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毛泽东词二首例题解析例1、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海臧克家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1956年)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相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C、诗人将自己的感受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思路]借助意象和时代背景(文末标有1956年),特别是时代背景来解题。[巧解]臧克家的《海》是“看到”“嗅到”“摸着”“触到”等不同的角度写出对大海的感受。从“气息”“衣角”“体温”“呼吸”来看,诗人笔下的海是人格化、生命化的。D项是对诗的主旨的概括,从末尾注明写于“1956年”和诗人抒发的感情看,这首诗反映的是“对自然壮观”的惊喜之说不恰当,因为本诗不在描写“海”的壮观,而在表现它的生气和活力。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2000年全国高考题)。金黄的稻束郑敏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思路]理解语句,要牢固地树立上下文观念,即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语句。巧解:此题考查现代诗歌的鉴赏。此题侧重语句的理解,D项不正确。“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是诗人的看法,并不是稻束的“低首沉思”,因为后一句“你们,站在那儿”,是诗人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评说的。这句的前句“历史……”之后用一逗号,就说明前句与后句是一体的,看问题的人就是作者本人。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思路]鉴赏诗歌要读懂诗的思想内容,掌握诗歌的艺术手法。解析:此题侧重对全诗的鉴赏,涉及到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等。A项突出了联想,B项突出了对比,C项突出了“圆满”与“疲倦”的关系。D项“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应该是“稻束”,因为“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中心话题是“你们”,就是“金黄的稻束”。例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思路]要读懂古诗,必须熟知典故。[解析]本题重点是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里选了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一诗来鉴赏。前人《网师园唐诗》一书中对此诗的评论是:“‘折柳’二字为通首关键。”现在的题目也就从这儿提出。“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霸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但从本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来看,此处的“折柳”是一首曲子,其实“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往往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本诗描写的是:春宵人静之时,作者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由“折柳”曲想到,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还漂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乡之情。可见,“折柳”在诗中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这首诗着重写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诗中看,又恰恰是由听到“折柳”曲后而引起的。所以说,“折柳”在诗中的地位实为重要。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