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二年级下册第24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word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二年级下册第24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word教案

ID:848103

大小:38.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二年级下册第24课《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word教案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选自《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课文以小孩子童稚的角度想象太阳、月亮、水及其他事物的变化,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绝不是我们大人所认为的无知。小孩子用他们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他们可以理解的世界,我们畅游在这神奇的想象空间之中,仿佛进入了一个梦游仙境,使心灵变得更柔软。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还在初步养成中,但他们的形象思维较强,想象力丰富,特别是对新奇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所以,本课教学,教师要抓住这次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教学建议鼓励学生运用学习过的识记汉字的方法及自己积累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加强朗读,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和神奇的想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作者神奇的想象力。3.理解课文,展开想象,根据提示编故事。【过程与方法】1.运用不同的方法学习生字新词,使生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2.运用生动的课件,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创作和课外阅读的欲望。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感受课文中作者神奇的想象力。难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提示将故事讲下去。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学生:了解《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认14个生字。 2.初读课文,感受作者神奇的想象力。二、重点难点重点会认14个生字。难点初读课文,感受作者神奇的想象力。三、介绍童书,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本神奇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吗?我们一起打开课本,你会发现这篇课文真的很有意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生对课题质疑。四、自主学习,初读课文1.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序号。2.了解这篇课文中主要讲了哪些事物。3.检查学习情况:(1)指名读课文,读后正音。(2)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事物。(太阳、月亮、水、雨、人。)五、认读字词1.课件出示要认的字:纪 必 须 功 譬 糙 敏 式 简 由 睁 秩 序 哦认读指导:“功、睁”是后鼻音,“糙”读第一声,“譬”的声母是p。2.请学生在文中圈出这些字。3.小组比赛认读。4.“开火车”认读,要求读准确。5.教师随机出示字卡,指名认读。6.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读。世界 年纪 必须 学习 但是 声音 月亮 主意 一直 只好 反复 变化 简单万物 生长 泥土 眼睛 相当 最好 结局开头7.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和同桌对照读。六、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1.学习第1自然段。(1)理解“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意思。①“年纪”一般用于谁?这里形容谁?(指人;指世界。)②“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意思就是指很久很久以前的世界。(2)想象一下,很久很久以前的世界里有什么?(学生自由发言)(3)为什么“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因为世界的年纪太小,世界里的东西什么都不懂。就像我们还是个小宝宝时, 需要学习走路、说话等。)2.学习第2~4自然段。(1)指名读。(2)分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3)太阳、月亮、水各学会了什么?在文中用横线画下来。太阳学会了发光,学会了怎么上山下山。月亮学会的是不断变化。水学会了流动。(4)你觉得太阳、月亮、水可爱吗?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可爱呢?(是因为作者想象力丰富,把它们写得像小宝宝一样可爱。)(5)同桌互读这3个自然段,比比谁读得好。七、梳理板书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发光     变化    流动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写9个生字。2.展开想象,根据提示讲故事。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创作和课外阅读的欲望。二、重点难点重点1.会写9个生字。2.展开想象,根据提示讲故事。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创作和课外阅读的欲望。三、复习导入1.多媒体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认读。2.朗读课文。(1)小组内朗读。(2)推荐优秀小组在班内朗读。四、学习课文第5~9自然段1.默读第5自然段,说说自己的体会。(1)“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这句话让你明白了什么?(明白生活是简单的,每个人要弄明白自己最擅长什么就行了。)(2)请学生思考:你明白自己最适合、最擅长做什么了吗?(学生自由发言)2.学习第6、7自然段。(1)画出自己最喜欢读的句子,再读一读。 (2)小组内议一议:怎样才能让世界变得有秩序?(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3)这两个自然段中出现的事物有哪些?(雨、人)(4)你读懂了哪些自然现象?(雨是从云里来的,它会从天上落到地上;人一出生就会睁开眼睛,就能看到美好的一切。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5)根据提示,小组内说句子。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说说哪些事物很有秩序即可。3.学生自读第8、9自然段,接着讲故事。(1)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教师指导:发挥想象,推翻作者的想象,想想很久很久以前的世界是怎样的。(3)分组交流,比赛讲故事。五、朗读全文1.