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民族思想探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司马光民族思想探析

ID:861724

大小:9.09 MB

页数:69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学校代码:11066学科门类:法学学号:201500351005密级:硕士学位论文司马光民族思想探析OnSIMAGuang’sThoughtsofnationalitiesinAncientchina姓名:罗成成指导教师:马晓丽教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中国少数民族史完成日期:2018年5月1日 I 烟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司马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用时十数年,编撰成《资治通鉴》。司马光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众多家书、奏议、史评等。司马光更是著名的政治家,由谏官逐步升至宰相。北宋政权,长期和辽、西夏并存,并不像隋唐那样是一个大一统的政权。和隋唐相比,北宋王朝只是一个局部政权,故而传统的“华夷一家”的大一统民族思想和“正统论”不再适应北宋。这就使得北宋一批儒臣们对此进行重新解释。而司马光正是其中的代表,故对司马光民族思想的研究尤为必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司马光的民族思想。第一,探讨司马光“礼”的民族思想。首先介绍了“天子之职莫大于礼”。司马光认为的“礼”不仅包括一套规范,更是包括政治上的一套等级制度。其次论述了“礼”思想的来源。最后概述了司马光“礼”思想的特点。第二,探讨司马光“诚信”的民族思想。首先介绍了“信御四海”的内容。其次论述了“诚信”思想的形成条件。最后论述了司马光“诚信”思想的特点。第三,探讨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首先介绍了司马光“华夷两安”、“怀柔震威”、以及“先内后外”的思想,其次论述了司马光安边思想的来源。I 烟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最后,笔者认为司马光民族思想归根到底,是致力于建立一种符合“礼”的规范秩序。司马光希望宋廷和四夷建立一种“礼”的秩序,以达到华夷两安,互不相扰的目的。司马光“礼”的思想、诚信的思想都是从理论上、宏观上进行架构,在具体上、实践上则是“怀德震威”、“先内后外”的结合。这里的“礼”和“诚信”思想并非单纯意义上的伦理道德规范,其实“礼”是希望建立一套等级秩序,“诚信”是为了消除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的恐惧、敌视的心理,从而将精力转向内部发展。这种“礼”的思想建立在北宋现实基础之上,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关键词:司马光;礼;民族思想II 烟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SimaGuangisafamoushistorianinthehistoryofChina,andhehadspentmorethantenyearsdevotinghimselftocompilingthe"HistoryasaMirror."SimaGuangisalsoafamousthinkerinhistory,hewrotemanyfabulousbooks,suchasleavinghisbooksoffamily,booksofmemorials,andbooksofhistoricalcritiques.SimaGuangisevenafamouspolitician,andhisfirstjobissupervisionofficer,thenhisjobisprimeminister.TheBeisongDynastywasnotaunifiedcountryliketheSuiandTangdynasties,itwascoexistencewithLiaoandXixiaregimesinaverylongtime.ComparedwiththeSuiandTangdynasties,theBeiSongDynastywasonlyaLocalregimeinchina.Thetraditional"HuaYiYiJia"unificationofnationalideasand"Zhengtong"ideologydoesnotworktotheBeiSongDynasty.ThismakesanumberofBeiSongDynastyConfucianministerstoreinterpretedthis.TheSimaGuangisoneoftherepresentatives,itisnecessarytostudySimaGuang'snationalthought.ThisthesisexploresSimaGuang'snationalthoughtsfromthefollowingaspects.Partone,toexploreSimaGuang's"Li"ofnationalthought.Firstlyintroducedthe"importanttingsisLi."SimaGuangbelievesthatthe"Li"notonlyconsistasetofnorms,butalsoincludeapoliticalsystemofhierarchy.Secondly,itdiscussesthesourceof"Li"thought.Finally,itsummarizesthecharacteristicsofSimaGuang's"Li"thought.Parttwo,thediscussionofSimaGuang"Chengxing"nationalthought.Firstly,introducedthecontentsof"XinYuSiHai".Secondly,itdiscussestheformingconditionsofthetrustandcommitment.Finally,itIII 烟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iscussesthecharacteristicsofSimaGuang's"Chengxing"thought.Partthree,exploreSimaGuang“Anbian”nationalthought.Firstofall,itintroducesSimaGuang'sthoughtof"HuaYiLiangAn",thethoughtof"XianNeiHouWai"andtheideaof"HuaiRouZhengWei",andthendiscussesthesourceofSimaGuang'sAnbianideology.Partfour,itisbelievedthatinthefinalanalysis,SimaGuang'snationalismiscommittedtoestablishinganormativeorderwhichconformsto“Li”.SimaGuanghopedthatBeiSongDynastyandSiyiwouldestablisha"Li"orderinordertoachieveHuayibothsecurityandmutualnon-interference.SimaGuang'sideaof"ceremony"andtheideaofhonestyandtrustareboththeoreticallyandmacroscopicallyframed.Inconcreteermsandinpractice,itisacombinationof"HuaiRouZhenWei"and"XianNeiHouWai".The"principal"and"trust"ideasherearenotpurelyethicalandmoralnorms.Infact,"Li"isadesiretoestablishahierarchicalorder,and"Chengxing"istoeliminatethefearandhostilityofethnicminoritiesfromtheCentralPlainsdynasty.Focusoninternaldevelopment.This"Li"ideaisbasedontherealityoftheBeiSongDynastyandhasagreatinfluenceonlatergenerations.Keywords:SimaGuang;Li;NationalthoughtsIV 目录目录摘要..............................................................................................................................IIAbstract....................................................................................................................III目录................................................................................................................................V绪论................................................................................................................................1一、选题的缘起.....................................................................................................1二、相关研究现状.................................................................................................2三、研究方法.........................................................................................................7四、研究内容.........................................................................................................7第一章:司马光“礼”的民族思想..........................................................................10一、“天子之职莫大于礼”.................................................................................10二、“礼”思想的渊源.........................................................................................16三、“礼”思想的特点.......................................................................................18第二章:司马光诚信的民族思想..............................................................................21一、“信御四海”...............................................................................................21二、诚信思想的形成...........................................................................................27三、诚信思想的特点...........................................................................................30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32一、“华夷两安”.................................................................................................32二、“怀柔震威”.................................................................................................35三、“先内后外”.................................................................................................38四、安边思想的形成...........................................................................................46五、安边思想的特点...........................................................................................49结语..............................................................................................................................53I 绪论绪论一选题的缘起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人,父池,天章①②阁待制,生于河南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历任华州判官,苏州判官,大理评事、国子直讲,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跟随庞籍先后任郓州通判,并州通判,后回到朝廷,任太常博士、祠部员外郎,判支句院;宋神宗时,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王安石变法时,以端明殿学士为永兴军安抚使,后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在洛阳专心修史;哲宗时,任尚书左仆射;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初一,司马光病逝,时年六十八岁。司马光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司马光一生著作甚多,苏轼为司马光创作《司马文正公行状》中列举司马光③的著作有:《文集》八十卷、《资治通鉴》三百二十四卷、《考异》三十卷、《历年图》七卷、《通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翰林词草》三卷、《注古文孝经》一卷、《易说》三卷、《注系辞》二卷、《注老子道德论》二卷、《集注太玄经》八卷、《大学中庸义》一卷、《集注扬子》十三卷、《文中子补传》一卷、《河外咨目》三卷、《书仪》八卷、《家范》四卷、《续诗话》一卷、《游山行记》十二卷、《医问》七篇。苏轼评价司马光的著作道:“其文如④金玉谷帛药石也,必有适於用,无宜之文,未尝一语及之”,认为其文章废话很少,“含金量”高。据《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检索司马光著作,至今保留的还有十七种:《温公易说》六卷、《书仪》十卷、《孝经指解》一卷、《类篇》四十五卷、《集韵》十卷、《切韵指掌图》二卷、《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资治通鉴释例》一卷、《资治通鉴目录》三十卷、《稽古录》①脱脱编:《宋史》卷三百三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②胡邵曦:《司马光诞生地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③注:《资治通鉴》正文共二百九十四卷,《目录》共三十卷,合计三百二十四卷。④苏轼:《司马文正公行状》,马岱、顾栋高:《司马光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1 绪论二十卷、《扬子法言》十卷、《家范》十卷、《潜虚》一卷、《涑水记闻》卷十六、①《传家集》八十卷、《续诗话》一卷。在这些丰富的史料中,呈现了司马光思想的各个方面,而《司马光文集》中的奏议部分及其编撰《资治通鉴》中的评论部分,对民族问题的思考尤其值得研究。司马光的一生忧国忧民、鞠躬尽瘁,“臣资性愚戆,惟知报国,竭尽朴忠,与人立敌,前后甚众,常恐异日身及子孙无容足之地,但以职当言路,不敢无故②求出”;司马光是一个小心谨慎、兢兢业业的人,“光视地而后敢行,顿足然后③敢立”;司马光民族思想在古代传统儒家仕人中具有代表性。北宋长期和辽、西夏并立,并不像隋唐那样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北宋的统治者在面对传统“华夷一家”、“大一统、“正统观”等思想时,根据北宋只是个局部政权现实,对传统的民族思想做出新的解释,这反映出北宋民族思想与实际的结合,司马光的民族思想很具有代表性,故研究司马光的民族思想不仅有利于分析其在编撰史书时对民族问题的思考;在剖析其对北宋民族问题的思考时大有裨益。二、研究现状目前,学术界关于司马光对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认识与研究中,主要集中于民族观、民族史观、民族思想、民族关系思想这几种概念。这反映不同的学者在对这一问题研究时,囿于侧重点不同,故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因此有必要对这些不同的概念进行认真厘定。关于民族,中国古代不同民族的共同体是否可以称作民族,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认为:中文“民族”始见于南朝宋齐时期道士顾欢的《夷夏论》“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而露首偏踞,滥用夷礼。”④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对不同人类共同体称为“族群”。近代以来,西方关于民族的①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②司马光:《司马光集》卷三十九,奏议卷十九•辞龙图阁直学士第三状,李文泽、霞绍晖点校,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06页。③司马光:《司马光集》卷五十九,书启二•答刘蒙书,李文泽、霞绍晖点校,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48页。④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2 绪论定义传入中国。建国后,我国学者主要接受了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这些特征只要缺少一个,民族就不成①其为民族”。由于这一定义与我国某些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不完全符合,在新时期,民族的定义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活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重②用”。现代关于民族的定义内涵比较丰富,也可以包括古代的“族群”,故古代的各个不同共同体也可以称作民族。对于民族观,崔明德教授认为:“民族观”具有内涵比较丰富、外延相对扩大及覆盖面较广的优点,适合于概况人们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的③认识与观点。关于民族史观,通常主要认为民族史观是历史学家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对于民族关系思想,崔明德教授认为:“中国民族关系思想是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各类人物对中国民族关系的认识,是各个时期几乎所有统治者处理民族④关系、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民族关系思想主要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思考,显得更加微观和具体。关于民族思想,主要指的是人们对对民族,民族问题有关的思考而产生的思想。既包括古代民族思想,又包括现代的民族思想。所以民族思想比民族关系思想的范围更大,含义更广,故笔者在阐述司马光对民族问题的思考时,拟以司马光民族思想为题。关于司马光民族思想产生的原因,崔凡芝、萧淑贞认为司马光民族思想继承了儒家民族思想的精髓,又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特色。司马光的“和为贵”,还是⑤儒家“德化”思想的延伸。