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6离骚(节选)名师导航 语文版必修4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 6离骚(节选)名师导航 语文版必修4

ID:845254

大小:72.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6 离骚(节选)名师导航内容感知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即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就是指我们将要学习的《离骚》。《离骚》这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同时,它也是我们了解屈原伟大思想与生平的最重要的历史资料。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美好的德行。这部分也是作者最集中表白自己的心志,感情表达最直接、最强烈的段落。基础梳理一、字音好修姱(hào)(kuā)     革几羁(jījī)謇朝谇而夕替(jiǎn)(suì)蕙纕(huìxiāng)揽茝(chǎi)谣诼(zhuó)偭规矩而改错(miǎn)忳(tún)侘傺(chàchì)溘死(kè)鸷鸟(zhì)圜(yuán)攘诟(gòu)延伫(zhù)朕(zhèn)兰皋(gāo)岌岌(jíjí)芰荷(jì)二、通假字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虽,通“唯”。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伏清白以死直兮:伏,通“服”。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到。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显著。三、词义太息:叹息。掩涕:擦泪。民生:人生。修姱:修洁而美好。革几羁:喻束缚、约束,指屈原自己约束自己。革几,马缰绳。羁,马笼头。申:重复,加上。揽:持取。茝:香草名。善:爱好,崇尚。九死:死亡多次。灵修:神明而有远见的人,指楚王。修,远。浩荡:本指大水横流的样子,这里指放纵。民心:指诗人的良苦用心。 众女:喻指楚王周围众多的奸邪小人。蛾眉:蚕蛾的触须弯曲而又细长,故以比喻女子长而美的眉毛。这里是以容貌美丽比喻自己品行高洁。工巧:工于取巧。偭:违背。规矩:喻指法度、法则。绳墨:木工引绳弹墨打直线,喻指正道、法度。周容:逢迎苟合以取悦于人,以此达到固宠争荣的目的。穷困:指境遇困窘。鸷鸟:指鹰、雕之类品性刚烈、性情凶猛的鸟。溘死:突然死亡。攘:忍受。诟:屈辱、耻辱。延伫:长时间站立,有迟疑怅望的意思。复路:指返回原来所走的路。岌岌:高耸的样子。陆离:修长的样子。体解:即肢解,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四、一词多义五、特殊句式竞周容以为度。  (省略句)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句)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句)高余冠之岌岌兮。(定语后置句)六、文学常识1.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留有诗《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二十几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耐,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2.楚辞是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3.“离骚”的含义大致有三种说法:(1)西汉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摆脱忧愁。(2)东汉班固释“离”为“罹”,“罹忧”,遭遇忧患。(3)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七、名篇名句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4.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剖析:此句意思是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欢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会后悔。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句中“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的句子。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剖析:意思是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妩媚,诽谤我好放荡淫乱。这几句诗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自我形象出现外,又常幻化为一个美丽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爱美的天性,喜欢用芳洁的东西修饰自己,还亲手栽培了许多芬芳的草木。她的美好却受到众女的嫉妒和谗毁,终于被夫君所抛弃。这一条“美人香草”式的寓意伏线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造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艺术效果,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3.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剖析:所谓“规矩”“绳墨”显示了屈原对制度法令的重视,修明法度是其“美政”的内容之一。总之,相对于楚国的现实而言,屈原的“美政”理想更加进步,并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向。当然,屈原念念不忘君臣的“两美必合”“和谐共济”,还与他自己的身世之感有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楚王的不信任和佞臣的离间,导致君臣乘违,事功不成,这是屈原悲惨人生的症结所在。所以,他在诗中反复地咏叹明君贤臣,实际上也是对楚国现实政治的尖锐批判,更是对自己不幸身世的深切哀叹,其中饱含着悲愤之情。二、重点语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至“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剖析:《离骚》主要表现的是屈原对美好的人生理想的讴歌与追求,同时掺杂了对美好政治的向往,想用美政来治理国家。上面诗句中对奸邪小人“背绳墨以追曲兮” 的批判,实际上就是要求“循绳墨而不颇”,对热衷“工巧”的“时俗”不满,表现出了屈原对清明政治的向往之情。屈原所追求、讴歌的美好的政治理想,即“美政”,具体内容是要实现圣君贤相的政治,举贤任能,修明法度等。而其人格理想就是要不停地修炼个人的美好品质,辅佐君主治理好国家,实施美政,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绝对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为坚守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惜牺牲性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现了屈原决不向邪恶的势力和恶劣的环境低头的决心,即使牺牲性命也要保持住自己的美德,追求自己的美好理想、坚持自己的美政思想,反射出屈原的崇高品质、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不厌其烦地反复申说,说明了屈原决心巨大,说明了他追求理想的巨大热情和不可逆转的坚定性。结构图解主旨探讨关于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1.《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是诗人蕴涵着满腔爱国激情,饱含着血泪写成的一首忧伤怨愤之歌,忠怨之情和爱国精神是长诗《离骚》的主线。2.《离骚》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诗中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合污;另一方面也设想自己要隐退,但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美好的德行。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美鉴赏《离骚》语言特色崇高的人格和强烈的忧国情怀。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两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问题探究问题:在许多文学作品当中,作者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某一事物之上,借物抒情,表达心志。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些意象呢?导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的情感常常寄予景、物来表情达意,时间久了,某些事物就有了约定俗成的、固定的内涵。《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可以说,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拟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婉缠绵,如泣如诉。以夫妇喻 君臣不仅形象生动,深契当时的情境,而且也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早在西周春秋时代发展起来的阴阳五行观念里,就把君和夫、臣和妇放在同样的位置,这一观念可能影响了屈原的创作。《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总之,古诗词中的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探究:第一步,搜寻有关古代有关意象的相关材料,以备查寻。第二步,对意象的研究,可以从多角度入手,下面,试举例剖析:1.“酒”意象。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拙酒杯。(杜甫《登高》)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黄花”意象。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3.“雨”意象。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4.“梧桐”意象。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5.写愁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步,拓展探究:时过境迁,随着汉语言不断丰富和文学运动的促进和发展,各种美妙的词汇层出不穷,可以试着在学习过程中,把那些古人寄托情感的意象,分别搜集整理起来。看看古代的经典之语是否可以被当代的语汇所诠释,在古今词汇的对比中体验美的历程。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