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_教案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望天门山_教案2

ID:857246

大小:4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望天门山》教案2教学准备1.教师方面:对学生阅读学习的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深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深入挖掘教材,理解教材;课件制作;了解我国部分名山的特点,积累描写山的词汇。2.学生方面:课前预习古诗相关内容(关于作者、诗意);搜集一两个描写山的词语。李白的艺术风格。一、直接导入,揭示题材1.同学们,上课之前,请先看老师写一个字。(板书:“山”)2.什么字?(山)你知道或听说过哪些山?(泰山、华山(huà)、衡山、嵩山、以奇松怪石闻名的黄山。)3.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山”吗?(雄伟、险峻、烟云缭绕、萃秀、秀丽)4.大家的词汇可真丰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山水的古诗。(板书:21古诗两首)齐读课题。5.同学们,当年25岁的诗人李白朝气蓬勃,乘舟沿江而下,欣赏到“天门山”雄奇秀丽的景色,诗性大发,作下了流传千古的《望天门山》一诗。(板书)今天我们就跟大诗人李白一起去游览长江,欣赏天门山那美丽的景色吧!二、预习交流,初步感知1.这是本课的生字,请同位两个合作认一认。(同位读断楚孤帆)哪组同位给大家展示一下?(生读生字字正腔圆)2.生字读准了,下面请大家先放声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练读)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朗读)诗句读得熟练、通顺。三、交流收获,学习方法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古诗,那么,你有哪些收获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来说说?(补充:你还了解到了古诗的哪些方面。)(1)关于作者:了解了本诗的作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古诗。(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zhé]仙人”。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2)关于古诗大意:预习很充分,你通过查找资料对古诗意思进行一个大体的了解。(楚江东来冲开天门奔腾澎湃,一路奔流的长江到此突然回旋徘徊。天门山东西默然相对,一片白帆从旭日东升的远处驶来。) (3)注释: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真会预习啊,结合注释理解古诗,是学习古诗的一种好办法。四、咀嚼文字,丰富文本1.同学们,瞧,咱们把预习所得进行交流,收获就更大了!现在,就让我们逐字逐句品读,细细感受这首“山水诗“吧。2.谁来给大家读读前两句。(课件: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一)学习“天门中断楚江开”1.请你再读读第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①天门山断了。(评:你读懂了这句诗的意思,你真了不起。)②天门山好像是一个整体,现在分为了两山。(评:怎么变成两山的?完整地来说一说。)2.是啊,江水浩浩荡荡冲击而来,天门两山仿佛是被江水冲成东西两段。那么是哪个字给你展现了这么丰富的画面?(指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①“断”和“开”(评价:通过一个“断”或“开”字,你就看到了这幅景象。)是啊,同学们,就是这个“断”,就只一个“断”字就汇集了这么生动,这么丰富的画面。你便是古诗用字的精妙。②让我们再读读第一行诗,通过这个“断”和“开”字,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呢?(读:交流:天门两山夹江对峙[zhì],当长江之水东流至此的时候,天门山仿佛被长江怒涛的冲击成为两山的。)交流:评价1:你想象力可真丰富啊,我也仿佛看到了这壮观的景象。评价2:你的这个“汹涌”,用的可真好,我也感受到了长江的气势。评价3你用“汹涌”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长江之水,最合适不过了。(板书)3.同学们你看,(手指课件)诗人李白用一个“开”字,一个“断”字就让我们看到了这江水的汹涌和澎湃的气势,真是字字巧妙,处处用心啊。就让我们通过朗读再现这“水劈山断”的画面吧。(1)不好:①(创设情景)当李白看到天门山仿佛被长江浩浩荡荡、奔腾汹涌怒涛的冲击成为两山的时候,这大自然的奇境深深震撼了他,情感由然而生。不禁脱口而出:教师范读(要读好)②(慢)不要着急,江水是浩浩荡荡奔腾而去的,你再试试。③(齐读)水劈山断,多么壮观的景象啊,咱们就把这种气势读出来吧。(2)好:①读的太棒了,你的朗读读出了长江之水的气势,长江的浩荡,长江的奔腾。你真了不起!②现在就让我们通过朗读,一起再次感受长江的汹涌与奔腾吧。(齐读)(二)学习“碧水东流至此回” 1.过渡:(指板书)作者通过是写山断,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水汹涌的气势,这便是借山写水。让我们继续品读,继续感受李白诗句的独具匠心。我们一起读第二句。2.