周方高、薛治国也同意这个观点,他们在《关于司马光民族观的若干思考》关于民族和睦观的来源时认为:其延伸了儒家“德化”①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网站,http://www.seac.gov.cn/art/2012/8/31/art_6081_164887.html,2017年6月22日。③崔明德:《中国民族思想的概念及发展脉络》,《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4期。④崔明德:《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⑤崔凡芝、萧淑贞:《略论司马光的民族思想》,《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3 绪论思想;司马光民族平等观的来源时认为,首先继承了司马迁为少数民族作传的风范,其次对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种处理民族问题思想的充分吸收,最后对唐代以来批评正闰之说的成果予以大成。关于民族气节观的来源,认为司马光吸收了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①的思想。何忠礼、周方高《论司马光民族观的继承性与创造性》则是对《关于司马光民族观的若干思考》的进一步阐述与分析。第一,司马光光继承了司马迁为少数民作传的良史传统;第二,发展了桓宽华夷一体的思想。关于民族诚信观,吸收了历史上汉武帝、隋文帝、汉昭帝、魏文帝、唐太宗等统治者关于诚信和失信的②经验教训。这些学者认为司马光无论是诚信思想还是“德化”思想,都和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密不可分。关于司马光民族思想的形成,唐兆梅认为司马光民族思想的产生受其“中和”的哲学思想影响。司马光“交邻以信”的思想来源于他“执其两端而用中”的③理论。王世英考察司马光民族思想的来源,认为:第一不能离开他所生活的社④会。第二他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郑炜在《略论司马光的民族关系思想》认为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是受到其师庞籍影响。第二与司马光本人的经⑤历及当时的历史现实相关。杜善永也认为司马光曾长期在边地任职,对边境地区的实际情况有着更为直接的认识,这都成为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形成的现实土⑥壤。司马光民族思想的内容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司马光民族思想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的看法。崔凡芝、萧淑贞认为,司马光民族思想是反对⑦武力、崇尚和平、提倡各民族共生共存,也就是“和”的思想。王世英认为,司马光民族思想中最重要的是“华夷两安,为利甚大”,只有“和”老百姓受益①周方高、薛治国:《关于司马光民族观的若干思考》,《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1期。②何忠礼、周方高:《论司马光民族观的继承性与创造性》,《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③唐兆梅:《略论司马光处理民族关系的主张》,《中州学刊》1993年第3期。④王世英:《司马光民族史观述要》,《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⑤郑炜:《略论司马光的民族关系思想》,《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⑥杜善永:《王安石与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比较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⑦崔凡芝、萧淑贞:《略论司马光的民族思想》,《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4 绪论①才最大。郑炜认为“怀柔优于征伐”是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的核心。征怀两策②的实际效果看,北宋伐契丹、征西夏劳而无功。李昌宪在其专著《司马光评传》③中第七章第三节“维护和平、华夷两安”和其后在《江西社会科学》上发表的④论文《司马光和戎思想述评》中认为司马光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历史上战乱、分裂多于和平、统一,所以他致力于维护和平,反对战争,主张和戎。魏鸿认为⑤司马光民族思想中,失和的重要原因是镇边将领的贪残无恩,举措失当。黄君萍认为“信义”是司马光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如司马光提出了“交⑥邻以信”、“不欺四海”、“信义之明,皎如日月”。王世英认为司马光笃行信义,⑦不施阴谋诡计,是司马光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则。唐兆梅认为司马光在总结⑧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后,提出“交邻以信”的睦邻方针。李昌宪在《司马光评传》的第七章第七节“交邻以信,华夷如一”,中提出交邻以信思想始终在司马光民⑨族思想中占主导地位。黄君萍在《漫评司马光的民族思想》中认为宋代的民族⑩矛盾主要在于边患问题。唐兆梅认为司马光在总结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⑪民族政权的基础上,提出的安边之策。魏鸿在《从看司马光的边防思想》中认为司马光民族思想有:一是“御之得其道”。。二是“叛则讨之,服则⑫舍之”的战和原则。郑炜认为“御之得其道”的是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中处理⑬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指的是“恩威两策”。魏鸿认为司马光的民族思想有“内⑭政未修,不可遽谋边事”的固本思想。王世英认为“民族一统论”是司马光重要的民族思想,整个中国境内的各个民族,无论是“四海混一”还是“天下离析”都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王世英认为司马光的民族等列观指的是一个民族,无论大①王世英:《司马光民族史观述要》,《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②郑炜:《略论司马光的民族思想》,《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③李昌宪:《司马光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④李昌宪:《司马光和戎思想述评》,《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⑤魏鸿:《从看司马光的边防思想》,《军事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⑥黄君萍:《漫评司马光的民族思想》,《晋阳学刊》1985年第6期。⑦王世英:《司马光民族史观述要》,《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⑧唐兆梅:《略论司马光处理民族关系的主张》,《中州学刊》1993年第3期。⑨李昌宪:《司马光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⑩黄君萍:《漫评司马光的民族思想》,《晋阳学刊》1985年第6期。⑪唐兆梅:《略论司马光处理民族关系的主张》,《中州学刊》1993年第3期。⑫魏鸿:《从看司马光的边防思想》,《军事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⑬郑炜:《略论司马光的民族思想》,《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⑭魏鸿:《从看司马光的边防思想》,《军事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5 绪论①小强弱,先进落后,它的生存与发展都应当得到保护。周方高、薛治国在《关②于司马光民族观的若干思考》中认为司马光有民族平等的思想。崔凡芝、萧淑贞认为司马光“和”的思想、讲求礼让、不贪求小利对维护和平的局面作用很大。司马光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模式套到政治规律上,单方③面强调宽容和德化难免迂腐可笑。唐兆梅认为司马光凭借自己的见解,总结出一套各民族之间讲求信用的原则是难能可贵的。但也认为司马光对有些问题欠考④虑,对有些事情的作为,严重脱离了当时的客观实际。郑炜认为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有如下特点:第一是不畏上的理论勇气。第二是关注现实。第三是全面与⑤片面共存是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的一大特点。杜善永在《王安石与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比较研究》中,把王安石和司马光⑥的民族关系思想作了比较。王守芝在《论司马光诗歌中的民族观》中,以司马⑦光的诗歌为文本,通过边塞诗及一些咏怀诗为切入点来分析司马光的民族观。刘加志在《司马光的华夷观研究》中认为司马光的华夷观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⑧尊卑观;二是睦邻观;三是服怀制夷观;四是安边观。吴贤哲在《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中谈到司马光的民族观时认为:司马光继承了孔子仁爱和一视同仁的思想。并主张以德服人,主张恩威并用,反对轻率用兵。司马光继承了先秦⑨两汉儒家的民族观,是宋儒民族观的集大成者。关于民族关系思想的研究,崔明德教授总结了中国民族关系思想的十大观点。一是“大一统”、二是“爱之如一”、三是“推诚布信”、四是“因俗而治”、五是“以夏变夷”、六是“先守身而后四夷”、七是“推亡固存”、八是“以水洗血”、⑩⑪九是“华夷一家”、十是“以夷治夷”。在其专著《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中对汉文帝、贾谊、汉武帝、司马迁、班固、少数民族首领等人物的民族关系思想进①王世英:《司马光民族史观述要》,《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②周方高、薛治国:《关于司马光民族观的若干思考》,《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1期。③崔凡芝、萧淑贞:《略论司马光的民族思想》,《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④唐兆梅:《略论司马光处理民族关系的主张》,《中州学刊》1993年第3期。⑤郑炜:《略论司马光的民族思想》,《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⑥杜善永:《王安石与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比较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⑦王守芝:《论司马光诗歌中的民族观》,《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⑧刘加志:《司马光的华夷观研究—以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⑨吴贤哲:《儒家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9期。⑩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思想的有关问题》,《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第4期。⑪崔明德:《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6 绪论①行细致的研究。在其专著《隋唐民族关系思想史》中对隋文帝、唐太宗、褚遂良、唐玄宗、唐宪宗、少数民族首领等人物的民族关系思想进行具体的研究。三、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离不开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傅斯年说:“史学便是史料学”,话虽绝对,但凸显出史料的重要性。同理,民族史也离不开文献,特别是史料的研究。司马光对民族问题思考的基本史料,主要集中在司马光文集和《资治通鉴》中,本文以司马光文集及《资治通鉴》为基本史料,参照《宋史》、《司马光年谱》、《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有关史料,查阅司马光民族思想研究的相关期刊、硕博论文、专著等。在前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突破。分析综合法:即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抽象出理论认识。研究司马光民族思想时,既要仔细罗列司马光民族思想的内容,还要认真分析,在司马光民族思想的联系、区别、甚至矛盾的地方都需要仔细分析,认真综合以求深刻了解司马光的民族思想。多学科研究法:当今学科的研究越来越细化,交叉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这都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即从不同的视角对某个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司马光的民族思想,也需要运用民族学、历史学、史料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史料学的研究方法,对史料进行分析与整理,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做到论从史出、有理有据。运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把司马光民族思想放在民族发展、民族思想发展这个角度来研究。四、研究内容①崔明德、马晓丽:《隋唐民族关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7 绪论基于目前学术界对于司马光民族思想的研究,本文的写作主要突出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司马光的民族思想加以总结归纳。司马光有“和好”的民族思想、诚信的民族思想、“恩”的民族思想、“威”的民族思想、“礼”的民族思想等。笔者对这些思想进行归纳分析,使之有条理,更加清楚。笔者认为概括起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归类较为合适,一是司马光“礼”的民族思想、二是司马光诚信的民族思想、三是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前两个方面是从理论上构建的,后一个方面则从具体实践上来设想,认为司马光民族思想以上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一脉相传的,基本能全面反映司马光的思想。第二、微观上进行深化。本文以《资治通鉴》“臣光曰”中司马光直接言论和他对某事暗含褒贬的文字为中心,以《稽古录》中“臣光曰”和《传家集》中司马光的奏议、诗词为基本史料,相互对照,力求全面地分析司马光民族思想。首先,对司马光“礼”的民族思想进行分析,“礼”的思想是司马光民族思想的重要特点,司马光“礼”的思想在其处理民族问题上有什么体现?如何理解“礼”的民族思想?学者们对此问题的研究往往比较简单,不够深入。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开篇大篇幅就谈到的“礼”的思想,对于个人来说,“礼”代表着一种行为规范。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一种秩序。其次,司马光是否有民族平等思想?司马光民族思想中是否有相互矛盾的情况?司马光民族思想是否有迂腐性?司马光强烈要求弃边的原因是什么?司马光想建立的一套民族秩序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深究。第三,宏观上进行升华。本文在研究司马光民族思想时,重视把司马光的思想放到一个大背景之下来考察,即在北宋、辽、西夏并立这个大的历史环境下进行考察。北宋长期和辽、西夏并存,并不像隋唐那样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北宋和隋唐相比,只是一个局部国家。而传统的“华夷一家”大一统民族思想并不符合北宋的实际,北宋的一批儒臣们对此进行解释,司马光正是其中的代表。8 绪论9 第一章司马光“礼”的民族思想第一章司马光“礼”的民族思想一、“天子之职莫大于礼”司马光比较重视“礼”的思想。在他编撰的《资治通鉴》中,开篇首句就是:①“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并对此句进行大篇幅的评论,评论的主题就是“礼”。《资治通鉴》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开始写起的主要原因是:这一年周天子同意韩、赵、魏三家成为诸侯,这是对礼的破坏。“或者以为当是之时,周室微弱,三晋强盛,虽欲勿许,其可得乎!是大不然。夫三晋虽强,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则不请天子而自立矣。不请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天下苟有桓、文之君,必奉礼义而征之。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②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这种对“礼”的破坏导致的后果是周朝的覆没,故应该引起警示。此后,司马光在其奏议和《资治通鉴》评论中多次提到“礼”。其原因是:第一,司马光认为“礼”运用的范围特别广;“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③制庶事”。“礼”可以用来确定亲疏贵贱、确定等级、裁决万物、制定庶物。所以“礼”的作用很大,可以用在各个方面,既可以用在个人身上,“用之于身,则动静有法而百行备焉”;又可以用于家庭之间,“用之于家,则内外有别而九族睦焉”;可以用在乡里之间,“用之于乡,则长幼有伦而俗化美焉”;还可以用在诸侯国之间,“用之于国,则君臣有叙而政治成焉”;甚至可以用来治理天下,“用之于天下,则诸侯顺服而纪纲正焉”。第二,“礼”的重要性特别大;“礼之为物④大矣”。“天子之职莫大于礼”。正因为“礼”极具重要性,以至于司马光将其应用到解决民族问题上。虽然比较隐晦,但仔细研究,会发现司马光把“礼”的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页。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6页。③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页。④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十一•汉纪三,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78页。10 第一章司马光“礼”的民族思想民族思想视为及其重要的思想。在司马光看来,礼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礼”是一套伦理道德规范。汉灵帝建宁二年五月。汉灵帝派冯禅去诏降汉阳散羌。段颎认为农耕季节,即使羌人暂时投降,官府也没有足够多粮食来供应,不如趁机消灭它。于是派部下田晏、夏育击破羌人,冯禅只和平诏降了少部分羌人。朝廷因段颎经历一百八十多次战争,斩杀三万八千多人,功劳大,封段颎为新丰县候。司马光针对汉朝段颎武力镇压与冯禅和平招降这两种方式上不同,评论道:“夫蛮夷戎狄,气类虽殊,其就利避害,乐生恶死,亦与人同耳。……先王之政,叛则讨之,服则怀①之,处之四裔,不使乱礼义之邦而已。”司马光“礼”思想应该推行到四夷,特别是中国“礼”中的仁爱、民本思想。司马光认为少数民族也是人,所以应该推己及人,不应首先使用武力,而是需要把中国的“礼”推广到少数民族政权。晋武帝泰始二年,晋武帝司马炎在晋文帝的葬礼结束后,仍然戴白冠,吃素食,打算继续服丧,为此群臣进行讨论。尚书令裴秀认为不应该继续服丧,理由是:没有先例,“陛下既除而复服,义无所依;若君服而臣不服,亦未之敢安也”②。中将军羊祜认为应该继续服丧,理由是:当今道德败坏,理应恢复古礼,重建“礼”的规范;“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而汉文除之,毁礼伤义。今主③上至孝,虽夺其服,实行丧礼。若因此复先王之法,不亦善乎!”。大臣傅玄认为不应该继续服丧,理由是:时过境迁,三年之丧的古礼难以恢复:“以日易月,已数百年,一旦复古,难行也”。对此事件,司马光评论道:“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此先王礼经,百世不易者也。汉文师心不学,变古坏礼,绝父子之恩,亏君臣之义;后世帝王不能笃于哀戚之情,而群臣谄谀,莫肯厘正。