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小狗包弟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小狗包弟

ID:860990

大小:583.31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单元 美的真谛 美,无处不在。本单元都是探究美的佳作。四篇选文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美的真谛作了精辟的诠释。《滕王阁序》是一篇游宴诗集的序,是王勃骈文的代表作。文章生动地展示了滕王阁壮美秀丽的图景,描写了宴游唱和的欢乐,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对所谓“圣主”“明时”的不满。通篇辞采绚丽,对仗工整,依次写来,气势奔放自然。《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作者清冈卓行,抓住维纳斯残缺的双臂展开议论,从多方面说明“米洛斯的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的观点。《雨巷》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是一篇美学论文,文章高屋建瓴地分析了文艺上空灵与充实和美的关系。 学习建议1.对于文言文,首先要诵读。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之美。落实字、词、句,通过句子翻译来掌握文言知识。在诵读中把握文章的思路、主旨。通过文本,学会分析引用诗文和典故的作用,运用具体事例进行充分的论证说明。2.想象是诗歌的翅膀,没有丰富想象的诗歌是苍白无味的。鉴赏诗歌同样是想象的过程。在初读弄清写作背景的基础上,以读者的身份,透过语言表层想象其言外之意。在学过后再读的基础上,以作者的身份,深入作品的内部揣摩作者蕴含在语言之外的情感思想。3.在阅读时要注意积累,好的语句,段落,触动心灵的地方都要及时做摘抄,并写出好在哪里,为什么它会具有这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也就是要做好读书笔记。同时要注意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4滕王阁序 王勃,生命之花凋谢在20多岁年少有为之时,给世人留下的是一份难言的遗憾与伤痛。流星般划过文学的天空,留下的却是永恒的光芒。在那场盛宴上,他用唯美的笔调述说着他的所见所想,述说着他的欢乐与苦闷,失落与追求。但他更让我们难忘的是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化失意为旷达的豪迈——他用坚韧不拔的意志、乐观开朗的情怀,去拨动生命中最强有力的音符,奏出了与命运抗争、不甘沦落、积极进取的命运交响曲。学习文本,要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掌握文本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来描绘山水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怀才不遇却壮志弥坚的可贵品质。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作者名片王勃(649或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乾封初(666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撞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县令。上元二年(675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唐人送别诗中名作。王勃的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多为骈体,其中亦不乏佳作。《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是“永垂不朽”的“天才”之作。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背景指南王勃在前往交趾探父途中,即其临死前两个多月,适逢九月重阳之日,途经洪州,正赶上洪州都督阎公重修江南名楼滕王阁而于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借以标榜政绩。王勃此时孤身作客,形单影只,内心戚戚,自然感到压抑。但他并不甘沉沦,想借此机会一吐胸中块垒。据《新唐书·文艺传》记载,都督阎公想借此机会夸赞自己的女婿,让其女婿事先写好一篇序文,到时当众写出即可。宴席上,阎公准备纸笔,遍请众客,别人推辞,独王勃欣然提笔,当众写下了此文。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识通假①云销雨霁“销”通“消”,指云气消散,雨过天晴。②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细微的预兆。3.解多义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看,望)(2)名词作状语雄州雾列(像雾一样)俊采星驰(像流星一样)(3)名词的意动用法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为襟,以……为带)(4)动词的使动用法徐孺下陈蕃之榻(使……放下)屈贾谊于长沙(使……受委屈)(5)形容词用作名词宾主尽东南之美(才俊)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5.分古今①千里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②孟学士之词宗古义:掌著述的官;今义:学位中最低的一级,大学本科毕业时授予。③俨骖?于上路古义:大路;今义:起程。④所赖君子见机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今义:看机会,看形势。⑤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今义:肆无忌惮。(含贬义)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6.明句式(1)童子何知(宾语前置句)(2)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句)(3)都督阎公之雅望(定语后置句)(4)物华天宝(省略句)(5)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7.积名句①云销雨霁,彩彻区明。②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⑤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8.