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游戏之谜导学案定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动物游戏之谜导学案定稿

ID:880387

大小:75.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动物游戏之谜课前预习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字音、字形、词义。2.了解动物游戏的相关知识,并能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自然之谜。二、能力目标1.能快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2.培养筛选信息、概括叙述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悟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热爱动物的感情,培养勤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学习时数】1课时【文体知识】一、文体特征介绍科普文是一种说明文体裁,主要介绍科学领域某方面的探索、研究的文章。其语言准确、全面,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注重激发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人们的科学探索精神。二、科普文的一般阅读方法1.把握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和本质2.理清文本思路和基本结构3.说明方法4.体会语言 【知识梳理】1.自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将生僻字的注音批注在课文中。A.嬉闹()坠地()聒噪()懵懂()厮打()缅甸()B.默契()衔恨()勾当()嚼舌()似的()捉摸()C.汲取()调剂()露脊()舵柄()相似()即兴(  )D.陡峭()尾鳍()惬意()召唤()坎坷() 反馈(  )2、改正下列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A.兴高彩烈樊篱嬉闹撕打B.冰雪销溶汲取睚眦天赋C.比比皆是反溃端睨锻炼D.一曝十寒饿殍悬涯纷纭3、解释词语A.难以捉摸           B.众说纷纭C.比比皆是           D.兴高采烈课中探究案【整体感知】一、文本的主要话题是围绕什么展开的?二、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本,看看文本写了哪些主要内容呢?围绕下列问题理清文章结构。①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动物游戏的事例? ①科学家认为,动物的游戏有几种类型?②科学家对动物游戏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③文章最后对“动物游戏之谜是什么”下了结论吗?三、课文是如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结构的?【精读探究】一、文章的题目就是《动物游戏之谜》,主要内容就应该是解说“谜”在哪里。所以,文章列举了各种假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关键句,筛选出“假说”的根据和结论.假说根据结论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锻炼说二、作者说“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超出估计的“智力潜能、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像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请你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证。1.智力潜能:2.自我克制能力: 3.创造性和想像力:4.狡猾、计谋:5.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三、科普文章讲究语言的科学性和普及性。科学讲究严谨,普及讲究生动活泼。请从文章中举例说明。【拓展延伸】一、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不是仅仅告诉我们对动物游戏研究的这些成果呢?学习本文对我们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有什么启示?二、10月4日是世界爱护动物日,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要求:1.印象深刻;2.主题明确;3.简洁明了。课后巩固案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嬉闹(xī)坠地(zhuì)聒噪(ɡuōzào)懵懂(měnɡ)B.默契(qì)衔恨(xián)勾当(ɡōudānɡ)嚼舌(jiáo)C.汲取(jí)调剂(tiáojì)天赋(fù)长史(zhǎnɡ) D.陡峭(dǒuqiào)消融(rónɡ)惬意(qiè)垓心(ɡāi)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兴高彩烈缅甸嬉闹撕打B.得意洋洋汲取睚眦天赋C.比比皆是反馈端倪锻炼D.各执己见陡峭悬崖纷纭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几乎俯拾皆是。B.单独游戏时,动物常常兴高采烈地独自奔跑、跳跃,在原地打圈子。C.每当刮起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正对着大风,以便像船帆似的,让大风推着它们,得意洋洋地“驶”向海岸。D.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________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2)动物为什么要___________大量能量来进行这种没有明确目的的游戏呢?(3)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__________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A.调剂消耗熟悉B.调节消费熟悉C.调节消耗熟习D.调剂消费熟习5.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项是()①单独游戏的特征是无需伙伴,动物个体可以独自进行。