至于晋武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而裴、傅之徒,固陋庸臣,习常玩故,而不④能将顺其美,惜哉!”。从司马光的评论可以看出,司马光认为汉文帝改变服丧三年这一古礼的行为是破坏礼法的行为。而裴秀、傅玄不同意恢复古礼是为见识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五十六•汉纪四十八,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856页。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十九•晋纪一,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543页。③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十九•晋纪一,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543页。④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十九•晋纪一,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544页。11 第一章司马光“礼”的民族思想平庸,司马光很支持恢复服三年丧礼,这种丧礼也是道德规范。冯道,号长乐老,先后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并始终担任高级官僚。周武帝显德元年,大臣冯道去世。针对冯道评价颇有争议,司马光在《通鉴》中认为“天地设位,圣人则之,以制礼立法,内有夫妇,外有君臣。妇之从夫,终身不改;臣之事君,有死无贰;此人道之大伦也。苟或废之,乱莫大焉!范质称冯道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①臣愚以为正女不从二夫,忠臣不事二君。”司马光对冯道的评价不高,其实也是对冯道没能遵守从一而终这种“礼”的道德规范的批评。第二,“礼”是一种习惯、一种习俗。《司马光奏议》卷七,谨习疏云:窃以国家之治乱本于礼,而风俗之善恶系于习。赤子之啼,无有五方,其声一也。及其长,则言语不通,饮食不同,有至死莫能相为者。是无他焉,所习异也,至于古今亦然。有服古之衣冠于今之世,则骇于州里矣;服今之衣冠于古之世,则僇于有司矣。衣冠乌有是非哉!习与不习而已矣。昔秦废井田而民愁怨,王莽复井天而民亦愁怨,赵武灵王变华俗、效胡服,而群下不悦,后魏孝文帝变胡服。效华俗,而群下亦不悦。由此观之,世俗之情,安于所习,骇所未见,故其长也。是故上行下效谓之风,熏蒸渐渍谓之化,论胥委靡谓之流,众心安定谓之俗。及夫风化已失,流俗以成,则虽有辩智②弗能论也。强毅不能制也,重赏不能劝也,严刑不能止也。从中可以看出,司马光认为礼是一种习惯,一种风俗。并以出生的婴儿为例,习惯一旦养成,就比较固定。以秦废井田,与王莽的复井田相对比。赵武灵王的胡化改革,与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相对比,来说明礼的形成与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且具有稳定性。第三,名与器是“礼”非常重要的外在形式。司马光非常重视名节与器物这些外在的形式。司马光认为“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这是“君之所司也”。如果没有名节与器物,那么礼就不能单独存在。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后周纪二,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9643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八,谨习疏,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8页。12 第一章司马光“礼”的民族思想司马光举历史事例来论述名节和器物的重要性。仲叔于奚为卫国建立了功业,他谢绝土地的赏赐,希望能得到贵族用的装饰物“繁缨”。孔子则认为宁肯多给土地也不能给“繁缨”;卫国国君打算让孔子帮他处理政务,孔子认为处理政务首要确定名节,否则百姓无法适从。司马光从孔子重视名器得出的教训是:“名器既乱,则上下无以相保故也。”司马光认为:“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①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也就是在其“礼”的思想中,一些代表“礼”的名号、器物等,这些外在的形式非常重要,不可以随意使用和许诺。第四,“礼”是纲纪,是政治上的一套等级制度。司马光多次谈到纲纪是礼的根本,《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五《体要疏》云:祖宗创业垂统,为后世法,内则设中书。枢密院、御史台、三司、审刑等在京诸司,外则设转运使、知州、知县等众官,以相统御,上下有叙,此②所谓纲纪者也。《司马光奏议》卷七《谨习疏》云:周易履之象曰:“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故天子之令比行于卿大夫士,卿大夫士之令比行于庶人。使天下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率从。③诗曰:“勉勉我王,纲纪四方。”此礼之本也。司马光认为纲纪是“礼”的根本。纲纪就是上下有序,在朝廷官职顺序上就是:在中央有枢密院、御史台、三司、审刑等,在地方有转运使、知州、知县等众官;或者天子、卿大夫、士、等要有秩序。这样,政令如同身体指挥手臂,手臂指挥指头一样有效,司马光又进一步论述这种秩序: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纲纪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候、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五,体要疏,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79页。③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八,谨习疏,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8页。13 第一章司马光“礼”的民族思想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①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光认为从重视程度上看,“礼”大于“分”,“分”大于“名”。同理,“礼”是纲纪,“分”是君臣,“名”是公卿、士大夫。那么“纲纪”的重要性大于“君臣”,“君臣”的重要性大于“公候、卿、士大夫”。这就类比西周的分封制。当然,司马光并不是要回到西周的分封制,而是借鉴这种等级制度来表达礼。为什么要遵守“礼”,司马光认为:其一,“礼”作为一种名分,可以象征着正统的名分,能够使国家安定,使乱臣贼子惧,以免以下犯上。“昔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请隧于襄王,襄王不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不然,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文公于是乎惧而不敢违。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以周之名则不众于邾、莒,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至于季氏之于鲁,田常之于齐,白公之于楚,智伯之于晋,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②司马光认为遵守“礼”,即使王室衰微,周也可以历经数百年,即使三晋那样强的诸侯,也不敢犯上,否则天下的人都讨伐他。其二,遵守“礼”对治军也有利处,“礼”作为治军的法则。“臣闻治军无礼,则威严不行。礼者,上下之分是也。唐自肃代以降,务行姑息之政。是以藩镇跋扈,威悔朝廷,士卒骄横,侵逼主帅。下陵上替,无复纲纪。以至五代,天下大乱,运祚迫蹙,生民涂炭。祖宗受天景命,圣德聪明,知天下之乱生于无礼也,乃立军中之制曰:“一阶一级,全归伏事之仪。敢有违犯,罪至于死。”于是上至都指挥使,下至押官、长行,等衰相承,粲然有叙。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敢不从。故能东征西伐,削平海内,为子孙建久大之业,③至今百有余年天下太平者,皆由此道也”司马光认为五代十国时期,没有“礼”,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页。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5页。③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十六,阶级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5页。14 第一章司马光“礼”的民族思想导致无纪律,战乱不断以至天下大乱,而宋朝先祖知道以“礼”治理军队,所以创建了基业。表明“礼”对治理军队的重要性。其三,“礼”象征名分,失去“礼”,使英豪相争,进而国家不稳,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①不泯绝,生名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司马光认为没有礼,那么将导致诸侯纷争不断。甚至泯绝社稷、生灵涂炭。“晋平公之世,鲁子服回如晋,还,谓季孙意如曰:“晋之公室将逐卑矣。六卿强而奢傲,将因事以习,习实为常,能无卑乎!”其后赵魏韩氏卒分晋国,习于君臣之分不明故也。……自魏晋以降,人主始贵通才而贱守节,人臣始尚浮华而薄儒术,以先王之礼为糟粕而不行,以纯固之士为鄙朴而不用。于是风俗日坏,入于偷薄。叛君不以为耻,犯上不以为非,惟利是从,不顾名节。至于有唐之衰,麾下之士有屠逐元帅者,朝廷不能讨,因而抚之,拔于行伍,授以旄銊。其始也,取偷安一时而已。及其久也,则众庶习于闻见,以为事理当然,不为非礼,不为②无义。”失去“礼”,导致风俗日坏,犯上作乱等后果。汉宣帝甘露二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抵达五原塞,奉献国宝,表示明年要朝见汉朝天子。由于没有匈奴单于朝见汉朝的先例,汉宣帝便让群臣讨论朝见礼仪。丞相、御史认为匈奴单于朝见的礼仪应同诸侯,位置在诸侯之下,“圣王之制,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匈奴单于朝贺,其礼仪宜如诸侯王,位次在③下。”大臣萧望之则认为朝见之礼应超过诸侯:“单于非正朔所加,故称敌国,宜待以不臣之礼,位在诸侯王上。”汉宣帝经过考虑,采纳萧望之的意见。对此事,司马光引用荀悦的观点,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荀悦认为:“《春秋》之义,王者无外,欲一于天下也。戎狄道里辽远,人迹介绝,故正朔不及,礼教不加,非尊之也,其势然也。《诗》云:“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故要、荒之君必奉王贡;若不供职,则有辞让号令加焉,非敌国之谓也。望之欲待以不臣之礼,加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6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七,谨习疏,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8—79页。③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七·汉纪十九,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900页。15 第一章司马光“礼”的民族思想①之王公之上,僭度失序,以乱天常,非礼也!若以权时之宜,”荀悦认为匈奴朝见汉天子,用超过诸侯的礼节相待,是僭越,是破坏“礼”的做法。司马光同意荀悦的看法,不同意萧望之认为匈奴是敌国,对匈奴的礼仪应超过诸侯王的观点。司马光表面上认为用过高的礼仪来待匈奴,不符合“礼”思想,实际上是希望把匈奴纳入其“礼”等级之下,那么匈奴也纳入到了中国,把匈奴也看作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在段颎消灭羌事件中,司马光不同意用战争的手段来解决,希望②用和平的手段,达到“处之四裔,不使乱礼义之邦而已。”的效果。这其实也体现了司马光“礼”的思想,就是希望少数民族能够按等级制度,安分守己,不骚扰中原。中原也不会无故侵扰周边,遵守“礼”,从而达到和平相处的效果。二、“礼”思想渊源司马光民族思想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但总体来看,这其中既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又受传统民族思想的影响。第一,儒家思想的影响。“礼”的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礼记》中说道:“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③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说明“礼”用来修身、践言、善行,是用来确立一套道德的规范。司马光的“礼”思想也是这样。孔子说:“恭而无礼则④⑤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兴於诗,立於礼”“克⑥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⑦。《礼记》坊记篇记载:子云:“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子云: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七•汉纪十九,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901页。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五十六•汉纪四十八,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855页。③杨天宇:《礼记译注》,曲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2页。④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述而篇第七,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75页。⑤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泰伯篇第八,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80页。⑥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颜渊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21页。⑦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阳货篇第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84页。16 第一章司马光“礼”的民族思想二上,示民有君别也。《春秋》不称楚、越之王丧。礼,君不称天,大夫不称君,①恐民之惑也。”孔子认为“礼”,一是用来规范道德,二是用来确定秩序。司马光作为儒家的仕人,特别推崇孔子,在有关文章中多次引用孔子的话,司马光的“礼”的思想受孔子“礼”思想的影响很大。第二,传统民族思想的影响。作为一个史学家,司马光熟读文化古籍,丰富的历史知识使得他熟知历史上的民族思想。中国传统民族思想中就有对“礼”思想的阐述。《尚书·禹贡》把天下由中心到周边分为五种层次:“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候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②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周礼·职方志》把天下由中心到周边分为九种层次:“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候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③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无论是五种层次还是九种层次,这种按照中心到周边距离的远近,把天下分为几种层次。类似由中央到四周发散式的同心圆式结构,越靠近中央,对中央的义务就越大。这与西周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种分封制相类似,《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④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这种分封制思想反映到“礼”这一思想中,就是这种有层次的等级。古代对民族的观点一般就是天子居中,四夷分布周围。“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①杨天宇:《礼记译注》,王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676页。②李民、王健:《尚书译注》,禹贡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83页。③杨天宇:《周礼译注》,职方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485页。④杨天宇:《礼记译注》,王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41页。17 第一章司马光“礼”的民族思想①译”。这种中国居中、四夷居四周思想,也是“礼”思想在民族思想上的体现。司马光在其《奏议》中云:“臣闻为政有体,治事有要。自古圣帝明王,垂拱无为而天下大治者,凡用此道也。何谓为政有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上下相维,内外相制,若网之有纲,丝之有纪。故诗云“勉勉我王,纲纪四方。”又云“岂弟君子,四方之纲。”故古之王者,设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纲纪其内;设方伯、州牧、卒正、连帅、属长,以纲纪其外。尊卑有叙,②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率从。此为政之体也。”司马光认为天下的官僚制度如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等应该尊卑有序,有着一套清晰的等级,这种“体”也是一种遵守“礼”的思想。三、“礼”思想的特点综上所述,司马光“礼”的民族思想有如下特点:第一,继承性。首先,司马光“礼”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司马光十三岁时:“始得③稍闻圣人之道,朝诵之,夕思之。”司马光虽然受到其父司马池的恩荫,做到郊社斋郎。但他二十岁的时候,参加会试,靠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获得进士。这是司马光刻苦、勤奋的结果。史载司马光七岁的时候:“闻讲左氏春秋,大爱之,④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义。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司马光的求学经历,使得他对儒家的书籍,谙熟于心。因此,司马光“礼”的思想是对传统“礼”的思想的继承。传统儒家经典以“礼”字命名的书就有《周礼》、《仪礼》、《礼记》。在这三《礼》中,包含了先秦时期对处理民族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是先秦时期的智慧和结晶。司马光在其奏议和《资治通鉴》的“臣光曰”中也多次引用儒家的经典来论证他的思想,如引用《春秋》‘抑诸侯,尊王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①杨天宇:《礼记译注》,王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55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五,体要疏,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78页。③马峦、顾栋高:《司马光年谱》司马太师温国文正公年谱卷一,冯惠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7页。④马峦、顾栋高:《司马光年谱》司马太师温国文正公年谱卷一,冯惠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6页。