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岑蓝天杯教学设计枫桥夜泊
加入VIP免费下载

陈岑蓝天杯教学设计枫桥夜泊

ID:927297

大小:52.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枫桥夜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陈岑邮编:212113【课题】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枫桥夜泊》【教材简解】《枫桥夜泊》勾画了一幅意境幽美的秋江夜泊图。这首诗把形象、色彩、音响交织在一起,所写景物的远近、位置、层次都调配得十分和谐巧妙。诗人通过夜泊所见的霜天残月、江枫、渔火,伴之所闻的乌啼、钟声,感受到的霜满天,抒发了作者难以言说的满腹愁情。这首七绝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情景交融,余味无穷。这首诗以“愁”入笔,通过以“秋”点题、走进诗人、朗读诗歌、感悟愁情、走进文本五个个环节,圈景、画景,说景、悟情,赏夜泊图,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在第三个环节教学中,指导孩子通过师生合作完成的绘画和自己的理解用填空式的方法描述诗的意境,在残月落下的时候,安慰作者心情的还有远处那悠扬的“钟声”,在反复阅读中感受诗人的心情。【目标预设】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诗中4个生字,“愁”字只识不写。过程与方法:理解“泊”“姑苏”,说出“对”在诗句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韵味,背诵全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展开想象,体会诗中描绘的夜泊图景和诗人的愁情,感受经典。【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呈现的图景。教学难点:在描绘景色时感受诗人的愁情。 【设计理念】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时我考虑了很多,这首诗意境幽美,所写景物的远近、位置、层次都调配得十分和谐巧妙,可谓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怎样处理教学细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孩子走进诗人,了解诗人的愁情成了我此次教学的关键。古诗中,月落、乌啼、霜天、江枫等景物,需要细品。如何品,可以选择诗中一两个自己印象最深的景物,说出自己的感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景物的描述,孩子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会更深入。朗读的层层深入,有关明月的古诗积累,也是对经典的一种传承。【设计思路】五个环节教学设计,层层深入,朗读诗歌环节,贯穿了整篇古诗教学,一读读出节奏,二读读好韵脚,平仄声,三读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在三读之后,孩子们对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入到第三个环节的学习,圈景,画景,悟情,勾勒诗意,教学中,孩子们都跃跃欲试,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巩固积累选择和明月有关的古诗,学生们都很熟悉,明月寄托思乡之情,在月落之后,“钟声”代替“明月”安慰了作者孤寂的心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以秋点题。复习导入:孩子们我们前面学过一首秋天的古诗,齐读,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杜牧对秋天美景的喜爱之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秋天有关的诗。(设计意图:导入环节,带着孩子一起复习前面一篇古诗《山行》,这首诗也是有关秋天的,本诗中的“爱”字表达了作者的心情,今天学习的古诗也和秋有关,不点出“愁”字,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二.理解诗题,了解诗人。1.理解诗题。(1)板书诗题,学生齐读。理解“泊”,画图,并组词,了解多音字。书写泊。(理解字义也可以用组词的方法)。 (2)理解题目的意思吗?(3)题目中的“枫桥”(画)“夜”(画)“泊”(画)分别点明的地点、时间、事件。2.了解诗人。(1)是谁,在夜晚的枫桥边停船靠岸?(板书:张继 )(2)我要把诗人画在哪里?(3)谁给大家介绍一下张继?(PPT出示,推荐一个学生读)(设计意图:《枫桥夜泊》这首诗的题目就是一处理解的难点,因此我带着孩子们先理解“泊”的意思,通过最简单的方法组词,孩子们很快了解泊的意思,原来,组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有效方法。“枫桥”是停船靠岸的什么?“夜”表明了停船靠岸的?通过引导,时间、地点、事件都有了,还缺少一个人物,这样就过渡到了对张继这个人物的了解。)三.朗读诗歌,读出韵味。1.一读读准音:出示古诗,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读清爽,字字有交代)2.二读有节奏:读一首古诗,我们要能读出节奏,七言诗可以按照什么节奏来停顿了?(1)自己试着读一读。(2)指名读,划分节奏线。(3)要想读出诗的韵味,除了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好句末的平声字,平声字是一二声的,“天”“眠”“船”我们要读得长一些。霜满天—— 对愁眠—— 到客船——(4)师生合作朗读,体会诗的节奏感和韵味。2.三读谈感受(1)师语:孩子们,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更要读出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了哪个词? (2)师生交流(孤独、寂寞、惆怅、凄凉、寂静.......)