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醉花阴》优秀课件精品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醉花阴》优秀课件精品课件

ID:888973

大小:1.39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乐曲(yuèqǔ)欣赏:一剪梅第一页,共35页。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jīnɡhún);——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你知道她是谁吗?李清照第二页,共35页。 李清照词两首第三页,共35页。 学习(xuéxí)目标:1、结合作者及背景,鉴赏这首词独具特色的意境美。2、从炼句(liànjù)的角度,体会本词的语言美。3、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吟诵这首词。第四页,共35页。 一、知人论世(zhīrénlùnshì):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shāndōnɡ)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留有作品集《漱玉词》。第五页,共35页。 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闺情、离愁--清丽婉转。南渡后:表现思夫、思国、思乡(sīxiāng),哀伤、愁怨--沉郁凄凉。其词感情色彩浓烈,善于运用铺叙、白描和移情于物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语言清新朴素,雅俗共赏。走近李清照第六页,共35页。 李清照大事记: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zǎoqī)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18-42岁: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42岁: 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少历繁华(fánhuá),中经丧乱,晚景凄凉。第七页,共35页。 46岁: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47岁:寄居浙江(zhèjiānɡ)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48岁: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67—71岁: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少历繁华(fánhuá),中经丧乱,晚景凄凉。第八页,共35页。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fǔshì)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清照旷世(kuàngshì)才女第九页,共35页。 醉花阴李清照第十页,共35页。 这首词是前期(qiánqī)的怀人之作。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调官异地。深闺寂寞,她深深地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她便写了这首词寄给丈夫赵明诚。二、写作(xiězuò)背景第十一页,共35页。 《醉花阴》——佳节重阳(chóngyáng)孤寂思夫第十二页,共35页。 朗诵(lǎnɡsònɡ)体会三、整体(zhěngtǐ)感知第十三页,共35页。 醉花阴(李清照)美美(měiměi)地读:东篱(dōnɡlí)/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xiāojīn)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第十四页,共35页。 永昼:漫长(màncháng)的白天。瑞脑:一种香料,俗称(súchēnɡ)冰片。金兽:兽形的铜香炉(xiānglú)。纱橱:纱帐。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词语梳理:第十五页,共35页。 词意(cíyì)梳理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chóumèn)。那金兽炉中的龙脑香早已烧完了,(我的忧愁却不见半点消减)。又到重阳佳节了,我在轻薄的床纱中枕着玉枕,感到半夜的凉气浸透了我的肌肤。在东篱(菊圃)饮酒直饮到黄昏也难消忧愁,那菊花(júhuā)淡淡的芳香飘满双袖。别说不忧愁,瑟瑟西风卷起珠帘,闺中少妇(我)比黄花更加消瘦。第十六页,共35页。 四、问题(wèntí)探究这首词的意境是怎样的?感情基调是什么(shénme)?概括上下片内容。第十七页,共35页。 凄凉寂寥的意境︱思念丈夫的情感︱寂寞忧郁(yōuyù)的基调上片  重阳(chóngyáng)思亲 (写愁)下片 饮酒(yǐnjiǔ)赏菊 (写瘦)本词通过多方渲染烘托,刻画了一个日夜想念丈夫,愁情满怀的少妇形象。第十八页,共35页。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círén)怎样的心情?(试在词中找)第十九页,共35页。 愁?相思(思念丈夫)南渡(nándù)前寂寞(jìmò)无聊之感第二十页,共35页。 愁?词人(círén)是从哪些方面写相思之愁的呢?第二十一页,共35页。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令时间景物行动第二十二页,共35页。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令以清秋游乐的重阳佳节反衬她独守空闺的孤寂。时间景物行动第二十三页,共35页。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令以清秋游乐的重阳佳节反衬她独守空闺的孤寂。时间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景物行动第二十四页,共35页。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令以清秋游乐的重阳佳节反衬她独守空闺的孤寂。时间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景物“薄雾”“浓云”“香炉”“玉枕”“纱厨”“东篱”“酒”“西风”“黄花”来烘托寂寞孤独难耐的感受。行动第二十五页,共35页。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令以清秋游乐的重阳佳节反衬她独守空闺的孤寂。时间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景物“薄雾”“浓云”“香炉”“玉枕”“纱厨”“东篱”“酒”“西风”“黄花”来烘托寂寞孤独难耐的感受。(乐景衬哀情)行动独坐、孤眠、自斟来渲染空虚无聊的心情。第二十六页,共35页。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呼应(hūyìng)以“愁”字为暗线:“东篱把酒”为了排遣(páiqiǎn)离愁,“暗香盈袖”更触动了愁绪,“莫道”句提出“销魂”,正是愁的表现,最后落到“瘦”字,是愁的深化,并与上片“愁”字呼应,使上下片由浅入深,浑然一体。第二十七页,共35页。 五、名句(míngjù)鉴赏莫道不消魂(xiāohún),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第二十八页,共35页。 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qiáocuì)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A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是结果。B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衣带渐宽,腰肢瘦损)。C内容上,“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xīfēng),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第二十九页,共35页。 东篱——藏头(“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把(菊花)酒——省略“菊花”二字暗香(ànxiānɡ)——菊花香气黄花——菊花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下片无一菊字,却处处(chùchù)写菊,是怎样体现的?烘云托月(hōngyúntuōyuè),藏而不露第三十页,共35页。 六、课文总结词中通过多方渲染烘托,刻画了一个日夜想念丈夫,愁情满怀的少妇形象。上阕描写闺中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点出了“愁思”的心境。下阕写重阳节赏菊饮酒,面对菊花,消愁无计,直接抒发离别的极度悲苦。第三十一页,共35页。 七、拓展延伸:诗歌(shīgē)赏析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红藕香残玉簟秋”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怎样的情感基调?2、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试作(shìzuò)简要赏析。第三十二页,共35页。 1、“红藕香残玉簟秋”营造(yíngzào)了怎样的意境氛围,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怎样的情感基调?“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荷残席冷、万物萧疏,营造(yíngzào)了清凉幽静清新凄美的意境。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渲染了环境凄清的气氛,衬托了作者的孤独闲愁,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伤感的抒情基调。第三十三页,共35页。 2、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试作(shìzuò)简要赏析。就是说,这种相思之情是没法排遣的,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绵绵愁绪又涌上心头。一句话就是时刻在相思着。这里,作者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人在愁苦时总是绉着眉头,愁眉苦脸的。作者正是抓住这一点才写出“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两句,使人若见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yàngzi),从而领会到她内心的绵绵痛苦的。“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两者之间有着连接的关系。所以,它能把相思之苦的那种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第三十四页,共35页。 自是花中第一流,怎奈(zěnnài)愁情恨悠悠。漱玉飘香天地间,独领风骚万古流。小结(xiǎojié)第三十五页,共35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