18 第一章司马光“礼”的民族思想之上’,引用《易经》曰“履霜坚冰至”,引用《书》曰“一日二日万幾”,诗曰:①“勉勉我王,纲纪四方”,引用《周易》履之象曰:“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②,此外,司马光“礼”的思想是对传统“礼”民族思想的继承。《礼记》王制篇,③较早的提出了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方位和习惯。其中“礼”的思想,最早构成先秦时期对民族的看法。司马光“礼”思想中等级有序的观点,也是对这一思想的继承。第二,务实性。司马光的“礼”思想具有务实性,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司马光“礼”的民族思想主要强调两层意思,其一,指的是文化的意思,文化层面的“礼”。司马光想通过“礼”来构建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认同感。正如《论语·子罕》:④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希望能将文化传到四夷,司马光也想将“礼”来传到四夷,将文化推广到四夷。这也符合中国“以夏变夷”思想的传统。其二,指的是等级有序,即“礼”的等级思想。司马光想通过等级有序,使得华夷界限分明,这也和宋代“天子居中,守在四夷”思想相承。所以他的“礼”的思想与当时的实际紧密联系。第三,广泛性。司马光“礼”的思想运用范围很广泛。司马光不仅提出对皇帝的家事要以“礼”严格要求,“臣伏闻学士院新定后宫封赠父祖制度,皇后与妃皆赠三代。臣窃以为不可。夫礼之所慎,在于尊卑之分,别嫌明微。故国君沐梁,大夫沐稷,士沐梁。盖以大夫贵近于君,故推而远之,以防僭逼之端;士贱远于君,虽与之同物,⑤无所嫌也。”还把“礼”的思想运用到对军队的要求上,“臣闻治军无礼,则威严不行。礼者,上下之分是也。唐自肃代以降,务行姑息之政。是以藩镇跋扈,威悔朝廷,士卒骄横,侵逼主帅。下陵上替,无复纲纪。以至五代,天下大乱,运祚迫蹙,生民涂炭。祖宗受天景命,圣德聪明,知天下之乱生于无礼也,乃立军中之制曰:“一阶一级,全归伏事之仪。敢有违犯,罪至于死。”于是上至都指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周纪一,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4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八,谨习疏,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7页。③杨天宇:《礼记译注》,王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155页。④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子罕第九,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91页。⑤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十,后妃封赠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5页。19 第一章司马光“礼”的民族思想挥使,下至押官、长行,等衰相承,粲然有叙。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敢不从。故能东征西伐,削平海内,为子孙建久大之业,至今百有余年天下太平者,①皆由此道也。”司马光对匈奴朝见之礼、段颎灭羌之事的评价,说明司马光把“礼”运用到民族问题的考量上。总之,司马光“礼”思想包含及运用很广泛。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十六,阶级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5页。20 第二章司马光诚信的民族思想第二章司马光诚信的民族思想一、“信御四海”司马光作为一个政治家,比较注重诚信思想,认为:“治国者固不可无信”。①特别是他作为一个史学家,更重视在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无论在他的奏议中,还是在他编撰的《资治通鉴》里,对这一思想的内容都有详细的记载。在《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五,论召陕西边臣扎子载:夫布衣不守信义,犹见轻于乡党;况王者临御四夷,当叛则威之,服则怀之,使信义之明皎如日月。若戎狄幸而臣服,无故扰之;及其背诞,则从而妪煦之;得其臣服,又从而扰之,其于信义威怀如何哉!国家以信义臣畜②戎狄百有余年。《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札子载:③王者以大信御四海,羌戎虽微,恐未易以文辞欺也。《稽古录》卷十一载:臣光曰: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是以官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夫如是,则国家安如磐石,④炽如焱火,触之者碎,犯之者焦,虽有强暴之国,尚何足畏哉!司马光认为作为一个普通平民,也知道守信,平民不守信用,后果是“犹见轻于乡党”。对于一个国家,则更应该守信,要“使信义之明皎如日月”。守信就是不欺骗夷狄,诚实无欺。司马光之所以不断强调守信的重要是因为:守信的利处是:第一,守信可以换来边境的和平。第二,守信可以使戎狄臣服,“国家以信义畜戎狄百有余年”。第三,守信可以使国家强大,做到了守信,“国家安如磐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一•后晋纪二,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9319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五,论召陕西边臣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77页。③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札子,王根林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1页。④司马光:《稽古录》卷第十一,王亦令点校,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87年,第178页。21 第二章司马光诚信的民族思想①石,炽如焱火,触之者碎,犯之者焦”。概而言之,司马光提倡守信是基于“和”的基础,希望守信能减少战争,提高和平的可能性。结合他“礼”的民族思想,其目的是两不相扰。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仁宗去世,葬于永昭陵,四月一日,英宗即位。传递仁宗去世消息给辽国契丹的使者还未出发。司马光上奏认为应该尽快把英宗即位的情况如实告诉契丹。不能欺骗他们,要做到诚信。“国家即与契丹约为兄弟,遭此大丧,立当讣告。虏中刺探之人,所在有之。今天下縞素,虏中岂得不知?而讣告之人尚未到彼,虏谓中国有何故事,能不猜疑?自古大宗无子,则取于小宗以为后。著在礼典,岂为国恶?若虏人有问,尽以实封,有何所伤?今问继嗣于使人,而使人对以不知。事体岂得便稳?况陛下初为皇子之时,诏书已布告天下。虏中安得不知?今若以虚辞,不足诈彼,而适足取其笑悔耳。”②司马光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使邻国不至于猜疑,以免生乱,诚实地告诉实际情况对宋朝也没什么坏处,欺骗只能使本国被邻国嘲笑。司马光继续说道:“国家自与契丹和亲以来五十六年,生民乐业。今国有大故,正是邻敌窥伺之时。岂可更接之失理,自生间隙?臣等愿朝廷早决此议,令使人昼夜兼数程进发。若虏中问及继嗣,皆以实告。孔子曰:“言忠信,虽蛮貊之邦行矣。”臣等愚意,窃以③④如此为使。”司马光引用孔子的话“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来强调诚信的重要性。认为应该尽快派遣使者以实相告。事实上,欺骗使得邻国嘲笑也只是表面理由,实质还是害怕邻国猜疑,导致误解,引起战争,破坏和平。为此,司马光从不同角度来论述“诚信”民族思想的内容,以显示重要性:(一)“信是人君之大宝”在司马光看来,“信”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东西,是根本。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如果不守信,就很难存于世,因为“信”可以提高国家发展的效率,提高对外交往的声誉,守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更是基于利益的考虑。正因如此,历史上许多豪杰都注重守信。“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①司马光:《稽古录》卷第十一,王亦令点校,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87年,第178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十,告哀使札子,王根林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6页。③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十,告哀使札子,王根林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6—107页。④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60页。22 第二章司马光诚信的民族思想①文候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司马光列举齐桓公、晋文公、魏文候、秦孝公等豪杰不一定为道德而守信,他们处在乱世之中,但仍然坚守诚信,其原因正是守信,有利于国家安定。“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功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哉!”②对商鞅变法前,先立三丈高的木头在国都的南门,悬赏能搬到北门的人十金。在民众都质疑的情况下,商鞅不仅不下调赏金,反而是增加到五十赏金。结果是“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司马光对这种变法首先树立诚信之事,特别评论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③岂不哀哉!”。坚持诚信,不仅对人民有利。而且对国家有利,守信能产生极大的利益,所以司马光不断强调诚信。值得注意的是,司马光还特别强调统治者要具有“诚信”的品质,即“夫信者,人君之大宝”。特别强调“人君”即皇帝守信的重要性,司马光曾担任谏官,在他多次给皇帝的奏章中,能清楚地反映这种思想。“臣初上殿,即言人君之德有三:曰仁,曰明,曰武;致治之道有三:曰任官,曰信赏,曰必罚。……夫治乱安危,存亡之本,源皆在人君之心。仁、明、武,所出於内者也;用人、赏功、④罪罚,所施於外者也。”司马光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再其给皇帝的奏书中谈论他的治国之道时,非常重视“人君”守信的重要性。“臣民的思想认识无论多么符合实际情况,多么深邃和多么正确,只有与最高统治者的思想认⑤识相吻合,才能付诸实践”。司马光无疑认识到只有让皇帝接受自己的认识时,自己的思想才有可能变为实现,故司马光在提出诚信思想后,不断对皇帝用诚信的思想进行规劝。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周纪二,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7页。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周纪二,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8页。③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周纪二,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8页。④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一,进修心治国之要札子,王根林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36页。⑤崔明德、马晓丽:《隋唐民族关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28页。23 第二章司马光诚信的民族思想(二)“信”是安抚手段在中国古代,安抚少数民族手段多样,在司马光看来,“信”也是重要的安抚手段。西汉昭帝时,楼兰王死后,匈奴抢先将其人质安归送回并继承楼兰王。汉朝对此不满,傅介子毛遂自荐,在霍光的支持下去诱杀楼兰王。傅介子以金帛相诱楼兰王,偷袭将楼兰王杀死,并改为鄯善国。司马光对傅介子杀楼兰王事件评论道:“王者之于戎狄,叛则讨之,服则舍之。今楼兰王既服其罪,又从而诛之,”司马光认为对少数民族臣服只镇压,而不进行安抚,是失信的行为。是“大汉之强而为盗贼之谋于蛮夷”,是“可羞”之事。傅介子不仅没有立奇功,反而是有过错的。因为造成的后果是“后有叛者,不可得而怀矣。必以为有罪而讨之”,①“今乃遣使者诱以金币以杀之,后有奉使诸国者,复可信乎!”。司马光将“信”作为安抚少数民族的重要手段。(三)“恩信”与“威信”司马光在宏观上提出对少数民族要“信”,在具体上又划分为“恩信”和“威信”。“威信”就是在守信的基础上对边疆少数民族要施加威望。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勃海靺鞨武艺认为,黑水靺鞨遣使者入唐,而不告诉勃海靺鞨,是阴谋诡计,便遣其母弟门艺进攻黑水。门艺劝谏道“黑水请吏于唐,而我以其故击之,是叛唐也,…一旦与唐为怨,此亡国之势也。”武艺不听,要杀门艺,最后门艺投奔唐朝。武艺则遣使上表要求杀门艺,唐玄宗谎称已经流放门艺到岭南。武艺知道②真相后,上书:“大国当示人以信,岂能为此欺诳?”唐玄宗认为鸿胪少卿李道邃、源复不能督察好官属,导致门艺真相被泄漏,便治他们的罪。司马光对此事评论道:王者所以服四夷,威信而已。门艺以忠获罪,自归天子;天子当察其枉直,赏门艺而罚武艺,为政之体也。纵不能讨,犹当正以门艺之无罪告之。今明皇威不能服武艺,恩不能庇门艺,顾效小人为欺诳之语以取困于小国,③乃罪鸿胪之漏泄,不亦可羞哉!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三·汉纪十五,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784页。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三·唐纪二十九,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6894页。③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三·唐纪二十九,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6894页。24 第二章司马光诚信的民族思想司马光认为唐玄宗应该奖赏门艺的忠诚,去讨伐武艺,以显示大国的威信。就算不能讨伐武艺,也应该正大光明地宣告门艺无罪,不应该欺骗小国,使自己陷入尴尬之地,拿鸿胪寺的官员来当替罪羊,是丧失了大国的威信的行为。“恩信”,就是在守信的基础上对边疆少数民族要施加以恩。唐代时,周边分别有突厥、薛延陀、靺鞨、吐蕃、南诏等少数民族政权,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堪称民族和谐的典范。这一时期也是司马光比较关注的,但是他认为唐太宗也作了一件“可羞”的事。那就是没有恩信。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唐太宗许公主嫁给薛延陀的夷男,后来听信契苾何力的建议,下令悔婚。褚遂良及大臣都认为不可失信,以免多生边患。唐玄宗说:“卿曹皆知古不知今。昔汉初匈奴强,中国弱,故饰子女、捐金絮以饵之,得事之宜。今中国强,戎狄弱,以我徙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今以女妻之,彼自恃大国之婿,杂姓谁敢不服!戎狄人面兽心,一旦微不得意,必反噬为害。”司马光认为:“孔子称去食、去兵,不可去信。唐太宗审知薛延陀不可妻,则初勿许其婚可也;既许之矣,乃复恃强弃信而绝之,①虽灭薛延陀,犹可羞也。王者发言出令,可不慎哉!(四)“信”大于“利”唐文宗太和五年(831年)九月,吐蕃维州副使悉怛谋率众逃往成都,投降唐朝。李德裕便遣虞藏俭占据维州城,皇帝下诏讨论此事。李德裕认为应该趁机发兵攻打吐蕃。他说道:“欲遣生羌三千,烧十三桥,捣西戎腹心,可洗久耻,②是韦皋没身恨不能致者也!”。牛僧儒认为应该守信,不应该趁人之机占领维州。他说道:“吐蕃之境,四面各万里,失一维州,未能损其势。比来修好,约罢戍兵,中国御戎,守信为上。彼若来责曰:‘何事失信?’养马蔚茹川,上平凉阪,万骑缀回中,怒气直辞,不三日至咸阳桥。此时西南数千里外,得百维州何所用③之!徒弃诚信,有害无利。在维州事件中,李德裕主张战争,牛僧孺主张御戎,守信为佳。两人的观点相反,唐文宗赞同牛僧儒的观点,下诏李德裕把维州城归还吐蕃,并将悉怛谋及其随从人员逮捕并交给吐蕃,吐蕃用残忍的手段将悉怛谋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唐纪十三,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6314—6315页。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四•唐纪六十,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000页。③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四•唐纪六十,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001页。25 第二章司马光诚信的民族思想等人在边境上杀害。后来,唐文宗也认为此事不妥,把牛僧孺调离中央。十几年后,李德裕依然愤愤不平,论起这件事说道:“维州据高山绝顶,三面临江,在戎虏平川之冲,是汉地入兵之路;初,河、陇并没,唯此独存。吐蕃潜以妇人嫁此州门者,二十年后,两男长成,窃开垒门,引兵夜入,遂为所陷,号曰无忧城。①从此得并力于西边,更无虞于南路。凭陵近甸,旰食累朝”。通常,大多数人在评论此事时,会支持李德裕的观点,对牛僧孺大加指责,司马光为了防止宋朝皇帝也出现这种思想,特别对维州事件进行评论。司马光在《通鉴》中对维州事件的评论,支持牛僧孺的观点,认为放弃维州是对的。理由是诚信大于利益:“是时唐新与吐蕃修好而纳其维州,以利言之,则维州小而信大;以害言之,则维州缓而关中急。然则为唐计者,宜何先乎?悉怛谋在唐则为向化,在吐蕃不免为叛臣,其受诛也又何矜焉!且德裕所言者利也,②僧孺所言者义也”。司马光认为维州事小,失信事大。并列举两个例子来论证其“信”大于“利”的必要。其一例为:“昔荀吴围鼓,鼓人或请以城叛,吴弗许,曰:“或以吾城叛,吾所甚恶也,人以城来,吾独何好焉!吾不可以欲城而③迩奸。”让鼓人杀叛者继续坚守,不能用不信的手段取得胜利;其二例为:“邻人有牛,逸而入于家,或劝其兄归之,或劝其弟攘之。劝归者曰:‘攘之不义也,且致讼。’劝攘者曰:“彼尝攘吾羊矣,何义之拘!牛大畜也,鬻之可以富家。’④由是观之,牛、李之是非,端可见矣”。司马光暗示李德裕的行为像劝弟弟把邻居家的牛留下的人一样,而牛僧孺则像劝哥哥归还邻居家牛的人一样。司马光暗含褒贬,支持牛僧孺,也是他对民族思想“信”大于“利”的思考。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七•唐纪六十三,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098—8099页。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七•唐纪六十三,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100页。③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七•唐纪六十三,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100页。④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七•唐纪六十三,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100页。26 第二章司马光诚信的民族思想二、诚信思想的形成司马光诚信民族思想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既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如父母、朋友、师长等亲人的影响;又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个人的从政、生活经历,国家的外部环境影响;还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此外,司马光作为一个史学家,其“诚信”思想也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第一,家庭的影响。