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_____作者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望洞庭_____作者

ID:857799

大小:23.4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望洞庭作者:刘禹锡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注词释义  和:协调,这里指水天一色。  潭:指洞庭湖。  磨:磨拭。  翠:绿色。古诗今译 望洞庭作者:刘禹锡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注词释义  和:协调,这里指水天一色。  潭:指洞庭湖。  磨:磨拭。  翠:绿色。古诗今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秋高气爽,夕阳染红了天空,洞庭湖面波光粼粼,像是太阳神撒下的满湖碎金。晚归的渔船步履匆匆,风帆被染成葡萄酒的红。归巢的水鸟更加急不可耐,组成了一幅千帆竞归、“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丽画面,令人赏心悦目。夜幕降临,静静的天空升起一轮 明月,月光倾泻在湖面,轻纱似的,增添了洞庭湖的神秘。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水面平静得似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君山碧绿如翡翠,山点缀着水,水环抱着山,君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就像是在白银似的盘子里放进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洞庭湖,真是一幅美丽动人的山水画! 名句赏析——“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是一首山水小诗,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寥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 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山一点,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此时山更翠,山更清。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足见诗人的浪漫色彩。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853 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注释]山郭:修建在山麓的城池。酒旗:酒店门口的幌子。南朝:东晋以后隋代以前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南朝。四百八十寺:形容佛寺很多。南朝佛教非常盛行。楼台:指佛寺中的建筑。烟雨:如烟般的蒙蒙细雨。[参考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提示]这首绝句写春日即目所见的江南景色。诗中没有细致刻画景物,而是从大处着眼,抓住花鸟、酒旗、寺庙几个江南最常见的景物,淡淡几笔点拨,就描绘出了江南的春天,烟雨的江南。梁朝丘迟《与陈伯之书》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是描写江南春景最脍炙人口的名句,杜牧将它的意思融化在诗里,让人在读诗时联想到丘迟信中的话,可以生发无穷的遐想,无形中拓展了诗歌的景色,后两句笔锋一转,写起雨中的江南景色来。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白茫茫一片,被细雨笼罩的景物变得飘飘渺渺,朦朦胧胧,这是江南独有的美景。南朝留下的寺庙最多,被烟雨包围着,越发显得幽深和神秘,使人产生不尽的历史联想。望洞庭作者: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按】作者贬逐南荒,多次来往于洞庭湖畔。把君山比银盘青螺,构思精巧,与雍陶《题君山》“一螺青黛镜中心”、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银山堆里看青山”异曲同工。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题君山雍陶原诗: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意译:八百里洞庭风平浪静, 君山的侧影深深地映在水中,彷佛看不见那碧绿的湖水,只有青翠的山色显得更加鲜明,我忽然想起住在君山的湘君姐妹,这里莫非是她们梳洗的地方?你看那一螺画眉的青黛,正放在明亮的镜中央。解说:这诗的作者雍陶(805—?),唐代诗人,字国钧,成都人,大和八年进士, 历任侍御史,国子毛诗博士,简州刺史,曾多次到秦岭、三峡、塞北及山东、湖南、湖北、福建省等地游览,其诗多旅行之作,景物描写比较形象生动。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君山又名洞庭山,矗立在洞庭湖的碧波之中,为八百里洞庭平添了许多秀色,君山又和美丽的神话连在一起,传说古时舜帝南巡,死于苍梧山, 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因思念他死在湘江,她们的灵魂化为湘水之神,俗称湘君,就住在君山,“君山”因此得名。历代诗人咏君山的名篇佳句比较多,如唐代诗人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宋代诗人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青螺十二鬟”,把雨中的君山比作女神头上绾着的发髻,这些诗的想象都非常丰富。雍陶这首诗, 则把景物描写同神话传说巧妙地结合起来,运用一连串精彩的比喻,生动地刻划了君山的秀美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洞庭山水的热爱。首句描写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君山是水中之山,所以诗人不从正面写山,而从倒影写起,起笔就很别致,“烟波不动”形容湖面风平浪静,“影沉沉”形容倒影看上去很凝重。这里既写山,也写水, “烟波不动”才现出“影沉沉”,水光山色互相映衬。次句描写君山的翠绿颜色,“碧”是湖色,“翠”山色,“全无”看不见了,“深”形容颜色鲜明,在明净的湖面上,青翠的山色比碧绿的湖色看得更真切,这里边是运用映衬的手法,用“碧色全无”衬托“翠色深”,把君山的倒影写得很突出,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使人很自然地想到湘君的神话传说。三四两句, 把神话传说融入景物描写,运用生动的比喻,刻划君山的秀美风姿,诗人望着楚楚动人的湖光山色,不禁想到,这里可能是湘君姐妹梳洗的地方吧?那明亮的镜子,中间还放着一颗画眉用的螺形青黛呢!以“梳洗处”喻湖中山水,以“一螺青黛”喻水中君山,以“镜”喻湖面,一连串美妙的比喻,把君山描绘得形象生动,真切传神。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历来诗人都写它的阔大壮盛的气象,留下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名句。而雍陶的这首绝句,却别出心裁,以纤巧轻柔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澄泓湛凝绿,物影巧相映”(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的精细图景,并融入美丽的神话传说,结构成新巧而又清丽的篇章。   这首描绘洞庭君山的诗,起笔就很别致。诗人不是先正面写君山,而是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烟波不动”写湖面风平浪静;“影”,是写那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沉沉”,是写山影的凝重。“碧色全无翠色深”,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凝视 倒影,当然是只见翠山不见碧湖了。这两句以波平如镜的湖水,以浅碧与深翠色彩的对比,映衬出君山倒影的鲜明突出。这是一幅静谧的湖山倒影图。这种富有神秘色彩的宁静,很容易引发出诗人的遐想。所以三、四句笔锋一转,将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融合在湖山景物的描绘中。古代神话传说,舜妃湘君姊妹化为湘水女神而遨游于洞庭湖山之上。君山又名湘山,即得名于此。所以“疑是水仙梳洗处”这一句,在仿佛之间虚写一笔:洞庭君山大概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吧?再以比拟的手法轻轻点出:“一螺青黛镜中间”,这水中倒影的君山,多么象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   洞庭君山以她的秀美,吸引着不少诗人为之命笔。“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这两句诗,同样也是以螺髻来形容,不过这是刻画了遥望水面白浪环绕之中的君山的情景。雍陶这一首,则全从水中的倒影来描绘,来生发联想,显得更为轻灵秀润。起笔两句,不仅湖光山色倒影逼真,而且笔势凝敛,重彩描画出君山涵映水中的深翠的倒影。继之诗情转向虚幻,将神话传说附会于君山倒影之中,以意取胜,写得活脱轻盈。这种“镜花水月”、互相映衬的笔法,构成了这首小诗新巧清丽的格调,从而使君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