②单独游戏时动物显得自由自在,这是最基本的游戏行为。③猴类喜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④单独游戏时,动物常常兴高采烈地独自奔跑、跳跃,在原地打圈子。⑤例如,马驹常常欢快地连续扬起前蹄,轻盈地蹦跳。A.①④⑤③②B.①②④③⑤C.②④⑤①③D.②⑤①④③▪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植物睡眠之谜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 ;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体,白天配糖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糖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在夜晚配糖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6.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B.指含羞草、合欢等植物晚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C.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D.指豆科植物和捕蝇草等所具有的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7.从原文看,以下研究最能揭开“植物睡眠之谜”的一项是A.德梅兰提出含羞草体内存在着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 B.达尔文提出植物在晚上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C.希尔德奈希特提出植物睡眠是由植物体内的“膨压素”控制的。D.上田实等人提出植物体内存在着可使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8.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B.铁扫帚安眠物质的配糖体在夜晚合成,于是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C.合欢、田菁等豆科植物如果长期得不到睡眠的话,就将枯萎而死。D.目前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的“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参考答案】课前预习案1.A.xīzhuìguōměngsīmiǎnB.qìxiángòudàngjiáoshìzhuōmōC.jíjìjǐduòsìjíxìngD.qiàoqíqièzhàokǎnkěkuì2.A.采厮B.消(“溶”和“融”皆可)C.馈倪D.崖3.A.难于猜测,难于预料。B.各种各样的言论或事情等多而杂乱。C.到处都是。D.兴致高,情绪热烈。课中探究案【整体感知】一、主要话题:动物的游戏行为。三、结构上:总——分——总 内容上:总:提出动物的各种游戏行为分:(引发思考)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分述各种假说,提供给读者对比思考总:得出结论——还有待更深入研究【精读探究】一、假说根据结论演习说黑猩猩掌中戏水的游戏游戏是生活的演习自娱说河马玩浮叶渡鸦滑雪梯在生理上心理上保持平衡,自我安抚,自我保护学习说黑猩猩玩棍子、动物捉迷藏和追逐游戏游戏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锻炼说羱羊奔跑跳跃、北极熊的夏季游戏动物通过游戏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生存能力一、例证:1.智力潜能:动物们的游戏,“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这说明动物在游戏中蕴含着智慧。具体如给黑猩猩棍子,它会用棍子做各种游戏,等等。2.自我克制能力:战斗游戏,“看似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3.创造性和想像力:北极熊玩棍子或石头;野象“踢”草球等。 1.狡猾、计谋:叶猴在树上互相推搡,攻守嬉闹。2.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动物群体的游戏活动,必定有各种形式的交流通信方式,才能保证游戏的组织、进行。如北极渡鸦排队滑雪,没有沟通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一、语言特点:明确:文中的文字写的非常生动,充满着情趣。1.文章开头介绍三种动物的游戏时,用“走钢丝”“倒立”“像小孩坐滑梯一样”“像船帆似的”等比喻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动物游戏的情形。叶猴“嬉闹”、渡鸦“欢快”、露脊鲸“得意洋洋”这些拟人手法的运用,让文章趣妙横生。2.通过一系列的动词“依仗”、“玩”、“推挤”、“抓住”、“跳开”、及修饰语“好像竭力”、“巧妙”的运用,形象地描绘出叶猴游戏时,调皮、可爱、灵巧的姿态。语言浅显易懂但又生动形象。【拓展延伸】二、失去才知珍贵,留住我们微笑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课后巩固案1.【解析】B项中“勾当”应为“ɡòudànɡ”。【答案】B2.【解析】A项中应为“兴高采烈”“厮打”。【答案】A3.【解析】A项中应是“比比皆是”。“比比皆是”和“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前者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后者侧重表示容易得到。【答案】A4.【解析】A项中第二、三个逗号改为顿号;B项中“最基本的类型”后逗号改为冒号;C项中的问号改为句号。【答案】D5.【解析】注意句子总分说及解释的性质。【答案】A 6.答案 B解析 题干要求是“植物睡眠”,根据原文意思,只有B项符合“睡眠”这一特点。7.答案 D解析 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兴奋物质”,此谜得解。8.答案 C解析 A项控制的是“配糖体的合成分解”,而不是“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B项铁扫帚的配糖体夜晚水解。D项“绿色”农药目前还没有研制出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