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ID:849609

大小:1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不懂就要问》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不懂就问》这篇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明知可 能挨打,还是向老师提问的故事,反映了他学习主动、喜欢刨根问底 的好品质。其中,课文的第三至八节是课文的重点内容。全文所写内 容虽然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但学习孙中山先生敢于质疑、主 动学习,依然有着现实意义。学情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的 能力,他们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读准字音, 不加字,不漏字,也能读出句子的语气。但课文所写内容与当代学生 的生活相距甚远,要引导学生了解简单的背景知识。教学目标: 1、能识记8个生字;正确书写6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想想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 老师提问。 3、学习边读边思考。 4、知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写有相关句子或段落。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每天坐在学校里学知识。但是古时候,人们把学校不叫学校,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板书:私塾师:想知道那时候孩子们在私塾里是怎样读书的吗? 1.出示第一节,学生自由读。 (1)这段话中有个生字宝宝,师指:诵(上面有拼音),集体拼读。谁记准它的样子了,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诵,可以采用熟字换部首的方法识记。)在书写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右上角最后一笔点不能忘。)我们写写这个字好吗?(田字格指导书写。) (2)私塾里读书的情景怎么样,谁读给大家听? 师补充、小结:那时候的私塾老师一般都比较严厉,谁不听话或不认真读书,还会挨老师戒尺的打。上课时,学生大多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            2.出示课文第一节: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集体读。 过渡:可是,孙中山却敢于不懂就问。  揭示课题:  不懂就要问 师:指“懂”,谁做小老师领大家认这个新朋友? 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过渡:孙中山怎么敢问老师呢?我们马上翻开课本,探个究竟,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建议: (1)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怎样提问的?提问后,同学和先生有什么反应?后来怎样? 2、学生自读。(师巡视,督促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3、学习生字:段、糊、涂、但、厉、详 (1)这6个生字宝宝就藏在课文中,你都认识了吗?我们开小火车认读好吗? (2)出示:厉 这个生字宝宝还有个孪生兄弟,出示“历”,你发现他们的秘密了吗? (3)出示:糊   谁能在这些生字宝宝中为“糊”找个好朋友? 男生读“糊涂”(涂,轻声)引出“糊里糊涂”(涂,扬声)女生读,集体读。 (4)我们比赛,看谁把这六个字都能认准(卡片抽读)。 4、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看看大家还认得他吗? 指名五个学生按1、2节;3节;4~7节;8节;9、10节轮读课文,随机正音。 好,大家课文读得很流利,我看哪位有心的小朋友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了 三、细读课文,深入了解 1、师: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 生稍作思考,然后交流。 师:糊里糊涂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糊里糊涂呢?(学习反义词) 师:于是,他就(等学生接下去)? 生交流,师出示句子: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们背的这段课文是什么意思?请您为我们讲讲吧!” 指名读。 孙中山怎么问老师的?“壮着胆子”问是怎么问呢?谁来壮着胆子问一问?(指名读) 师:不错,你犹豫了一下,鼓足勇气读下去了。谁再来? 好,你提问时态度很诚恳,很尊重先生。我们一起来提问一次,好吗? 你壮着胆子问老师时心情怎么样?(体会孙中山此时紧张的心情)为什么紧张?(初步感受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打,但仍然勇敢地向老师提出问题的可贵精神。) 2、当他提出自己的问题后,老师和同学又是怎样的呢?再读课文4~8节。 师:谁来说说同学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交流。 师:“摇头晃脑念书”是怎么念? 出示:冬冬爱写诗,作诗时摇头晃脑,真像(        )。 指名填写。 “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描述? 出示:教室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                  )。 指名填写。 谁能给“霎时”找个意思相近的朋友? 过渡:老师真的打孙中山了?为什么?  生交流,师出示:孙中山说着,就把那篇课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指名读(注意语调)。 你为什么要重读 “一字不漏”?(体会孙中山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因此,老师没有用戒尺打他。) 3、分角色朗读课文4-8节。 过渡:既然孙中也怕挨打,那他为什么还要向老师提问呢?读课文第9、10节。 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①男女生轮读句子。 ②齐读句子。 ③交流感悟。 四、小结、拓展 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你平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是怎么做的? 拓展作业:课后了解孙中山的其他故事。 板书设计: 不懂就要问孙中山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