司马光出身于贵胄之家,远祖是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到其祖上征东大将军司马阳时,埋葬在夏县涑水乡,此后,家族便在陕州安居。五代十国时,家道中落。司马光祖父司马炫,任耀州富平县令,家族开始兴①盛。其父司马池,为尚书吏部郎中,天章哥待制,“以清直任厚,号为名臣。”司马池对司马光要求严格,幼时就教育其要有诚信思想。司马光五、六岁时,想吃青核桃,姐姐帮他剥皮却剥不掉。婢女用热水把皮烫开。姐姐后来询问剥开的原因,他的父亲在知道司马光撒谎后,便呵责道“小子何得谩语!”至此“光自是②不敢谩语”。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司马光终身牢记诚信。嘉祐七年三月,司马光被升为知制诰。司马光连上九状奏书,坚决辞去知制诏。在第七状中,司马光进行自我评价时说道:“臣天性朴騃,无他伎能。惟守诚信,是为操履。平居与等辈语言,犹不敢欺罔。况以奏牍闻於朝廷,苟有毫发不实,不惟陛下睿圣,宪章严③明,天地鬼神,亦所不容”。家庭中其父司马池对司马光的教导,使得司马光将诚信作为一生的座右铭,后来上升到处理民族问题的思想上。恩师庞籍对他的影响。庞籍,字醇之,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颍国公。庞籍是司马光父亲司马池的朋友,对司马光非常器重。“公时以童子侍侧,庞独④器异公,后荐公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及知郓州、并州,皆辟公自佐。”庞籍出知郓州,让司马光作为助手。庞籍改任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并州,负责西北①马峦、顾栋高:《司马光年谱》司马太师温国文正公年谱卷一,冯惠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5页。②马峦、顾栋高:《司马光年谱》司马太师温国文正公年谱卷一,冯惠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5—26页。③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七,第七状,王根林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4—75页。④马峦、顾栋高:《司马光年谱》司马太师温国文正公年谱卷一,冯惠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7页。27 第二章司马光诚信的民族思想边防后。司马光又随庞籍来到并州,任并州通判。司马光在政治上、在思想上受庞籍教导。庞籍在《上仁宗答诏论时政》中提出了“推至诚,广至公”的思想:伏以推诚任人,则布腹心而事上;怀疑待下,则显行迹以避嫌。腹心布则下无隐情,形迹显则义乖至理。夫古今之事,固有形近私而实公者,祁奚内举其子而见褒前典;亦有形近公而实私者,王莽亲戮其息而终成大盗。是故王者察臣之心而任之,推己之诚而信之,则内竭其公外宣其力矣。臣切度今之言事者,类皆迎揣上意,指似是之事以成其疑,是致上之益疑也。则其意似欲陛下悉疑于下,自取信于圣心以利其身也。不然,夫岂不知疑之害治也!臣恐防疑不己,则上不知所信;畏避不前,则下无所推公。公信两亏,事将安决?伏惟陛下至圣至明,臣愿陛下推至诚、广至公,察情①伪以臻太平之治。庞籍认为不论国家、还是个人,都应该以诚相待。并列举历史上的人物来说明“诚”的重要性。作为个人应该以诚待人,要“推诚布信”特别是在用人时,应该以诚相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有才,就算是亲属也不应回避。这样才能使奸邪消失,否则,皇帝有疑问,则臣子们也不会清楚。无疑,司马光的诚信思想受这种思想的影响。第二,历史经验教训的影响。司马光作为史学家,比较重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他在《资治通鉴》表中说道,完成其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伏望陛下宽其妄作之诛,察其愿忠之意,以清闲之燕,时赐有览,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②舍非,足以懋稽古之圣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司马光希望皇帝能从史书中“考当今之得失”,这样治理天下,就会使“四海群生,咸蒙其福”。事实上,司马光也常常从历史上吸收经验教训。司马光曾评周世宗:“世宗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王环以不降受赏,刘仁赡以坚守蒙褒,严续以尽忠获存,蜀兵以反覆就诛,冯道以失节被弃,张美以私恩见疏;江南未服,则亲犯矢石,期于必克,既服,则爱之如子,推诚尽言,①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邓广铭等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664页。②司马光:《资治通鉴》进表书,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9740页。28 第二章司马光诚信的民族思想①为之远虑”。司马光很赞赏周世宗“以信令御群臣”、“推诚尽言”的思想。再如魏文帝黄初七年,吴国的交趾太守士燮去世,吴王让士燮的儿子士徽任九真太守,让陈时任交趾太守。士徽对此不满,自封为交趾太守,吕岱发兵攻打士徽,并派士燮的门徒士辅以师友之礼劝降士徽。士徽率兄弟六人投降后,吕岱把他们全部斩首。司马光对此事没有直接的评论,而是引用孙盛的评论来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孙盛认为安抚边远,最重要的的是守信,吕岱为邀功不守信,必遭报应。“夫柔远能迩,莫善于信。吕岱师友士辅,使通信誓;徽兄肉袒,推心②委命,岱因灭之以要功利,君子是以知吕氏之祚不延者也。”司马光赞成孙盛,反对不守信。第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重要的核心价值观。历史上,代表性人物多次谈到“信”的重要作用。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③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夏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④⑤⑥;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⑦“主忠信,从义,崇德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⑧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⑨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作为一代儒臣,司马光在吸收传统诚信思想的基础上,对诚信思想进行了具体阐述,如“信是人君之大宝”、“信”是安抚手段,“恩信”与“威信”等。诚信思想也被司马光用在论述民族问题上,在唐太宗拒绝薛延陀事件中,司马光对此事评论道:“孔子称去食、去兵,不可⑩去信。”这句话就是引用《论语·颜渊篇》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己而去之,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己而去,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四•后周纪五,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9732页。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十•魏纪二,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276页。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学而篇第一,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3页。④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学而篇第一,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5页。⑤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为政篇第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1页。⑥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颜渊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24页。⑦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颜渊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25页。⑧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卫灵公篇第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60页。⑨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阳货篇第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81页。⑩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唐纪十三,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6314页。29 第二章司马光诚信的民族思想①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是司马光对子贡问政事件要讲“诚信”的概况。三、司马光诚信民族思想的特点清代陈宏谋在重刻《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的序中道“公平生事业,皆从诚字出,故无不可对人者。刘元城问尽心行己之要,既告之以诚;问行之何先,则‘不②妄语始’於此见公所以立诚工夫,而喫紧为人处,亦即此而在”。这是对司马光一生都恪守诚信思想的总结。司马光将诚信思想运用在对民族的思考上,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和平性。司马光要求对少数民族也要讲求诚信的思想,一方面继承传统儒家中诚信思想。另一方面是维护和平。司马光在论述诚信思想时,强调对少数民族要讲诚信。实际上也是希望和平。司马光以诚信对待少数民族。“国家以信义臣畜戎狄百有余年,饥虏万万余人耳。今地则归之虏庭,民则逃散略尽,朝廷有何所得?而发③兵守卫,转粟馈饷,公私之费以钜万计,其为失策,岂不昭然”可以看出司马光讲求诚信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和少数民族和谐相处。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讲④究诚信,“王者以大信御四海,羌戎虽微,恐未易以文辞欺也。”反之也希望能感化少数民族,使得少数民族能够对中原王朝也讲诚信:“如此则西人忽被德音,⑤出于意外,虽禽兽木石,亦将感动,况其人类”。最终达到和平相处。第二,务实行。司马光的诚信思想具有务实性。通常大部分观点认为,司马光在其思想中看重“德”、“信”、“和”这些精神力量的作用,难免在处理政治问题上陷入一厢情愿的境地,陷入迂腐。其实不然,司马光的民族思想恰恰具有务实性。司马光在谈论维州事件时候,司马光认为信大于利,他支持牛僧孺的观点,认为放弃维州是对的。牛僧孺认为“吐蕃之境,四面各万里,失一维州,未能损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颜渊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24页。②司马光:《司马光集》,李文泽、霞绍晖点校,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13—1914页。③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五,论召陕西边臣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77页。④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1页。⑤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2页。30 第二章司马光诚信的民族思想其势。比来修好,约罢戍兵,中国御戎,守信为上。彼若来责曰:‘何事失信?’养马蔚茹川,上平凉阪,万骑缀回中,怒气直辞,不三日至咸阳桥。此时西南数①千里外,得百维州何所用之!徒弃诚信,有害无利”。通常,大部分人认为司马光也是这样认为的,他重视精神的力量,并不在乎利益考虑,认为这是古代儒家政治家在这方面的局限。其实不然,司马光举例唐代的例子来映射宋代,认为宋代应该学牛僧孺的做法,司马光很清楚,唐代到了牛僧孺时代,国力已经转弱,已经不是盛唐时期,对外征伐已经比较吃力。这和北宋的外部环境很类似。司马光是立足于现实证明宋的力量不足以灭亡像辽和西夏这样的民族政权。故司马光提出这样解决民族问题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对宋朝实际的结合,凸显了司马光民族思想的务实性。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四•唐纪六十,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8000页。31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一、“华夷两安”以“和”为贵、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司马光从务实的角度考虑,也比较重视“和”的思想。元丰八年,司马光在其奏议《革弊扎子》中提出:“首①戒边吏无得妄出侵掠,俾华夷两安”;元祐元年,司马光在其奏议《乞纳西人扎子》云:“凡边境安则中国安,此乃国家安危之机。伏望陛下察臣所言甚易行,②而无后害,可使华夷两安,为利甚大”;从以上论述中分析,司马光认为,边吏不得妄出,边境的安危是国家安危的核心,“和”有利于北宋的实际利益。总之,“和”非常重要,概括言之,就是“华夷两安”。司马光提出“华夷两安”的观点,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从历史经验来分析,和平来之不易,理应倍加珍惜。司马光作为史学家,重视历史经验教训,在研究历史中,得出以下经验教训:首先,历史上战争时期多于和平时期。至和三年(1056年),司马光在《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三状》中把历史上和平与战乱的时间段作对比,说道:“臣尝历观春秋以来迨至国初,积一千六百余年,其间天下混一,内外无患,兵侵不用者,不过四百年而已。至如圣朝芟夷僭乱,一统四海,内平外顺,上下相安,使在朝在野之人,自祖及孙,耳目相传,不识战门。盖自上世以来,治平之久,③未有若今之盛者也”。司马光指出春秋战国直至宋朝初年,在长达1600多年的历史中,和平的时间仅仅400多年。如今正是和平盛世,社会安定,超越以往,来之不易。五年之后的嘉祐六年(1061年),司马光在其奏书《保业》中,又进一步将历史上和平与战乱时期及经过作对比,进一步强调和平来之不易。“臣窃观自周室东迁以来,王政不行,诸侯遂进,分崩离析,不可胜纪。凡五百有六年,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四,革弊扎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72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七,乞纳西人扎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05页。③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第三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5—16页。32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而合于秦。秦虐用其民,十有一年而天下乱,又八年而合于汉。……由是观之,①上下一千七百余年,天下一统者,五百余年而已”。司马光将历史上周、秦、汉、晋、隋唐直至宋初,进行逐个分析。发现在这1700多年的历史中,只有500多年统一,其余1200多年里,天下都处在分裂、战乱的时期。这样来看,和平统一时期只占历史的三分之一,分裂的时期占历史的三分之二。宋朝建国至今,也仅仅只有80多年没有战事。其次,战争的破坏性特别大。战争导致的结果是:州郡瓦解、九州幅裂、流血成川、聚骸成丘,所以,司马光认为从夏商周三代以来,社会都没有至今这样和平安定,百姓富足。因此,就连十金之产的民众,都苦心经营,谨慎守护。作为国家,“天下,重器也。得之至艰,守之至艰”更不能轻易发动战争,以至“骄②兵黩武,穷泰极侈”。第二,从现实情况来分析,首先,坚持“华夷两安”对北宋利处是:“自景德以来,中国既以金帛绥怀戎狄,不事征讨,至今已六十余年。是宜官有余积,③民有余财”。其次,征伐四夷,代价惨重,得不偿失。在司马光看来,宋太宗出兵征讨四夷,损失惨重:“国朝以太宗之英武,北举河东,南取闽浙,若拾地芥。加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天下新平,民未忘战。当是之时,继迁背诞,太宗以郑文宝为陕西转运使,用其计策,假之威权以讨之,十有余年,卒不能克。发关中之民,飞刍挽粟以馈灵州及清远军,为虏所钞略。及经沙碛,饥渴死者什七八,白骨蔽④野,号哭满道”。征讨了十余年,造成的结果是百姓流离失所,年长的人至今谈论起来,仍然嘘唏酸鼻。北宋征伐四夷为什么会出现代价惨重这种情况呢?司马光从内部和外部的角度加以分析:其一,国家和平日久,百姓不识兵革。“国家承平百有余年,四夷顺服,戴白之老不识兵革。一旦畎亩之人忽皆戎服执兵,奔驱满野,见者孰不惊骇!……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保业,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3—34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保业,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2—33页。③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十八,招军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94页。④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三,横山疏,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53页。33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中国之民,生长太平,服田力穑,虽复授以兵械,教之击刺,在教场之中坐作进退,有似严整,必若使之与戎狄相遇,填然鼓之,鸣镝始交,其奔北溃败,可以①前料,决无疑也。”如果发生战争,百姓未经训练,这样的士兵只会溃败,甚至这样的士兵打仗时,就像驱赶羊群到狼群那样。其二,宋朝边患频繁,不断招募士兵,导致冗兵和士兵战斗力下降。“庆历中,赵元昊叛,西边用兵,朝廷广加招募,应诸州都监监押募及千人者,皆特迁②一官。以此之故,天下冗兵愈众,国力愈贫”。其三,为了应对战争,宋朝强征普通百姓刺义勇,往脸上刺字,以防逃跑。这种强制征兵不仅效果不佳,而且疲敝百姓,导致民怨沸腾。对此,司马光连上六道奏书来反对刺义勇。认为康定、庆历年间,刺义勇给百姓造成的伤害是:“当是之时,闾里之间惶扰愁怨,不可胜言。耕桑之民不闻战门,宫中既费衣粮,私③家又湏供送。骨肉流离,田园荡尽”。治平年间,刺陕西义勇给百姓造成的伤害是:“往往逃避于外,宫中絷其父母妻子,急加追捕,鬵买田园,以充购赏。④暨刺面之后,兵员教头利其家富,百端诛剥。衣粮不足以自赡”。其四,就战斗力而言,戎狄由于生活环境影响,自幼尚战,乐斗耻病,以战斗业,所以战斗力强。“臣闻戎狄之俗,自为儿童则习骑射,父子兄弟相与群处,未尝讲仁义礼乐之言也,唯以诈谋攻战相尚而已。故其民习旅用兵,善忍饥渴,⑤能受辛苦,乐斗死而耻病终。此中国之民所不能为也”。第三,从理论认识来分析,司马光认为“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⑥。战争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非到万不得以,绝不能用战争手段。熙宁四年正月一日,司马光给皇帝上奏《谏西征疏》中,详细论述其观点:“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来,国家富强,将良卒精,因人主好战不已,以致危乱者,多矣!况今公私困竭,将愚卒懦,乃欲驱之塞外,以捕狡悍之虏,其⑦无功必矣!岂惟无功,兼后患甚多,不可尽言也”。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一,乞罢保甲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42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十八,招军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94页。