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十四 中庸之道论论语名师导航 语文版选修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 十四 中庸之道论论语名师导航 语文版选修

ID:828787

大小:1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十四中庸之道名师导航内容感知“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何谓“中庸”?宋儒认为,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指人的气质、作风、德行等不偏于一个方面。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为孔子和儒家所提倡。孔子主张处理事务时,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认为“过犹不及”;他主张恪守“中道”,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德刑并用”,“宽猛相济”;“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对学生,性格过于进取的加以遏制,过于谦退的加以鼓励;他反对过激的言行,但同时也反对不讲原则,“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的“乡原”行为,称“乡原,德之贼也”……“中庸之道”体现着积极的修身、正心的强烈意识,对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基础梳理一、重要字词1.字音字形狂狷(juàn)讪(shàn)徼(jiāo)剽窃(piāo)讦(jié)2.通假字乡原,德之贼也(通“愿”,谨慎老实)恶徼以为知者(通“智”,聪明)恶不孙以为勇者(通“逊”,谦逊,谦退)3.重要词语民鲜久矣(缺少)然则师愈与(胜过,强些)无适也(亲近)无莫也(淡漠)不得中行而与之(交往)小大由之(遵循,遵从)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毁谤)恶果敢而窒者(阻塞不通)恶徼以为知者(强取,掠夺)恶讦以为直者(揭发别人的隐私或过错)4.一词多义4用心爱心专心 5.成语积累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和而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二、特殊句式1.判断句乡原,德之贼也2.宾语前置句乡人皆好之,何如三、《论语》名句识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句段剖析1.过犹不及。剖析:“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分、子夏做得不足,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此二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2.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剖析:“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的思想。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剖析:“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结构图解4用心爱心专心 审美鉴赏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孔子:中庸之道并非不讲原则常常听人一提到“中庸”,就随口说出“无原则”“抹稀泥”之类的解释,其中既有大学生,也有不少的教授,甚至自命不凡的各类“专家”。实在使我惊讶。孔子“中庸”思想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宽广胸襟,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至少我们可以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偏激教训中,体会到孔子这一思想的深刻性。“中庸”被赋予“不讲原则”的意义是为批孔而曲解其原意而来。现在很多人非常善于以蔑视的口吻批判“孔孟之道”而显示其思想的先进性,然而他们对“孔孟之道”的认识,又完全依靠道听途说而来,全不去研读孔、孟的著作,实在可怜得很。不研读孔、孟著作而谈“孔孟之道”,就难免闹笑话。譬如我见到几种白话《论语》读本,评价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思想是“假仁慈”和“愚腐的虚伪”。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望文生义之谈。孔子主张不用鱼网或以大绳多钩的方式捕鱼,是因为这样的方式已经超越了维持生计的限度,而是以渔利为目的了。孔子说的宿鸟,绝非仅指落在树上的鸟,而是指在巢穴孵化幼鸟的大鸟,大多鸟类是为繁殖后代而筑巢。避免射杀繁殖期的大鸟,可以避免殃及幼鸟,保护鸟类的繁衍。孔子这一论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伟大思想,至今也仍然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利益的欲望是无限的,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也是巨大的。如果现在的人们懂得孔子这一思想的重要性,就不会出现捕捉鸟的粘网和捕鱼的“绝户网”了。当现在的人们大声疾呼保护鸟类和鱼类自然资源,使之减缓灭绝过程的时候,人们可曾想到正是因为我们遗忘了圣人的教诲以至面临如此灾难的这一层?所以我又想道,要体会哲人的思想,首先应当具备对哲人的崇敬态度;要和先哲对话,首先要具备面对先师的敬畏心理。否则是难以得到先辈哲人的启示的。孔子被千年百代尊为“圣人”,自然有其中的道理。所以,要理解孔圣人的思想,要读懂他的著述,首先要具备尊敬“至圣先师”的敬畏心理。比如说,对《论语》“学而篇”的解释,从严谨学者的注解到皮毛潦草的白话读本的翻译,历来解释为孔子说了互不相关的三件事:一件是不断学习很高兴;一件是有朋友来访很快乐;一件是人家不理解我,我不怨恨。但是,作为伟大思想家的圣人,是不可能在一篇谈话中语无伦次地讲述互不相关的三件事情的。孔子的学生既然把这三句话放在一篇中记录,那么,它所表述的就应该是一个连贯思想的三个层次。当我们怀着敬畏的心理,面对这位至圣先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参悟孔子这篇谈话的连贯意义了:“不断学习钻研,就会产生新的思想观点,这难道不是使人非常高兴的事吗?当有人知道了我的思想观点,从很远的地方来和我切磋交流,这不是使人感到非常快乐的事情吗?当有人有不理解、不赞同我的观点的时候,我不恼怒人家,这难道不是君子风度吗?”这是体现孔圣人“忠、恕”观念的连贯思想。还是那句话,以敬畏的心理面对先哲,你才能体会先哲的思想,得到先哲的启示。但是这话对于那些好批孔孟之道而不读孔孟之书的人来说,完全是对牛弹琴之言了。(《中华读书报》作者:王玉林)合作探究【问题】《论语》主要是记述孔子言谈行事的一部书,它以记言为主,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作为中国散文的早期形式,它吸收和灵活运用大量口语虚词,使说话人的语气、性格得以逼真地表现,且语言洗练,含蕴丰富,风格明快,对后来的散文创作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影响。请以“感受《论语》,感受说理散文的艺术”为主题进行一次探究活动。4用心爱心专心 导思:“诸子以孔子为第一人,诸子之书以《论语》为第一部。”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也是中国书面文学的开创者,孔子的文学观点至今仍有着广泛的影响;作为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论语》真实生动地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形象,具有浓郁的文学意味。对此,前人已经有所发现,有所研究,为我们的探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方便。探究:第一步,借助网络搜集有关《论语》艺术的研究资料;搜集已经学习过的诸子散文。第二步,分成几个小组,分别研读《论语》的不同篇章,然后按照语录、对话、记叙等将其分为几个小类别。第三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探讨,体会《论语》的语言艺术以及叙事写人上的特点。第四步,选取自己学习过的诸子散文,将之与《论语》进行比较,进一步体会《论语》的艺术特点;研读搜集到的研究文章,深入理解《论语》的艺术成就。第五步,总结自己的探究所得,写一篇1500字的小论文,简评《论语》的艺术特点。4用心爱心专心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