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绝句》苏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绝句》苏教版

ID:863090

大小: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绝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及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初步读懂诗歌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喜悦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难点: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了解诗人: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出示),你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绝句”是一种诗歌体裁,它的特点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七个字的简称七言绝句,五个字的简称五言绝句。诗人以‘绝句’为题,是因为事先没有想好题目,就以这种诗的体裁名称作了诗题。】2.那这位诗人是谁呢?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他吗?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公元七六三年,杜甫得知故人严武回到成都,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古诗。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读这首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还要争取读出点诗味来。2.指读,正音(提醒同学们多音字:泊)3.再指读。你觉得她读得怎么样?好听在哪呢?(节奏、押韵an)4.谁也想这样读一读?(指读,齐读)三、吟诗炼字,感悟诗意:同学们,读完这首诗,诗中有哪些字或词你不理解吗?提出来讨论讨论。含——包含(画简笔画理解)泊——停靠白鹭、黄鹂——看图介绍四、描述画面,感悟诗情:1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下面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2.交流:你看到了哪一幅画面?(1)两个黄鹂鸣翠柳(示图)仔细看,这两只黄鹂在哪儿?它们在干什么? - ---(2)一行白鹭上青天(示图)一抬头,你又看到了什么?白鹭怎么飞的?飞到哪儿去了?●谁能把这两幅画面连起来说一说?你感觉这画面怎么样?你能读出画面的美吗? (3)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示图)诗人是站在哪儿看到这两幅画面的?看到了什么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你觉得这两幅画面怎么样?把你的感觉读出来(指读)3.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几幅画面(女生读——男生读)4.同学们,你知道吗?这首诗被称为千古绝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它看似简单,其实其中蕴藏着很多奥秘,你想发现吗?赶快再去读一读,与同桌交流交流,看看谁的发现多,谁的发现准。5.交流自己的发现: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读着这些词,你感觉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诗中除了有颜色还有声音呢!【板书:有声有色】【鸣、上、含、泊】虽然这四个都是动词,但你觉得哪些是真动?哪些并不动?真是有动有静啊!【板书:有动有静】。【两个、一行、千秋、万里】这四个词哪些是实指?哪些是虚指?【板书:有虚有实】●这些词还是一一对应的呢!你能找出来吗?老师告诉你,这就是“对仗”,这首诗1、2两句对仗,3、4两句对仗,结构很工整,读起来可好听了,谁再来读一读。(指读——女生读——男生读)小结:同学们,现在,你能完成这道填空题了吗?《绝句》这首诗通过对                的描绘,表达了诗人         喜爱之情,突出了诗人         的心情。(板书:喜悦)6.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再来读读这首诗,会背的可以背。(齐读)五、拓展古诗,丰富积累:1.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总是充满了感情,你还想到他写的哪首写春景的诗?《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哪位同学先来读一读(指读、正音,五言绝句、节奏、押韵)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一读这首诗,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你觉得这景色怎么样?4.让我们一起把春天的美读出来。六、指导写字,默写古诗。  【教学反思】- ---我认为教好一首古诗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以读为主”“想象画面”“文言共生”。一、读为主线自古以来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可见读的重要性。古诗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当时的内心世界,并且古诗都是韵文,句式整齐,音韵优美,语言精练,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再加上小学生的求知欲非常强,记忆力也处于黄金段,让学生先读,然后会背诵,这样对于诗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了,正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是读要有目的的读,有层次的读,有效率的读,还要运用多种形式来读。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获得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积攒千年的经典美文。读为主线,在读中正音、识字、解词,把全诗读顺读流利是古诗文教学的第一个层次,也就是初读阶段。这个阶段要把一首古诗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晓字义。读为主线,读出节奏和韵律是古诗文教学第二层次的读。节奏和韵律是两个层面不尽相同的概念。读为主线,读中悟情。一首诗就是诗人当时的心境的真情写照。走进诗文的字里行间,感受诗人眼中的诗情画意,感悟诗人心中的悲欢离合,用我们深情的读表现出来,它是古诗文读的第三个层次——有感情地读。二、想象画面想象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件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想象力的创造物,欣赏者的艺术接受活动也必须有一定的想象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古诗教学时,教师同样需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展开联想,联系生活经验和各种阅历去分析、理解、判断、推理,深入领悟诗的情境美、形象美、内蕴美,从而获得美的享受,提高审美能力。在引导学生想象的时候,光是空洞的“说教”,肯定不能起到好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想象力尽情驰骋呢?我觉得可以借助一下手段。画简图,概想——古人讲究诗画统一,不少写景状物的诗文就是一幅幅色彩明丽,栩栩如生的画面。教学这类古诗,不妨引导学生借助想象,运用手中的画笔,将读到的东西勾画出来,整体感知诗的内容。借插画,联想——王维云:诗画兼具,则传神也。小学教材的古诗文几乎都配上了色彩鲜艳、惟妙惟肖的插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借助图画,化“静”图为“动”景,化“粗”轮廓为“细”线条,化“虚”为“实”,引发学生的联想。设情境,假想——- ---学生受阅读能力、知识面、人生体验的限制,对古诗画面的理解往往是笼统的、模糊的。为缩短久远事物的时空距离,增加形象的真实感,教师可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关注诗文中的人、事、物、景,假想自己身临其境、身处其中,进而在诗的意境中遨游。如教学《绝句》的时候,我就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这个情境,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说得形象生动极了!三、“文”“言”共生语文课程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具体反映到古诗文课,就是“文”“言”共生。即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思想教育的同构共生,和谐统一。这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炼“言”固本。古诗文教学中要花时间讲解生字,对生字词正音、辨形、释义和组词。在低年级段,还要安排专门的生字书写指导和练写的环节。在字词教学时,要渗透古文实词和虚词的理解和运用,辨析字词的古今异议,培养古诗文语感。“文”从“言”生。古诗文语言凝练、形象,言简意赅,饱含着作者真挚浓郁的感情,体现了作者锤炼语言的艺术匠心。教学中,辨析、品味关键性语言,既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活动,又是学习诗人语言技巧的活动。“文”“言”轮回。古诗文教学必须巧妙的抓住“文”与“言”的切入点、平衡点,在通过语言感悟人文之后,再回归语言,通过语言文字实践与运用,丰富人文内涵,深化人文精神熏陶和中华文化浸染,让“文”与“言”经历多次转换,多次轮回,提高语文素养。-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