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采薇练习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氓采薇练习题

ID:869302

大小:36.4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单元4 《诗经》两首随堂巩固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蚩蚩(chī)      愆期(qiān)将子无怒(jiāng)咥其笑矣(xì)B.桑葚(shèn)帷裳(cháng)尔卜尔筮(shì)体无咎言(jiù)C.罔极(wǎng)靡盬(gǔ)淇水汤汤(tāng)隰则有泮(xí)D.狁(yǔn)垝垣(wēi)不遑启居(huáng)四牡骙骙(kuí)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贸:交换。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咎:责备。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往。D.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遂:顺心、满足。3.下列语句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彼尔维何?维常之华②匪来贸丝,来即我谋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④尔卜尔筮,体无咎言⑤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⑦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⑧淇则有岸,隰则有泮A.①③⑥⑧       B.②⑤⑥⑧C.①④⑤⑦D.②③④⑦4.下列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B.所谓“风”“雅”“颂”是《诗经》中的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这两者合称为“六义”。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民歌;“骚”就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就是指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后代用“风骚”泛指文学。D.“风”指十五国风,大多为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二、阅读理解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8题。氓(节选)5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从所选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诗歌的最后一章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具有怎样的作用?7.采 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顦狁之故。不遑启居,顦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顦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结合《采薇》全诗,说说你对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理解。8.清人方玉润评此诗时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言可喻。”请谈谈你的理解。拓展作业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氓隶/流氓  渐染/逐渐  果脯/胸脯B.偕老/诙谐垝垣/诡计牲畜/畜牧C.宴席/晏起绿林/露水殷红/殷实D.偌大/若非帷裳/衣裳模范/模样2.对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③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C.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D.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B.①三岁为妇,靡室劳矣②王事靡盬5 C.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出郭相扶将D.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4.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说要回家了要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我驻守的地方还不安定,不要再派人来打听我几时能回家的消息。C.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征役没有休止,没有时间安居休息。D.岂不日戒,狁孔棘。——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狁之难很紧急啊。二、阅读鉴赏(18分)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柏 舟泛彼柏舟①,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②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③亦有兄弟,不可以据④。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⑤,不可选⑥也。忧心悄悄⑦,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⑧静言思之,寤辟有摽。⑨日居月诸,胡迭而微?⑩心之忧矣,如匪浣衣。⑪静言思之,不能奋飞。注:①泛(fàn):漂流的样子。柏舟:柏木做成的舟。②微:非,不是。③这两句是说我心不能像镜子对于人影似的,不分好歹,一概容纳。匪:非。鉴:明镜。茹:含,容纳。④据:依靠。⑤威仪:尊严、礼容。棣棣:犹“秩秩”,上下尊卑次序不乱之貌。⑥选:屈挠退让的意思。⑦悄悄:苦愁状。⑧因为见怒于群小所以遭遇许多伤痛的事,受了不少侮辱。觏(gòu):通“遘”,遭遇。闵(mǐn):痛。⑨此二句是说静下心来仔细想,抚心拍胸猛醒悟。⑩此二句问日月为何更迭晦蚀,而不能常常以光明照临世界。言正理常常不能表白。此二句言心上的烦恼不能清除,正如不干净之衣上的污垢长在。5.俞平伯在《读诗札记》中说:“通篇措词委婉幽抑,取喻起兴巧密工细,在朴素的《诗经》中是不易多得之作。”那么,这首诗是怎样起兴的?(3分)6.这是一首情文并茂的好诗。其“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7.