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示儿》教学设计

ID:920373

大小:4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示儿》教学设计黄明芳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示儿》。2、了解诗的内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的内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知背景1、说古诗: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已有一千多年灿烂的文化历史。俗话说,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腹有诗书气自华。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首古诗,它的名字叫——《示儿》。(生读题)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同学们预习的任务,谁来说说看,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熟悉诗人:你对陆游知多少?(屏幕出示介绍要求:1、诗人生平介绍2、诗人创作风格3、诗人创作作品提炼介绍(交流搜集到的资料:陆游,号放翁,是南宋爱国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保存下来的诗歌有9000多首。其中很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存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生前有“小李白”之称。3、释题:过渡:走近诗人后,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读题——“示”是什么意思?“示儿”就是? 这首诗是陆游在什么情况写下的?(临终前)对了,这是陆游的绝笔诗,临终前留下的话,我们一般称之为——“遗嘱”。人们在遗嘱里一般会交代些什么?4、质疑: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一问?陆游在临终前会吩咐儿子什么呢?二、初读,明诗意(一)读准字音过渡:带上你的问题,把这首诗读上两遍,注意读懂字词的读音。1、出示初读要求:读准每个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读3、评点:真好,能准确流利地读出这首诗。但是,能读准还不算本事,我们不光要读准,还要读懂才行。(二)弄懂诗意1、请同学们汇报一下,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思考,你有哪些词语的意思还不够了解,不妨提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齐读。(交流释义: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王师:南宋军队。定:平定。乃翁:你们的父亲。)重点释义:“但”的意思是“只”。作者本来就知道,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烦恼没有了,牵挂没有了,……(引导学生说一说)只是有一件事情,作者念念不忘,那就是还没有看到——诗中,有一个字最能概括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你找出来了吗?三、品读,悟诗情(一)感悟“悲”之切(板书:悲)1、诗人为什么感到悲伤?(不见九州同) 介绍背景:(图片出示,配之以战乱纷纷的音乐)“陆游出生第二年,金兵就占领了中原地区,他和家人跟着百姓,过着逃亡的生活。他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抗金志向。可是直到陆游85岁就要离开人世,也没能看到国家的统一”,他的心怎能不悲伤呢?你能把诗人心中的悲伤读出来吗?(先指名再引齐读。)师相机引导:他见到了没有?是啊,没有啊。(读好“不见”,读出悲伤。)引读:10年过去了——20年过去了——83年过去了——。(出示诗句)2、链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配以《十面埋伏》音乐),体会诗人的悲痛之情。我们曾经背过陆游的这样一首诗——(多媒体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齐读。师解说:那奔腾咆哮滔滔黄河已经成了金兵的饮马之槽,那巍巍千仞雄伟壮丽的西岳华山已经成为金兵的牧马之地,中原的老百姓被金人奴役,盼望王师来收复失地,他们望眼欲穿,盼来的却是——南望王师又一年。从这首诗中你知道了中原的老百姓过着怎样的生活?(金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原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流着痛苦的眼泪。)诗人仅仅是为没有看到国家统一而悲伤吗?(更是为了中原的老百姓凄惨的生活。)引读句子:中原壮丽河山沦陷,诗人悲伤啊——(生读一二句)中原的百姓期盼王师,望眼欲穿,诗人悲痛啊——(再读一二句)3、链接《题临安邸》,体会诗人的悲愤之情。那遗民日夜盼望的王师呢,那宋朝朝廷的皇帝和大臣们呢?他们都在干什么?(多媒体出示《题临安邸》)(南宋的统治者们还在终日寻欢作乐,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中原河山沦陷,遗民泪尽,可在杭州的西湖边朝廷权贵们却还在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早已把中原的老百姓丢到了九霄云外。那么现在,诗人的心情仅仅是悲痛吗?不!是悲愤!4、总结“悲”字三重含义。(课件回到一二句)师引读:因为陆游的爱国,看不祖国的统一,陆游悲伤啊,读——因为陆游的爱国,想到中原的老百姓,陆游悲痛啊,读——因为陆游的爱国,想着那些花天酒地的朝廷权贵们,陆游悲愤啊,读——生命即将结束,但是还没有盼来国家的统一,是悲伤,是悲痛,是悲愤!师引读: 但悲不见,但悲不见——生:九——州——同。(二)感悟“盼之深”1、这样的朝廷做不了什么,但是诗人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祖国,哪怕只有一丝的希望。(多媒体出示三四句。)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师板书:盼2、想象情景练写话。(1)当朝廷军队收复失地的时候,请别忘了把这个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读着这样的诗句,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又会怎样地嘱咐自己的儿子?拿起你的笔尽情地写一写。(出示写话要求:茅草屋内,烛光闪烁,忽明忽暗。一位头发花白、奄奄一息的老人正躺在床上。他真切地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2)交流。3、字字血,声声泪。听不到还要听,盼不到还要盼,这都源于他那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4、引读三四两句:他一再叮嘱儿女——(生齐读三四句。)他一再叮嘱——(生再齐读三四句)(三)拓展感悟诗人的“爱国情”。盼王师早日收复失地,盼祖国早日统一,这是陆游一生的牵挂。(多媒体出示,并引读:早年他在《夜读兵书》中写道: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中年他在《枕上》中写道:报国计安出?灭胡心未休。到了晚年80多岁时他又在《老马行》中写道: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四)整体感知,练读练背诗人八十多岁仍然盼望着跨上战马,上阵杀敌!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诗人爱国,至死不渝。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感受诗人这份浓浓的爱国情。(齐读) 一起把这份情感烙刻在心中,背一背这首诗。(齐背)四、比较写作异同点、拓展爱国诗句。1、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陆游的《示儿》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呢?(课件出示)填空:2、像这样爱国的诗句、诗篇还有很多很多。(课件出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五、回归整体,诵读全诗,总结全文1、清末梁启超对陆游这样写道:(多媒体出示)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牢牢记住:有一种厚重的催人泪下的情感,叫爱国,有一位伟大的无法不敬仰的诗人,是陆游。让我们带着对陆游的崇敬之情再一次读一读这首诗。2、悠悠中华,五千年文明,像陆游一样的爱国主义诗人还有许许多多,有屈原、杜甫、范成大、文天祥……让我们从小立下爱国志,续写新时代的爱国诗篇。六、作业推荐阅读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板书设计: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悲但悲不见九州同。爱国王师北定中原日,盼家祭无忘告乃翁。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