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英语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ID:933822

大小: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3-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平海岐下小学陈春明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推却、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重点:感悟人物形象,从“草船借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难点: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特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受诸葛亮“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简介背景1、板书课题,启示谈话。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你知道四大名著指哪些书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节选自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谁来说说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哪几个人?谁向谁借箭?2.简介时代背景。课件出示: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2诸葛亮向谁“借箭”?三、细读课文,梳理脉络。、1、指名读课文,完成问题。(1)课文的哪几段落分别写了诸葛亮“借箭”的原因?(2 哪几自然段写了诸葛亮“借箭”的经过?(3) “借箭”的结果是怎样的。2、读后汇报四、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1、默读课文思考:(1)周瑜为什么要害诸葛亮,课文中哪里看出周瑜要害诸葛亮?(2)哪些词句证明诸葛亮知道周瑜要害他?明明知道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保证3天后交10万枝箭?(3)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2、分小组交流,讨论。 3、汇报交流。①周瑜为什么要害诸葛亮?齐读“周瑜见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理解“妒忌”。(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②课文哪些地方证明周瑜要陷害他?(读书上有关句子,并讲出理由)(周瑜要诸葛亮3天造10万枝箭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这是周瑜假公济私,图谋置诸葛亮于死地。)(“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③当周瑜听说诸葛亮3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他的心里为什么很高兴?(在当时,3天肯定造不出10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④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说3天造好10万枝箭呢?(诸葛亮胸有成竹,顾全大局)理解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4、小结:学了这部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挺有才干,顾全大局;而周瑜却挺妒忌诸葛亮,心胸十分狭窄,阴险狡诈。5、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对话部分,要读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周瑜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切入中心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草船借箭》。(出示题目)2.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3.使周瑜自叹不如的是诸葛亮的什么?(板书:神机妙算)。“神机妙算”什么意思?二、自主学习品读感悟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6——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用横线划出来,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和体会。说说为什么能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a、自学——然后(同桌)交流。   b、全班交流:   谁来说说,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1)、这场雾有多大?你能不能通过读让我们感受到?(评读、齐读此句体会雾大。)   (2)、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鲁肃会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    (3)、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诸葛亮会暗自高兴。这场大雾,我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指导读句子)   2.师:“但是,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所以,我们得再往前面读一读,联系上文看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再联系上文的句子进一步体会:“第一天……第二天……直到第三天……”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看出诸葛亮知天时。(板书:知天时)   (4)、不过,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以写的?完全可以写成这样: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既清楚又简练,多好!那我们可不可以把它改过来!不改?为什么?“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神机妙算。   (5)、过渡:好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他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会有这场大雾的。难怪周瑜听了鲁肃的回答之后说——(引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2、刚才,我们通过抓住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真正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学们,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研究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能力。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再次读‘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看看你还能从哪些句子的联系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与“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相照应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老师觉得诸葛亮的话并没有说完。‘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写出来吗?”(学生练笔,写后组织全班交流。)   (3)、你们真是诸葛亮的知音啊!诸葛亮他是怎么说的?(笑着说。)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诸葛亮他在笑谁?(学生自由读)   交流:(联系鲁肃的吃惊,指出他在笑鲁肃: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宽厚的笑、幽默的笑;   联系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指出他还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轻易中计,这是讽刺的笑、轻蔑的笑;   联系“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指出他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阴谋落空,这是潇洒的笑、自信的笑。)   小结:好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他算准了曹操不敢出兵、只会放箭如雨,这说明了诸葛亮不仅知天时、而且识人心。(板书:识人心)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妙不妙?难怪周瑜听了鲁肃的回答以后长叹一声说——(引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3、你还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2)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放回20多里,追也来不及了。    (1)、诸葛亮是如何做到让船顺风顺水的呢?(调船。)诸葛亮几次命令掉转船头?(课件演示掉转方向。)   (2)、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启发学生说出:多受箭、保持平衡、回来顺风顺水)从这儿你可以看出诸葛亮算好了什么?(算好了借箭的地理位置)(板书:懂地理)读句“曹操知道上了当……”体会神机妙算。   小结:好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当鲁肃告诉了周瑜诸葛亮借箭的经过时,周瑜长叹一声,说(引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4.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隧道,一起来感受诸葛亮借箭的精彩!(播放视频)四、总结延伸回归整体通过学习,我们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那么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他的本事从何而来,想知道吗?请大家阅读《诸葛亮全转》、《三国演义》的46等相关章节。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知天文神机妙算晓地理   识人心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