记常识(1)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2)骈文: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体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用骈偶句和“四六句”;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点评: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水色的色彩变幻,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点评:这两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遥襟甫畅,逸兴遄飞”至“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点评:本段第一句是过渡,由登览之乐到宴会之乐。第二句写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第三句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用陶渊明和谢灵运的典故暗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接着两个三字句,变换节奏,心绪也为之一转,由喜悦渐生悲慨。第五句又把视野扩展到宴会外——为下面抒情张本。第六句揭示哲理,一是慨叹宇宙之大,宇宙无穷;二是感叹人生无常,盛衰有时。第七句是虚写,言“望”“看”,实际是想。语义双关,“日下”既实指太阳下山,又指长安;“云间”既指天上之云,又指吴会。第八句由宇宙的广漠衬托人生之渺小,从而引发感慨。然后一问一答,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情意绵绵。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点评: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且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本文的思路发展是怎样的?提示:全文的思想脉络是由滕王阁地势踞东南之雄,写到宾客尽东南之美;由时令是雨后新晴的深秋九重,写到先人旧馆构筑之宏,进而远眺壮美无比的山河景色;由宴会娱乐盛况写到人生遇合;由“兴尽悲来”,委婉地陈述自己怀才不遇,抒发自己要积极进取的胸怀抱负;最后,直叙身世,揭示撰写序文的意图。全文构思精巧,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至美的画卷,你能结合课文谈谈这一点吗?提示:如果从绘画的角度来透视这篇序文,可以看出,本篇并不是一般性的山水游记,而是把山水、建筑、人物融会在一起的山水人物画。是一幅以滕王阁为中心的全景画。作者非常注意画面的构图与布局的整体性,因为它是用文字写成的,所以把万里之遥的自然景观恰当地纳入自己构思的画面中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三江”“五湖”“蛮荆”“瓯越”“长安”“吴会”“南溟”“北辰”,均可“抚四海于一瞬”。作者的想象超越空间的局限,他通过想象的视角遥摄各种景物,统驭全局,服务于滕王阁的描写。在构图与空间时间的关系上,作者注意到了空间的广度与历史的深度。这篇序文具有纵深的立体感。“故郡”与“新府”相联系,前代名人与在座高朋相衔接,有时还恰当地运用具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把现实与虚无的天界、幻境融为一体(如“星分翼轸”“龙光射牛斗之墟”),形成多维的艺术空间。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技法运用也呈现多样化。有的是工笔细描,反复勾勒,如滕王阁的建筑;有的是水墨烘染,信笔点缀,如阁外的自然景观。凡此种种,都能意到笔随,自成佳趣。色彩运用也极为丰富,有时重彩叠金,浓丽耀眼,如“层峦耸翠”“飞阁流丹”“睢园绿竹”“邺水朱华”;有的靠自然本色,或与外部色彩相辉映,如第二段关于秋景的描绘;有的则在事物变化的瞬间捕捉色彩的变化,富有动感,如“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滕王阁序》写景“四美”《滕王阁序》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勾画,苦心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美学特征。1.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舳”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两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远近变化之美作者采用恰当的手法、合理的构思,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云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渺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3.虚实相衬之美“渔舟唱晚”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协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类,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滕王阁北方的秋来得利利索索,是总角孩童的小跑,冲冲撞撞。才至夏至,就有了一层秋雨一层凉的味道。南方的秋来得迟而又快,是暂停观望的游客,匆匆而过,已到中秋,方显出一阵秋风吹枯叶的声响。我,一个北方来的访客,在南昌已经三年了,仍然还保留了那一份逢秋远望,三分思念,七分怀古的习惯。在南昌,中国城市千篇一律般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并不适合怀旧者的回顾。在这里,唯有“滕王阁”这一个词能令我魂牵梦绕。记得第一次踏上红土地的时候,我就想到了这个词,因为它能给我一种熟悉的感觉,一种家的味道,一种江的气息。 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每个秋季,我都要挑一个黄昏去看看滕王阁,我从未登上过滕王阁的阁楼,而是每次寻找一处视野开阔的江滩去望着阁楼,用心观望着滕王阁。我知道,滕王阁已经不属于唐韵弥漫的过去,不再是诗书传诵千年的滕王阁。我不想让现实的真相碾碎自己珍惜的怀旧感。我所需要的只是静静地望着它,咏诵着唐诗,咀嚼着“滕王阁”的美。物换星移间,走过几度秋。物是人非,唯有槛外的长江空空荡荡,独自流逝!站在赣江的一侧,融入那岁月的空间,除去尘世的嘈杂,用心相约那美丽的“滕王阁”。那楼阁椽雕和红漆绿栏,朦胧在风云变幻的岁月里。那咯吱作响的木梯,在星空微风中,哭泣着脚下千年的故事。那远远的秋风萧萧地流动,推开沉醒半分的门窗,拨动阁角的铜铃,倾流出自然的节奏,叩醒每一个迷恋于历史之间的旅者…… 美文品读素材积累阁中帝子今何在?世间风流转头空。命运的轮回,生命的存在,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我叹息人生短暂,又自豪人生的伟大。眼前的滕王阁和过去的“滕王阁”正是这混合着悲喜情愫的渊源。远处江滩的对岸,滕王阁的楼旁,淡云静飘着明月的银光,西风吹拂着万星的摇动。江边若明若暗的渔灯伴随着汽轮的鸣笛,在泛色的江中漂浮。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装饰着巨桥高架,飞驰其上的流光溢彩的车流,将那现代气息的画卷镶嵌在滕王阁下的夜空,张扬在路人的笑容里,深锁在季节的流转中。