形成分裂势力。3.秦朝及以后的郡县制:秦朝推广的郡县制由中央任命地方官员,中央直接统治地方,打破了西周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形成了以地域为基础的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4.元朝的行省制度:地方机构成为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拥有政治、军事大权,但是地方机构行使权力直接受中央节制。【思维特训】 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其旨在说明郡县制(  )A.是最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B.出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C.根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问题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解析】选D。由材料“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可知,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故选D。如果A正确,后来的行省制则无需出现,故其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郡县制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但无法根除,排除C。【拔高训练】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解析】选D。秦以前的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以后的郡县政治属于官僚政治,故D正确。  纵向贯通三: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演变1.商朝的天命思想:中国的天命是生产力落后和敬畏大自然的产物,商朝时期,天命思想盛行,商人作重大决策时都要占卜天命,巫师成为政治生活中重要的力量。 2.周朝的宗法思想:周朝以宗法血缘作为分配和继承政治权利的依据,宗法思想盛行,形成了严格的贵族等级序列,中国社会从对神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战国的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主张富国强兵、依法治国、专制集权,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的社会现实,受到各个诸侯国统治者的推崇,但是,秦朝推崇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二世而亡,引发了人们对法家思想的反思。4.汉代的儒家思想:西汉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家思想体系,具有“外儒内法”的特点。汉武帝尊崇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乃至东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思维特训】 下表为儒法两大传统吏治观,据此可知(  )儒家吏治观法家吏治观贤者居位:德治强者为王:刑治从道不从君君主至上“出于公心”的荐贤制形式主义的考试制“内举不避亲”厉行回避制主信臣忠以私制私,设事防事A.两者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B.儒家吏治在于维护民权C.两者奉行相似的选官标准D.法家吏治优于儒家吏治 【解析】选A。根据材料“贤者居位”“出于公心”“主信臣忠”可知儒家吏治强调个人的内在品性,根据材料“形式主义”“以私制私,设事防事”等信息可知法家吏治更注重外在因素,而非内在因素,两者对人性的理解不同,故A正确;儒家吏治主张用德治的方式维护统治秩序,而非维护民权,故B错误;儒家主张从道不从君,而法家主张君主至上,两者的选官标准不同,故C错误;两家的吏治主张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无法看出孰优孰劣,故D错误。横向比较:比较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与西方雅典民主政治  1.不同点:项目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西方雅典民主政治成因平原、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大河文明发达工商业基础上的海洋文明特点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君权神授和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的集体民主政治实质地主阶级的君主专制政体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思想专制、自足、保守竞争、开放、积极  2.相同点:进入文明时代,中国、雅典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学、艺术方面都取得辉煌的成就,均与制度密切相关。【思维特训】社会转型的内涵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从西周到秦统一,希腊从荷马时代到城邦独立自由的终结,我们视为两者的“古典时代”。在这一时代,中国封建王权向专制王权发展,到秦统一中国专制王权更转化为大一统专制皇权。大体上同一年代的希腊,带有军事民主主义色彩的王权向贵族共和过渡,更进一步向民主政体过渡。在历史上大体处于同一年代的文明古国,在政治制度的演变上却显示出如此鲜明的反差,其由安在?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王权的强弱在起点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不同的对外扩张方式导致不同的结果;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思想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胡钟达《古典时代中国希腊政治制度演变的比较研究》依据材料,概括“古典时代”中国和希腊政治制度发展的走向,结合所学分析造成希腊与中国政治制度走向差异的原因。【解析】第一问走向,根据材料“中国封建王权向专制王权发展,到秦统一中国专制王权更转化为大一统专制皇权”“希腊,带有军事民主主义色彩的王权向贵族共和过渡,更进一步向民主政体过渡”得出中国由宗法、分封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希腊由君主制和贵族制转向民主制。第二问原因,结合所学从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政治基础以及思想基础等几个角度回答。答案:走向:中国:由宗法、分封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希腊:由君主制和贵族制转向民主制。原因:①地理环境不同:中国地域广阔、需要中央集权进行有效统治。希腊三多一少,容易形成小国寡民的民主政治。②经济基础不同: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体需要中央集权保护。希腊以工商业经济和海外贸易为主,容易产生民主制。③政治基础不同:中国从西周的分封制到秦演变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官僚体制, 能够进行有效统治。希腊主要是贵族城邦制,有自治传统。④思想基础不同:中国“家天下”思想占主导,相对封闭。希腊海外活动频繁,思想多元、开放。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