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PPT解析演示教学
加入VIP免费下载

《长相思》PPT解析演示教学

ID:926182

大小:789.5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长相思》PPT解析 作者生平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名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迁至一等。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纳兰容若以词闻名,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他的词多与相思和哀愁有关,有着无限的悲戚与愁绪。他的词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纳兰容若受李煜影响很大,他的词清新隽秀,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 24岁时,纳兰性德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改为《饮水词》,后人多称《纳兰词》。《饮水词》在当时社会上就享有盛誉,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词影响力之大。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里说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这里所谓的“未染汉人风气”,其实是指他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意境天成,没有追求辞藻、堆砌典故的毛病。 写作背景《长相思》一词写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早春,当时纳兰容若担任侍卫,随御驾东巡,去往山海关外盛京(即现在沈阳)。途中,纳兰容若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榆关:山海关的别称。那畔:那边;指关外。帐: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千帐言军营之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整夜风雪交加。聒碎:搅碎。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故园:故乡。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一路上登山涉水,山山水水,往榆关那边行进。夜深宿营,只见无数座行帐中都亮着灯火。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挨过了一更又一更,风雪一夜未停,在耳边呼啸,吵得我乡心碎乱,乡梦难圆。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长相思》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分析。上阕:“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身向榆关那畔行”激荡的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萧萧豪迈情;“夜深千帐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烈烈壮怀情,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此种况味表现了纳兰思乡的伤感、痛苦的深层内心世界。 下阕: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的鼓舞。从“夜深千帐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词中的“一”字用得怎样?有什么特点?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还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身”字怎么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系故园。 山一程,水一程。起句突兀,既显空间之广袤,又寓时间之流逝,气象阔大。千里行程中目睹的万事万物,凝缩为“山”“水”二字,“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词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大,空间感和思乡情构成了词人心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的背离中驻营夜宿,词人的思绪早就超越了他自己。 身向榆关那畔行交代行旅去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山海关),而心却在关内,在故园。“夜深千帐灯”,这看起来开阔的意境,壮伟的景观,实际上则是词人情心深苦之写照。白日统千军万马行走天涯,跋山涉水,为何夜深时仍然灯火通明,难以入梦?──思乡失眠!“千帐灯”是虚写,写词人这次出巡随从众多。为什么夜深了,而仍然营火闪烁呢?这就为引出下片的“乡心”蓄势。 夜深千帐灯无形的思念,通过有形的灯光倾诉着或幽独、或念远、或伤逝、或期盼的感情。现实的灯是明亮的,相思的灯是凄凉的,而回忆的灯却是遥远而清晰的。“夜深千帐灯”既是上阕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阕之间的自然转换。联系上文看,叠词和数字“一”、“千”运用强化了视觉、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恨、幽苦。壮丽的千帐灯下映照着万颗无眠的乡心,一暖一寒、一嚣一寂,两相对比,写尽了词人的孤寂伤感,厌于扈从生涯的深深感情。 下阕侧重游子思乡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换头写景,“风一更”“雪一更”,突出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象。这是以哀景衬伤情,风雪载途,行者乡思更烈。叠用两个“一更”,突出塞外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扑打帐篷经久息的情景;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人之辗转难眠的状态。“风”、“雪”这两个意象孕育着一种依稀飘忽的情怀,凄清哀婉的情韵和色调,成为纳兰性德表达悲凄伤感、幽怨多苦感情的一个载体。“一更”又“一更”重叠复沓,在对风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的进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之中,让人心烦意乱,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埋怨夜太长。 聒碎乡心梦不成着一“聒”字,突出了风雪声响之巨;且极具拟人味,仿佛这风雪也通人心似的,彻夜念叨着故园的人事,让人心潮起伏。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愁肠百转的心态。情苦不能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入人心,使人难以承受。词人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味却更加深沉。风声、雪声的描写使词人的心理情感被充分地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却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加沉重。 故园无此声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故园”作为一个特殊意象用在《长相思》结尾,有其深刻的用意。 1.巧妙的叠用上阕叠用两个“一程”,直写征戍路途之曲折迢遥,侧写跋山涉水之艰险辛苦,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下阕叠用两个“一更”,突出塞外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扑打营帐经久不息的情景;也从侧面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人辗转难眠的状态。整体赏析 2.整齐的对称之美上阕山水相迭一程接一程,写空间上的延续;下阕风雪交加一更接一更,写时间上的延续。上阕强调行程中身累,下阕强调难眠时心苦。上阕重在写所见,下阕重在写所闻。上阕从大处着眼,铺写一路行程中千帐灯火;下阕从小处落笔,展示耳闻及内心感受。 3.多层对比通过多层对比,造成强烈的时空差异感。词中有榆关和故园空间的对比;榆关和故园景物的对比;塞外风雪和故园无此声景物对比;塞外风雪和故园无此声虚实的对比;榆关景物和梦中故园虚实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来表达作者羁途怀乡的感情。 4.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作者用“山”“水”“千帐灯”“风”“雪”等大的形象,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风格婉约,笔调缠绵,柔情之中露出慷慨报国之志。少了抑扬顿挫的沉雄,多了小女儿的缠绵姿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照大旗’、‘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跟《长相思》齐名的是纳兰性德同一时期的另一首小令《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外。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魄文人。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他虽然心羡闲云野鹤的生活,却不得不生在一个权相之家,接受礼教的束缚;有建功立业之心,安邦定国之志,然而过分显赫的家世,却阻碍了他的仕途,一生只得了个一等侍卫御前行走的虚衔,跟随着皇帝扈从出关,却不是去饮血沙场。皇帝多武士,不需要他去征战沙场。康熙最爱的,不是他的武功,是他的倾世文才。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写于最后 完2014.12.24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