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教学反思2
加入VIP免费下载

《咏柳》教学反思2

ID:833798

大小:16.9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咏柳》教学反思  一、导课  1、孩子们,你们眼中的柳树是什么样的?请展示出来吧。  2、孩子向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师:哇!真漂亮,老师像是来到了柳树林。  3、指名展示,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赞美自己作品中的柳树。  4、老师眼中的柳树是这样的(师出示画的柳树)。师:柳树是春的信使,每当春回大地,万物还在沉睡之中,柳树就最先感知春的讯息。你仔细看,那暗绿色的柳条从僵直的简短开始慢慢地变成青绿,慢慢地向上伸延,慢慢地可以摇摆出各种妩媚的姿态。这时候,河水明显变暖,迎面的风中都有了潮湿的气息。再看那柳枝,不知什么时候,已不再是严冬时的枯竭,微微泛出点青色的枝干上孕育了一个个的小苞。两三天的功夫,枝上就满是嫩绿的新叶,再过几天,那新长出的柳叶就能摇晃出春风的形状了。  师:看来,我们都喜欢柳树,古代有一位诗人也非常喜爱柳树,还专门为柳树赋了一首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咏柳》。  二、讲授新课  1、齐读课题。  2、释题:“咏”是歌颂、赞美的意思。“咏柳”就是赞美柳树。   师: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鹅、鹅、鹅……”(生齐背),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呢?(生:咏鹅)师:对,是《咏鹅》,题目的意思是赞美鹅。如果你想赞美雪,可以说成?(生:咏雪)师:那赞美春呢?(生:咏春)师:真聪明,是谁要赞美柳树呢?他就是贺知章。(简介作者)  3、他是怎样赞美柳树的?首先,我们要战胜生字宝宝。出示生字卡片,生认读。  4、同学们预习的真好,下面,我们就跟随贺知章老先生的脚步一起来认识一下他眼中的柳树吧。  5、师范读,指导读。  6、生读。  三、知诗意  1、师:在一千多年前的某一天,贺知章老先生在回乡途中,远远看到一棵大柳树,是什么样子的呢?指图引出第一句诗: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青绿色的玉石,“妆”——装饰、打扮。“一树”在这里表示一棵树吗?“一”在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的意思,“一树”就是指整棵树、满树。比如:我们这里坐了一屋子人,爸爸出了一身汗。说说诗句意思(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有不同的说法)。  2、 学习第二句诗。“万条”是多少条?指柳树枝条很多。“百”“千”“万”在古诗中经常泛指“多”的意思。千万条柳枝,在春风中飘荡,诗人又想到了什么?“丝绦”什么意思?“丝绦”——用绿色丝线编成的带子或绳子。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说诗意。  3、齐读1、2句,这两句写的是诗人观察到的。(板书:观察)问:第1句着重写(板书:柳树),第2句呢(板书:柳枝),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把新叶满树的翠绿比作(碧玉),把柔美的柳枝比作(绿丝绦),突出了垂柳的什么特点?(翠柳、柔美、充满生机)从而展现了“垂柳”的“美”。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哇!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样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师指导。  5、贺知章老先生慢慢地靠近柳树,不禁发问: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是什么意思?“细叶”——指柳树新萌发出来的又细又嫩的叶子。“裁”是什么意思?“裁”——裁剪。“似”呢?“似”——如同、好像。  6、这么精致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你们知道吗?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剪出来的呀!  7、第一句写“柳树”……第三句写什么?(板书:柳叶),第四句呢?(板书:春风)诗的前两行是是诗人观察到的,这两行是作者动脑筋想象出来的。(板书:想象)  四、悟诗情   春风是春天力量的象征,它既能裁出柳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满园春色,裁出繁花似锦的整个春天。作者不仅通过眼睛观察到的赞美了柳树(板书:赞美柳树),也通过想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板书:热爱春天)。  五、诵诗。  六、拓展  想一想,二月的春风还像什么?  教学反思: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途中,看到柳树后突发感想所创作的一首诗。当时正是初春时节,柳树吐出的嫩芽,呈现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授课前,我先让学生画一幅自己眼中的柳树,并写上一两句赞美柳树的话,好让学生提前从色彩方面感知一下碧玉妆成般的柳树,也从形态方面感知何为万条绿丝绦。这样一来,学生对古诗内容较容易理解一些。  导课时,学生展示的作品超出了我的想象,当他们双手举起自己的作品时,站在讲台上的我禁不住叫了起来:“哇!太美了,我仿佛置身于柳树林。”然后,依次点了三个孩子单独展示自己的作品,他们的描述令我惊叹,也令在场的老师们惊叹。看来,准备工作做得很好。授课时,我采用叙事的方式来贯穿整首诗,从一千年前的某一天开始,引出地点、人物,缘何出现了《咏柳》这首诗。   整节课来看,流程进行得很好,从对“咏”的理解,到对柳树从远到近的认识,以及作者从观察到想象体现出的对春的无限热爱之情,课堂中呈现得都很好。不足之处是,老师表现得多,学生发挥得少,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一次经历,一次收获,磨砺中总结经验,在教育这条大道上,和学生携手共进。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