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六、指导写字1.同桌互相指认会写的字,口头组词。2.观察这些字,看看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全班交流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4.教师范写,相机强调难写字和易错字。5.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6.展示交流。七、课堂小结同学们,像课文中这样有趣、新鲜的句子在《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读读。只要你们发挥想象力,人人都是小作家!八、梳理板书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世界功反复 式简弄由九、教学感悟本课教学最重要的特色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绪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文本。另外培养了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为学生推荐课外同名读物,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附送:24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材分析:《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人教实验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情节简单,文字鲜活,是一篇极具生命教育意义的经典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小萨沙与一家人外出度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一家人手无足措。因为出门时只带了一件雨衣,所以父母亲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最需要保护的萨沙。可出乎意料的是萨沙在父母的影响下,不甘于做弱小者,把雨衣盖在了风雨飘摇的蔷薇花上。就文本本身而言,文章说的是一件普通的生活小事,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却可以感受到蕴涵其间的深刻道理。这既渗透了“不甘于做弱小者”的文本价值观念,又饱含着“保护弱小者”这样的信念情感,更体现了文本生命的高度意义。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体会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和萨沙自信自强的品格。 教学难点:1.体会“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的人文思想。2.学会做不甘弱小的人,能用文字记录下保护弱小的事情。教学准备:1.生字教学及课文片段的课件,生字、生词的卡片。2.准备一些铃兰花、野蔷薇花的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2019-2020年二年级下册第24课《我不是最弱小的》word教案教学目标:1.认读、会写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品味描写蔷薇花的句子。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准备一些铃兰花、野蔷薇花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感知“弱小”。①通过出示大树、小草、老虎、小兔等图片或课件,让学生辨认比较“强大”与“弱小”,感知“弱小”的词意。 ②出示课文四个任务的图片或课件,让学生辨别比较“谁是最弱小的”。(学生一般都认为五岁的萨沙是最弱小的。)2.师趁势切入:“萨沙他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播放录音,学生倾听。听后,让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师揭题:是呀,尽管草儿对于大树而言,是弱小的;花儿对与大地而言,是弱小的;我们小孩对于成人世界而言,是弱小的。但是,假如有人要说我们是最弱小的,我相信,同学们肯定跟萨沙一样,坚决地对他们说——“我不是弱小的”(学生齐说,教师板题,齐读题目)是不是最弱小的,单靠嘴巴来说是不行的,关键是用行动来证明。小萨沙是通过什么事来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形象感悟“强大”与“弱小”,为下文学习做铺垫。)二、读文识字,初步感知。给学生自读课文的时间,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读情况,让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之后,提出自己疑难问题。1.读通课文。①轻声自读。要求学生打开课本,小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遇到生字拼读的困难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和“小锦囊”的帮忙反复多读几遍。(生读,师巡视指导读书姿势)②指名轮读。把各组选派的代表,指定顺序,分自然段轮流朗读课文,评选最佳“朗读小能手”。2.识记生字。①读准字音。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想考考你们,看看谁认识它们。(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不带拼音)指名读,齐读。(注意区分“映”“瓣”“纤”“掀”等前鼻音、后鼻音,“纤”等易读错的字可相机指导拼一拼)然后用生字卡片指明读、开火车读。 ②交流识字方法,相机指导,如“停”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夺”“突”不要少了一点,注意区分“丛”与“从”,“亚”与“业”。③结合词语认字。这些生字宝宝回到词语中,你还认识吗?出示词卡:“弱小、萨沙、周末”等指名读,男女生赛读。④结合句子认字。这些生字宝宝可喜欢跟你们捉迷藏啦,他们又藏到了句子中,你还认识吗?(课件出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结合读句子,在语言环境中识记。3.初步感知。①交流阅读收获。让学生再次自由读读全文,想想知道了什么,读后让学生从不同方面交流。比如知道课文写了件什么事情;比如妈妈把雨衣递给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了萨沙,这就是他们互相关爱;再如,弱小的萨沙看到蔷薇花被大雨打掉了两片花瓣,就心疼地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粉红的蔷薇花上,可以看出萨沙学会了保护弱小者……②当学生谈到“雨衣递给”是互相关爱,教师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经历,如父母怎样送雨衣到学校等,把“关爱”具体化,把感悟生活化,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来读一读有关的句子,读出感情来。4.提出疑难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下面的这些问题:什么是铃兰花,野蔷薇?萨沙为什么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妈妈为什么说萨沙是个勇敢的孩子?……可以结合图片来让学生直观理解铃兰花,野蔷薇;对于其他的问题,可存疑,让学生再继续细读课文想想、议议。(设计意图:由于本课的生字较多,但内容比较浅显,所以本环节设计把注意力放在读通读顺上,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读自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1.