③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十六,义勇第一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6页。④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十六,义勇第二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8页。⑤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三,横山疏,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53页。⑥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一,乞罢保甲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42页。⑦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八,谏西征疏,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09页。34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二、“怀柔震威”“怀柔震威”是司马光民族思想的重要内容。“怀柔震威”一般指的是少数民族如果反叛,就要制服他们,如果臣服,就应施加恩惠,进行怀柔。司马光的“怀柔震威”思想重点指的是“怀柔”,“震威”只是“怀柔”的手段。司马光在其以下奏议中反应其“怀柔震威”思想:一是《司马光奏议》卷十“上皇太后疏”云:“凡御天下之道,恩过则骄,骄则不可不戢之以威;威过则怨,怨不可不施之以恩。恩威之道,圣人所以制世御俗,犹天地之有阴阳,损之益之,不失中和,①以生成万物者也”。表明治理国家,恩和威两缺一不可。二是《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三“横山疏”云:“臣闻王者之于戎狄,或怀之以德,或震之以威,要在使之不犯边境,中国获安,则善矣。不必逾葱岭、诛大宛、绝沙漠、禽颉利,然后②为快也……王者之于诸侯,叛则讨之,服则抚之”。重点强调“怀柔”、“震威”只是“怀柔”的手段,目的是“中国获安”。三是《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扎子”中引用郤缺的言论“叛而不讨,何以示威?服而不柔,何以示怀?”。③司马光民族思想的“怀柔震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根据实际情况,怀柔获得的利益大,这是基于北宋并不能战胜西夏,频繁用兵只会导致民不聊生的实际考虑。司马光举宋太宗征伐西夏,导致民不聊生,宋真宗怀柔西夏,使得人口增多,经济繁荣。“继迁背诞,太宗以郑文宝为陕西转运使,用其计策,假之威权以讨之,十有余年,卒不能克。发关中之民,飞刍挽粟以馈灵州及清远军,为虏所钞略。及经沙碛,饥渴死者什七八,白骨蔽野,号哭满道。……及真宗即位,会继迁为罗潘支所杀。真宗因洗涤其罪,吊抚其孤,赐之节钺,使不毛之地,讫于天圣明道四十余年,为不侵不叛之臣。关中④户口滋息,农桑丰富。由是观之,征伐之与怀柔,利害易见矣”。第二,司马光“怀柔震威”思想在具体操作上,特别注重将帅的选用,认为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十,上皇太后疏,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7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三,横山疏,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53—254页。③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扎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1页。④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三,横山疏,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53—254页。35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抚顺蕃部,进行怀柔,关键在于良将能吏。“右臣窃知环州熟户蕃部,屯聚攻劫,杀伤兵民,虽犬羊之众,人面兽心,缓之则骄,急之则叛,固其常性。亦由将吏恩不能怀,威不能服,信不能结,勇不能断。……伏望陛下特招陕西不干碍监司,体量蕃部所以叛乱之因。若果由将吏抚御乖方所至,则乞明行诛责,以谢边民。更选良将能吏有方略者,使之镇遏。分别蕃部善恶,附顺者抚而安之,以坏散其①党;悖逆者讨而诛之,使永久慑服”。第三,传统的“震威”思想一般是指通过炫耀国威,武力,积极对外进攻,迫使对方臣服。如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征伐匈奴;汉元帝时,甘延寿、陈汤兵威郅支单于等。然而司马光的“震威”思想,其主要方式不是积极地对外进攻,而是要有限进攻,积极防御。其主要内容有二:其一,积极防御指的是提前防备,也就是要提前做好备边的工作。这需要提前打算,要具备远谋。司马光早在嘉祐六年就给皇帝上《进五规状》,其中就专门强调远谋。司马光引用《易》:“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引用《书》:“远乃猷”。引用《诗》:“猷之未远,是用大谏”。引用圣人的言论:“昔圣人之教民也,使之方暑则备寒,方寒则备暑,七月之诗是也。观夫市井裨贩之人,犹知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夏则储裘褐,冬则储絺绤。”来论证做任何事都要远谋,同理,治理国家,更需要提前谋划,保邦于未危:“况为天下国家者,岂可不制治於未乱,保邦於未危乎!”然而,现在的情况确是国家没有远谋,导致危机不断:“国家每边境有急,羽西相衔,或一方饥馑饿莩盈野,则庙堂之上,焦心劳思,忘寝废食以忧之。当是之时,未尝不以将帅之不选,士卒之不练,牧守之不良,食廪之不②实,追责前人,以其备御之无素也”。所以,司马光进一步论述“远谋”的具体措施。如何做到远谋?司马光认为其一,应该选拨优秀的管理钱财的人才,特别是选拔优秀的管理军费的人才:“乞随才用人,使久於其任。务农通商,以蕃息财物。节省赐予,裁损浮费。又以宰相领总计使之职,凡天下金帛钱谷属於三司、不属三司者,总计使皆领之。岁终则校其出入之数,若入少而出多,则思其所以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五,论环州事宜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4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五,远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6页。36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补救之术,奏而行之。常使岁余三分之一,以备饥馑军旅非常之费。其内外钱谷①官之长,皆委总计使察其能否,考其功状以奏而诛赏之。”其二,“禁私市”是司马光“震威”思想的重要内容。谈到“禁私市”,首先需要明确北宋“私市”是什么?“私市”是相对于“公市”而言,“公市”指的②是“旧制官给客人公据,方听与西人交易”,也就是说“公市”是在政府许可③下进行边贸;而“私市”是指:“商贩中国,私则边鄙小民,窃相交易”即不在政府的许可与控制范围内,边民之间的私自交易。司马光认为造成“私市”原因是守边的官员懈怠,法律松弛:“传闻近岁法禁疎阔,官吏驰慢,边人与西人交④易者日夕公行”。因此,要“禁私市”,其原因有二:一是西夏作为游牧民族,经济形式是游牧经济,游牧经济的具有单一性、薄弱性的特点。宋朝是农耕经济,其农耕经济具有稳定性的特征,故宋朝的物质资源丰富,在经济上对西夏占优势。“西夏所居氐羌旧壤,所产者不过羊马、毡毯,其国中用之不尽,其势必推其余与它国贸易。其三面皆戎狄,鬻之不售,惟中国⑤者羊马毡毯之所输,而茶彩百货之所自来也”。正是宋对西夏在经济上具有不对等的优势,故西夏对宋的经济依赖来说,就如同婴儿依赖哺乳。“禁私市”对宋朝的影响小,对西夏的影响大。以至于西夏遣使求和的原因是“私市”问题,⑥“元昊遣使,……原其私心,亦未必不贪中国之财,思私市之利故也”;以至于西夏对宋战争的原因也是“私市”问题,“其后施昌言为环庆路经略使,亦禁私市。西人发兵压境,昌言遣使问其所以来之故?西人言:‘无它事,只为交易⑦不通’”。司马光看到“私市”这一经济活动对西夏的重要性,所以针对性地提出“禁私市”。二是“私市”让西夏获利较多,导致对宋的依赖减少,产生傲慢之心,甚至不受宋的控制。“虽不获岁赐之物,公私无乏,所以得偃蹇自肆,数年之间,似恭似慢,示不汲汲於事中国,与事中国,由资用饶足,与事中国时无以异故也”,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九,上殿札子二道,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3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扎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3页。③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扎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3页。④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扎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3页。⑤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扎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3页。⑥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扎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3页。⑦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扎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4页。37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①以至于“累年正旦,生辰及登宝位皆不来贺”。所以,司马光针对性的提出要“禁私市”,想用经济手段来控制西夏,使其顺从。正是司马光看到“私市”对西夏经济的重要性,所以才想用“禁私市”这一经济手段来制衡西夏。以达到:“俟其年岁之间公私困弊,使自谋而来”,使西夏臣服的目的,只要西夏能够“礼必益恭,辞必益逊”,那么宋廷还是允许“私市”,②最后宋廷会“责而赦之,许通私市,待之如初”。由此可见,司马光既不同意完全禁止“私市”,以免使西夏侵扰。也不是完全同意开放“私市”,而是一种有限度的控制“私市”。使“私市”像“公市”一样受到宋廷的控制。司马光想通过“禁私市”使西夏臣服,遣使求和,达到其“震威”的效果。三、“先内后外”“先内后外”思想就是在处理内部与外部事务的关系中,优先重视内部事务。司马光的“先内后外”思想中,更加重视内部事务,外部事务甚至只是要优先重视内部事务的借口。在以下奏议中都有过表述:《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三《横山札子》载:③伏望陛下且以拊循百姓为先,以征伐四夷为后。《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三《横山疏》载:自尧舜禹汤文武之王,下至齐桓晋文之霸,未有不先治其内而能立功于外者也。故孔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又曰:“以不教民战,④是谓弃之。”《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三《横山上殿札子》载:臣近曾上言赵谅祚即今称臣奉贡,朝廷不宜纳其叛臣,以兴边事,未审圣意以为如何。臣之所言,非谓谅祚无罪不可讨也,又非能保其不叛也。⑤但以国家今日内政未修,不可遽谋外事故也。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扎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3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扎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3页。③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三,横山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52页。④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三,横山疏,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55页。⑤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三,横山上殿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57页。38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司马光奏议》卷二十八《乞不添屯军马》载:窃以戎狄扰边,手足之疾;百姓离散,腹心之忧。岂可重外轻内,逐①末忘本?《司马光奏议》卷三十《应诏言朝政阙失事》载:②中国未治而侵扰四夷,得少失多。③罢拓土辟境之兵,先阜安中国,然后征伐四夷。治平四年(1067年)九月,司马光对横山问题连上三次奏章。特别是在《横山疏》中系统地阐述其“先内后外”思想。在他看来,从上古天子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到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晋文公成就霸业,都“先治其内而后立功于外者”。即先处理好内部事务,再去处理外部事务。综上所述,司马光始终要求皇帝征伐前要拊循百姓,善教民众。事实上抚恤百姓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样,司马光就拿内政未修,百姓离散为依据来劝谏皇帝不要征伐,以达到“华夷两安”,各不相扰的目的。司马光认为北宋要“先内后外”,其原因有二:一是国内的局势还不稳定,“今陛下新即大位,尚未逾年”。国家的财富不丰裕,内部的政事还未解决,天灾人祸频发,人民生活疾苦,“朝廷之政未尽修也,封域之中未尽治也,内郡无④一年之蓄,左帑无累月之才,民间贫困,十室九空,小有水旱则化为流殍”;二是随着社会稳定,以及政治制度设计的弊端,导致将不识兵,士兵素质下降,战斗力下降,稳定国内盗贼尚且困难,根本就没法对外征伐。“承平日久,戎事不讲,将帅乏人,士卒矫惰,上下姑息,有如儿戏,教阅稍频,则愠怼怨望,给赐小稽,则扬言不逊,被甲行数千里,则喘汗不进,遇乡异小盗,则望塵奔北”⑤。最后司马光引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来阐述亟待加强内部事务的管理,以做好积极防御,这都是基于北宋现实的考量。对于如何处理好内部事务,司马光为此提出了安边八策。第一策是选拔合适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八,乞不添屯军马,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12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应诏言朝政阙失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24页。③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应诏言朝政阙失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28页。④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三,横山上殿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55页。⑤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三,横山上殿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56页。39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的官员,即“收拔贤俊。随材受任,以举百职”,强调招揽贤才,以将领个人能力的大小来安排边防职务,主要防止一些将领无故挑起事端;第二策是赏罚严明,严格政务,即“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以修庶政”主要目的还是限制将领多生事端,邀功请赏;第三策是安抚好百姓,即“慎择监司,澄清守令,以安百姓”,安抚百姓主要目的在于巩固边防,因为边疆百姓生活的好坏关系到边疆的战和,不仅能给边防提供粮草、赋税等物质支持,还能提供情报支持;第四策是充实国库,即“屏绝浮费,沙汰冗食,以实仓库”,减少边防多余支出,增加国库的收入,抑制将领用多余的财力去生战端;第五策是选拔将帅,即“询访智略,察验武勇,以选将帅”,选拔知彼知己的将帅;第六策是严格军纪律,“申明阶级,翦戮桀黠,以立军法”;第七是选拔强壮的士兵,即“料简骁锐,罢去羸老,以练士卒”,主要还是减少多余的支出,增加战斗力;第八策是充实军备,即“完整①犀利,变更苦窳,以精器械”。归纳总结司马光的安边策略,虽然是对外提出的策略,但主要内容却强调:一是安抚百姓,避免形成流民生事端,二是加强边防将领的控制,避免边将多生事端,避免边将邀功求赏。三是提高军队战斗力,肃明军纪,加强武备,做好防御。司马光关注对待百姓、士兵、将领,军费以及军纪等问题,这些始终是边防的内部建设的问题,而不是如何四处出击。司马光认为只有先完成他提出的这八种措施之后,皇帝才能积极对外进攻,收复灵夏、瓜沙、幽蓟、蔚朔地区。治平四年(1067年)九月二十七日,也就是司马光在上《横山疏》的三天后,又上《横山上殿札子》继续强调其八种安边措施的主张,“臣近曾上言赵谅祚即今称臣奉贡,朝廷不宜纳其叛臣,以兴边事,未审圣意以为如何。臣之所言,非谓谅祚无罪不可讨也,又非能保其不叛也。但以国家今日内政未修,不可遽谋外事故也。伏望陛下察臣所言八事,举百官,修②庶政,安百姓,实仓库,选将帅,立军法,练士卒,精器械。”司马光提出对外征伐,但重点又转向不可纳叛臣,修内政,特别要重视其安边八策这些方面。司马光明白安边八策是个庞大而复杂的政策,不可能在短时段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三,横山疏,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56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三,横山上殿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57页。40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内实施,也不可能在短时段内产生效果。所以,司马光的对外征讨只是其处理好内政的一个借口,司马光让皇帝外积极进攻和其实质重点强调以“和”为主,“礼”的思想看似矛盾,其实并非矛盾,而是一体的。在司马光的安边八策中,其中第五策讨论了选拔什么样素质的将帅。从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即司马光认为选拔合适的将帅是那些老成持重,杜绝生事端,安于守边的边将,为此,司马光推荐与弹劾了一批将领,分别如下:《司马光奏议》卷三《荐刘壅》云:臣伏见西鄙用兵以来,草莱之士谈兵机献边策者,不可胜纪。其间夸诞迂阔,不切事情,鄙陋肤浅,无可观采者甚众。盖缘边鄙之事,非土著之人,耳目习熟,则不能究明利病,非学古之士,历观成败,则不能坚定是非。窃见并州乡贡进士刘壅,撰成边议十卷,援據古今,指陈得失,用意甚勤,论理颇多。不敢隐蔽,谨具进呈。伏乞少赐省览,如有可取,欲请朝廷略加甄①将。推荐刘壅,自从西夏用兵以来,天下之人非常关注宋廷对西夏的战争。提出对策之人不在少数,但主要都是不切实际,肤浅,粗鄙的对策,没有可取之策。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邀功请赏,哗众取宠,通过献计策,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之人。但是能针对西夏战争提出正确对策之人,必须了解边境地形。不是有实地经验且深通成败的人士,必轻易不能看出是非。所以,司马光推荐刘壅,目的是希望宋廷慎重对待对西夏的战争,且要严加铨选将帅之人,使提出的辩证策略具有可行性。《司马光奏议》卷五《论张方平守边轻易状》云:右臣窃闻近者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张方平,承信边人,虚陈西夏点兵侵犯边境,惶扰失度,闭门乘城,移牒邻路,索兵自救。自永兴以西,军马皆被抽发,使近边之民转相惊动,关陇骚然。仍飞奏上闻,致朝廷忧疑。