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望天门山》好
加入VIP免费下载

220《望天门山》好

ID:857250

大小:1.65 MB

页数:34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望天门山李白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人,李白诗歌散失不少,至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彩,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李白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漫游中度过的。25岁的时候就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离开了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顺江东下,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李白duànchǔ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gūfān孤帆一片日边来。 能用“天门山真什么”来说说吗?是呀,难怪诗人写到天门山犹如被江水冲击而隔断似的,这么雄伟这么有气势,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哪!高大、险峻、、、、、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么壮美的景色,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呢?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中断:从中间断开。至此回:①回(回旋)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②“回”为江水随着山势顺势而去。红色的字是什么意思呢? 天门:即天门山。安徽省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和称。两山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由此得名。中断:从中间断裂开来。开:撞开。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问题:天门的“中断”和楚江的“开”有什么联系?分析: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东梁山和西梁山)。这句衬托出楚江水的汹涌。 师: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它显示出的力量是神奇的,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天门中断楚江开: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流而去。 (清清的水、绿绿的水、干净的水……)这样的水流到天门山的时候,由于山势的阻挡,产生回旋,转向北流了碧水还可以说什么水? 回:回旋。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问题:既然楚江波涛汹涌,能冲断天门,为什么它不是直向前奔腾而去,却说“至此回”呢?这句话突出描写的是谁的力量?分析: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天门山的奇险。碧水东流至此回:师:把这句连起来读,感受楚江的波涛汹涌和天门山的奇险。东流的碧绿的江水,经过两山之间狭窄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现在,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什么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水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石,发出哗哗、很响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大自然的景色真是秀丽神奇!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水”写出了长江流水之澄清,“东流”是写长江总的流向,“回”字力度很强,极富动态美,既写出了长江到天门山处江水曲折回荡、漩涡丛生的奇险和壮美,又突现了天门山一段江水流向的陡然转变。正是从一个“回”字中,我们才更加深刻地领会出天门山扼江回流的雄伟气势。 感悟诗境首句以天门山与长江的关系,反衬天门山气势的雄峻险要。诗人采用侧面烘托的艺术手法,渲染长江洪流的湍急与威力,进而反衬出天门山的壮丽奇观。次句暗示了天门山雄视一切、镇慑洪流的威力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高兴、激动、自豪 聪明的你找找看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碧水青山  白帆 红日从这些景物中,你能看出李白大概是在什么时候“望”天门山的呀?是在早上或者是傍晚。“红日” (“出”表示的是动作,在这里,天门山虽然不会动,但作者想象力非常丰富,他认为天门山有情,为迎接远方的来客,它屹立江边,开门侯客。) 相对出:相对着突出来。 日边来:从日出的方向驶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天门山在两岸相对立的雄姿扑进眼帘,孤零零的一只小船正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飘荡而来。问题:诗题“望”的立脚点是哪里,即诗人是在哪里远望的?分析: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即是说诗人是坐在孤帆上的。出:突出。体会“出”的作用: 第三句是正面刻画天门山的山势“两岸”指出了天门山与长江的关系。“相对”二字,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天门山隔江兀立、崖峭如削、对峙如门、巧夺天工的雄姿,给人以只可仰观的高峻感。一个“出”字,出神入化,化静为动,令人感到郁郁葱葱的天门山生机盎然,更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感。 末句是诗人顺着天门山远眺一幅远景“孤帆一片”是想以背景的单纯突现“孤帆”之高大。“日边”写出了长江远景浩瀚迷茫,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一个“来”字,又给远景注入了活泼新鲜的色彩和血液,使画面顿显活跃,具有不断变幻的美感。 那么现在假设你坐在船上穿过天门山,沿着楚江顺流而下,你看到沿江的风景,你会说…… 诗歌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天门山壮丽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 查一查:1、望----2、开----3、至----4、此----5、回----6、孤----7、帆---- 1、望----看,往远处看。2、开----断开。3、至----到。4、此----这里。5、回----回旋。6、孤----单独。7、帆----船。 1、2句的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3、4句的诗意: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望天门山波涛汹涌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间冲开,成为东西两山,碧绿的江水浩浩荡荡向东流去,在这里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当孤帆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山一下子扑进眼帘。 聪明的小朋友们,谁能够准确地背出这首诗呢?比一比 结语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多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等着你们去欣赏,去诵读。淘课件网www.taokejian.com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