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的地道战》(语文A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冀中的地道战》(语文A版)

ID:919114

大小:153.1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畅言教育《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育才中学付娆◆教材分析《冀中的地道战》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中,冀中地道的产生、作用,地道战的结构特点,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这篇课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教学时根据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条理,渗透本组的训练重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中,我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和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进而体会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2.理解课文内容,分清课文的段落、层次。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2.学习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这一“奇迹”记叙下来的;是怎样具体介绍地道的式样和特点的。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清课文的段落、层次。【教学难点】了解抗日战争中,我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和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进而体会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看过《地雷战》《地道战》的电影,还记得那里的人民是怎样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的吗?2.板书课题:冀中的地道战3.从课题来看,哪一个词是中心词?(地道战)“冀”是河北省的简称,河北省的中部就叫“冀中”。4.学生齐读课题。5.知识宝库:介绍背景:在抗日战争时期,具体一点说就是1942年到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在铁路和大道的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挖出的泥土就用来筑成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狠狠地打击了敌人。4.出示教学目标。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词。2.师范读课文,按要求扫除生字、词障碍并指导朗读。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畅言教育3.自由读课文,标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同桌互相帮忙解决。 (1)出示下列词语,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堡垒扫荡封锁孑口吆喝荆棘迷惑毒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敌后游击战争(2)理解词语的含义.牢固:坚固、稳定。 防备:做好准备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  毒辣:心肠或手段恶毒残酷。  吆喝:大声地喊叫。  扫荡:用武力或其它手段扫清敌人。本课指日本侵略军对我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堡垒:在重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  纺车:手摇或脚踏有轮子的纺纱或纺线的工具。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  迷惑: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不计其数:形容数目极多,无法计算。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梳理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1~2自然段)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用地道战同敌人斗争。   第二部分(3~7自然段)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有效地打击了敌人,体现了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第三部分(8自然段)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6.自主讨论,互相帮助,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回答,对于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进行重点讲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合作学习,感悟火把节的气氛,领悟我国各族民俗的独特魅力。要求:1.当你看到“地道战”三个字时,你想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我想的很多,主要是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地道”是什么样的?怎样“战”呢?战的结果又如何呢?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畅言教育2.重点句: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l)此句通过让学生回忆电影《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理解“堡垒”。(2)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交流理解“敌后游击战争”。从而使学生明白,这句话将地道形象地喻为“堡垒”,突出强调了地道在对敌斗争中所显示的威力。四、三读课文,深入感悟:1.学生默读思考:课文讲了有关地道战的哪些内容?学生默读后,把自己的理解在书上加以批注,以便全班同学交流讨论。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地道战产生的背景、作用;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地道战的地位——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2.说地道战是抗日战争史上惊人的奇迹,那么它奇在哪儿?围绕“奇迹”这一中心词深入学习地道的式样和特点这一重点内容。(1)介绍地道结构时,重点介绍了哪几个部分?每部分有何特点?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地道奇在哪里?(自学、讨论后板书:地道、地洞、气孔)  后再引导学生归纳:从总体结构看,地方隐蔽:街道下面、庄稼地下面;高深适宜:四尺多高,离地面三尺;构造齐全:住人、拴牲口、做厕所、气孔;作用极大:保护群众。  (2)地道的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情况?你又怎样理解地道之“奇”?小组讨论交流后,引导学生归纳:从隐蔽自己,打击敌人方面的结构看,口外:隐蔽安全,堆满荆棘,设置陷坑;口内:活道——“孑口”,死道——地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3)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对付敌人的破坏从哪两方面讲的?地道又奇在哪里?小组讨论交流后归纳:从对付敌人破坏方面的结构看,防火攻——土和沙;防毒攻——吊板;防水攻——跟枯井暗沟相连;从通讯联络方面的结构看:“无线电”——吆喝声,“有线电”——拉铃声。这些都说明了地道的“奇”。3.小结:(1)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此时你们最想说什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课外书,看过的电影、电视,谈自己的理解、感想。(2)作者把结构十分复杂的地道,介绍得条理分明,井然有序,使我们一目了然,如临其境。你能根据课文介绍画出地道示意图吗?试着画一画。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畅言教育3.放电影《地道战》片断(光盘,介绍地道的结构及人们怎样通讯联络一段)。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课文按怎样的顺序把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讲明白的?  先讲地道战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有什么作用;再讲地道的式样特点;然后讲怎样粉碎敌人的火攻、水攻、毒气攻;最后讲地道战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课文抓住了事物的几个方面,有条理地记叙了地道战,今后写作时要学习运用这种方法。2.谈体会:学了这篇课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五、课堂训练1.根据拼音写词语。fángài()bǎolěi()cèsuǒ()guǎiwān()yāohe()2.照样子在括号里填适当的词。 粉碎(扫荡)创造()发现() 坚持()打击()封锁()3.给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敌人来了,我们()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2)人藏在洞里,()不气闷,()不嫌暗。(3)()进了活道,他们()过不了关口。答案示例:1.翻盖堡垒厕所拐弯吆喝2.粉粹阴谋创造奇迹发现问题坚持斗争打击敌人封锁消息3.(1)就(2)既……又(3)就算……也六、布置作业:学了《冀中的地道战》一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七、板书设计冀中的地道战第一部分(1~2自然段)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用地道战同敌人斗争。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语文A版六年级(上册)畅言教育第二部分(3~7自然段)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有效地打击了敌人,体现了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第三部分(8自然段)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教学反思略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