课件出示“丛、夺、突”。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共同点:结构上,它们都是上下结构,注意“突”上下相等,“丛、夺”下小上大。 2.课件出示芬芳“儿子可以合起来知道,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3.课件出示“丛”字,要注意提示与“从”的区别。“亚”字,可与“业”字进行比较,这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字,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牢记,如,组词、联想记忆、多次再现。(设计意图:本课要写的字共6个字,切实抓好写字关,目的是提高识字效率。)四、拓展延伸,积累词句。1.熟读课文,积累词语,把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多读几遍并摘抄下来。2.完成“我会填“课后练习。(设计意图:这都是课后练习,重在熟读课文,积累词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问号、叹号的句子。2.学会关爱弱小,学做勇敢的人。3.学习书写本课生字。教学准备:课文片段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 1、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识记情况。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这句话是谁说的?(萨沙)谁愿意来做萨沙,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3、你觉得文中谁是弱小的?(蔷薇最弱小,萨沙最弱小)为什么?(设计意图:字词是低年段学习重点。检查学生上一节课生字词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引入新课。)二、情趣交融,诵中品悟。1.精读感受“野蔷薇美丽而弱小。”①导语:夏天的一个周末,在一个景色美好、空气清新的森林里,一朵野蔷薇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特别是我——萨沙的注意。课文中写野蔷薇的句子在哪儿呢?请小朋友把语文书翻到98页,大声读读这个故事,比比谁先帮老师找到它。②自读自画,并于小伙伴交流。③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片段一:课件出示:“原来有一丛……芬芳扑鼻。”喜欢吗?说说这是朵怎样的野蔷薇。出示:()的野蔷薇很好,再试着用你们的鼻子去闻一闻。听出来了,你们也十分喜欢这娇艳欲滴的蔷薇花。那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片段二:“大雨已经……显得更加娇嫩。”你看,刚刚还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美丽花朵,转眼间就被无情的风雨吹打成这样。你看,它耷拉着脑袋,是那样的纤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④让学生交流感受,并通过朗读把感受读出来。其他同学参与评一评,读一读。要注意感受可以多角度,如雨前的野蔷薇特别有劲,特别漂亮;雨中虚弱,没劲,不那么美丽……要学生感受到野蔷薇花很美丽、很可爱,要爱护他们;感受到野蔷薇花很弱小、很容易受到上海,要呵护它们。⑤表达感悟。看到此情此景,假如你就在这朵弱小的野蔷薇的旁边,你想说点做点什么呢? 2.精读讨论“萨沙是否最弱小”。①提出问题。先让学生说说萨沙是怎样呵护这一株野蔷薇的,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出事片段三“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问道:“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吗?”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读读课文想想“萨沙是不是最弱小的。”②轻读思考,并于小伙伴交流。③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注意引导:1.在爸爸、妈妈、哥哥眼里,他是最弱小的。注意引导从妈妈与哥哥的行动(“妈妈赶紧从背包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萨沙。”以及妈妈的话(“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进行体会。2.在萨沙自己眼里,他不是最弱小的。注意引导从萨沙的行道(“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和他的话(“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吗?”)来体会。④表达感受。对萨沙的做法和问题,妈妈是怎么说的?出示片段四“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最勇敢的孩子啦!“引导学生读出称赞的语气。然后,让学生用一句感叹的话夸夸萨沙。(设计意图:学生在读读、说说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妈妈、萨沙的话所包含的意思,体会到萨沙聪明、可爱,能自觉保护弱小的高贵品质。体会在这一家人身上都存在这种高贵品质。)三、朗读表演,引起共鸣。1.感情朗读。指导学生朗读对话,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以及感悟萨沙的心理。读萨沙的第一问,要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重音突出“为什么”,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读萨沙的第二问,语调先降后升,引导学生在朗读红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读萨沙第三问,朗读时稍带一点反问语气,在朗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心情。2.表演朗读。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引导学生感悟萨沙的内心情绪变化,引起共鸣。)四、拓展延伸,感情升华。1.发表见解。学到这儿,请大声地告诉老师,你是最弱小的吗?(读课题)说响亮些!这可爱的一家人用他们的行动证明自己是强大的。(板书:强大)他们照顾、关心、保护着自己眼中的弱小者,连萨沙也不例外,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不是最弱小的。你呢?生活中遇到过比你弱小的吗?当你面对弱小,你又是怎样做的?请用“我不是最弱小的,因为______________。”说一说。2.读诗歌“别踩了这朵花”。同学们,冰心奶奶用这首诗告诉我们:保护弱小也是一种(快乐)!(板书: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是呀,只要你能真诚地去关爱别人,只要你献出爱心,伸出援助之手,去关心、爱护比自己弱小的,你就是一个生活的强者。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多姿多彩,世界会充满爱。(设计意图: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平时保护弱小的做法,体会付出能收获快乐,并通过冰心奶奶的诗歌进一步升华自己的感情,懂得只要能真诚地去关爱别人,只要献出爱心,伸出援助之手,去关心、爱护比自己弱小的,就是一个生活的强者。生活会变得多姿多彩,世界会充满爱。)板书设计:我不是最弱小的让雨衣:爸爸妈妈萨沙野蔷薇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强大(设计意图:简洁明了揭示“强大”与“弱小”的想对内涵。演绎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了课文的情感态度:“应该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