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为了忘却的纪念 导学案

ID:836448

大小:49.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为了忘却的纪念学习目标:分析探讨课文题目的意义;了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归纳课文各部分大意,并能说明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全文的主旨。学习革命先烈追求真理,为革命舍身忘死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领悟作者爱憎分明的坚定立场,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提高复杂记叙文的写作能力。一、辨识下列挽联或对联分别是写的哪一历史人物。  ①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  ③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二、字词和典故  隐约其辞:由于某种原因说话或写文章故意不把意思直说出来。隐约:使不明显,不清楚。  欣幸:欣喜而庆幸。  郑重其事:对事情的态度严肃认真。  刚健质朴:坚强有力,朴实而不矫饰。多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文艺作品的风格。  永诀:永别。依稀:仿佛。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淤积:(水里的泥沙等)沉积。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存的呼吸,意为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明珠暗投:旧时比喻怀才不遇。这里比喻好东西落到坏人手里。  惴惴:忧愁,恐惧。这里是担心的意思。  情随事迁:心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  人心惟危:人的心地险恶难测。语出《尚书·大禹谟》  急于事功:做事急于求成。积习: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  眷眷:怀念,依依不舍。拳拳:诚挚恳切。文章中提到了三个典故,要求能够看懂和复述。三、补充新知并简介文章背景。  1、“左联”:全称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鲁迅先生发起的进步青年所组成的文学组织,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左联”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均参加了这一进步组织。  2、文章的时代背景:见课本P36 整体感知文本 文章五部分分别讲述了什么?为什么说五部分的结构安排是作者的匠心独运?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及冯铿)。  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的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左联”五位青年作家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了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必然灭亡、人民革命战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这五个部分是否可以颠倒一下顺序,能否先对烈士进行一番颂扬,再说与他们的交往呢?(同学讨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同为写人,但从下文看,柔石与鲁迅先生的关系更为密切,能否先写柔石再写白莽呢?理清每部分大意后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标题课文题目是不是一个病句,应该怎样断句,如何理解?明明是一篇纪念性文章,可作者却用上了“忘却”这个词,是否有些不妥?①课文题目如何理解?课文题目为《为了忘却的记念》,对于这个语意曲折含义深刻的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忘却”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词,意思把悲痛暂时搁置一边,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  B、“忘却”指暂时忘掉“两年以来时时袭击我的心”的“悲愤”的情感,振作精神与敌斗争,并以此作为对烈士最好的纪念。  C、“忘却”与“记念”不矛盾,“为了忘却”实际上是为了战斗,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有价值的纪念。  D、反映了作者对死难烈士的真挚深切的感情和坚强的斗志与必胜的信心。研习新课研读第一部分:1、第一段能否删去?2、第二段中提到:“……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其中“不敢”者、“不愿”者,“不屑”者各代表哪类人?不敢载:进步报刊的态度  不愿载:中立报刊的态度   不屑载:反动报刊的态度  隐约其辞:“左联”领导的刊物的态度全句不仅说明了五烈士是被秘密杀害,而且反映出国民党反动派对社会各界施行高压政策,白色恐怖严重的现实。1、在鲁迅的印象中,白莽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者说白莽的性格特点怎样?)2、作者和白莽第三次相见时,白莽才告诉作者是“一个革命者,刚由被捕而出”,这说明了什么?3、第一部分末尾处,为什么要提及给白莽送书是托柔石送去的?研读第二部分:  1、讨论:柔石是怎样的一个人?(到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加以分析。)  提示:①为人随和,单纯、善良。(“迂”)②联系全文得出柔石是一位认定真理就一往无前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好青年。(硬气)  2、深入领会作者把柔石比附方教孺的用意。  提示:柔石和方孝孺在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将为后人敬仰和赞颂;同时,作者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进步青年的罪行,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的揭露和控诉。思考第三部分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前两部分分别记述了作者与白莽、作者与柔石的交往,这一部分交代了白莽、柔石的同时被捕,由此过渡过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可以说这一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研读文章的第四部分:  1、讨论并概括第四部分的主要信息。  提示:①与柔石最后一次见面的原因、情形、时间。     ②作者也因此而受到了株连。③烈士在狱中的情况及其遇难。     ④痛悼烈士,控诉敌人的罪行。     ⑤略及李伟森、胡也频、以白莽的诗作结。  2、研究探讨以下问题,深入领会作者的无限悲愤之情。  ①作者提及《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有什么用意?  提示:这个典故是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柔石 被害的案情也是“谁也不明白”;秦桧捉拿道悦,与国民党反动派要抓鲁迅又非常相似,暗示了这个社会有如秦桧当道的时代。当然,鲁迅先生对道悦自行涅槃的做法是不赞成的,他并不像道悦和尚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存实力,继续战斗。  ②“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区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思考:画横线的句子可不可心删去,为什么?“原来如此!……”中“此”指代什么?叹号和省略号各表达什么作用?试把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说出来。  提示:不能删。这段文字详记柔石等人被害的消息,表明这是集体遇难,秘密屠戮,是虐杀。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柔石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敌人强暴罪行的揭露和控诉,抒发了极度悲愤之情。  “原来如此”单独成段,感情十分强烈复杂。叹号表明愤怒与抗议,省略号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复杂感情。  深层含义:反动派竞如此卑劣凶残地对待无辜青年,柔石这样的好青年竟会遭到如此残酷的杀害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全段记叙、抒情、议论结合,有利于表达感情,深化主题。师生共同朗诵第五部分,深入领会作者的感情。  1、引导学生质疑:这一部分和前四部分大的不同是什么?(抒情色彩更重。)  2、研究探讨:作者说:“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现在我懂了。”作者到底“懂得”了什么?  提示:将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情同向子期相比,意在揭露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与司马氏以杀夺手段建立的晋朝一样,在政治上都是极端黑暗腐朽的,人们稍有不慎,都可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正直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统治下,确实是“无写处”的。3、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了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形象地概括了三十年来,一切反动统治者残酷屠杀革命者的罪行。“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延口残喘”表明斗争的艰难。“这是怎样的世界”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全句表现了作者对反动派的切齿痛恨和顽强斗争精神。  4、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血的教训使作者既看到黑暗统治如夜,又看到革命之路还长,斗争还很艰巨。“不如忘却”与文章开头呼应,再次扣题。作者意识到“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表明他相信烈士的血不会白流,革命终将取得胜利,这是历史的必然。这就表达了对胜利的信心,与敌斗争到底的精神。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