美好和谐的气息俨然成为新的滕王阁精神,这座英雄城的精神,不同于故去唐代的雍容华丽,而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努力和乐观。 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南浦的浓云带来了西山的细雨,淋湿了我的肩头,激起了江水的微纹,轻掸着街上的微尘。天色已晚,骤雨将至,我不得不离开这美丽的滕王阁,离开夜色中的滕王阁。渐渐地离去,回望滕王阁,沉静而孤独的高阁用尖顶直檐的长影刺破乌云的暗潭,展示着沧桑的骨架。渐渐地离去,回望滕王阁,剩下了天际边缘模模糊糊的点点黑痣。别了,唐楼!别了,滕王阁! 美文品读素材积累 美文品读素材积累人生道路上难免遇到挫折与困顿,而以怎样的态度迎接磨难往往决定了我们将会拥有怎样的人生。王勃的坎坷境遇也曾让他倍感失落与苦闷,但是从豪放飘逸的文字里我却能读到他的豁达与豪迈、坚韧与执著。古往今来成大事者未必有超拔旷世之才,但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学习那些在历史中闪光的顽强精神,做到“困顿中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会让我们拥有饱满丰盈的精神空间,纵使时光流逝,生命也会历久弥坚,熠熠闪亮。请围绕“积极进取”这一中心,储备写作素材。 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在大多数情况下,进步来自进取心。(塞内加)●无愧于有理性的人的生活,必须永远在进取中度过。(塞·约翰逊)●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海尔公司曾经是面临破产的冰箱厂,但自从现在的海尔董事长——张瑞敏走马上任后,便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于是带头亲自砸烂了76台有质量缺陷的冰箱。如今,放在海尔科技馆里的那把“闻名遐迩”的大铁锤,向人们诉说着质量与品牌的故事。而更重要的就是张瑞敏的进取精神——“每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才造就了今天的国内外皆知的跨国大集团——海尔集团。 一曲怀才不遇者的悲歌——再读王勃之《滕王阁序》王政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以前读王勃之《滕王阁序》,每每被其华丽的辞章所打动,为他超凡的想象而折服,更被他横溢的才华所震撼。今天读之,感受依旧。但更多的是被他愤懑的情怀所感染,越来越觉得《滕王阁序》不仅仅是一篇文情并茂的骈俪文,更是一曲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悲歌。 悲之一:不愿说而又不能不说。其实,王勃写《滕王阁序》是有其背景的,唐高宗上元二年九月九日,洪都府阎公在滕王阁设宴遍邀江左名儒作《滕王阁序》。在座诸儒皆知,阎公女婿吴子章已草写了序文,故均假装不敢轻受,只一心让给吴子章,以成就其名。但轮到王勃时,却毫不推辞,慨然受之,致使满座皆惊。王勃到底知不知道阎公早有安排?我觉得他是应该知道的,王勃虽然年轻气盛,心高气傲,但经过了宦海沉浮的他还不至于连这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如此,那他就是有意搅局了?我认为,王勃确实“有意”,但并非要来“搅局”,因为他太想借此机会来抒发自己的感受与情怀了。怎样抒发?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他只能先说“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这些话,极尽对洪都在座宾朋,尤其是阎公褒扬之能事。作为知识分子,尤其是像王勃这样心气孤傲的知识分子,是肯定不愿说这番话的,但他说了,因为不能不说。如果不先与他们拉近心理上的距离,这一次就不仅仅是“满座皆惊”了,也许是“满座皆怒”“满座皆斥”甚至“满座皆逐”了。一个高傲的灵魂不能不说出这番低三下四的话来,确实可悲可叹! 悲之二:不屑说又不得不说。“童子何知,躬逢胜饯。”“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今兹捧袂,喜托龙门。”“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如果说上段中所说的话只是王勃不愿说而又不能不说的话的话,此时的他,处境已是江河日下:少年成名,被誉为神童,不谙世事的他因戏作《檄英王鸡》被高宗怒逐出府,后被补为虢州参军,同样不谙官场之道的他又因擅杀官奴而当诛。只是机会稍好,遇赦除名,但其父也因此而被贬为交趾令。孝顺的他,这次正是由北往南去交趾探望父亲,适逢阎公相邀作文,满腹惆怅,怀才不遇的他当纸笔递到跟前时,他能错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吗?可机会是人家“给”的,更确切地说,是自己“抢”的,他能毫无顾忌地恣意抒发自己的情怀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他不能,他不得不暂时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扭曲自己的灵魂,说出上面那些他最不屑于说的近乎阿谀谄媚之言,可悲呀,可悲! 悲之三:最想说而又只能闪烁其词。虽然如此,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毕竟还是说了自己最想说的话,那么,他最想说的是什么呢?第一,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落寞与孤独:“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第二,表达自己的凌云壮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第三,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王勃压抑得实在太深太久了,仕途之失意,壮志之难酬,内心之落寞之郁闷,这些长期郁积的感情本应喷薄而出,一泻汪洋,但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他只能借冯唐、李广、贾谊、杨意等来自比,以此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曲,他何尝不希望像班超、宗悫那样“投笔从戎”“乘长风破万里浪”。但现实呢?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很不错了。他的前途在哪里?他的命运会怎样?他只能用这支妙笔含蓄委婉地抒发自己复杂的感情。总之,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不愿说的,他说了;不屑说的,他说了;最想说的,他也说了。当我们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丽词佳句时,我只想说,我们最需要的是透过这层厚厚的、华丽的外衣,去感悟其中沉淀着的深沉的精神内核——一曲古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之悲歌。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