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人教)
加入VIP免费下载

《饮湖上初晴后雨》(人教)

ID:857564

大小:84.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畅言教育《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材分析《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本组课文以“壮丽的祖国山河”为专题组织单元。这篇课文包括《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诗。两诗同写山水,却一阳刚、一阴柔,带给我们截然不同的美感。《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诗人苏轼在公元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时写的。这一天,诗人到西湖游览,起初阳光明媚,阳光照射到湖面,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动,非常美丽。后来天色转阴,下起雨来,在雨幕笼罩下,西湖雨雾迷茫,山色朦胧,也别有一番情调。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和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诗的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资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姿。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畅言教育1.认识“亦、妆”两个生字,诵读诗句,利用注释及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 2.借助图片,发挥想像,走进诗境,能有感情朗读诗文,背诵诗文,并体会诗人的感情。 3.拓展学习,注重积累。【过程与方法目标】1.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2.通过关键词句来理清课文线索;3.鼓励学生阅读与本课话题相同或相近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2.欣赏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搜集写西湖的诗,有条件的上网了解西湖、欣赏西湖美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赏美景,揭诗题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天门山的雄奇秀丽,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西湖。2.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西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预设:美景如画、风景优美、如诗如画、山清水秀、美不胜收、如人间仙境一般„„) 3.过渡揭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间天堂,是因为那里的景美、画美,所以从古至今有好多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板题:《饮湖上初晴后雨》 ①齐读课题;②指导停顿(板书:画上节奏),范读诗题;③指名试读;④按节奏齐读。 [ 教学意图:美丽的“西湖十景”风光,优美的语言旁白,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畅言教育的感受,拉近了学生与西湖的空间距离,又营造了阅读期待。] 二、解诗题,知诗人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了解到文章的不少内容,古诗也不例外。那么,通过刚才读题,你读懂了什么呢? (预设:我知道了天气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我读懂了地点是在西湖的船上;我知道了诗人在饮酒;)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在“湖”“晴”“雨”三字下方打上“△”,并在“湖”的下方画箭号写上“西湖”) 2.小结,简介诗人及背景(出示PPT简介苏轼):同学们,你们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诗人苏轼在杭州做过通判,也就是现在的县长,他非常喜欢西湖。这一天,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聊天,一边欣赏西湖美景,起初是阳光明媚,后来忽然下起了雨来。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美妙诗篇。 教学意图:“题好一半文”,写作如此,教课亦如此。让学生自主解题并与知诗人、了解诗背景巧妙融合在一起,不显得生硬、突兀、枯燥。三、学字词,明节奏1.大诗人笔下的西湖到底是怎么美呢?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把诗句放声读一读,带拼音的生字多读两遍,读正确。(生自由读) 2.检查生字掌握的情况。(出示PPT带生字读音诗文) ①潋滟(liàn yàn):指读、跟读→提示都是前鼻音→说说这两个字跟什么有关→谁把它所在的诗句读一读→指读→齐读。 ②亦(yì):指读、跟读→怎么记住它→把整句诗读一读→指读→齐读 ③淡妆(zhuāng)浓抹:指读、齐读→提醒读音→怎么记住:换偏旁;联想:女孩爱化妆→把整句诗读一读→指读→齐读 3.把整首诗连起来能读好吗? ①指名读;②读古诗要读出诗的节奏、韵律,谁来试试;③(点击PPT划上诗文节奏)画上节奏,小老师教读;④按节奏齐读。 教学意图:诗之美,美在语言优美,美在音律动听,读出诗句的节奏美、韵律美是古诗教学的重要环节。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畅言教育四、品诗句,赏诗景1.诗人苏轼如何用区区28个字为我们展现西湖美景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把这首诗读懂呢? 2.渗透读诗方法:指名说(预设:看注释、看插图、读题目、读诗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搜集资料。)(出示PPT学诗好方法) 3.同学们学习古诗的方法真不少,请选择其中的一两种方法,自己读读诗句,想想:这首诗写了西湖什么样的美景?晴、雨时的西湖有什么不同的景象?诗人又有怎样不同的感受?然后与同桌的交流。◆教学反思略。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