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荐刘壅,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2页。41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①己而按省,皆无事实。《司马光奏议》卷五《论张方平第二状》云:右臣先于今月十四日上言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张方平怯懦轻易,乞更择良将以代其任,未蒙朝廷采纳。臣闻将者,成败之机,安危之本,固不可以任非其人。今方平举措轻脱,震骇一方,传笑天下。不才之迹,章灼如此,而朝廷犹掩覆包含,一无所问。臣恐戎狄闻之,皆有窥窬之志,吏士观之,皆②有轻侮之心。张方平,作为秦凤路经略安抚使,毫无将帅胆略。其罪过在于,其一是抽调兵马加强自身防区的兵力。其二是故意陈说边境的形势危急,以此来取得朝廷的重视,有拥兵自重之嫌。这导致边境人情离散,使得朝廷上下忙于边事,所以司马光弹劾张方平。《司马光奏议》卷九《言赵滋第二札子》云:臣先曾上言,赵滋为人刚愎,不可管军,朝廷不以为信。臣亦自恐闻听未审,不敢复有所陈。自后又闻滋对契丹人使礼貌骄倨,不遵旧式。近者又闻本路帅臣奏滋任意行事,恐致引惹。……今契丹所以事中国之礼,未有闕也。为边臣者,当训卒乘,缮器械,以戒不虞。厚养饩,慎威仪,以待使者。内不失备,外不失好,以副朝廷之意而已。今滋数乘客气以傲使人,争小胜以挑强胡。苟为夸大于目前,以求一时之声名,而不顾国家永久之患。雄州当虏之冲,平居则行李之所往来,有事则戎马之所出入。典州之将,不可不精择其人。滋禀性狂很,恐不可久置于彼。乞落军职,徙之内地。毋使边将③相效,为国生事。《司马光奏议》卷十一《赵滋札子》云: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五,论张方平守边轻易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5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五,论张方平第二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6页。③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九,言赵滋第二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2页。42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臣累曾上言赵滋刚愎狂妄,不可管军,及守边必将败事。近闻朝廷益加宠任,令再知雄州。臣愚瞽之言,诚无足采。然窃闻曏时本路都转运使唐介、安抚使彭思永,皆曾言滋罪状。今朝廷使之再任,彼三人者必不肯同心协力,以利公家。……伏望朝廷念河北一路系国家安危,察滋所为皆夸诞不实,授滋别路一闲慢差遣。使上下之情各获自安,不唯边境保无他虑,亦滋一身之①福也。弹劾赵滋。赵滋为人刚愎自用,不可管理军队。司马光强调对内发展,与民休息,不要轻启战端,给西夏和契丹攻击的借口。司马光认为边将应该训练士兵,加强军备器械,来防患于未然。而不可贪功求赏,为国生事。他还认为选择边将,应该选择老成持重的将领。将赵滋调换内地,这样才能表明朝廷的态度,树立政治风向标,打击那些惹事生非,对外征伐的将领。而提拔那些重视内部和平的将领。《司马光奏议》卷十二《程宣徽札子》云:程戡素无才术,少壮之时历职中外,犹无名迹为人所称。况今老病,昏懦尤甚。在鄜廷苟且偷安以度日月,为吏兵所慢,戎狄所轻。臣谓朝廷当因②其岁满,授以冗秩,别择能臣,以代其任。《司马光奏议》卷十五《择帅札子》云:臣窃闻近者夏国屡起事端,边境之变,不可不备。为备之要,在于择帅。伏见鄜延路经略使程戡资性奸回,泾原路经略使施昌言老病昏昧,皆以斗筲罢懦之才,当折冲御侮之任。平居之时,未见有闕。一旦警急,必败大事。③弹劾程戡、施昌言,一是他们昏儒老弱,资性奸回,苟且偷安,都是斗筲罢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十一,赵滋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23—124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十二,程宣徽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3页。③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十五,择帅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64页。43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懦之才。二是他们无将帅之才,而身居高位,会使敌国轻视,认为宋朝易欺,易起边患。三是他们不懂积极防御之道,要么会轻易生事端,要么面对敌国进攻,容易溃败。《司马光奏议》卷十六《备边札子》云:臣闻周书称文王之德曰:“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盖言诸侯傲很不宾,则讨诛之;顺从柔服,则保全之。不避强,不陵弱,此王者所以为政于天下也。臣伏见去岁先帝登遐,赵谅祚遣使者来致祭,延州差指使高宜押伴入京。宜言语轻肆,傲其使者,侮其国主。使者临辞自诉于朝,臣当时与吕诲上言,乞加宜罪。朝廷忽略此事,不以为意,使其怨怒归国,一国之人①皆以为耻。弹劾高宜。高宜,身为边将,不以礼义待使者,容易激怒西夏国君。又可以看出高宜为人傲慢无礼,为人轻浮,不能以国家为重。容易为国家带来外邦带来指责的口实,进而让外邦轻视中华,从而降低朝廷的威信,更可能引起边患的危机。《司马光奏议》卷十七《陈述古札子》云:臣窃闻陕西都转运使陈述古,昨因巡边,妄奏朝廷,称边鄙宁静,不足为虑,后因权泾原路经略司事,闻副总管刘几称西人点集,将谋入寇,请出兵防托,述古恐与前奏相违,因此怒几奏称不协军情,张皇生事,擅移几知凤翔府。数日之间,西人果大举犯边。杀掠弓箭手及熟户番部。述古亦不即时发兵救援,致陷没数千户。……今述古知西人欲来侵扰,而自避翻覆之辜,顺成欺罔之谋,抑遏将官,不许救护。遂以数千户生,民委於虎口,使父子②流离,骨肉涂炭。弹劾陈述古,认为他不知军事轻重缓急,图谋以边境相安无事来欺骗朝廷,从而取得朝廷的重视,疏于防范,打击重视边情的将领,以至应对西夏进攻不能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十六,备边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3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十七,陈述古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88—189页。44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及时救援,丧失土地。《司马光奏议》卷十八《孙长卿札子》云:臣伏闻前环庆路经略使孙长卿,加集贤院学士,充河东路都转运使。长卿前在环庆,不睦边事,举指烦苛。致熟户蕃部,叛亡几尽。道路之人,无①不知之。弹劾孙长卿,认为其持重经营边防,对归降的蕃户横征暴敛,使得上下怨恨,以至于叛亡殆尽,蕃户集中于塞外,就地垦荒,就地驻牧,其一可以为国防军队提供赋税。其二,可以侦查边情,为边防部队提供情报,熟悉边防的山川地利,为作战提供向导。其三藩户一般身体强健,可为国提供优质兵源。其四,藩户长期居住边疆,不仅可以开拓边塞,而且可以抵御敌方第一轮的侵略,为国家调动资源赢取时间,孙长卿没有看到这些利处,说明孙长卿目光短浅,不识大体,理应受到弹劾。《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五《论召陕西边臣札子》云:种谔等起绥州之役,杨定为夏虏所杀,陕西骚然,困于馈戍。……国家以信义臣畜戎狄百有余年,前日种谔等举而弃之,兴兵掩其不备,以邀一时之功,仅能得不食之地百余里,饥虏万余人耳。今地则归之虏庭,民则逃散略尽,朝廷有何所得?而发兵守卫,转粟馈饷,公私之费以钜万计,其为失策,岂不昭然?今疮痍未复,忧患未弭,臣前所言八事一无所修,虏疑忌中国,警备已严,怨毒之心蓄而未发,谔等乃欲复为前日所为,臣见其无复绥州之功,而必有大败覆没之事。兵连祸结,不可救解,公私困竭,盗贼将生,此乃社稷之忧,非独边鄙之患也。孔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伏望陛下留神深念,至於再、至於三,当先修内政,未可轻议用兵,实为天下幸甚。②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十八,孙长卿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01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五,论召陕西边臣札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77—278页。45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弹劾种谔,认为他贪一时之功,取无用之地。虽然名为拓地,但使得国家加重防御负担。西夏失去土地,必定会重开战端。如果得到奖赏,会为其他边将所效防,导致战争不断,边境永无宁日,因此,必须得到弹劾,以儆效尤。综上所述,司马光特别注意边将的选拔与任用,从他弹劾的边将中,一类是无才懦弱,老弱病昏,不懂边防之辈,如张方平、程戡、施昌言等。一类是积极进取,勇猛刚愎,邀功进取之辈,如赵滋、种谔等。应该重用懂得积极防御,守在四夷的人才。这也符合司马光“先内后外”的思想,符合司马光“怀柔震威”的思想,符合司马光“礼”的思想。四、司马光安边思想的形成司马光安边思想的形成,从总体来看,既受家庭、师长的影响,又受个人从政、生活经历的影响,还与司马光重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分不开。第一,恩师庞籍的影响。庞籍作为司马光的恩师,在被罢去宰相职位出任郓州知州后,便推荐司马光任郓州典学,庞籍出任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并州事时,又推荐司马光为并州通判。司马光受庞籍的教诲颇多,其“先内后外”思想受到庞籍“先正内而后制外”思想的影响。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十月,庞籍给宋仁宗赵祯《上仁宗论先正内而后制外》奏章中,提出:“夫欲建事功者,在先正其内而后制其外也”。即建功立业的关键在于“先内后外”,如何做到“先正内”,庞籍认为,一是恭俭节约,“故当今之急,无先于恭俭也。陛下试令有司计财赋之人,必曰‘耗于先朝之时’也;计费用之数,必曰‘广于先朝之时也’财赋日耗而费用日广,则安能使府库丰积,兵备足用也。故愿陛下节之又节,以备用兵之乏。应不急之务,①一皆止息,专以备边为念,则功可立矣”;二是要有纲纪,赏罚分明,“至于纲②纪者,其要在赏罚。恩裳贵乎审当,法令贵乎齐一。”庞籍认为首先通过节俭,使得国家费用足够,打仗就是打物资,所以国家要准备好充足的钱财,这是对外①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邓广铭等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45页。②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邓广铭等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45页。46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征战的内部条件。其实要确定一套纲纪,纲纪内容主要还是赏罚,把赏罚上升到治理国家的法令这个高度上,把赏罚作为调动大臣、将帅积极性的基础。只有治理好内部后,才可以积极进攻,即可以“制外”,“所谓后制其外者,方今边要与元昊接境者广矣,昨遣二帅臣以分制之,固当以防备为急。若不得其要,则费广而功未可期。自元昊僭逆以来,调发兵马已众多矣。辈连器物,纷纷道路,诸所营缮,率及民力。兵戍既集,刍粮几知几倍于常时矣。兵久不散,支用无极,臣①恐羌戎未至而公私先困矣”。以上得出庞籍所认为的“制外”也是积极防御,以防备为第一要务。所以他也重视边将的选拔:“欲望令漕连之臣与边将,选择壮勇可用者留之于边,疲弱者或令还本营,或置于近内多粮之地,则边郡兵精而费少矣……欲望朝廷择勤干之官谙知制作兵甲利钝巧拙者,令监辖工匠,精心制②造,必令精坚可用”。由此可知,庞籍与司马光“先内后外”思想一脉相承。第二,司马光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吸取。司马光作为一个史学家,特别重视吸取历史经验。如司马光“华夷两安”思想。晋惠帝元康九年,西晋面对内部严峻的民族矛盾,太子冼马江统提出了迁四夷的主张,即把内地的各民族迁回他们原先居住的地方,以使得华夷两安,维护和平。江统认为四夷本来就和中原相隔离。“夫蛮、夷、戎、狄,地在要荒”,“夫③关中土沃物丰,帝王所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但由于自周开始的历代战争,使得四夷开始和中国杂居。“及至周室失统,诸侯专征,封疆不固,利害异心,戎、狄乘间,得入中国,或招诱安抚以为己用,自是四夷交侵,与中国错居。”江统认为四夷之人的禀性都是“贪婪,凶悍不仁”。所以与中国杂居的危害是“弱则畏服,强则侵叛”,“至于蕃育众盛,则坐生其心。以贪悍之性,挟愤怒之情,候隙乘便,辄为横逆;而居封域之内,无障塞之隔,掩不备之人,收散野之积,故能为祸滋蔓,暴害不测,此必然之势,已验之事也。”对此,江统提出的迁徙对策是“徙冯翊、北地、新平、安定界内诸羌,著先零、罕幵、析支之④地,徙扶风、始平、京兆之氐,出还陇右,著阴平、武都之界。”只有这样才能①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邓广铭等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45页。②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邓广铭等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46页。③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三·晋纪五,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671页。④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三·晋纪五,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671页。47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谋及子孙者也”,“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①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也!”这样迁徙戎狄,才能和平相处,最终才能华夷两安。如“怀德震威”思想。汉高祖九年,刘邦以家人子为长公主,嫁给单于,派刘敬前往匈奴去和亲。司马光对此颇不以为然的评论道:“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②之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于为婚姻也”,司马光认为要么“怀德”,要么“震威”。汉灵帝建宁二年五月,汉灵帝派冯禅去诏降汉阳散羌。段颎认为现在是农耕季节,就算羌人暂时投降,官府也没有足够的粮食来供应,不如趁机消灭它。于是派部下田晏、夏育击破羌人,冯禅只诏降了少部分羌人。朝廷因为段颎经一百八十多次战争,斩杀三万八千多人,攻破羌人的功劳大,就封段颎为新丰县候。对此,司马光评论道:“御之得其道则附顺服从,失其道则离叛侵扰,固其宜也。③是以先王之政,叛则讨之,服则怀之”,司马光认为段颎没有叛讨服怀。虽然有功,但君子不能这么做。再如“先内后外”思想。《资治通鉴》中记载贾捐之劝汉元帝罢珠厓事件,也体现了“先内后外”思想。汉武帝统一南越后,曾在海岛上设置珠厓、儋耳两郡。从汉武帝到汉元帝,这些郡反叛不断,汉元帝准备派兵镇压,让群臣讨论此事。对此,贾捐之认为:“今关东民众久困,流离道路。人情莫亲父母,莫乐夫妇;至嫁妻、卖子,法不能禁,义不能止,此社稷之忧也。今陛下不忍悁悁之忿,④欲驱士众挤之大海之中,快心幽冥之地,非所以救助饥馑,保全元元也。”作为汉朝的统治者应该首先关心的是百姓的生活问题,所以贾捐之的意见是罢珠厓,⑤认为这些地方“弃之不足惜,不击不损威”,“愿遂弃珠厓,专用恤关东为由!”第三,司马光对民族问题实际现实的考虑。司马光“先内后外”思想早有渊源。至和三年六月,司马光给皇帝建议立储时就说道:“窃以为国家者,事有缓急,知所先后,则功无不成。议者或曰:当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三•晋纪五,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674页。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十二•汉纪四,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页。③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五十六•汉纪四十八,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856页。④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八•汉纪二十,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920页。⑤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八•汉纪二十,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921—922页。48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今之务大而急者,在于水灾泛滥。是大不然。彼水灾所伤,不过污下及滨河之民。若积雨既止,有司少疏而塞之,则民皆复业,岂能为国家之患哉!又曰:然则在于谷帛窘乏。是又不然。夫以四海之富,治平之久,若养之有道,用之有节,使良有司治之,谷帛不可胜用也。岂能为国家之患哉!又曰:然则在于戎狄侵盗。是又不然。夫戎狄侵盗,不过能惊扰边鄙之民,若御之有道,备之有谋,可使朝①贡相继,岂能为国家之患哉!以臣之愚,当今最大最急之患,在于本根未建”司马光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先后,在宋廷内,最重要的根本是皇帝储君的设置,在边疆和中央来看,司马光则认为中央是根本,“先内后外”思想是其一贯主张。庞籍任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并州事时,司马光跟随庞籍任并州通判。宋河东路的麟、府二州靠近西夏,是宋的边防前沿。司马光对边塞的实际情况比较熟②悉,还常和庞籍相互讨论边事:“庞籍凡处置边事,未尝不询及於臣”。司马光在屈野河西地的边备思想都基于实际状况,“急於州西二十里左右增置二堡,每堡不过十日可成,比至虏中再行点集,此堡已皆有备,虏不能为害”,“盖以虏侵③耕至河,则麟州孤危。果能成此二堡,以为麟州耳目藩蔽,於事诚便”。因此,个人经历也影响了司马光的民族思想。五、司马光安边思想的特点综上所述,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有如下特点:第一,继承性。司马光作为一个史学家,对历史有着丰富的感悟,他自我评价道:“光自幼读经书,虽不能够探微蕴,比之佗人,差为勤苦尽心而已。又好史学,多编辑旧④事,此其所长也。”司马光的历史知识非常渊博,且善于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在他的奏章和《资治通鉴》的评论中不断引用史事。司马光在论述民族思想时,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一,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二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2—13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第二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8页。③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第二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页。④司马光:《司马光集》卷五十九,书启二•上始平公述不受知制诰启,李文泽、霞绍晖点校,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244页。49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总是将历代人物的得失作为自己的经验教训。如他在论述“华夷两安”思想时候,就特别拿历史上战争与和平的事实与效果进行对比。第二,连贯性。司马光的安边思想,无论是“华夷两安”,是“怀德震威”,还是“先内后外”思想,都是一脉相承,具有连续性。司马光的“华夷两安”思想其安边思想的核心,“怀德震威”,“先内后外”思想都是具体实践思想。“怀德震威”思想和“先内后外”思想中也有相同的部分,总之司马光的安边思想有其连贯性。第三,务实性。司马光安边思想的重要特征是务实性。