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8.击 鼓击鼓其镗①,踊跃用兵②。土国③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④,平⑤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⑥,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⑦,与子成说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⑨阔⑩兮,不我活兮。于嗟洵 ⑪兮,不我信兮。注:①镗(tāng):击鼓的声音。②兵:刀枪等武器。③土国:国中挑填混土的工作。④孙子仲:人名,统兵的主帅。⑤平:平定。⑥爰(yuán):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⑦契阔:离散聚合。⑧成说:预先约定的话。⑨于嗟(xūjiē):感叹词。⑩阔:远离。洵(xún):远。诗中为什么写战马走失又在树林下找到这一细节?谈谈你的理解。(4分)5 9.“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传诵千古的名句。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分析这四句诗流传千古的原因。(4分)##一、语基落实1.答案:B思路解析:A项,“将”应读“qiāng”;C项,“汤”应读“shāng”;D项,“垝”应读“guǐ”。2.答案:B思路解析:B项,“咎”的意思是“灾祸”。3.答案:B思路解析:有通假字的是:①“尔”,通“”;②“匪”通“非”;⑤“于”通“吁”;⑥“说”通“脱”;⑧“泮”通“畔”。其余没有通假字。4.答案:A思路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A项的“它和乐、射、御、书、数一起被称为‘六艺’”错。对于“六艺”有两种说法,一为《诗》《书》《礼》《易》《乐》《春秋》,一为“礼、乐、射、御、书、数”。二、阅读理解5.参考答案:从忍辱负重转变为刚强决绝。思路解析:节选部分第二章写到“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而最后一章则写到“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由此可以分析女主人公的态度转变。6.参考答案:诗中的“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是反比,说明氓的变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这对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加强诗的思想意义,都起了对比烘托作用。思路解析:这是《诗经》中常用的“比”的表现手法,抓住“有岸”“有泮”与男子的“罔极”分析即可。7.参考答案:(1)“我”是一位戍守边疆、保家卫国、思念家乡、退伍归来的士卒。(2)“我”深明大义,在国家遭遇外敌侵略时,舍生忘死;“我”又反对战争,渴望和家人团聚,过和平安定的生活。思路解析:这首诗是以抒情主人公自述的口吻写成的,诗歌的前半部分既有思归之情,也有对敌人的痛恨;结尾既有对战争的厌恶,也有归途的伤悲。注意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即可。8.参考答案:此诗末章运用对比的手法,“今”与“昔”、“往”与“来”、“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情景交融。“莫知我哀”则表明此悲无人慰、此痛无人解的痛苦心情,情感达到高潮。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评、诗论的理解,能力层级较高,要求既有把握课文的能力,又要有鉴赏评价的能力。一、积累运用1.答案:A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méng/máng,jiān/jiàn,fǔ/pú;B项,分别读xié/xié,guǐ/guǐ,chù/xù;C项,分别读yàn/yàn,lù/lù,yān/yīn;D项,分别读ruò/ruò,cháng/shɑng,mó/mú。2.答案:A思路解析:“言”,①②都为助词,无实义。“反”,③④都指“违反”,指违背誓言。3.答案:B思路解析:A项,“以”:①介词,把;②连词,表承接。B项,“靡”:①②都是指“没有”的意思。C项,“将”:①动词,愿,请;②动词,扶持,搀扶。D项,“莫”:①代词,没有谁;②同“暮”。4.答案:B思路解析:“我戍未定,靡使归聘”的意思是“我驻守的地方还不安定,没有人可委托去打听家里的消息”。二、阅读鉴赏5 5.参考答案:这首诗用“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兴,意思是说柏舟泛泛而流,不知所止。作者以此来比喻自己的身世和飘摇不定的心境。为下文写自己的遭遇作铺垫。思路解析:这首诗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和《诗经》的大多数诗篇一样,先言他物,然后引出诗歌要歌咏的对象。“泛彼柏舟,亦泛其流”是起兴语句,围绕这两句话分析即可。6.参考答案:全诗紧扣一个“忧”字,表现了一个女子自伤遭遇,而又苦于无处诉说的幽怨之忧。从诗歌中,不难看出这位女子忧之深,无以诉,无以泄,更无以解。思路解析:所谓“诗眼”是能准确反映诗歌主旨的一句诗或一个字。在这首诗中,不难发现“忧”是诗眼。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略加分析即可。7.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忧愁困苦、坚强不屈而又悲愤幽怨的女子形象。首章交代了她飘摇不定的心境。第二章紧承上一章,写她的忧思难以排解,没有人能分担。第三章是反躬自省之词,表明心之坚贞有异“石”“席”,不能屈服于人。第四章交代其忧思的原因是受制于群小,又无力对付他们。末章作结,以日月失其光辉表达忧愤之深。这样,一个幽怨悲愤的女子形象便宛然在目了。思路解析:从诗歌的内容看,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困苦、坚强而又幽怨悲愤的女子形象。全诗共五章三十句,都是围绕这一女子的遭遇与悲愤的心情来写的。8.参考答案:这是诗歌中的一处细节描写,明写战马走失,实写战士思乡欲逃离战场,但战马又在树林下找到,喻战士欲归乡而不得。思路解析:这是本诗中一个生动的细节,诗人渴望回乡而不得,战马也不愿久留战场,于是走失,但战马留恋主人,终在树林下找到。这是以马喻人。9.参考答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誓愿与“死生契阔”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战争的残酷与征人的无奈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表达了征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思路解析:这是征人与妻子的誓言,结发为夫妇,生死不相离,但残酷的战争无情地粉碎了这誓言,造成了生死不相见的结局。滞留在边陲的征人想到与妻子的誓言,看到战争的残酷,悲伤,其悲伤之情在这四句诗中体现得十分鲜明。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