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ID:844793

大小:20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园地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利用场所名称认识“博、馆”等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猜出词语的意思,并能说出理解词语的方法。2.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愿意提出相关问题,并把自己的问题写下来。3.展示班级图书角的使用功能,使学生遵守图书借阅公约,养成借阅的好习惯。4.积累背诵《悯农》(其一),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5.引导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二、教学重点:利用场所名称认识“博、馆”等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含、迎”等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荡、满”等结构易错的字。三、教学难点:积累背诵《悯农》(其一),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字卡、词卡,准备关于地壳运动的视频。学生准备:1.制作“博、馆、览”等8张字卡。2.制作问题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一字开花,激趣导入1.出示“所”字,请学生说一说去过哪些带有“所”字的地方。2.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研究所、派出所、哨所、诊所。3.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些场所是干什么的。 4.出示生字“馆”,认读“馆”,说一说自己去过的带有“馆”字的地方。5.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些场馆是干什么的。6.同桌互相读一读“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圈出要学习的生字。7.课件出示生字:博、馆、览、育、研、究、哨、诊。全班交流识字方法。8.将文中8个表示场地的词语中的熟字去掉,开火车领读。9.小游戏:我说你指。(出示带有这些场所的模拟地图,一个同学说要去的场所,另一个同学指出相应的地点。)10.小结:看来,生活就是我们识字的好场所。只要我们用心想,用心记,就一定会有发现,有收获。二、规范书写,理解词义1.出示要写的生字:含、迎、留、荡、满、敬,指名认读,口头给生字组词。(1)指导观察,说一说需要注意的地方。观察“含、迎、留”三个生字,说一说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含”上边是“今”,不是“令”,不要多写一点;“迎”共七笔,不要多写一竖或一点;“留”上面第三笔是点,不要丢掉。)(2)观察“荡、满、敬”三个生字,说一说它们分别是什么结构的。(“荡”是上下结构的字,上边是“艹”,不要写成左右结构;“满”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氵”;“敬”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苟”,右边是“攵”。)(3)小结:我们在书写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能多写或少写笔画,注意生字的结构,这样才能把字写正确。(4)学生练习书写,投影展示书写作品,交流评议。2.读一读“字词句运用”中的3个句子,猜一猜加点词语的意思。(1)自由读句子,思考加点词语的意思。(2)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句子,把句子读得正确流利。◇他并没有明说,只是用眼神暗示我。◇这件事情你可得保密,不能泄露半点儿消息。◇渔船靠岸了,原本安静的码头一下子喧闹起来。 (3)同桌互相交流加点词语的意思,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这组句子有一定的特点,加点词语都能在句子中找到它的反义词,我们可以联系上下句猜出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先找到加点词语的反义词,再用反义词加否定词的方法来猜词语的意思。如:猜“喧闹”的意思,前半句是说码头“安静”,后半句说码头“喧闹”,“喧闹”的反义词是“安静”,即可猜出“喧闹”就是不安静的意思;“暗示”的反义词是“明说”,猜出“暗示”的意思是没有明说;“泄露”的反义词是“保密”,猜出“泄露”的意思是不能保密。)三、激发兴趣,练习写话1.播放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及风、雨、雪等自然现象的图片。师:大自然是一首优美的诗,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大自然更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用心感受大自然,比一比谁最会向大自然提出问题。2.课件示范,启发思考。(1)过渡:有一个小朋友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所以他提出了好多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想要问的问题吧!(2)课件出示问题,学生自由读一读。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为什么雨后天上挂着彩虹?树叶的形状为什么是各种各样的?花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呢?下雨前蜘蛛逃到哪儿去了?是谁告诉蝉要下雨了?石头上怎么会有贝壳呢?……(3)指名说一说这个小朋友都提了哪些问题,有没有你感兴趣的问题。(4)过渡:这个小朋友提了好多他感兴趣的问题。有的是关于植物方面的,有的是关于动物方面的,还有他比较感兴趣的一些自然现象。 3.你的心中是不是也藏着很多“问号”呢?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吧!4.指名交流,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5.指导写话。(1)如何把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呢?大家看看书上的示范,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讲解写话要点。(要把句子写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每一个问题的末尾应该用问号,一个问题是一行。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6.出示问题卡,指导学生在问题卡上写话。问题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带着自己的问题卡,向小伙伴请教,问问小伙伴知不知道答案。8.小结: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提问的孩子,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精彩的“问号”。希望你课后想办法解决心中的这些疑问,去感受大自然的精彩,也希望你能继续去探索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奥秘。四、成果展示,体验成功1.过渡:在刚刚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们经过小组讨论,精心制订了《图书借阅公约》,更完善了我们的图书角。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成果,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2.推选图书角小顾问,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管理班级图书角。3.小组里互相交流。4.全班汇报,可以各小组选代表,也可以小组同学合作进行汇报。第二课时 一、多样诵读,日积月累1.回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那你会背《悯农》中的《锄禾》吗?谁能给大家背一背?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3.自由读一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4.指名读,教师相机进行正音。(“绅”是翘舌音;“粟”是平舌音;“夫”的读音是fū;“犹”的读音是yóu。)5.理解诗句的意思。(1)同桌互相说一说。(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每句诗的意思。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播放图片,展示农民耕种的辛苦情景)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播放图片,展示农民秋收时的繁忙情景)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被饿死。(3)小结:《悯农》(其一)描写了农夫们辛苦耕种,开垦了所有的土地获得了丰收,结果却饿死的情况,抒发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平的现象的强烈愤慨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7.尝试背诵。(独立背,同桌合作背,全班背诵检查。)二、走进阅读,感受魅力1.导入: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特别喜欢读书,你们都读过哪些书呢?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3.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在学生提问后,梳理出主要的问题: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最大的“书”上都有什么内容?读这本最大的“书”有什么用呢?) 4.过渡:同学们很会提问题,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5.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字音。6.解决问题一: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1)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2)课件出示句子: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你能把这个句子换一种说法吗?(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3)课件出示岩石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7.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二:最大的“书”上都有什么内容?(1)“书”上的内容:这上面有字。①课件出示句子:你来看,这是雨点儿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啊!②指名读句子,说一说“书”上的“字”都有哪些。③分别出示“雨痕”“波痕”“矿物”的图片,让学生做“小小解说员”,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来介绍。(2)“书”上的内容:这上面有图画。①课件出示句子: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呢!②岩石书上的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树叶、贝壳、小鱼是不一样的。(课件出示几幅“化石”的图片)在很久以前,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都有美丽的颜色。可由于地壳运动,它们被埋了起来。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了化石。③多么有趣啊!谁愿意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岩石书”中的画?④这些神奇的“字、画”向我们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在脑子里想象画面。⑤教师配乐朗读第10自然段。⑥请同学说一说: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这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⑦出示地壳运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⑧为画面配音,指导朗读第10自然段。8.探究“书”的作用。(1)读这本最大的“书”有什么用呢?(2)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句子:用处可大呢!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国家找到更多的宝藏!(3)指导朗读。9.整体朗读对话。(1)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一起分角色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2)请合作较好的伙伴到前面来分角色读一读。(3)评出“最佳合作伙伴”。三、激发情感,推荐书目1.文中的叔叔和川川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总结:好奇心是不断探索的动力。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处都有我们不知道的学问和新鲜的事物,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到知识的海洋中去感受大自然那无穷的魅力。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