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学习鉴赏
《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学习鉴赏作者介绍创作背景诗词注释
作者介绍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创作背景凉州词:唐乐府名,又作凉州曲,即凉州地区流行歌曲的歌词。凉州,唐代地名,今甘肃省武威县一带。许多诗人都喜欢“凉州词”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如王之涣、王翰、张籍等。《凉州词》这首诗表达出戍边士兵的思乡怀土之情。
古代凉州---边塞前线战略重地战事频繁
《凉州词》古代军旅作品的代表之一古代西域,偏远荒凉战争频繁,牺牲无数描述边塞军人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
诗词注释黄河远上白云间,注释:1、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译文: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赏析:这句话描绘了西北边塞广漠壮阔的风光: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不愧为千古奇句。
诗词注释一片孤城万仞山。注释:1、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2、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1尺≈33.33厘米)译文:玉门关巍然屹立在万仞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赏析: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更加显得戌边的边塞孤城地势险要、处境可危。
诗词注释羌笛何须怨杨柳,注释:1、羌笛: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2、何须:何必。3、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译文: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折杨柳》曲子,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赏析:折柳赠别的风俗在唐时最盛,所以说“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曲子也会触动离恨。将士们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思乡情是强烈的。
诗词注释春风不度玉门关。注释:1、度:吹到过。2、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3、春风: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译文:原来是春风吹不到这遥远的玉门关啊!赏析:末句描写边塞苦寒,饱含无限的乡思离情。此诗虽极写戌边将士们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表现出诗人广阔的心胸。
全文朗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唐王之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