(3)师引出话题“一切景语皆情语”师语:孩子们,你们有的读出了忧愁,有的读出了寂寞,有人读出了凄凉,也有人读出了寂静,大家不妨对比着想一想,你们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会有忧愁的感觉吗?你们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会有寂寞的感觉吗?读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会有寂静的感觉吗?那为什么读《枫桥夜泊》时,感到的却是忧愁、孤独,寂静呢?引出王国维的话——一切景语皆情语。(设计意图:朗读古诗贯穿了整篇古诗教学,在第三个环节教学中,通过三次朗读,层层深入,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出节奏、韵脚、平仄声,三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每次朗读,要求不一样,孩子们在朗读内化的过程中,发现“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诗人的愁情来自于景物,王国维老师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怎样走进文本?走进诗人?那就从景物开始。)四.赏夜泊图,体会愁情。1.圈景,画景。(1)这首诗同学们读了好几遍,不知道你在读的时候,眼前有没有出现“枫桥夜泊”的画面?画之前,我们要找到“景”,请你默读古诗,圈出诗中所写的景物。出示老师找出的一组景物:月落乌啼霜满天了解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对比学过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质疑,霜不是落在地上或者叶子上吗,这里怎么会弥漫在整个夜空。(2)学生找出古诗中其它景物,师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绘画。(3)诗中的景物,有的是诗人所见,有的是诗人所闻,有的是诗人所感。2.说景,悟情。 (1)我们画了一幅简单的《枫桥夜泊图》,你能不能结合老师的绘画和自己的理解把这幅图意描绘出来?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月亮                  ,乌鸦                  ,空气中                  。江边的枫树            ,渔船上的灯火             。这个充满寒意的半夜,                                          。(2)交流:这些景物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它带给你怎样的感觉?(3)为什么这些景物会给大家带来这些感觉?因为景物也会说话,景物说出了诗人的心情。(板书:愁)再次出示: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因为愁,能不能眠?诗人与愁相伴啊。诗中哪个字写出了“伴”的意思?“对愁眠”就是“伴着愁思不能入眠”。从天上到地上,从江边到江面,从远远地姑苏城外到身处的客船之上,都是愁啊。诗人,被愁深深的包裹着,被思乡之情所牵绊着。这确实是一首写愁的千古名诗。3.说愁,读愁。(1)你有愁吗?说说你的愁。(2)师语:孩子们,古今中外写愁眠的诗歌数不胜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写愁眠,尤其是写思乡的愁眠,更是比比皆是。出示有关明月的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唐】王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师:因为愁眠,大诗人李白曾经这样写道,齐读李白的诗。因为愁眠,大诗人杜甫曾经这样写道,齐读杜甫的师。因为愁眠,诗人张九龄曾经这样写道,齐读张九龄的诗。也是因为愁眠,诗人孟浩然吟诵道——,王维吟诵道——还是因为愁眠,王安石遥望明月,深情地问道,齐读。师:正所谓,明月千里照愁眠,愁眠一夜望明月,于是诗人的思乡之愁、怀乡之情都寄托在了那一轮皎皎明月上,那么在没有明月的夜晚,张继又把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愁寄托给了谁?劝解张继这份愁眠的是——抚慰张继这份心情的是——温暖张继这颗心灵的还是——钟声因为钟声可以“清烦恼,长智慧”。(3)出示《枫桥夜泊》,再次齐读,配乐朗读。(4)师描述诗的意境: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了整个天地;江枫凋零,渔火点点,钟声划破了凄清的夜晚。在这个孤独而寂寞的晚上,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在他的心里轻轻地念道,音乐响起,起立,朗读。(设计意图:第四个环节赏夜泊图,是教学的重点部分,圈景、画景,说景、悟情,再次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孩子们对“一切景语皆情语”对这话的理解深入了很多,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明月”这种意象在中国古诗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它仿佛是有生命的,寄托了诗人思乡的愁眠,积累部分我带着孩子们一起朗读含有明月的古诗,诗中的“明月”最后落下的时候,亦如诗人的心情。幸好有寒山寺的“钟声”安慰了诗人的心情。在此积累之上,配乐朗读部分就会深入人心了。)五.走进文本,巩固练习。1、辨音辨字露一手。 夜泊(pōbó)寒山寺(sìshì)姑苏(sūshū)江枫(渔鱼)火2、快速说出字义。夜泊对愁眠到客船3、走进文本,想一想再作答。《山行》的作者是,最能反映诗人喜欢大自然美景及原因的诗句是“,”。《枫桥夜泊》这首诗的作者是,诗人看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诗中的一个“”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情。(设计意图:走进文本,课堂巩固练习,通过音、形、义三个方面的题目设计,检查了孩子对文本的掌握度,对照着《山行》一诗,孩子们能直接感受到“秋”带给诗人的不同心理感受。)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