司马光提出“华夷两安”思想,就是根据北宋的实际,北宋的实际是经过宋太宗时,就基本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宋太宗便想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大一统。但经过高梁河之战的失败,再经历歧沟关之战的失败,对西夏也经历延州之役、好水川之役、镇戎军之役的失败后,司马光总结道:“太宗之英武,北举河东,南取闽浙,若拾地芥。加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天下新平,民未忘战。当是之时,继迁背诞,太宗以郑文宝为陕西转运使,用其计策,假之威权以讨之,十有余年,卒不能克。发关中之民,飞刍挽粟以馈灵州及清远军,为虏所钞略。及经沙碛,饥渴死者什七八,白骨蔽野,号哭满道。长老至今言之,犹嘘唏酸鼻。及真宗即位,会继迁为罗潘支所杀。真宗因洗涤其罪,吊抚其孤,赐之节钺,使长不毛之地,讫于天圣明道四①十余年,为不侵不叛之臣。关中户口滋息,农桑丰富”。产生华夷两安的思想,这是从实际考量的结果。司马光提出“震威”思想中,要“禁私市”的想法,就是基于北宋对西夏经济具有不对等优势这个现实。实际上,“禁私市”也达到很好的效果,迫使西夏与宋达成和议。正如邓广铭所认为“西夏方面,一则由于积年的战役,人马的伤耗均为数甚多,二则由于宋方的经济封锁,极感物资的缺乏,而其部族人民亦②多有厌战的情绪,如想把对宋的侵略战争长此持续下去,实已大感困难”。另外,在论述“先内后外”思想时,也特别重视选边将这一实际的问题。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二十三,横山疏,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53页。②邓广铭:《辽宋夏金史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45页。50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通常,大部分观点认为,司马光主张诸将收复的米脂、义合、浮图、葭庐、吴堡、安疆等边寨归还给西夏这一问题上,认为这是其保守性,落后性,甚至迂腐性的表现。其实,司马光主张诸将收复的米脂、义合、浮图、葭庐、吴堡、安疆等边寨归还给西夏。理由是:一是这些是边将为自己邀功的产物,并不是真心为国;二是认为这些边塞孤僻塞外,难以支援;三是这些土地并非良田,不可耕种,地非险要,不可以防御,得到了没什么用,反而会有所连累,即:“中国得之,徒分①屯兵马,坐费刍粮,有久戍远输之累,无拓土开辟境之实”;四是这四寨之地对宋而言,得到了也没什么用,但对西夏来说,失去就等于失去了战略要地,危害极大,因为这些地方对西夏来说是:“深入其境,近其腹心,常虑中国一朝讨②袭,无以支梧,不敢安居”所以西夏就会不断的进攻,造成边患不断。对此,司马光认为应该归还边寨,达到:“废米脂、义合、浮图、葭芦、吴堡、安疆等寨,令延庆二州悉加毁撤,除省地外,元係夏国旧日之境,并以还之。”司马光认为这样做才能让感动,从而臣服。达到:“如此则西人忽被德音,出於意外,③虽禽兽木石,亦将感动,况其人类,岂得不鼓舞抃蹈,世世臣服者乎”。并不在乎另一些人认为:“先帝兴师动众,所费亿万,仅得数寨”,这些边寨的来之不易。并且举汉元帝放弃朱崖的例子来论证放弃米脂等边寨是有先例的。汉元帝放弃朱崖主要听从贾捐之的意见。贾捐之思想为:“臣闻尧、舜、禹之圣德,地方不过数千里,西被流沙,东渐于海,朔南暨声教,言欲与声教则治之,不欲与者不强治也。故君臣歌德,含气之物各得其宜。武丁、成王,殷、周之大仁也,然地东不过江、黄,西不过氐、羌,南不过蛮荆,北不过朔方,是以颂声并作,视听之④类咸乐其生,越裳氏种九译而献,此非兵革之所致也。贾捐之的思想也是强调德的作用。所以这些过分强调精神是否能达到实际效果则有待进一步检验。司马光表面上寻找归还米脂等边寨的一些理由,如希望皇帝能够怀有恩德,如这些土地对宋廷用处不大,并且在《通鉴》上寻找历史证据,举汉元帝放弃朱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扎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0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扎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1页。③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扎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2页。④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八•汉纪二十,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919页。51 第三章司马光安边的民族思想崖的例子来论证放弃米脂等边寨有例可循。其实质是打压有才能的边将在边境生事端,是基于宋的实际力量不足以灭亡像辽和西夏这样的民族政权,基于宋的实际利益考虑。52 结语结语司马光面对北宋长期和辽、西夏并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民族思想,其民族思想可以作为一个典型代表。总体来看,司马光“礼”的思想是从理论、宏观上进行架构;在具体、实践上的思想则是“信御四海”、“怀德震威”、“先内后外”;最终达到“华夷两安”。所以,司马光民族思想既有理论上的思考,又有实践上的思考,具有统一性。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第一,司马光的民族思想归根到底,是致力于建立一种“礼”的规范秩序。这种“礼”制指的是分层次的等级秩序,其核心是分上下,别内外。包括“名”与“器”,“名”指的是名号,名节以及名分,“器”指的是实物,器物。其实质代表不同层次的权利与义务不同,控制程度不同。司马光认为“礼”的规范秩序①指的是“处之四裔,不使乱礼义之邦”。是希望少数民族能够安分守己,不骚扰中原;中原王朝也不会无故侵扰周边,遵守“礼”,从而和平相处。司马光希望宋廷和四夷建立一种“礼”的秩序,达到华夷两安,互不相扰的最终目的。第二,司马光提出“诚信”的民族思想,并对皇帝不断进行规劝,提出“信是人君之大宝”,“威信”、“恩信”,“信”是安抚手段。目的是:其一,“诚信”就是为了消除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的恐惧、敌视的心理,从而将精力转向内部发展。其二,司马光希望通过“诚信”来换取边境和平,希望通过宋廷的守信,来换取少数民族政权的守信,使其臣服,希望守信能过减少战争,提高和平的可能性。所以,司马光的“诚信”思想并不仅仅从单纯意义上的伦理道德规范上考虑,更多的是基于“诚信”的实际利益来考虑。第三,司马光以“礼”、“诚信”思想构建的一套规范秩序并不是空于宣传,而是辅以军事威慑、经济制裁为手段。在“怀柔震威”思想中,“怀德”的背后是“震威”。这种以和战相济的原则也约束着“礼”的秩序。一旦少数民族破坏了这种秩序,就以武力威慑或经济制裁即“禁私市”相待,司马光既不同意完全禁止“私市”,以免西夏相扰,也不完全同意开放“私市”,而是有限度的控制“私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五十六•汉纪四十八,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855页。53 结语市”。使“私市”像“公市”一样受宋廷的控制,以使得少数政权求和,达到其“震威”的效果。故司马光的“震威”中,武力打击也是有限度的,主要还是积极防御,努力备边。第四,为了达到“礼”的秩序,使得华夷两安,互不相扰。司马光在“先内后外”中重视内部事务。故司马光提出安边八策,其内容大多是边防的内部建设,而不是如何四处出击。司马光特别重视对边将的任用。所希望任用边将的特点是:既不是懦弱无能,没有才干的将领;也不惹事生非、积极进取的将领,而是老成持重,懂得防御之道的将领。故司马光积极弹劾那些积极进攻、邀功求赏的将领,将对外开疆扩土,或积极进攻的想法转向对内治理方面,从而保证这种“礼”的秩序不被破坏。第五,司马光主张将北宋收复的米脂、义合、浮图、葭庐、吴堡、安疆等边寨归还给西夏。主要还是考虑这四地对西夏来说是战略要地:“深入其境,近其①腹心,常虑中国一朝讨袭,无以支梧,不敢安居”。所以西夏党项族就会不断对宋战争,造成边患不断。因此,司马光认为应该归还边寨,希望让其感动,甚至臣服:“如此则西人忽被德音,出於意外,虽禽兽木石,亦将感动,况其人类,②岂得不鼓舞抃蹈,世世臣服者乎”。以维持这种“礼”为主导的规范秩序,从而达到华夷两安的目的。第六,司马光提出“礼”思想,保持“华夷两安”为最终目的,归根到底是因为北宋的实际情况。北宋消灭北汉后,宋太宗赵光义也想实现隋唐那样的大一统,收复燕云。宋对辽来看,经过979年的高梁河之战的失败,986年宋廷再伐契丹及其后岐沟关的失败,到宋真宗时期签订澶渊之盟,宋对契丹便转向防守;宋对夏来看,经过延州之役、好水川之役、镇戎军之役后,宋对夏也转向了防御。同时宋朝也出现了“三冗”问题及内部的农民起义问题,这些民族政权的内部也没出现太大的问题,不易歼灭。现实证明宋的力量不足以灭亡像辽和西夏这样的民族政权。故司马光提出这样解决民族问题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对宋朝实际的结合。这凸显了司马光民族思想的务实性。①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扎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1页。②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三十五,论西夏扎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82页。54 结语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处理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思想,在具体策略上略有不同,如隋唐时期,一般强调“华夷一家”,用绥服的思想比较多,再如宋朝时期,一般强调“华夷之辨”,两不相扰的思想比较多,实质还是想保持“礼”这一等级规范秩序,达到“华夷两安”的目的。5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史料1.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2.司马光:《传家集》,吉林:吉林出版集团,2005年。3.马峦、顾栋高《司马光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4.司马光:《司马光奏议》,王根林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5.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6.司马光:《稽古录》,王亦令点校,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7.司马光:《涑水记闻》,邓广铭、张希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8.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邓广铭等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二、专著1.宋衍申:《司马光传》,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年。2.李昌宪:《司马光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季平:《司马光新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4.崔明德:《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5.崔明德、马晓丽:《隋唐民族关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6.崔明德、马晓丽、曹鲁超:《中国民族思想的学科建设与创新》,济南:齐鲁出版社,2007年。7.王鍾翰:《中国民族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8.池万兴:《司马迁民族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9.龚荫:《中国民族政策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1年。56 参考文献11.罗贤佑《中国民族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2.王鐘翰《中国民族史概要》,太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年。13.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14.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15.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16.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7.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三、论文1.崔凡芝、萧淑贞:《略论司马光的民族思想》,《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2.黄君萍:《漫评司马光的民族思想》,《晋阳学刊》,1985年第6期。3.李昌宪:《司马光和戎思想述评》,《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4.唐兆梅:《略论司马光处理民族关系的主张》,《中周学刊》,1993年第3期。5.王世英:《司马光民族史观述要》,《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6.王守芝:《论司马光诗歌中的民族观》,《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7.郑炜:《略论司马光的民族关系思想》,《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8.杜善永:《王安石与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比较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9.周方高、薛治国:《关于司马光民族观的若干思考》,《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1期。10.何忠礼、周方高:《论司马光民族观的继承性与创造性》,《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57 参考文献11.杨胜宽:《苏轼与司马光军事思想异同论》,《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2.胡昭曦:《司马光诞生地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13.王佩瑶、王景林:《司马光故里考》,《晋阳学刊》,1986年第5期。14.崔凡芝:《司马光与故乡》,《晋阳学刊》,1987年第1期。15.魏鸿:《从看司马光的边防思想》,《军事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16.孙健:《司马光的军队建设思想》,《军事历史研究》,2009年第3期。17.王云云:《北宋礼学的转向—以濮议为中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8.杨建宏:《略论司马光的礼学思想与实践》,《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19.李克建:《论道统思想对宋代民族观的影响》,《西南民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8期。20.王立军:《司马光礼学思想初探》,《中州学刊》,2002年第2期。21.张知寒:《略论司马光思想中的几个问题》,《中州学刊》,1985年第4期。22.王明信:《司马光对“五胡”的态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23.季平:《论司马光》,《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24.季平:《论司马光(续)》,《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25.季平:《把司马光划为保守派的根据何在》,《西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26.季平:《司马光的知人善任述评》,《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27.赵元:《司马光人长思想刍议》,《运城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28.周方高:《司马光人才思想述论》《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29.陶懋炳:《“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评司马光的史学思想》,《求索》,1982年第2期。58 参考文献30.刘小林:《从司马光对君臣关系的论述看他的辩证史观》,《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31.李建:《论司马光史论的内容特点》,《齐鲁学刊》,2002年第2期。32.孙方明:《论司马光的史学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33.杨渭生:《评司马光的历史观》,《山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34.张全明:《司马光在中的非“正统”史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35.周方高:《论史论中司马光的治国思想》,湘潭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2年。36.巫蓉:《关于司马光社会历史观的几个问题》,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37.李凤阳:《司马光的统治秩序思想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38.刘丽丽:《司马光交游考述》,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39.韩勇:《司马光与》,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0.毕游:《司马光政治思想考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1.郑炜:《北宋民族关系思想研究》,兰州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11年。43.顾建军:《司马光治道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毕业论文2013年。59 致谢致谢时光如马驹过隙,转眼间,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就要结束。回首往昔,感慨万千。在烟大的这三年里,我遇到了许多老师、同学、朋友,并得到他们许多的支持和帮助,在论文完成之际,特此向大家表示感谢。首先,感谢我的导师马晓丽教授。马老师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工作认真。三年以来马老师在学术上对我循循善诱、谆谆教导,使我学习有很大提高,使我受益良多。在论文的选题、修改和写作过程中,无不倾注了老师的心血。在生活上,马老师平易近人、和善待人,每当我感到迷茫的时候,她总是给予耐心的教导。其次,感谢崔明德老师、杨志娟老师、孟庆义老师、刘会清老师、李国栋老师、王明星老师、赵红老师、姜莉老师、赵文静老师、郑炜老师等各位老师对我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还要感谢同学和朋友的鼓励与支持,感谢15届民族史专业的同学,以及室友、师兄师妹,相聚是缘,一起学习,共同成长。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支持与照顾,一路走来,他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最后,还要感谢烟台大学让我有机会在这深造,良好的学风和优美的校园使我度过了难忘的时光。60 学术论文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浅析北魏孝文帝的民族关系思想》,发表于《卷宗》,2016年7月出版。61 学术论文版权声明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本论文作者同意,不得将本论文转借他人,亦不得随意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62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