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与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与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材地位】本文被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四单元,该单元系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此文与《别了,“不列颠尼亚”》可组合在一起,使高一学生感悟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了解新闻中记者的感情渗透其中,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的写法。本文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学生分析】这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他们有自己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能够也愿意表自己的感受与思想,能与同学们合作交流;关心时代发展,洋溢着青年学子的朝气。【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2、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3、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4、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设想】《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此,本设计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创设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自主寻找纳粹罪恶的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来理解课文。在教学中,将读与写,表达与沟通结合起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重点】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学习本则新闻的独特写法。【教学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①使学生课前通过图书室或电脑等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等资料,并准备小组交流发言。②对“新闻的基本特点”课前自己思考,积累感受。【教学过程】一、导入: 播放影片《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的剪辑氛围与课文相似,以引导学生入情。通过简短的影片展示,把学生们带进一个悲情的森林,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从而自然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二、说——交流对奥斯维辛的认识。1.先让同学们分组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谈谈看法。2.让小组派代表,以“我所知道的奥斯维辛”为开头,简要阐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认识。提示:*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津卡营、莫诺维策营。莫诺维策营又包括40个小集中营,分布在波兰南部整个西里西亚地区。1940年到1944年,奥诺维斯威辛集中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的,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了。*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在这里丧身。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这里。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4月)于波兰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曾关押多国的平民、战俘、政治犯,被称为最大的“杀人工厂”。每天都有许多人被运送到这里作为实验品或是屠杀(以犹太人居多),然后被投进焚尸炉焚毁,简直惨绝人寰!*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当时获救的人不足7000,几乎每人都瘦弱不堪,表情呆滞,甚至精神失常。这里简直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一个犹太人永远的“噩梦”。*1947年7月2日,波兰会议通过一项法案,将原址辟为殉难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以此纪念在灾难中不幸死去的无辜者。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教师积极引导,对奥斯维辛作必要的补充介绍。在奥斯维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三、读——以读促进对课文的理解。1.学生默读,同桌交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推荐一名学生充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播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要求把握播报时的语气、语调、节奏和情感。3、同学们认真听播报,并对播报进行评议。 学生可能作如下发言:生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几个儿童在追逐游戏。”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可怕?如果这种景象出现在维也纳的多瑙河旁,只会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所以,这里要读得厚重,读得深沉,以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生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所以,这里要读出一点讽刺意味。生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所以,这里语调要低缓,要读出哀怨、读出期盼。生4、“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表情茫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及文章后面的部分,作者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所以,读在这里时,语调不能只是一味的平静,要随参观者的反映而变化,或恐怖,或压抑,或悲愤,或沉痛等。生5、-------4、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对播报作简要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评点很到位。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写作者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包括所见所闻所感,但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一些饶有意味的场景曲折表达感情,但却让人感受到情感波澜的暗涌,同时使文章意味深长,所以读时,要注意的语气、语调、节奏和情感变化。四、析——合作交流探究。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讨论明确: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讨论明确:“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3、经以上学习讨论,你觉得本文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讨论明确: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重点来写,字里行间凝聚着个人的情感,也正是这一做法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可谓神来之笔。五、写——写出所思所感所悟。假设某电视台要播出“奥斯威辛系列”栏目,请你为此栏目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解说词。范例:当汉谟拉比法典不再发光;当贪婪与邪恶在心中酝酿;当高大的城墙灰飞烟灭;当战争的枪声在瞬间打响。此刻,绝望便笼罩在心头,文明便不再闪光,人类的道德便开始沦丧。于是,有多少无辜的生灵在硝烟滚滚中飘然逝去?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在血雨腥风里饮恨而亡?有多少光辉的成就在互相厮杀中毁于一旦?60年过去了,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有关二战的反思却并没有停止,也不应该停止。让我们唱着“让世间找不到黑暗,幸福像花儿开放”的歌儿,再去看看令人恐怖,令人窒息,令人沉痛的“奥斯威辛”吧。六、课堂小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纯客观报道的原则,着眼于感人的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让我们牢记历史教训,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七、板书: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叙述: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感情:恐怖压抑悲愤沉痛叙述中蕴含情感八、作业:基训。九、教学反思:1、运用多媒体手段,精心节选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的片段,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去打动学生,创设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2、让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引导他们在课堂上合作交流,生生互动,互相启发,点拔探究,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3、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以读促讲,以写促思,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