同学们,刚才第一行的一个“断”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水劈山断的壮观画面。那么这一行中,“碧水东流至此回”,又有哪一个字,也让我们产生了遐想,写出了诗的意境?(回)3.其实“回”这个字啊,还有一些值得琢磨的意思呢。(课件)这个“回”,他是一个象形字,他的模样特别象水流产生的漩涡。其实他的本意就是指:水的回旋,以及流动时受到阻碍所起的漩涡。听到这个解释,请你读读一二两句,边读边想象,你又看到了什么画面。(读,想。)4.同学们,我在读这两句的时候,头脑中浮现的是这样的画面。现在我想画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好吗?5.画:天门两山夹江对峙,形同门户,长江碧水浩浩荡荡往东流去,流到这里突然遇到了天门两山的阻挡。同学们,请你再读读这一行诗,看看我的画,你有什么建议吗?(2个,说理由。)6.你抓住了“回”这个字,看到了水流至此产生的回旋。你读懂了这句诗。正如他所说由于突然受到两山的阻挡,长江东流到此时候,只能从两山中间较为狭窄的河道中流过,便产生了回旋湍急。(1)水遇到山的阻挡,你还看到了什么?生①产生波涛评:想象力真丰富。水流碰撞两岸的天门山,产生波涛。来画上吧!生②产生水花评:你看到了这幅奇妙的画面。水击打对立的山石,溅起朵朵水花。来画上吧!(2)还有吗?听到了什么?生:汹涌江水拍打岩石的声音。师评:是啊,江水拍打着这突然阻挡的两山,壮观的画面,你读懂了!7.总结画面:瞧,就在这奇险狭窄的两山之间,汹涌而来的长江之水对山石的碰、撞、拍、打,溅起水花四射,激起漩涡无数。而这一切,就汇集在这一个字,“回”中。这个“回”确实用的精巧。(板书:奇险)8.指导朗读:谁来读读这奇妙的景象?(指名读)突出了“回”字,就让我们看到了这奇妙的情景。(指名读)么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再现这“山阻水回”的画面吧。9.瞧,这回啊,明明是写水,我们又感受到了山的奇险,这便是“借水写山”。(慢)第一句,明明是写山断,却让我们感受水汹涌;那这一句呢?是怎么写的?(明明写山,却让我们感到了山的奇险)你是真真正正读懂了诗句啊!五、拓展古诗1. 刚才我们领略了,天门山仿佛被长江之水拦腰截断的壮丽雄奇。李白在《西岳云台歌》有一句诗歌也有类似的描写。先听我来读一读吧。“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在这里,“巨灵”指黄河。“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2.请你自己来读一读吧,比较一下这两句诗有什么相同之处。(水劈山表现出水的汹涌。)3.是啊,就是通过这种写法,通过想象两山是被江水冲击而断的,来表现出水的汹涌,象这样夸张、想象的方法,在我们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六、学习古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接下来,咱们继续感受李白诗句的魅力吧!我们继续往下读。(课件:齐读三四句)2.能用“出”字来组一个词吗?(学生组词)师:“出”(情绪积极)是啊,出:一般用来表示一个动作。(加上手势,表示一个动作)师:“矗”(情绪不积极)这个呢?矗:笔直的立在那里一动不动,是静止的。3.我们在形容山的时候,一般多会用“矗”这个字,来形容山高高的立在那里。而李白,却偏偏用这个“出”字,又有什么用意呢?再来读读第二行,想一想。(汇报)4.多妙的“出”啊,随着天门山的接近,青山扑面而来,仿佛来迎接远方的来客。诗人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不禁吟诵到:(接读)“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5.诗人就在这孤帆上,顺流而下,欣赏山水,如痴如醉。(指名读:多惬意啊!齐读)6.作者就是这样乘帆从日边而来,远远看山,渐渐看山的(手势动慢),于是这便是(指题目望加点)七、总结全文1.同学们,李白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多千古名句,不仅是因为他功底深厚,用词精妙,更是来源于他对祖国山水发自内心地由衷热爱。我们在一起通过朗读体会他的用字精巧,体会他的山水之情吧,齐读。(课件)2.李白一生酷爱游历,每到一处便有感而发。这是他的一些千古名句,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通过读这些李白的诗,你对他这个人或者他的作品,有什么感受?(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擅长把自已强烈的情感注入到所描写的对象之中;豪迈、浪漫、夸张、山水之情)评价1:你真出色,如果李白是饱览群山的话,你就是饱览群书。2:通过读李白的诗,你已经感受他写诗的特点了,真棒!3.现在让我们合作读一读,一起去欣赏他笔下的山水情韵,感受这些诗句中的山水之情。渲染:当他站在庐山脚下,看到瀑布仿佛从天而降,他不禁吟出(全班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 那是从天而降的一种雄浑的气魄。李白还是诗情画意的,泛舟清溪,便有了(女生读)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溪)面对奔流不息的母亲河,倾听哪波涛汹涌,那又是(男生读)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男生读)那是奔腾豪迈的母亲河(黄河)我们又感受到(全诗)的山水之情。4.还有许多诗人对祖国山水也情有独钟,本课的第二首诗歌给我们展现的就是另一番别样的美景,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感受吧。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